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民本思想是儒家政治哲学的核心价值,是一种重视民众在社会生活和国家政治生活中的重要地位的思想。在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历史上曾为调和社会阶级矛盾,维护社会稳定发挥过重大作用。虽然儒家的民本思想有局限性,但是今天,我们重新挖掘儒家民本思想的文化内涵对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仍有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2.
中国传统政治的指导思想是儒家的政治哲学,而民本思想则是儒家思想的精华。孟子是继孔子后儒家的旗帜人物,他的“性善论”与仁政学说进一步系统化了儒家的民本思想,树立起民本思想的丰碑,达到儒家民本思想的高峰,而且把民本思想与政治实践相结合,探索民本思想的实现方式与途径。  相似文献   

3.
儒家民本思想及其对我们的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民本思想,中国古代历史上将民众视为治国安邦根本的政治学说,是一种关注、重视人民利益的政治学说。它是中国传统政治哲学的基础,也是其根本与核心。在中国传统的政治思想文化中,儒家民本思想一直处于极其重要的地位。借鉴和学习儒家民本思想的精华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4.
传统民本思想的现代转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民为邦本,本固邦宁"的民本思想,奠定了中国独具特色的儒家政治思想的基础.而传统民本思想终未能发展成现代民主政治,其主要原因在于儒家传统民本思想价值实践的缺陷.因此,以其价值实践为主要脉络,探讨儒家民本思想到现代民主政治的创造性转进显得很有必要.  相似文献   

5.
关于儒家民本思想历史价值的三个基本判断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儒家民本思想历史价值的三个基本判断:一是在中国古代,主张治权在君的儒家民本思想与帝制有高度的匹配性,因而长期处于统治思想地位的儒家民本思想基本上得到自我实现.二是在中国向现代演化的历史进程中,儒家民本思想既没有推出过民主共和政治,也没有自发地导出民主思想,其阻滞前进步伐的消极作用占主导地位.三是在构建中国现代政治文明之时,既不能高估儒家民本思想的历史价值,更不能夸大孔孟之道的现代意义.  相似文献   

6.
儒家民本思想,作为中国传统政治思想文化的主流,以君主民从的既定关系为前提,讨论设君之道与治民之道,其最终取向是通过规范君主对民的政治行为实现国泰、君尊、民安.它主要包含两方面的意义其一,人民的利益是国家和社会的价值主体,其二,君主权力只有得到人民的拥护才能巩固.表现在政治方面是重民意,在经济方面是重民生,在思想方面是重教化.儒家民本思想对中国古代政治学说和君主政治的实际运作具有深刻的影响,构成中国传统政治稳定和社会发展的基础.在我国和谐社会的建设中,儒家民本思想仍然具有可资借鉴的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7.
儒家民本思想作为中国传统政治思想的主流,有其独特的内涵。它以调和君民关系为核心,以维护封建专制为目的,并以人文关怀为导向,对历代统治者有着深远的影响,同时也对我们当前进行社会主义民主建设有着重要的借鉴意义。本文剖析了儒家民本思想的利弊,以有助于实现儒家民本思想的现代转变。  相似文献   

8.
民本思想是儒家学说的核心思想之一。王庭珪作为一位有责任心的士大夫,民本思想贯穿其人生命运沉浮之中,主要体现在向皇帝、重要大臣上书,反映社会问题的忧国忧民思想;用诗文反映民间疾苦,以期得到在位者重视;痛斥不良官吏庸俗,不作为;任地方官时,施政便民。王庭珪的民本思想的缘由:身受儒家传统和先贤民本思想的影响、家庭教育的影响、个人性格和人生经历的影响。所以王庭珪是一位有责任心的士大夫典型。  相似文献   

9.
《论语》作为先秦儒家的经典,包含很多进步思想,民本思想就是其中之一,其民本思想博大精深、自成体系,涉及到经济、政治、思想、教育、军事等各个方面,体现了以孔予为代表的先秦儒家学者的进步思想观。但由于时代的局限,《论语》中的民本思想具有较大局限性。  相似文献   

10.
民本思想是中国古代儒家的重要思想,也是苏轼的重要思想。苏轼一生对民本思想有充分的论述,他身体力行,在王安石变法期间直接上书反映民众疾苦,用诗文来反映民众的疾苦,并在地方为官时因法便民,帮助老百姓解决生活上的困难。究其牢固的民本思想原因有三个:一是受我国古代先贤民本思想的熏陶;二是受其父民本思想的影响;三是本人的性格和人生经历所决定了的。  相似文献   

11.
在数千年的政治实践过程中,儒家伦理思想表现出的是一种家国同构的伦理政治,其对中国社会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在今天我国公务员行政伦理的重构中,儒家伦理的修身思想、礼法思想、民本思想等,对公务员的自身修养,行政理念、价值观的培育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2.
民本思想是中国古代儒家的重要思想,也是苏轼的重要思想。苏轼一生对民本思想有充分的论述,他身体力行,在王安石变法期间直接上书反映民众疾苦,用诗文来反映民众的疾苦,并在地方为官时因法便民,帮助老百姓解决生活上的困难。究其牢固的民本思想原因有三个:一是受我国古代先贤民本思想的熏陶;二是受其父民本思想的影响;三是本人的性格和人生经历所决定了的。  相似文献   

13.
先秦儒家民本思想作为儒家政治哲学的核心价值,它具有惠于民众的进步性、囿于民众的个体性和利用民众的工具性三大特征.对先秦儒家民本思想的特征研究不仅有助于弘扬民族文化的优秀传统,而且对和谐社会的构建具有重要的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14.
先秦儒家的民本思想,是我国传统政治思想中最有价值的部分,“民为邦本”不是一个空洞的政治口号,它有切实的内容.民贵君轻、民心向背决定政治成败是先秦儒家民本思想的基本理念.他们为提倡民权提供了一条很好的思路,并提出了保民、养民、富民、教民为内涵的民生主张.从这些政治理念中将得出一个具有政治实践意义的结论:为政一切从人民利益出发,一切政治措施必须以人民的利益为归宿,否则是离民背本,并由此而败亡.  相似文献   

15.
仁政学说是儒家政治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仁政学说背后所蕴含的性善论、民本思想、天人合一观念,从不同的角度体现了儒家政治的价值追求,影响着传统中国的治理模式。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实现社会主义社会中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环境良好互动、相互促进的关系状态,需要在道德建设、民生建设、生态文明建设诸方面作出长足努力。重新认识仁政学说的价值体系,可以为和谐社会建设提供思想资源。  相似文献   

16.
丁伟民 《考试周刊》2012,(57):27-28
中国古代民本思想是影响中国治国安邦大业达几千年之久的政治思想,它承认、重视民众在社会政治、经济和道德生活中的地位和作用,这对坚持以人为本地构建和谐社会有积极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7.
儒家民本思想是中国传统政治文化中最具进步性的永恒的思想主题,它是以人民为国家政治本体的一种思想体系,是近现代民主的原初观念形态。民贵君轻、民心向背决定政治成败是孟子民本思想的基本理念,孟子为提倡民权提供了一条很好的思路,并提出了以保民、养民、教民为基本内涵的民生主张。孟子的民本思想及德治思想对今天贯彻建设和谐社会的方略具有一定的启迪作用。本文就民本思想的含义,以及政治领域的仁政进行分析,并阐述了孟子“民本”思想的当代意义。  相似文献   

18.
从西周社会“敬德”、“保民”、“慎罚”的核心政治理念,到春秋时期民本和礼治两大政治思潮,再到原始儒家以仁礼涵摄架构起道德人文主义与政治礼治主义的伦理政治理论,中国上古社会政治文化演绎着由神权政治到伦理政治的思想历程。  相似文献   

19.
民本思想是中国古代社会政治思想体系的核心,是中国古代社会安邦治国的重要政治思想。民本思想的阶级局限性应该批判,但从文明的传承角度来看,我们应该借鉴民本思想中的积极因素。民本思想与社会主义政治文明主要在政治文明的继承性、民族性、结构性三个方面有着契合。通过对这三个方面契合的分析可以发现,在政治文明的价值本旨上,民本思想对我们树立以民为本的政治理念、建立以民为本的政治制度、维持以民为本的政治秩序、实现以民为本的政治目的有着重要启示。  相似文献   

20.
从西周社会“敬德”、“保民”、“慎罚”的核心政治理念,到春秋时期民本和礼治两大政治思潮,再到原始儒家以仁礼涵摄架构起道德人文主义与政治礼治主义的伦理政治理论,中国上古社会政治文化演绎着由神权政治到伦理政治的思想历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