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夏天的体验     
通过创设生动活泼的生活情景,激发学生的习作兴趣,为学生提供自由表达、自主展示的习作空间,引导学生夯实习作基础,体验习作的乐趣,建立自主、合作、互动的习作方式,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和宽泛的爱心.  相似文献   

2.
为使作文教学走出“学生厌写,教师厌教,耗时耗力,效率不高”的怪圈,我开展了“指导学生自由习作”的探究,不断更新作文教学观念,打破种种禁锢,回归学生以题材选择、思想表达、语言运用等诸方面的自由,让学生说真话,抒真情。事实上,如果不加指导而让学生自由地写,实际上增加了取材、构思的难度,学生往往茫茫然。在自由习作实验中,我们充分拓展教学时空,实施有效指导,适时为自由习作导“源”、导“路”、导“改”,春风化雨般地滋润自由习作田园,使自由习作越“走”越好。  相似文献   

3.
学生的习作从会说到会写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从自由习作到进行命题的应试习作,也是一个不断积累、提升的进程。在学生的习作练习中,一般经历自由写话、习作引领以及引领和表达相互融通三个阶段。在日常教学中,教师要切实把握好每个进程阶段的要领,引导学生向更高、更好的方面发展。  相似文献   

4.
新《课程标准》指出:“作文教学的指导应为学生的写作提供有利条件和广阔的空间,减少对学生写作的束缚,鼓励自由表达,有创意地表达……”如何以学生的心理为抓手,引导学生在习作天地里自由驰骋,值得研究。  相似文献   

5.
新《课程标准》指出:“作文教学的指导应为学生的写作提供有利条件和广阔的空间,减少对学生写作的束缚,鼓励自由表达,有创意地表达……”如何以学生的心理为抓手,引导学生在习作天地里自由驰骋,值得研究。  相似文献   

6.
齐敏  黄旻 《吉林教育》2009,(7):86-86
《语文课程标准》强调:“减少对学生写作的束缚,鼓励自由表达和有创意的表达。”习作教学贵在让学生自由说话,说真话,说心里话,自由展示本真生活,放飞个人个性想象。作为语文教师应充分尊重学生意愿,发挥学生的主体性,让学生变被动接受而为自由奔放表达。  相似文献   

7.
“习作指导要有利于学生开阔思路,自由表达。”“自由表达”符合学生的天性。因此,教师在指导习作时,要从学生的需要出发,给学生提供自由发挥的空间,让学生自由表达,写出富有个性的习作。1.启发学生多方向选材。学生作文时,一看到题目往往被某种习惯或心理定势束缚,思维被限制在一个狭小的天地里,不能从广泛的生活素材中选材。在习作教学中,教师要指导学生拓宽思路,启发学生多方向选材,让学生写富有新意的佳作。如指导写《童年的一件趣事》,教师可分别从时间、地点、人物等不同方面启发学生回忆:我在什么时候做过有趣的事?从懂事起——六、…  相似文献   

8.
一、心理自由——个性发展的土壤 学生的习作过程是把生活经历和感悟转化成书面文字的过程,这是一种创造性活动。我们在习作教学中要为学生提供自由、安全的心理环境,为学生的个性发展创造良好的条件。  相似文献   

9.
李科兵 《阅读与鉴赏》2006,(12):67-68,71
作文教学要着力于激发学生的习作兴趣,树立自信心。引导学生丰富积累,提高自身的语文素养,重视培养观察、思考、表现、评价的能力。拓宽表达时空,鼓励学生自由、创造性地表达,才能让习作成为学生舒展心灵的平台。  相似文献   

10.
对这样的习作指导课学生很感兴趣,因为它命题的范围广,且有利于互相交流,资源共享。这样“一题多作”,开辟了学生自由习作的天地,还给学生一片自由习作的蓝天。真正实现了“为学生的自由写作提供有利条件和广阔空间,减少对学生写作的束缚,鼓励自由表达和有创意的表达”,达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11.
新课改以来,以倡导自由表达为核心的还习作以"自由"的作文教学理念(即"自由习作")逐渐成为作文教改的一种主流。然而,由于对"自由习作"内涵的解读各有不同,以致实践过程中的具体实施方式及教学效果也各不一样。试以"自由习作"有关课题实验的实践体会,从"心灵层面"观照、探析自由习作的本质内涵及教学意义。以谋求在学生习作过程中能够真切、辩证地改进指导策略,消除人为束缚,还学生表达以自由。  相似文献   

12.
当今社会愈来愈重视个性化的自由表达,博客无疑是表达思想与情感的健康网络媒体,给人们的生活带来显著、深刻的变化。这为我利用班级博客《亲爱的笨笨猪》,指导学生自由习作、张扬个性提供了良好的契机,并深为这种崭新的习作指导模式带来的变化而欣喜。  相似文献   

13.
当前的习作教学.至少应该给予学生三个方面的自由。其一。命题选材的自由。其二,表达思想情感的自由。其三.语言个性表达的自由。怎样才能还给学生一片属于自己的天空.任其自由自在地翱翔呢?下面就开展一次活动指导学生习作谈谈自己的体会.  相似文献   

14.
【设计思路】本设计以《语文课程标准》的理念和我校国家级课题“学生自由习作指导研究”的实施为背景,借助课件与链接课文,以达到“为学生的自主写作提供有利条件和广阔空间”,鼓励学生“自由表达和有创意的表达”,让“要和平不要战争”的呼吁在学生的习作中得到具体的体现。  相似文献   

15.
《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习作教学“应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表达真情实感。”可是,小学高年级习作教学的现状却并非十分理想,许多老师以考试为指挥棒,要求学生的习作要讲究“大篇幅、新结构、高立意”,习惯于按照成人的想法把各种鲜活的思想与内容套在千人一面的形式里,从而导致学生思想的僵化,天性的压抑,个性的湮没,不能不说这是习作教学的悲哀。教学十多年来,我每每接手新的班级,总是发现两极分化的现象相当严重。作为小学高年级教师,我们更应为学生提供开放自由的习作空间,激发学生的习作兴趣,让学生快乐习作,自由习作。  相似文献   

16.
作教学一直是小学语教学的难点,学生感到作单调枯燥,没内容可写,是苦差使,因此缺乏习作的兴趣。在“为学生的自主写作提供有利条件和广阔空间,鼓励自由表达和有创意的表达”的新课程理念下.学生为什么仍旧不能自由地抒写生活,为什么感觉不到习作的快乐呢?经过较长时间的实践与思考,我认为.影响学生习作快乐的主要原因可以归结为以下三点:(1)忽视习作兴趣的激发,学生不想写;(2)缺习作方法的指导,学生不会写;(3)脱离学生的心理需要.学生不愿写。[第一段]  相似文献   

17.
为了有效提升作文的教学质量,教师必须大力实施以解脱作文"课"的限制和"教"的束缚为目标的无痕教学策略,努力为学生营造自由、宽松、开放的习作氛围,使学生乐于动笔,自由表达,享受习作的快乐。策略一:习作领域扩大化阅读中的"理解"不单是对文本内容的感悟,  相似文献   

18.
《语课程标准》指出:写作教学要贴近学生实际,要为学生的自由写作提供有利条件和广阔空间,减少对学生写作的束缚,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由此,我校在上级教研部门的关心和支持下,根据新《大纲》和《语课程标准》,进行了“指导学生自由习作”课题实验探索,拓宽学生习作的空间,奏响新世纪创新思维的乐章。  相似文献   

19.
文从"习作内容"、"习作形式"、"习作评改"三个方面提出给学生作文"解缚松绑",为学生习作提供了自由表达、放飞心灵的足够空间。  相似文献   

20.
<课程标准>强调淡化文体意识,倡导自由表达.强调习作"要引导学生写熟悉的人、事、景、物,做到说真话,表达真情实感,不说假话空话".习作也是一种情感的体验、流露、交流的需要.学生写作文,因生活感受少,爱从范文上生搬硬套,写不出自己的真情实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