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文从创设愉快教学氛围,培养学生创新思维;创设问题情景,培养创新兴趣;注重方法指导,培养发散思维等三个方面阐述了如何在中学数学课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  相似文献   

2.
在小学科学课教学中,要鼓励学生质疑问难,发展学生的创新思维;在语言描述训练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努力创设有利于创新思维形成的师生关系。  相似文献   

3.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在中学政治课教学中,着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是政治教师的重要职责。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应从以下几点入手:一是创设教学环境,营造良好氛围,培养学生的求知欲望;二是关注社会,关注国家,在生活中培养丰富学生的想象力;三是注重学科知识交叉互动,培养学生的直觉思维;四是强化思维训练,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  相似文献   

4.
教学创新说到底是教学思维的创新,教学思维创新要从教师的教法和学生的学法入手。培养小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对教学效果的提高将起到事倍功半的作用。本文对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要激发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进行了思考。一是培养学生创新的兴趣;二是要创设适合学生特点的课堂环境;三是要求学生使用灵活的学习方法;四是用两种思维模式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五是充分利用学生的想象思维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  相似文献   

5.
语文教学要立足于发展学生的智力,培养学生的能力,想方设法地训练学生的创新思维。教师应营造平等、民主、和谐的课堂气氛,为创新思维松绑;引导学生学会思考质疑、主动求知,为创新思维铺路;创设情境教学、寓教于乐,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运用求异思维、发散思维和合理想象,促进学生创新思维的发展;布置创新作业,使创新精神延伸到课外。  相似文献   

6.
在数学教学中,通过“问题创新”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是一个新课题,要求教师注重创设问题情境,鼓励设问解疑培养学生创新思维的习惯;创设类比-猜想-论证情境,培养学生抽象逻辑思维能力;启发诱导一题多解,运用归纳-猜想-论证思考方法,以及运用类比、特殊化等思维方式,培养学生思维的广阔性、敏捷性、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相似文献   

7.
教育创新是知识经济不断发展的生命源泉.培养创新思维,提高学生素质:一要打破思维定势,激发创新意识;二要创设教学环境,培养创新精神;三要进行思维训练,强化创新思维;四要开展实践活动,提高创新能力;另外还要改变一些传统的教育教学观念,更好地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相似文献   

8.
彭鹤平 《考试周刊》2011,(68):66-67
数学是一门基础学科和工具学科。在数学教学中,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培养尤显重要。作者认为:数学兴趣的激发,是培养创新思维的动力:宽松和谐教学环境的创设,是培养创新思维的重要条件;学会质疑思维.是培养创新思维的重点;提高辩证思维能力,是培养创新思维的保证:而制造氛围,创设情境,训练思维的灵活性.则是培养创新思维的有效方法。对此.作者结合平时的教学实践谈一些体会。  相似文献   

9.
培养学生创新素质关键在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文章从五个方面对高职化学教学中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培养进行了阐述:一、激发学生想象能力,培养学生创新思维;二、保持学生好奇心理,激发学生创新潜能;三、创设和谐学习氛围,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四、培养学生思维能力,唤起学生创新欲望;五、培养学生求异思维,鼓励学生探索创新。  相似文献   

10.
陈新军 《考试周刊》2013,(48):146-147
在化学教学中,教师应利用化学史料,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设情境,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设计疑问,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开展探索性实验,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相似文献   

11.
数学学科是培养学生创新思维最适合的学科之一,新课程改革更注意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这就要求教师在课堂上进行创新教学——情境激趣寓教于乐,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本文讨论了小学课堂教学中寓教于乐,培养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四种途径:创设情境;设置悬念;善用课件;动手操作。  相似文献   

12.
创新意识是创新能力的前提,课堂教学是创新教育的主要阵地。在教学中,教师应创设民主、宽松、和谐的教学环境和教学氛围,树立学生的创新意识、激发学生的创新动机、发展学生的创新思维、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在数学课堂上,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我从三个方面入手:1激发学习兴趣,调动学生内在的思维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2做到教会学生思维的方法,发展其创新思维;3培养学生良好的思维品质,从而提高其创新能力。  相似文献   

13.
王小云 《考试周刊》2014,(25):68-68
新课改下,在高中数学教学中,教师要善于创设思维情境,激发学生积极思维;开展探究活动,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加强教学的情感性设计。  相似文献   

14.
创新意识的培养是素质教育的一个重要内容,而在创新意识的培养有赖于教师的启发与引导,在小学语文课程教学中的创新意识培养要做到:发挥学生主动性,鼓励学生提出疑问;对学生进行发散思维训练,培养学生的求异意识;要注意创设教学情境,情感激发灵感;同时还要有师生互动变换角色以激发创新思维。  相似文献   

15.
孙余荣 《文教资料》2007,(5):115-116
帮助学生树立创新意识,发展创新思维,提高创新能力是时代赋予新课程的基本教学理念。在教学实践过程中,通过引导学生学会观察,创设思维情境,鼓励学生质疑,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以及创设开放式课堂等手段,最大程度地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相似文献   

16.
李青青 《考试周刊》2011,(42):84-85
中学数学课堂教学的创新教育应该为学生的终身发展服务,通过数学课堂教学的改革,转变教师教学观念,改进教学方法,切实发挥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创新性,着力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在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可以从四方面入手:创设问题情境,培养创新思维;改变传统的教学思维;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充分运用现代信息技术。  相似文献   

17.
教师在QBASIC课程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就要在教学中创设思维情境,培养独立思维;深挖智力因素,发展深刻思维;丰富联想训练,促进发散思维.  相似文献   

18.
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思维,养成学生独立获取知识的能力。确实落实学生的主体地位,精心创设教学情境,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创设动态情境,激发学生兴趣。创设思维情境,启迪学生思维。创设问题情境,引导自主探究。  相似文献   

19.
语文是一门基础学科,在教育上具有特殊功能;又是一门创新性思维颇为丰富的学科。因此,教师应当创设高中语文和谐民主的教学氛围,激发学生的创新兴趣;建立课堂激励机制,培养学生创新情感;完善学生良好的思维品质,培养学生创新思维能力,即注重培养思维的独创性、思维的灵活性、思维的批判性、思维的广阔性。  相似文献   

20.
何承春 《时代教育》2009,(8):249-249,252
本文针对当前职业中学学生缺乏学习兴趣的现状,指出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从以下五个方面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创设多种情境,培养创新精神;注意培养发散思维,有针对性开展创新意识训练;积极引导学生思考、启发创新思维;重视实验设计多元化,培养实践创新能力;赋予学生自主创新时空,激发学生求知欲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