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民权”是近代宪政运动中的重要话语之一。“民权”包含反君权、作为整体的国民权与个人的自由权利等涵义,主要呈现出“导向民主”或者“偏好自由”两个方面。“民权”话语的扩散与变迁并非一蹴而就,其经历了“议院说”、“国民说”、“民权主义说”三个阶段。“民权”话语始于对“开议院”的倡导,议院可使上情下达,从而使民有权;继而,以戊戌变法为界,梁启超使“民权”话语逐步获得了“国民权”的涵义;“民权”话语在其发展的第三个阶段则经由孙文的政治建构而使其逐渐成为一种意识形态与“主义”。“民权”话语的生成与变迁与“议院”、“国家”等语词紧密相连,表现出“非自足”与“群体性”的特点。在“民权”话语的传播过程中,社会情势、文化习惯塑造着“民权”话语;策略框架理论也在“民权”话语的建构中起到了有效动员的作用。经由知识界的争论和探讨使“民权”有了相对固定的内涵,通过社会运动的倡导而使之成为共识性语词,又经过“三民主义”这一意识形态的传播指导立法,从而使“民权”进入一般民众的生活领域。  相似文献   

2.
肯尼迪的继任者林登·约翰逊在一个动乱多事的时期(1963—1969)领导着美国。虽然此时欧洲的局势比任何时候更缓和,但因科技革命一方面使经济高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提高;另一方面机械化、自动化造成的结构型失业矛盾突出。于是。国家垄断资本主义阶段经济和社会矛盾的尖锐使统治阶级不得不采取社会福利政策。因此,这个民主党的新总统制定出一个范围广泛的社会经济福利立法计划:涉及教育、医疗、环保、住房、反贫困、民权等各个领域。论规模,约翰逊的国内改革可以和新政相比;但是由于美国在越南战场陷得越来越深,这些改革很快就笼上阴影,受到削弱。  相似文献   

3.
美国没有王室,但肯尼迪家族却是这个国家的贵族;美国人不迷信.可发生在肯尼迪家族身上的恶咒却让举国惊骇。《纽约时报》说:“爱德华.肯尼迪是肯尼迪家族里最后一位可以影响美国政治的成员。他个人即是荣耀、理想主义政治和奉献的化身。”1983年,爱德华·肯尼迪在Liberty Baptist College发表Truth and Tolerancein America演讲。演讲严谨不失幽默.是模仿语音、练习演讲的优秀范本。  相似文献   

4.
20世纪60年代初。美国“遏制和孤立”中国的政策面临着严重挑战。肯尼迪政府试图利用适当的切入点采取一些调整和试探行动,缓和中关之间的敌意。中国出现的粮食短缺问题,在美国看来就是这样一个突破口。因此,肯尼迪政府采取了一系列姿态与行动,向中国传递愿意提供粮食的信息。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美国的这种意愿及有限行动还不可能导致中美关系的根本转变,却反映了美国对华政策上的某种潜在变化。并为适当条件下新的对华政策的产生留下了伏笔。  相似文献   

5.
俞可 《上海教育》2014,(2):49-50
“不要问你的国家能为你做什么,而应该问你能为你的国家做什么。”2013年11月22日,曾任美国总统的约翰·F.肯尼迪就职演说中的这句经典之语再次在美国民众心中激荡回响。这一天是肯尼迪总统遇刺五十周年纪念目,现任总统奥巴马不仅携手前总统克林顿为肯尼迪祭扫,且下令全美各地降半旗致哀,并言辞凿凿:肯尼迪在美国历史上承前启后,他以满怀理想来重塑美国,影响并激励了整整一代人,奥巴马本人即为那代人的子女。他果真得以传承了肯尼迪之衣钵?  相似文献   

6.
黑人为什么能够赢得美国2008年总统大选?对此众说纷纭、莫哀一是。实际上,奥巴马的胜选建立于美国黑人200余年争取民权不懈斗争的历史基础之上,再加之奥巴马团队针对美国国内现时政治、经济实际采取了恰当的竞选策略,终于实现了一个伟大的“梦想”。  相似文献   

7.
以国家危机为开端的近现代中国历史,激发了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为目的的“中国梦”。主权危机和民权危机,决定了“中国梦”在政治层面上的两个维度,即民族国家和民主国家。根据世界政治发展的趋向和本国政治发展的独特性,中国逐步确立了“主权优先、兼顾民权”的原则,并以此来处理民族国家和民主国家在实现“中国梦”过程中的关系。要确保这一原则能够被自觉贯彻,则必须坚持和完善中国共产党的领导。  相似文献   

8.
1962年 1 0月发生的古巴导弹危机是冷战期间美苏两个超级大国之间惟一一次直接的核对抗。危机发生后 ,在国内政治因素不允许默认这些导弹存在的情况下 ,同时考虑到军事打击方案可能导致美苏爆发核冲突的危险前景 ,肯尼迪总统主持制定和实施了一项具有弹性的“隔离”政策。肯尼迪总统的决策无疑是建立在理性分析基础上的 ,但是 ,从“危机管理”的角度来看 ,这种理性只是“有限理性” ,而非“完全理性”。“隔离”政策的产生和执行表明 ,美国国内政治因素和官僚组织结构影响了肯尼迪总统理性调控危机的努力 ,使肯尼迪总统的决策理性成为“有限理性” ,也对肯尼迪总统不自觉地管理危机的努力产生巨大影响。但是 ,“危机管理”理论也认为 ,这种“有限理性”在危机期间是不可避免的 ,而且 ,正是肯尼迪总统在制定、实施“隔离”政策中体现的这种“有限理性”大体上限制了危机的发展 ,并最终促使古巴导弹危机和平解决。  相似文献   

9.
美国密西西比州法庭大陪审团批准对40年前发生在一个小镇的谋杀案提出控罪,警察随即逮捕了79岁的嫌犯埃德加·基伦。消息说,随后还会有一系列逮捕和指控。听到这个消息,人们不约而同地惊叹:“终于等来了!”这是美国上代人的一起著名谋杀案。1964年夏天,随着美国南方黑人民权运动的高涨,由被暗杀的肯尼迪总统极力促成的新民权法将获得国会通过。黑人民权运动发起了“自由之夏”活动,招募志愿者,到最后固守种族隔离制度的密西西比州,动员底层黑人民众参加选举投票,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1964年6月21日,在一个叫作费镇的林中小镇,三个民权运动青年,两位白人和一位黑人,遭到以当地治安警官为首的三K党分子绑架,枪杀,尸体埋在水坝之下。此案轰动  相似文献   

10.
美国前总统肯尼迪的就职演讲被认为是世界最成功的演讲之一。沟通学研究表明,肯尼迪演讲的成功之处在于,他在演讲中采用了的极强的沟通对象策略,沟通信息策略等。对肯尼迪就职演讲的解读分析,有助于加深我们对美国政治文化的认识、理解,提升我们对英语经典语言的学习和欣赏能力,提高我们英语语言运用能力和跨文化沟通能力。  相似文献   

11.
1961年,为了重现往日军事科技领先的威风,美国总统肯尼迪宣布,要在20世纪60年代末实现把人送上月球的目标。这就是举世闻名的“阿波罗登月计划”。1969年7月16日上午,巨大的“土星五号”火箭载着“阿波罗11号”飞船从美国肯尼迪角发射场点火升空,开始了人类首次登月的太空飞行。同学们一定  相似文献   

12.
肯尼迪政府上台之后,在冷战的大背景下,调整了美国的南越政策。提出了“国家建设”战略,试图通过双方的努力使吴庭艳政府进行必要的政治、社会与经济改革,以赢得民众对南越政府的支持,进而巩固美国在东南亚的战略利益,并最终赢得冷战在东南亚的胜利。但由于多种原因,这一战略在南越以失败而告终。  相似文献   

13.
人品如花     
华人贝聿铭,被誉为“现代派设计大师”、“美国历史上前所未有的最优秀的建筑家”。然而,贝聿铭能在强手如林、竞争激烈的美国建筑界脱颖而出,除了才华超群之外,还有赖于他温文尔雅、忠厚谦和、吃苦耐劳、热情坦诚的品质。正是他“真正的中国君子”的谦谦风度和彬彬气质赢得了人们的口碑和尊重。1964年,美国前总统肯尼迪夫人杰奎琳计划在波士顿建立一座肯尼迪纪念图书馆,美国享有盛誉的建筑师纷纷应征。当时,贝聿铭是角逐者中名不见经传的最年轻的一个。饶有意味的是,杰奎琳对候选人极为挑剔,要求建筑师必须具备高雅的审美情趣…  相似文献   

14.
肯尼迪崇尚改革,他因此也要求巴列维国王进行政治、经济等方面的改革。肯尼迪要求伊朗进行改革的最终目的是使伊朗成为更有力的遏制共产主义势力的工具,而不是真诚的希望它最终发展为一个自由、民主、独立的现代化国家。虽然肯尼迪是美国历届总统中向伊朗施加改革压力最大的一位,但恰恰是在这一届政府时期,巴列维国王牢固地确立了自己在伊朗的独裁统治地位。肯尼迪政府的对伊政策却对伊朗后来的伊斯兰革命起了推进作用。-  相似文献   

15.
本文以20世纪80年代新西部史学派问世以来发表的美国西部小说为研究对象,提出这一文类对西部神话的三种亚类型——边疆神话、花园神话、牛仔神话——的改写,意在书写多声部的西部史,修正白人男性中心主义式的“大历史”观。这种历史修正起着对抗白人社会文化霸权的作用,表达了赋权“他者”阐释历史的政治愿景。由此,当代美国西部小说不仅参与了“诗”“史”之间的跨学科互动,还丰富了该文类的文化政治功能。  相似文献   

16.
霍华德·津恩是美国著名左翼历史学家和社会评论家。终其一生,津恩的目光始终关注着“人民”这个美国社会最广大也是最无助的群体,他的著述基本上也是围绕着这一主题展开的。《美国人民史》是津恩的一部扛鼎之作,也是新左派史学家的代表作之一。津恩还是一位著名的民权斗士和反战斗士。研究津恩一类人物及其思想,并不仅仅在于了解他们本身,更重要的是有助于全面认识美国的历史与现在,全面认识美国的政治、经济、文化与社会。  相似文献   

17.
自从美国在上世纪中叶“建议”台湾当局退出关贸总协定后,中国在这个问题上与美国就存有分歧。随着台湾加入关贸总协定行动的加快,其加入该经济组织的政治目的日益膨胀,美国对此的态度由按照惯例办事转到含糊其词,再变为明确支持,甚至与中国重返关贸总协定联系起来。中国坚持原则立场,坚决反对台湾的政治企图,并与美国在台湾加入关贸总协定上开了一场智慧的较量。  相似文献   

18.
一、国共合作中相关的政策、纲领、件 1、新三民主义的历史进步性1924年1月在国民党“一大”上,国民党接受了中国共产党反帝反封建的主张,重新解释了三民主义,赋予“民族”“民权”“民生”以新的内容,确定了“联俄联共扶助农工”的三大政策。新三民主义开始指引国民革命向新的目标前进。  相似文献   

19.
《中等职业教育》2010,(15):44-45
美国媒体近日报道,美国历史频道将拍摄一部8小时的迷你剧来重现美国前总统肯尼迪一家的故事,从电视荧屏走向大银幕的“阿汤嫂”凯蒂·赫尔姆斯在沉寂多年后终于回归,应邀饰演历史上最有名的第一夫人杰奎琳·肯尼迪。  相似文献   

20.
裁减军备是20世纪国际关系的重要内容.各国都把裁军,尤其是欧洲各主要国家的裁军,看作是维护世界和平与安全的必要步骤.1932年的世界裁军会议正是为了这个目的而召开的.美国出于维持欧洲大陆力量均衡的考虑,采取了抑制法国、部分满足德国军备要求的策略.罗斯福宣誓就任美国总统后,虽然对裁军会议上的政策做了有限调整,但仍继续贯彻“不承担政治义务”的行动原则,即使是先达成裁军协定、后承担有限义务的所谓“新方针”,也不过是这一原则的变种.这就决定了美国的裁军原则不可能得到各国的支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