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1952年毛泽东提出向社会主义过渡看似突然,但从其理论思维演变看又是事有必致,理所固然。从认知框架上看,毛泽东对中国社会发展道路的探索从实然逻辑转向了应然逻辑。因此急于超越发展阶段的社会主义化而不是优先发展重工业战略,是毛泽东放弃新民主主义社会理论,提前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根本动因。而因新民主主义实践而产生的党内分歧,新民主主义社会建设中阶级关系的新变化,优先发展重工业战略的战略选择,以前苏联社会主义模式为正统的社会主义现等多重原因最终促使毛泽东放弃新民主主义社会理论。  相似文献   

2.
《中学生阅读》2007,(12):48-50
1.新民主主义社会、社会主义社会 新民主主义社会:经济上是生产资料公有制为主体、多种经济形式并存,政治上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政权。从1949年新中国的成立到1956年三大改造的完成,是我国的新民主主义社会。它不是一个独立的社会形态,只是近代中国由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走向社会主义社会的过渡性质的社会。  相似文献   

3.
新民主主义社会是一个过渡性的较长时期的社会发展阶段,其社会主要矛盾具有交叉性,社会主要任务具有二元性。毛泽东新民主主义社会的理论是马克思列宁主义关于“过渡时期”思想的中国化;而新民主主义社会理论很快被过渡时期总路线所取代,则反映了毛泽东在“什么是社会主义”根本问题上认识的局限性。  相似文献   

4.
新民主主义社会是中国由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走向社会主义社会的过渡性的社会,但同时也是中国历史发展的一个不可逾越的阶段。它要在条件具备的情况下才能转入社会主义社会。过渡时期总路线的提出就是为了完成新民主主义社会向社会主义社会的转变而创造条件的,它不是对新民主主义社会的放弃。  相似文献   

5.
新民主主义社会论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具有方法论的指导意义,其基本内容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具有重要的借鉴作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不仅是对新民主主义社会论的继承,更是对新民主主义社会论的超越。不能理解为是对新民主主义社会的“复归”。  相似文献   

6.
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到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是中国现代史上一个过渡时期,即从新民主主义到社会主义的转变时期。这一时期的社会性质如何呢?过渡时期这一概念,是马克思在《哥达纲领批判》中提出的。他指出:“在资本主义和共产主义社会之间。有一个从前变为后的革命转变时期。同这个时期相适应的也有一个政治上的过渡时期。”这里说的共产主义社会,是指共产主义第一阶段社会主义社会。  相似文献   

7.
建设新民主主义社会是中国过渡到社会主义不可缺少的一环。由于国内外种种因素,毛泽东改变了在新民主主义制度下实现工业化的主张,提出了国家工业化和全面建设社会主义同时并举的路线,从而改变了建设新民主主义社会的正确理论。  相似文献   

8.
该不该过早地放弃新民主主义社会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新民主主义社会论具有重大的理论意义和现实价值,经历了从理论到实践的发展过程。但由于种种原因,毛泽东过早地放弃了这一理论,使新民主主义社会实践昙花一现。为后来的革命和建设留下了诸多遗憾。笔者着重从历史和现实的双重角度就新民主主义社会是向社会主义过渡的必经阶段、毛泽东过早地结束了新民主主义社会、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对新民主主义社会理论的“回归”三方面。对该不该过早地放弃新民主主义社会这一问题进行讨论。  相似文献   

9.
本文通过中国新民主主义社会阶段的发展变化,探析这一社会形态终止的依据——社会历史条件(国内形势)的发展变化决定的。此文的目的是为了恢复历史本来面貌,坚定我们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信心和决心。  相似文献   

10.
新民主主义社会论力图解决落后国家怎样过渡到社会主义的问题。掌握新民主主义社会论的来龙去脉是研究这一理论最基本的依据。笔者拟按新民主主义社会论之发展历程,把它划分为萌芽、初步形成到最终形成、发展之最高成果、再逐步降温以至最终放弃和中断等四个阶段,以此来把握毛泽东向社会主义转变思想的脉络。  相似文献   

11.
论新民主主义社会理论及其在实践中的嬗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新民主主义社会理论是中国共产党新民主主义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指导中国新民主主义建设的实践中发生了嬗变。探讨这一理论在实践中发生嬗变的原因,总结历史的经验教训,对我们更好地理解和贯彻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开创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2.
在新民主主义社会的理论研究中,人们往往将新民主主义社会和我国的过渡时期等同起来。本文认为,从新民主主义社会的历史、过渡时期的实际情况、以及新民主主义社会与过渡时期的关系等方面来分析,新民主主义社会都不同于“过渡时期”,它是一个相对独立的社会形态和历史发展阶段。  相似文献   

13.
新民主主义社会形成的历史必然性和过渡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毛泽东运用马克思主义不断革命和革命转变的理论 ,结合中国实际 ,提出了新民主主义社会理论 ,并指出新民主主义社会具有必然性和过渡性。本文根据马克思主义关于不断革命和革命转变的理论 ,结合中国的实际状况 ,论证了新民主主义社会存在的必要性 ;从新民主主义社会的主要矛盾、主要任务、经济、政治、文化和发展前途几个方面 ,论证了新民主主义社会的过渡性 ;并且总结了新民主主义社会的经验教训 ,以更好地指导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建设。  相似文献   

14.
根据毛泽东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新中国成立后要经历一个相当长的新民主主义社会阶段,然后才能走向社会主义。但是1953年过渡时期总路线的提出,无疑就取消了新民主主义社会存在的合法性,随后三大改造的加速和提前完成,标志着毛泽东已完全放弃了新民主主义社会论。  相似文献   

15.
王玲 《历史教学问题》2004,(6):74-76,14
新民主主义社会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在时序上是递进衔接的两个社会发展阶段。新民主主义社会独特性的一个重要表现 ,它是一个过渡性的社会形态 ,它的前身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它的后身则是社会主义 (严格地说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这就规定了新民主主义社会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既有区别又有关联 ,其关联主要表现在如下六个方面。一、从本质上看 ,毫无疑问 ,新民主主义社会和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有本质的不同 ,或者说在本质上是有巨大差异的。从新民主主义社会过渡到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不只是有量的发展 ,而且由量的发展引起了质的变化。因此…  相似文献   

16.
从党的十二大提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以来,党的历次代表大会都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作为大会主题。主题,是灵魂,是旗帜。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体现了全国各族人民的心声,规定着党扣国家奋斗的方向。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来源很多,但从相对独立的社会形态来看,主要来自马克思的东方社会理论、列宁晚年的新社会主义思想扣毛泽东的新民主主义社会思想。  相似文献   

17.
经济文化落后的现实,是中国进入社会主义的客观基础。为此,中国共产党人首先进行新民主主义社会实践与探索,并使它成为中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存在的出发点。正确认识两个发展阶段的相互关系,对今天中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与实践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8.
毛泽东原来设想,中国革命胜利后有一个相当长的新民主主义建设阶段.但经过三年努力,国民经济迅速恢复了,国营经济在整个国民经济中的主导地位得以确立,土改后的农村相当数量的互助组及一定数量的农业生产合作社和集体农庄也相继出现,再有苏联经验的影响以及以斯大林为首的苏联共产党对其他社会主义国家的控制和对中国新民主主义理论的迷惑、偏见和不恰当的批评,所有这些因素综合起来,使得毛泽东过早放弃了新民主主义社会的思想,提出了向社会主义过渡的主张.  相似文献   

19.
从 1 949年新中国的成立到 1 952年底 ,新民主主义中国按照毛泽东最初的构想 ,运行良好 ,秩序井然。此后 ,毛泽东对当时国际、国内形势的判断出现了一定的偏差 ,过早地提出了向社会主义全面过渡的总路线 ,加快了所有制变革的步伐 ,最终使新民主主义社会提早结束。分析其原因 ,总结历史教训 ,有助于我们更好地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相似文献   

20.
毛泽东的新民主主义理论由新民主主义革命和新民主主义社会两大理论内容构成。新民主主义革命论主要解决了中国革命的道路问题。新民主主义社会论主要解决中国革命胜利以后应该如何向社会主义过渡问题。这两个理论前后衔接,前者是后者的前提和基础,后者是前者发展的必然结局。新民主主义社会论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论的理论起点,并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实践提供了历史借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