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输入输出理论在高职英语教学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本文通过阐述输入输出相关理论,来探讨输入输出理论对高职英语教学的影响,进而提出一些建议来提高高职英语教学的效果。  相似文献   

2.
输入输出理论对改善大学英语教学具有重要作用,笔者从相关理论研究入手,分析输入、输出方式及输入输出理论对大学英语教学的影响,以期提供积极教学策略。  相似文献   

3.
当前英语专业学生的口语水平相对于英语教学大纲的要求仍有一定差距,本文将根据Swain的输出假说探究英语输入输出的结合和口语水平及口语学习积极性的关系。  相似文献   

4.
从输入输出的理论出发,分析汉、藏学生英语教学现状,重点实际调查输入输出理论的使用现状,分析了该理论在对汉、藏学生使用中的共性问题及个性问题,提出了改进该理论在英语教学中使用状况的建议。  相似文献   

5.
微信是现而今流行的一种即时通讯服务平台,学生日常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结合输入输出理论将微信应用于高职高专英语教学中,从而促进英语教学。  相似文献   

6.
产出导向法承载学习中心说学用一体说和全人教育说教学理念,为大学英语教学提供了理论依据和实践框架。通过尝试将产出导向法应用于“婺文化英语课程中的戏曲艺术”主题单元教学,探索学习任务驱动学习、输入输出促成学习、评学结合升华学习的教学实践,实现“大学英语中国文化”课程教学的工具性和人文性的有机结合,为产出导向法的发扬光大提供实践启示。  相似文献   

7.
在中国外语教育中,目的语文化受到广泛的重视,与此同时却忽略了文化交流是双向的这一基本理论,轻视中国文化的教育和输出,导致中国文化呈现失语症,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不仅仅在于语言表达技巧的欠缺,更在于英语教育中中国文化教学的缺失。从英语教学的基本环节,如大纲制定、教材编写、课堂教学、语言实践、教学评估、师资培训等方面考察,英语教学要树立全面的中西文化观,在外语教学中注意英美文化和中国文化输入输出的平衡,重视提高学生用外语表达中国文化的能力,以此消解中国文化失语症现象。  相似文献   

8.
基于克拉申二语习得理论五种假说,分析了当前大学综合英语教学普遍存在的问题,并提出营造良好教学氛围,提升语言输入输出的质量和数量,降低情感过滤因素等教学改革对策,以提高大学综合英语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9.
本文根据高职英语教学的特点以及本课题组老师多年的教学实践经验,从对输入输出假设理论的学习,以及对任务型教学的实证研究出发,结合本院的英语教学现状,探索了高职英语任务型语言教学模式可行性的基本操作。  相似文献   

10.
美国应用语言学家Krashen在80年代提出了其著名的"输入假说".这一理论在促进二语习得及外语教学研究的同时也引起了不少专家学者的争论,例如,Swain在1985年提出了输出假说,认为输出也对语言习得有积极意义.本文拟结合大学英语教学,探讨如何认识并利用二语习得中的输入输出理论更好地为大学英语教学服务,并提出在新的教学模式下,教师在语言输入输出过程中应起的作用.  相似文献   

11.
文章从隐喻的意象图式角度分析"两"与"双"、"口"与"嘴"在语言表达中的同现限制。"两"与"双"的字形不同,它们的意象图式也不同:"两"是平分图式,"双"是配偶图式;"两"、"双"词语在言语交际中的意义和用法也就不同:选择"两"的语境强调"分而为二、两相对立",在选择"双"的语境强调合二为一、配成一对。"口"与"嘴"隐喻投射到对事物域的认识当中,但是各有侧重:"N+口"强调的是"容器通往外界的地方","N+嘴"强调的是"容器中形状突出的部分"。  相似文献   

12.
通过对《孟子》中“正”、“长”、“贤”、“良”、“轻”5个形容词的语义和语法功能作较为细致的描写,试图从中寻找出《孟子》中不同的形容词在语法功能上的共性与个性,并进一步提出问题,即这些共性与个性的历时和共时的差异,以及造成这些差异的原因。  相似文献   

13.
教育研究大致经历了从哲学--思辩研究范式经科学--实证研究范式到人文--理解研究范式的历程.范式的转换不只是方法的更替,更是哲学理论背景、思维方式、价值取向、研究过程等的变更和创新.本文以众多学者的研究为基础尝试作多方面的比较.  相似文献   

14.
15.
16.
"吏"与"史"     
很多同学容易将"吏"与"史"写混,今天和大家说说怎样区别这两个字. 先说"吏"字吧.在《新华字典》中,"吏"字解释为"旧时代的官员".大家想一想,旧时代的官员们不都戴着一顶官帽吗?在古代,什么身份的人戴什么样的帽子可有讲究了,在官场中这讲究可就更多、更复杂了."吏"字上的一横不正像是那一顶帽子吗?记住这一横,不仅能分清两个字,还把"吏"字的意思记住了,一举两得.  相似文献   

17.
18.
19.
从史铁生的两部长篇小说《务虚笔记》与《我的丁一之旅》的文本出发,重点分析《务虚笔记》小说人物性格,从而通过文字表面的映像,来了解史铁生现实生活经历,发现史铁生最内里的“自我”与“印象”,阐述史铁生小说中的“质疑真实,推崇自我”的哲学思想,发掘文学与哲学的重合方式。  相似文献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