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6 毫秒
1.
一、教材分析 本课选自泰山版《信息技术》第三册(上)第四课。本部分知识是学生在对Power Point2003有一定了解的基础上,进一步深入学习PowerPoint2003的图片处理功能。教师通过设计教学情境,引导学生学会在幻灯片中使用图片的技巧。  相似文献   

2.
教材分析《图文混排》内容选自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发行的《计算机应用基础》教材第四章第五节。本节课主要学习在Word文档中插入图像并对图像进行编辑,使学生能根据文章主题的需要来调整文字与图像的位置关系。教学目标知识目标:掌握在WORD文档中插入图片的方法;掌握图片编辑的方法。能力目标:能使用"插入"菜单中的"图片"命令插入图片;能熟练使用图片工具栏对图片进行编辑和修饰;能对图文混排的作品进行评价。  相似文献   

3.
《美国的诞生》是人教版初中历史九年级上册第12课的内容。作为第四单元《步入近代》的第3课内容,在人教版的教材中配有7张图片,教师在讲解美国的诞生历程中可依据这7张图片进行教学,让学生在对图片的解读中了解美国诞生的历程,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  相似文献   

4.
薛翔 《中学教学参考》2013,(35):123-124
本节课为九年制义务教育三年制初级中学教科书《初中信息技术(上册)》第六单元第二节《图片的处理》,学习内容为ACDSee图片处理。  相似文献   

5.
教材分析《浏览图片》是江苏省小学信息技术教材(上册)第20课的内容。本课是学生首次接触ACDSee看图软件,因而要让学生掌握ACDSee程序的启动与退出方法,了解其界面,学会使用该软件浏览图片。  相似文献   

6.
教材分析本课选自苏科版初中信息技术教材上册第六章第二节,其教学内容建立在“图片的获取”基础之上。从教材整体来看,初中教材涉及多媒体信息的获取与加工的内容有三大块——图片、音频、视频。掌握图片获取以及处理的基本方法将为后两种媒体加工处理方法(第7章)的学习起到铺垫作用。  相似文献   

7.
教材分析本课选自苏科版初中信息技术教材上册第六章第二节,其教学内容建立在图片的获取基础之上。从教材整体来看,初中教材涉及多媒体信息的获取与加工的内容有三大块——图片、音频、视频。掌握图片获取以及处理的基本方法将为后两种媒体加工处理  相似文献   

8.
<正>据统计,《文化生活》教材(人教版2014年4月第5版,下同)中的图片达220余幅,在教材"致谢"部分注明出处的有142幅,未注明出处的有整页呈现的单元结构图片4幅、伟人名人语录图片15幅以及其他图片60余幅。图片的数量多,图片形式和内容丰富,是《文化生活》教材的一个突出特点。然而,在教学实践过程中,师生对于这些图片重视程度不够,使用时存在着诸多的随意性、不规范性,从而影响了课堂教学效益的提高。为此,探究《文化生活》教材中图片资源的教学策略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实践价值。一、厘清功能价值只有认识问题才能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认识并  相似文献   

9.
2014年3月第6版的《思想政治1必修经济生活》第四单元第十课第一框第一目标题"从总体小康到全面小康"下的插图《农民新居》有失严谨,理由有三:一是华西村自身已认识并纠正盖别墅的错误做法,二是此图片的做法与课本自身知识点如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相违背,三是此图片做法违背地理学"谋求人地关系协调,走可持续发展之路"知识,四是从原图片与教材的图片对比可以看出,教材中的图片放大拉近了对房子的镜头,而忽视或剪切了周边农田的镜头,易给人造成错觉。  相似文献   

10.
黄卫良 《物理教师》2011,32(2):19-19
在人教版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物理》3—4教材第97页中有一幅插图如图1所示,该图片选自辽宁教育出版社《人物摄影》2003年4月第1版.教材编写组把本插图放在第15章“相对论简介”的首页,并配文“高速列车上发生了什么事情?小姑娘为什么感到惊奇?”.  相似文献   

11.
《浏览图片》是江苏省小学信息技术教材(上册)第20课的内容。本课是学生首次接触ACDSee看图软件,因而要让学生掌握ACDSee程序的启动与退出方法,了解其界面,学会使用该软件浏览图片。  相似文献   

12.
图片是教材的重要组成部分,人教版《历史与社会》新教材更是把图片作为重要的课程资源,极大地增加了图片在教材中的份量。与传统教材相比,新教材在表达方式上明显已由过去以文字为主、图片为辅,向文字与图片相结合、图文并重的方向转变。这一转变要求我们重新认识图片在教材中的地位和功能,重新研究在教学中如何运用图片去发展学生的智能。在此,笔者仅以人教版《历史与社会》八年级教材为例,结合自己教学中的具体实践,谈谈我对图片教学的一些初步认识。  相似文献   

13.
本课是浙教版高中《信息技术》第三章第三节《多媒体信息处理》第一课时教学内容。高一学生通过第一章多媒体信息编码的学习,初步了解了图像的一些常识,如像素、黑白图像大小的计算等。本课以认识一张位图为例,围绕三个问题(此图属哪类图片、用什么软件处理、图片质量由什么决定)认识这张图片,从而把各知识点串连起来,阐述图像处理  相似文献   

14.
<正>《文化生活》教材的图片资源非常丰富,多达170余幅。如何充分利用这些资源?笔者提出三大原则,试与各位同仁交流探讨。一、图片和教材内容相结合纵观全教材,从图片位置上看,有的放在顶端,有的放在中间,有的放在最下边;从图片本身内容上看,这些图片涉及语言文字、宗教信仰、思想理论、文学艺术、民居建筑和风俗习惯等;从图片与教材内容衔接上看,有的放在要表达的内容上面,有的在中间,有的则放在下面。如何处理图片和内容的关系,是先讲教材内  相似文献   

15.
本课是浙教版高中《信息技术》第三章第三节《多媒体信息处理》第一课时教学内容。高一学生通过第一章多媒体信息编码的学习,初步了解了图像的一些常识,如像素、黑白图像大小的计算等。本课以认识一张"位图"为例,围绕三个问题(此图属哪类图片、用什么软件处理、图片质量由什么决定)认识这张图片,从而把各知识点串连起来,  相似文献   

16.
<正>【教材分析】《蜘蛛开店》是二年级下册第七单元中的一篇童话故事。本单元是童话单元,人文主题是“改变”,语文要素是“借助提示讲故事”。在二年级对讲故事这一能力的培养,教材进行了有意的安排。在《小蝌蚪找妈妈》一课中,让学生尝试借助图片讲故事,本单元的口语交际中也安排了《看图讲故事》,让学生学会能够借助图片顺序讲清图意。到了二年级下册第七单元再次进行讲故事训练,在《蜘蛛开店》中让学生学会借助示意图讲故事。  相似文献   

17.
《捉影子》一课是武汉出版社出版的小学信息技术教材第一册第13课的教学内容。目的是通过给小动物添加影子,让学生学习Windows画图程序中“翻转与旋转”、“拉伸与扭曲”等图片处理方法,并创作出一幅小动物“捉影子”游戏的趣味电脑画。  相似文献   

18.
《捉影子》一课是武汉出版社出版的小学信息技术教材第一册第13课的教学内容。目的是通过给小动物添加影子,让学生学习Windows画图程序中“翻转与旋转”、“拉伸与扭曲”等图片处理方法,并创作出一幅小动物“捉影子”游戏的趣味电脑画。  相似文献   

19.
本课选自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初中信息技术(上册)》第六单元第二节。本节课主要介绍常用的图片处理软件,让学生们掌握一些简单的图片处理方法,并能够利用图片来表达主题。  相似文献   

20.
彭钦 《黑河教育》2009,(3):55-55
教材分析:本课选自佛山市《信息技术》小学版四年级上册第11课《用ACDSee创建数码相册》。本课为第二课时。ACDSee9.0是一款具有简单图片处理功能的看图软件.在数码产品普及的今天.让学生接触一款具有代表性的看图软件非常有必要。从教学容虽上讲,创建电子相册的操作向导有五个页面.每个页面有3个操作.加起来共有15个小项.缺一不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