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病句辨析题中一些容易察觉的语病如“搭配不当”“成分残缺”被排查出来后,还有一种病症——“成分赘余”深深隐藏在病句中。学生碰到这种语病纷纷落马,常常失分,我把此种病句类型称为病句题中的“隐形杀手”。成分赘余主要有以下几种情形:  相似文献   

2.
鲁伯红 《考试周刊》2011,(59):15-16
对于现在的病句考试,学生大都找不到方向,尽管也有一些病句的归类方法介绍,但是判断起来还是费解。作者在教学中摸索出一些规律性的东西,帮助学生快速排查语病病根,即命题者容易“制造”语病的地方。  相似文献   

3.
病句专攻无忧大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黄蘋 《广东教育》2009,(9):26-28
【考点全扫描】从近几年的高考试题来看,命题侧重于结构性病句辨析,偶或出现语意性病句单独命题的情况。纵观历年高考试题,不难看出辨析病句考点的命题特点:1.题型较固定。主要是考查6种常见的病句类型,且每年必考。2.重点明确。选择题重点考查诸如搭配不当、结构混乱、成分残缺等,题干表述通常是“下列各句中,没有(偶尔“有”)语病的一句是”。  相似文献   

4.
田家利  付勇 《高中生》2013,(12):8-9
综观历年高考的病句题,很多出现“和”字的选项,往往暗含语病。而且,与“和”有关的病句在历年高考试卷中出现的频率比较高。  相似文献   

5.
一、题量、题型及分值2014年全国高考语文18套试卷中有15套考查了“辨析并修改病句”,比上年减少一套,江苏卷和上海卷同去年一样没有设题考查,今年还新增了北京卷也没有考查病句题。15套设题考查的试卷中有12套采用了四选一的单项选择题的考查形式,分值均为3分。其中,湖南卷的题干是“将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填入语段中画横线处”,将病句辨析、句式选用和简明连贯放在一块考查,其余11套试卷的题干都是“选出没有语病的一句”。15套设题考查的试卷中,只有安徽、重庆和福建卷采用主观题的形式,要求“先写出有语病句子的序号,然后加以修改”,分值均为4分。  相似文献   

6.
有语病的句子被称为病句,那么,有毛病的标题,姑且称为病题。病题是拟题的大忌,而报纸杂志上却时常出现病题。为提醒作者、编者及广大读者注意,请看笔者亲眼所见的一些病题。(1)“裸”官,迷失在桃色绯闻中(《读报参考》2011年第25期)此标题成分赘余。  相似文献   

7.
辨析病句历来是培养中学生理解语言、运用语言能力的一项重要内容。因此,语病辨析题成为每年高考试卷的必考题。高考《考试说明》也明确地将“辨析并修改病句”列入考试内容,能力层级为D。其中列出的常见病句类型是:语序不当、搭配不当、成分残缺或赘余、结构混乱、表意不明和不合逻辑。由于此项考查涉及语法、修辞、逻辑等方面的知识,因而综合性较强,难度也较大。下面结合近年来高考试卷中的典型题例,对病句辨析题的常见考查内容及备考方法作简要的分类评析,相信对大家2005年的备考会带来一些有益的启示。  相似文献   

8.
病句辨析题中,含有并列成分的句子各成分之间关系复杂,容易产生语病。在辨析过程中,仔细审读旬中易致病部位——并列成分,往往能快速准确地找出症因,做出正确的选择或修改。并列成分导致的常见语病有以下几种情形:  相似文献   

9.
高考题对“病句的辨析与修改”的考查起码有两道题目,约占8分,是重要的必考项目。考查的要求,一是“辨析”,二是“修改”:病句考查的类型指定为六种:第一,语序不当;第二,搭配不当;第三,成分残缺或赘余;第四,结构混乱;第五,表意不明;第六,不合逻辑。根据考纲规定,本辅导的每一部分,均以“辨析与修改”为基本点,围绕六种类型的病句逐一进行分析,既讲语病的“辨析”,又讲语病的“修改”,从中揭示方法和规律。希望考生通过辅导和训练能掌握“辨析与修改”病句的门径。  相似文献   

10.
《考试说明》要求“辩析并修改病句”,就是要我们写作、说话不要有语病,要能辨识并修改病句。一般来说高考修改病句题型的设误,往往有七种类型:搭配不当、重复赘余、成分残缺、歧义、语序不当、杂糅、不合事理。这就要求我们在学习中去发现具有某些共同特征的语病,命题人常常在这里设置“误点”,如果我们在“实战”中注意或识破这些“小花招”,语病自然迎刃而解。  相似文献   

11.
刘小忠 《新高考》2011,(10):19-20
2011年高考全国17套语文卷,除上海卷与福建卷没有考查病句外,其余各卷都有对病句的考查。有的考病句辨析,分值3分;有的考病句修改,分值4分。考病句辨析的,除了湖南卷的题干是选"有语病的"外,其余12套的题干都是选"没有语病的"。考病句  相似文献   

12.
"辨析并修改语病"旨在考查学生的表达应用能力。能力层次为E级。高考《考试说明》明确规定病句考查类型为以下六种:语序不当、搭配不当、成分残缺或赘余、结构混乱、表意不明、不合逻辑。2011年高考语文18套试题除福建卷未直接考查病句,安徽卷、重庆卷以主观题形式要求修改病句,其余15套试卷均采用客观题形式考查辨析语病。  相似文献   

13.
高考主要考查六类语病:语序不当、搭配不当、成分残缺或赘余、结构混乱这四类病句,属于结构方面的错误;表意不明、不合逻辑这两类病句,属于语意方面的错误。一般来说,老师会指导考生对这六类病句进行全面复习,帮助考生在“扎实”上下工夫。本期文章提供≯百妙辨析病句的方法,希望能够帮助考生在“巧”字上受益。  相似文献   

14.
李启宝 《考试周刊》2009,(24):11-11
辨析并修改病句是考纲规定的必考内容,主要考察语序不当、搭配不当、成分残缺或赘余、结构混乱、表意不明、不合逻辑等六种类型。但最近几年高考的考查语病题越来越复杂,考生答题的错误率也越来越高,因此,仅仅了解考纲规定的六种语病类型是远远不够的,而掌握一些辨析语病的技巧,往往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增强辨析语病的内功。  相似文献   

15.
2011年高考语文共17套试卷,其中15套出现了语病题,(上海卷、福建卷未直接设题考查)重庆、安徽卷2套采用修改病句的形式(主观题),其他13套全国和省市卷均采用辨析病句的形式(客观题)。下面对这两大题型的试题分类解析。(一)辨析病句题13套试卷题干要求,除湖南卷为选"有语病"、天津卷仍延续去年选"没有语病且句意明确"外,其他各套均为选  相似文献   

16.
很多病句题都是有章可循的,其句子含有一些语病的“标志语”,这些“标志语”往往是辨析病句的“抓手”。做此类题时,考生如果能快速找出“标志语”,就可以定位靶心,有的放矢了。下面笔者结合2013年高考真题就通过“标志语”辨析病句做一个归类,希望对考生复习备考能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17.
辨析并修改病句是高考每年必考的难点内容.在对这一考点的复习备考中.大多数老师都按照“语序不当、搭配不当、成分残缺或赘余、结构混乱、表意不明、不合逻辑”这六种语病分别讲解、练习,但效果不明显。其实,我们可以在六种语病的讲解基础上。换个角度。让学生从审读句子中易致病部位——关键词或短语人手,更快更准地找到病因。让学生像孙悟空那样到太白金星的八卦炉里走一走.炼就火眼金睛。也像二郎神杨戬那样多生几只天眼,上可窥天,下可察地,使语病无藏身之处。以下是我为学生特意安上的十只眼睛.以便学生来诊断病句.  相似文献   

18.
病句是指不通顺或不合事理的句子。病句主要有结构不当与表达不当两类。其中结构不当主要有语序不当、搭配不当、成分残缺、结构混乱四种;表达不当又有词语赘余、表意不明、不合逻辑三种。“考纲”把“成分残缺”和“词语赘余”合在一起,将病句分为六大类型。因为句子是五级语言单位(语素、词、短语、句子、句群)中最重要的一级,所以,句子语病辨析也就成了历届高考的必考题。  相似文献   

19.
史艳丽 《考试周刊》2009,(10):35-36
正确解答辨析病句题,除了掌握《考试大纲》规定的六种常见语病类型外,还要学会依据一些形式上的“标志”去辨析病句,以加快解题的速度,提高解题的准确率。比如看句子主干、看并列短语、看关联词语、看数量短语、看否定词、看两面词、看介词等。  相似文献   

20.
慧眼识语病     
辨析并修改病句是高考每年必考的难点内容。在对这一考点的复习备考中,大多按照“语序不当、搭配不当、成分残缺或赘余、结构混乱、表意不明、不合逻辑”这六种语病分别讲解、练习,但效果并不明显。我们应独具慧眼,用以下几种方法让语病无处藏身。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