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陈旭琼 《教师》2010,(21):39-40
传统的古诗教学模式,往往被“应试”所束缚,教师教得吃力,学生学得如同嚼蜡,这种教与学使古诗失去韵味,失去情趣。古诗虽古,但教与学要常学常新,师生要大胆与古诗亲密接触。笔者尝试充分利用古诗的特性,加大课堂古诗容量,充实文本内容,丰富学生的积累,激发学生诗情诗趣,创新古诗的课堂教学,大胆与古诗进行了亲密的接触。  相似文献   

2.
走进数学实验 开启数学之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数学实验教学是再现数学发现过程的有效途径,它为学生提供了主动参与、积极探索、大胆实践、勇于创新的学习环境,提供了一条解决数学问题的全新思路.通过数学实验这种教与学的方式,致力于影响学生数学认知结构的构建,帮助学生本质地理解数学,培养数学精神和发现、创造的能力.在与新教材的亲密接触的过程中,我对数学实验进行了尝试和探索,有了以下的心得和体会.  相似文献   

3.
如何让孩子领略国学经典的魅力?我校所有课题组教师大胆尝试,从学生最贴近的生活入手,让"国学课"与"时尚潮流"亲密接触,简洁明快地为他们打开一扇直通窗,深切拓达地为他们提供一部望远镜.  相似文献   

4.
喜欢唐诗宋词的你,赶快来参加《当代学生》与上海移动通信有限责任公司、掌上灵通咨询有限公司联合举办的“古诗游”行动吧!让我们和古诗亲密接触,沿着时间隧道经历一次畅快的“古诗游”,在“我最喜欢的古诗”中——领略诗词的魅力,品昧诗词的意境,见证诗词的不朽!  相似文献   

5.
马雷 《快乐阅读》2011,(18):67-68
如何在古诗教学中让学生领略其中的意境美,只有熟读古诗,创设情境,激发学生大胆想象,使学生达到与诗人"同情共感"的艺术境界从而提高学生的文学鉴赏水平与语言表达能力。  相似文献   

6.
针对当下小学古诗教、学两难的境况,语文教师要结合古诗教学的特质和学情,面向学生的多元发展,关注学科思维的发生过程,从更多维度的高阶思维进行联结,实现古诗的深度教与学。  相似文献   

7.
新课程改革体现着"大众数学"的国际潮流,如何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激发他们的数学潜能,培养他们养成良好的学习态度与习惯,不管是对教师还是学生,都需要大胆地进行改革.改变教与学方式,感受"教"与"学"的乐趣是提升素养之重.  相似文献   

8.
古诗是我国传统文化的精粹,经过千百年的沉淀,流传下来的能够选入小学课本里的古诗更是精华中的精华,可谓字字珠玑.它是中华文化的一部分,是学生近距离接触、感受中华文化的一个窗口.它是激发学生对祖国传统文化热爱的一个切入点.而理想的古诗教学,不应该是学生学习此首古诗的终点,应是学生阅读大量古诗进而接触、热爱中国传统文化的起点.那么如何激发学生学习古诗的兴趣呢?  相似文献   

9.
<正>小学语文教材中选编了一定数量的古诗。通过古诗教学,可以使学生了解祖国悠久的历史,培养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感情。但由于受小学生自身认识和理解水平的限制,使得古诗教学成为小学语文教学中的一个难点。笔者在多年的语文教学实践中归纳出几个教学步骤。一、朗读这是学习古诗的第一步。接触到一首古诗,首先要指导学生运用汉语拼音,认识生字、读准字音,尤其是多音字,务必给学生指正。如"朝辞白帝彩云间"中的"朝"(zhāo)不能  相似文献   

10.
古典诗歌文字简约、蕴含丰富,传统的教学方法往往比较注重教师的讲解分析,而忽视学生的诵读与体悟。由于教师细致的咀嚼和强行的灌输占去了大量的时间,学生就相应地失去了更多的与文本亲密接触的机会,而沉溺于支离零散的解析中,不能从宏观和整体的角度对诗歌进行感知和把握。这种做法既不利于增加学生的知识积淀、训练学生的鉴赏能力,也不利于丰富学生的语文素养、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在高中《语文》第三册古诗单元《氓》的教学中,我从讲台上走下来,让学生充分成为课堂的主人,收到了较为良好的效果。最近两周,我们在现当代诗歌的百花园中快…  相似文献   

11.
如何让孩子领略国学经典的魅力?我校所有课题组教师大胆尝试,从学生最贴近的生活人手,让“国学课”与“时尚潮流”亲密接触,简洁明快地为他们打开一扇直通窗.深切拓达地为他们提供一部望远镜。  相似文献   

12.
古诗是小学生接触、了解祖国优秀文化遗产的好教材。通过古诗学习可以陶冶学生的情操,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小学古诗教学,要引导学生体会诗意、诗境、诗情,引导学生学会古诗、会学古诗,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想象能力和创新能力,从而达到陶冶学生的情操、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的目的。  相似文献   

13.
<正>新课程背景下,老师的角色变了,教与学的方式变了,我们对高效课堂关注的重点也要改变.新课程要求学生全员、全程和全身心地参与教与学活动,学生的情绪状态要关注,老师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和兴趣,学生要以饱满的精神状态投入学习之中,并能自我调节和控制学习情绪,对学习能保持较长的注意,要具有好奇心和强烈的求知欲.教师要激发学生的深层思考和情感投入,鼓励学生大胆质疑、独立思考,引导学生用自己的语言阐明表达自己的观点,遇到困难能与其他同  相似文献   

14.
古诗教学是审美教育的重要平台,在古诗教学中,我们除了要让学生会背、会默、会理解古诗,还要让学生感受古诗的音韵美,走进古诗的情境美,感悟古诗的精神美。2011年版的《语文课程标准》要求,语文教学要带领学生"认识中华文化的丰厚博大,汲取民族文化智慧。"小学语文教材中的古诗作为中华文化的重要内容,可以有效促进学生对中华文化的理解与感悟,但是,目前的古诗教学,往往把教学目标定位在学生能够默写古诗,能够写出古诗的诗意,而忽视了古诗中的美  相似文献   

15.
一、初中语文课"阅读教学"的有效性目标 第一,课堂教学要以学生主体在阅读文本过程中所遇到的障碍为教学起点,以学生主体在自学过程中的内在需求为重点.一篇文章从哪儿讲起,重点讲什么,不应该由教师决定,而是取决于学生与文本的"亲密接触"的程度.  相似文献   

16.
本文以建构主义理论为基础,借鉴"抛锚式教学"模式,将现代信息技术与小学古诗教学进行有效整合,从而突破古诗教与学中的难点和重点,提高师生的整体信息素养,构建新型探究式教学模式。  相似文献   

17.
前不久,我观看了特级教师林莘执教的《古诗两首》视频.在这堂课上,林老师做了大胆尝试,让六年级学生重新学习四年级的古诗.为了适应高年级学生,林老师在教学目标上重新调整,凸显了以表达为本位的教学理念. 一探究景语,感悟情语 (古筝音乐响起,师深情朗诵古诗《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师:这首古诗最感动你的是什么? 生:我认为是作者和故人离别时的情感. 生:我认为是作者和故人分别时悲伤的心情. 师:两位同学不约而同地讲到他们之间深深的"情"字.(板书:情)可是有一点我不明白,这两首诗中有"情"字吗?  相似文献   

18.
古诗是我围历史长河中的一颗璀璨明珠.从楚辞汉赋到唐诗宋词,泱泱大国的诗风词韵陶冶了一代又一代的华夏儿女.诗歌的特点是短小精悍,字字珠玑,常常是一字惊人,一语道破天机.锤炼的语句饱含着丰富的叙述,读者在诵读过程中大可以展开丰富的想象,神游万仞.从阅读学的角度看,学习古诗是一个"此中有真意,欲辩已忘言"的意会活动.如果我们把教学定位为整齐划一的知识授受,那就失去了古诗教学的真正价值.把重学生的个体感悟作为促进学生差异发展的抓手,才能达到古诗教学的目的.……  相似文献   

19.
正如古人所说:学起于思,思源于疑。问题意识是学习的起点,是主动探究的动力。但在实际教学中,一些教师不知怎样让学生生成问题,有些人甚至不敢让学生大胆提问(特别是在公开课上);一些教师虽然也让学生提问,但问归问,教归教,教与学不相统一,并且在问的过程中又忽视指导,使学生提问流于形式,久而久之,学生也就失去了质疑的兴趣和勇气。所以,教师在教学中要注重培育发展学生的问题意识,引导他们大胆质疑、善于质疑。  相似文献   

20.
中国古典诗文广博、深邃、永恒,富有深厚的人文意蕴,把其引入师生日常教与学的过程中,让学生亲近这千年文化积淀,用经典奠基,激发学生的文化向往是我们教学实践的目标。围绕"在诵读中积淀,在积淀中潜移——读古诗学写作"这一主题,营造浓郁的诗香气息,让经典古诗丰厚的源泉流入学生的心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