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通过对冀东冬小麦根腐病的初侵染来源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冀东地区冬小麦根腐病的初侵染来源主要是种子带菌和土壤带菌,田间病残和杂草也是比较重要的初侵染来源。通过对不同轮作形式的麦田土壤的力数量进行系统测定。结果表明,小麦不同生长期,土壤中根腐病菌数量不同,小麦插种前土壤中病菌含量低,现菌含量最高。小麦-玉米-小麦轮作形式下,土壤中腐菌含量较高。  相似文献   

2.
小麦根腐病是小麦生产中常见的一类病害,可引起植株根腐和茎基腐,并严重影响小麦产量.从农业防治、化学防治、生物防治等几方面对小麦根腐病的防治技术进行了综述.农业防治技术包括抗病育种、轮作、合理施肥等,化学防治以使用种子处理剂为主要形式,生物防治主要是利用土壤中的微生物及由植物中提取的抑菌活性成分.  相似文献   

3.
闽东太子参花叶病发病规律调查及防治途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太子参以种根无性繁殖,病毒病逐年加重,闽东太子参花叶病发病面积占总栽培面积的30%-40%,大部分种植区发病率达60%-90%,平均产量损失达28.2%。经鉴定,闽东太子参花叶病病原为黄瓜花叶病毒CMV,可通过种根无性繁殖传至下一代,也可通过土壤和蚜虫传染给健株.经试验,提出了以茎尖脱毒苗为主,进行土壤消毒、切断传播途径的综合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4.
Ni^2+对小麦幼苗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在不同浓度下的Ni^2 对小麦幼苗的生长及其某些生理生化指标的影响。结果表明,较低浓度的Ni^2 对小麦种子的胚芽、胚根、根和茎的伸长生长、幼苗干物质积累有促进作用,随着Ni^2 浓度的增加小麦种子的胚芽、胚根、根和茎的生长速度及σ-淀粉酶活性均呈下降趋势,但叶组织中丙二醛浓度呈上升趋势,与此同时,叶组织中的电解质泄漏率也呈增加之势。  相似文献   

5.
硅酸盐细菌几种功能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介绍了对硅酸盐细菌分解钾矿石能力的研究,并对硅酸盐细菌的促生作用和抑菌作用进行了初步探讨。指出:硅酸盐细菌无分解钾长石的能力;在含菌10^5-10^7个/mL的范围内能使萌芽不高的陈旧小麦种子萌发率提高2-3倍;盆栽试验表明在灭菌土壤里接种硅酸盐细菌比不接种能显增加苗期植物的生长量;平板试验表明硅酸盐细菌对棉枯萎病、小麦全蚀病、小麦赤霉病等植物病原菌有明显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6.
黄瓜枯萎病是一种严重危害黄瓜的土传性真菌病害,且防治困难.为了筛选出对黄瓜枯萎病菌防治效果较好的生物制剂,从新乡市牧野菜区蔬菜种植区黄瓜根际土壤筛选、分离经温室内消毒土壤处理选育出一株杆菌B1,通过对该菌的形态特征的观察和一系列的生理生化鉴定实验,鉴定属于芽孢杆菌.经室内平板对峙实验发现其对黄瓜枯萎病致病菌有很强的拮抗作用,抑制强度与其发酵滤液浓度呈显著正相关.苗期盆栽实验表明该生防菌株对黄瓜枯萎病菌的防效达70.10%,具有潜在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7.
蔬菜幼苗猝倒病和立枯病的生态防治张连涛,娄树起我省早春气温、地温较低,蔬菜育苗期易得猝倒病和立枯病。一、症状1.猝倒病症状:种籽出土前,发病造成烂种。幼苗发病,茎基部,呈水渍状,后变为黄褐色萎缩成为线状。病害发展很快,幼叶仍为绿色时病菌即可猝倒。在温...  相似文献   

8.
番茄轮纹病的防治轮纹病是番茄常见的一种病害。除侵染番茄外,它还危害马铃薯、辣椒、茄子等蔬菜。该病菌可侵染叶、茎和果实。叶片上初现暗褐色水渍状小点,扩大后变成圆形、椭圆形的大斑。病斑边缘深褐色,中央褐色,并有同心轮纹。潮湿时,在病斑上着生黑色绒毛状的霉...  相似文献   

9.
在昆明烟区5个红花大金元种植点选取具有典型黑胫病症状的烟样16个,采用组织分离法分离、燕麦培养基培养和光学显微镜鉴定,结果表明,在昆明地区发生黑胫病样症状的病株,不一定都仅仅是感染黑胫病病原菌,既有单一病原菌感染的典型黑胫病,也有黑胫病伴随的根黑腐病,还有可能是发生了立枯病、根黑腐病或是其他病原菌感染,其中有的是单一病原危害造成、有的是2~3种病菌混生导致.因此,根据烟草黑胫病样病害发病条件、发病规律,结合当前的防治药剂,建议制定以病原菌鉴定为依据,采取农业防治、生物防治和化学防治相结合的综合防治措施则可得到切实的防治.  相似文献   

10.
“植物标本系列一览”分合板的设制与使用郧县城关新区小学张天和(442500)小学自然第一册中要求学生认识植物的根、茎、叶、花、果实和种子的有7课,几乎占全册内容的三分之一。在自然教学中,我们打破传统教学的“单纯传授知识”的模式,为了指导学生充分利用自...  相似文献   

11.
梨黑星病的防治梨黑星病,是梨树的一种重要病害,流行很普遍。该病主要危害叶片、果实和新梢。叶片受害,多在叶背靠近主脉处产生淡黄色病斑,病斑上生有黑色霜,严重时,病斑合在一起,整个叶片背面布满黑色霉层。果实发病初期,产生淡黄色圆形斑点,病斑扩大后稍凹陷,...  相似文献   

12.
棉花种子播前处理八法伍均锋棉花播种前对种子进行处理,可有效地杀死附着在种子内外及种子周围土壤中的病菌,是控制棉花苗期病虫危害、实现壮苗的有效措施。现介绍生产上应用较多、效果理想的八种棉种处理方法。一、晒种。晒种可杀死病菌、增强抗病能力、打破棉种休眠、...  相似文献   

13.
种子植物在长期的生长过程中形成了一些独特的传播种子的方法,植物传播种子常见的有人工传播、风力传播、动物传播、弹射传播、水传播。   人工传播。像小麦、玉米、高粱、大豆等植物的种子,成熟后人们就把它妥善地收藏起来,待到适当的季节,人们把种子再播在整好的地里,繁殖后代。   风力传播。有些植物的种子传播要靠两个条件,一是植物本身的条件,一是外界条件。像蒲公英、柳树、杨树、臭椿树等植物的种子,传播就靠风力。它们的种子成熟时,当微风一吹,种子就可随风漂荡,四海为家,在适宜的条件下生根发芽。   动物传播。…  相似文献   

14.
猩红热是由乙型溶血性链球菌 所致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猩红热 病菌寄生在鼻咽部黏膜上,主要借 空气飞沫传播,一年四季都能传 染、发病,特别在1-5月份发病最 多,有时甚至可在夏季流行。由于 此种细菌可产生红斑毒素,让病人 皮肤呈猩红色,因此而命名为猩红  相似文献   

15.
(六)、机械化秸秆还田技术 1、技术简介。机械化秸秆还田包括秸秆粉碎还田、根茬粉碎还田、整秆翻埋还田、整杆编压还田等多种形式,具有便捷、快速、低成本、大面积培肥地力的优势,是一项较为成熟的技术。其核心技术是采用各种秸秆还田机械将秸秆直接还入田中,使秸秆在土壤中腐烂分解为有机肥,以改善土壤团粒结构和保水、吸水、黏接、透气、保温等理化性状,增加土壤肥力和有机质含量,使大量废弃的秸秆直接变废为宝。  相似文献   

16.
通过2年田间定位试验,研究了冀东地区玉米秸秆连续直接还田对土壤氮素养分时空动态变化和作物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玉米秸秆直接还田可明显提高土壤氮素供应水平,增产作用显著。在秸秆C/N15:1~35:1范围内,调节秸秆不同C/N未改变秸秆还田后的转化进程,其转化对土壤氮素时空动态变化的影响亦无明显差异,增产幅度大致相当。在调节秸杆C/N的前提下配施促腐剂,使秸秆还田后的转化进程明显加快,与秸秆直接还田未配施促腐剂处理比较,可有效提高土壤供氮能力,显著增加作物产量。调节玉米秸秆C/N为35:1并配施促腐剂是冀东地区小麦-玉米一年两熟种植制度下,玉米秸秆直接还田较好的施肥方式。  相似文献   

17.
植物、动物     
植物、动物一、要点及要求(一)植物1.知识要点(1)认识植物的六大器官和形态、构造特征及主要作用。认识当地常见植物传播种子的方式;(2)认识植物的生理机能(水分代谢、光合作用、繁殖)和了解植物过冬的方法;(3)能把植物按指定的标准(茎的质地,根、茎、...  相似文献   

18.
人体内有一个抵抗病菌侵袭的免疫系统。艾滋病病毒会破坏这个免疫系统,使人体丧失对病菌的防御能力,而易被各种病菌感染。感染艾滋病病毒后,不会立即发病,要经过5~10年的潜伏期才会发病。发病前称为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发病后称为艾滋病病人。艾滋病病毒感染者从外表上看起来与健康人没什么两样,同健康人一样工作和生活,但已经有了传染性。艾滋病的传播方式血液传播 最直接的感染是被输入了含有艾滋病病毒的血液或血液制品,使接受输血的人感染上艾滋病病毒。与感染了艾滋病病毒的人共用一个针头静脉吸毒,会感染上艾滋病病毒。使用被艾滋病病…  相似文献   

19.
西瓜最怕重茬。重茬西瓜生长势差,病害严重,结瓜少,瓜个小,品质差,效益低。病害发生严重的年份,会全田毁灭,没有收获。西瓜的病害主要有炭疽病、蔓枯病、枯萎病、疫病等,尤以枯萎病危害最重,其病菌存活于土壤中的潜藏年限可达4—5年之久。“要想不得病,六年一轮种”。但每个农户经营的土地是有限的,“六年一轮种”在80%的农户中是无  相似文献   

20.
1问题的提出 现行植物学教材中关于种子植物营养器官结构的阐述,一般都将根与茎的初生结构分为表皮、皮层和维管柱三部分(单子叶植物茎的结构分为表皮、基本组织和维管束),而叶的结构则包括表皮、叶肉和叶脉三部分,这样处理的目的似乎是要在统一根与茎的初生结构,并进而在根与茎的次生结构相贯通的基础上,得出一般作为植物体轴的根与茎应有相同结构的结论。但恰恰相反,其结果却是造成了更大的分歧和混乱,不仅根与茎有区别,而且人为造成单、双子叶植物茎在结构上的较大差别,在学习时便只好强调其各部分来源的区别及各部分组织结构分布的区别。而且,茎与叶之间本来是相统一的,反而变得似乎毫无关系。一般来讲,植物的器官由于长期适应不同的生存环境,形成各自不同的功能,进而产生与此相应的形态结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