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对小学生作文的要求,《语文课程标准》中是这样描述的:"能具体明确、文从字顺地表达自己的意思。能根据日常生活需要,运用常见的表达方式写作。"所谓"表达",就是用恰当的语言把看到的、听到的、经历的事写出来。对于写作要求,新课标提出:"写自己想说的话,写想像中的事物,写出自己对周围事物的认识和感想";"主要是表现自己觉得新奇的或印象最深、最受感动的内容"。还提出:"提倡多写观察日记、书信和随感;鼓励想像和幻想,鼓励有创意的表达;重在激发学生的练笔兴趣。"若以一句话来概括,那就是——倡导真情作文。  相似文献   

2.
<正>习书可晓"写"字义据我所闻,若干习书之人,"写"了大半辈子的"字",并不懂得这个"写"是什么意思。有一回,我"考试"一位喜爱书法的友人,问他说:"你天天练写字,到底怎么才是‘写’的真谛?"他听了,愣住了,半晌说:"写?不就是用笔向纸上画笔道——写成汉字吗?"我说:"老兄说了半日,把‘写’说上三遍,还是一点儿也没讲出‘写’是什么,怎么回事。"他有些"觉醒"了,叹了一声,"哎呀,糊涂  相似文献   

3.
同学们,知道什么是"自画像"吗?你们一定会说,"自画像"就是自己给自己画的像,是的,艺术上是这么分类的,但是,我们这里说的并不是真正用画笔"画",而是用笔来写一写自己。那怎么"画",怎么写呢?我们来学几招吧!第一招——照一照。要想"画"自己的模样,肯定要知道自己长什么样子吧,怎么才能清楚地了解自己的模样呢?对了,拿个镜  相似文献   

4.
我们写作文时,表达同一个意思,如何避免用词不重复,让词语更丰富一些呢?这需要我们掌握同一意思的不同表达方式。比如,都要表达"走",有人用"步履蹒跚",有人有"蹦跳着",如果是你来写,你会用什么?请看例文。  相似文献   

5.
正爱写作、想成为作家的人差不多都想过这两个问题:写作是什么?我该写什么?初接触写作的人不会思考这样的问题,但读多了便会爱上写作,继而想到:什么才是文学,写作是怎么回事,我该写什么以及怎么写。其实,写作就是用文字表达自己的看法、  相似文献   

6.
开展一项活动,写一篇文章,都有意图。因此,不论写什么活动,首先要明确自己要表达什么意思。这就是通常说的确定文章的中心思想。中心不明确,文章势必杂乱  相似文献   

7.
到公园去玩     
你会说,就是写到公园去玩嘛,见到什么就写什么呗。你说得没错,但这样不见得会写好。因为在选材之后,你还要对要写的东西进行一番处理。怎么处理呀?就是找出里面最有意思的部分。一般管这叫提炼。通过提炼找出主题。什么是主题?主题就是你要表达的主要意思。也  相似文献   

8.
春光赋     
我读过《天地赋》、《日月赋》……都是一些美妙的文章我问父亲:什么是"赋"?父亲说:"赋",就是美好的意思父亲的话让我的心境开朗起来,让我想把生活中那些幸福美好的日子写成文章。我告诉自己,我要写一篇《春光赋——题记  相似文献   

9.
说说博客     
每天都听人在说博客,究竟什么是博客呀?什么是博客Blog全名为Weblog,意思是"网络日志",缩写为Blog,而博客(Blogger)就是写Blog的人。从理解上讲,博客是"一种表达个人思想、网络链接、内容,按照时间顺序  相似文献   

10.
写话是什么呢?是把自己想说的话写出来,也就是低年级教学中俗称的"小作文",低年级的写话教学的好和坏是直接影响高年级写作教学的,新课程标准第一学段的写话目标是:"对写话有兴趣,写自己想说的话,写想象中的事物,写出对周围事物的认识和感想,写话中乐于运用阅读和生活中学到的词语,表达需要,学习使用逗号、句号、感叹号。"由此可知,写话教学在语文教学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那我们在教学中要如何激发学生写话的兴趣呢?又要如何搞好写话教学呢?  相似文献   

11.
黄晓维 《生活教育》2014,(9):117-119
正作文成功的原因无非就是两个词,一是"情感",二是"能力","情感"只能靠"激发","能力"只能靠"习得"。由"技"到"艺",变"要我写"为"我要写",从"小用"走向"大用",才是作文教学的"王道"一个故事带来的启发叶圣陶从来不教孩子写作文。他只是让孩子在自己面前念作文,听着听着就问一句:"这儿什么意思?我不  相似文献   

12.
曹文轩:有很多学生说:"我的作文写不好,主要是不知道写什么!"作文,究竟应该写什么呢?很简单,作文就是要让生活在你的笔下开出一朵朵小花。有的学生又说:"我的生活中就没觉得有什么值得写的东西啊!难道是我没有生活?"你怎么能说你没有生活呢?你吃饭吗?你睡觉吗?你看见过冬天天空下缓缓飞过的鸦群吗?你见过下雨前的蚂蚁在匆  相似文献   

13.
"读"和"写"脱节,这是中学写作教学中一个长期难以解决的问题。怎样打通"读"与"写"的藩篱?"入乎其内,出乎其外"读写共进模式,就是一个有益的尝试。它以合适的例文为生发点,从例文的写作思路中找到"结合点",着力解决"写什么"、"怎样写"、"怎样写好"的写作困惑。"入乎其内",要用阅读的"眼高"带动写作时的"手低";"出乎其外",要由易到难,有序进行。  相似文献   

14.
一、让学生争当"小老师",做个好学生 学习<燕子>时,学生说:假如我是作者,我要写燕子的外形和飞行.学习这一课,我觉得应该把书读熟背会,要喜欢上燕子.在学习生字词时,学生说:让我来告诉你吧,"偶尔"的意思是……我来考考王艺同学:"生趣"的意思是什么?我想请教朱真宇同学:"小圆晕"是什么?朗读第三自然段,学生说:我还想读这一自然段.有的说:朱楚妍同学"还有"这个词读得好,换气时,语气也调整得轻快了.有的说:老师把"飞到那边的柳树下了"最后四个字一日气读出来,读得好.对学生的精彩发言,我情不自禁地带头鼓掌.  相似文献   

15.
语文新课标指出,八年级学生的说明文写作要求:"写简单的说明性文章";"能抓住事物的特征,有自己的感受和认识,表达力求有创意";"做到明白清楚"。那么作为教师,如何进行说明文的写作教学?而学生,又如何进行说明文的有序训练?"先写后教"的作文微格训练无疑是值得尝试的一种方式。所谓作文的"格",即文章的共同规律、技法、技巧。作文微格训练就是,结合网络,综合应用多媒体信息技术,与作文课堂教学进行有机整合,激发学  相似文献   

16.
著名教育学家叶圣陶先生说过"教育是什么?往简单里说:只需要一句话,就是培养良好的习惯",在小学阶段儿童的表象能力和记忆能力强于其它,而理解能力与逻辑思维能力严重不足。这就要依靠教师认真训练指导把习惯培养作为长期任务,常抓不懈,根据小学生特点,通常要注意培养以下几种习惯:独立思考习惯,认真作业规范书写习惯,课下阅读习惯与乐于表达习惯。  相似文献   

17.
小朋友,你的老师是不是又让你们写日记了?她是不是又在说,不管(uǎn)怎样,一定要动笔,哪(nǎ)怕写一句话也可以?哦,老师说的没错,写一句话也可以。因为,我们的作文就是从这一句话起步的呀。想一想,再长的文章(zhān)不也是由各个不同的句子组(zǔ)成的吗?所以,只要能认认真真地将(jiān)每一句话写好,你的作文就一定O K!不过,要把一句话说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可是有标(biāo)准(zhǔn)的哟,到底是什么呢,快来看:一、句子要完整一个完整(zhěn)的句子,一般都会说明“谁(shuí)在做什么”。比如:“我一个人去商店买小卡片。”如果把这句话…  相似文献   

18.
罗美华 《小学生》2013,(9):114-114
中年级作文教学起步要注意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让学生能享有最大限度的思考和写作乐趣,消除畏惧作文的心理,变"要我写"为"我要写",从中感到需求和满足,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力求让学生作前乐意,下笔有言,成文自如。如何激发学生的说写兴趣呢?一、要注重形式活泼多样起步训练要体现中年级的特点。第  相似文献   

19.
有两个哲学名词--"实然"和"应然"与作文大有关系,这里不妨说一说. 什么叫"实然"?什么叫"应然"?其实它们的意思很寻常,也很好懂:"实然"就是指存在的事实,实际情况;"应然"则是指应该怎么样.这两个词儿跟写作文有怎样的关系呢?就是一句话:写作文是表达我们心中的"应然",而不是刻意去写事物的"实然";我认为这东西、这事情应该是什么,应该怎么样,把这个"应然"表达清楚也就完成了任务.  相似文献   

20.
<正>笔者认为,理解并掌握作文题材的"以小见大",对于写好一篇文章尤为重要。什么是"以小见大",怎样做到"以小见大",这正是作文训练中必须重视和认真研究的一个问题。一、什么叫"以小见大"所谓"以小见大",就是要小题大做。具体地说,"小"是就题材而言,写的是日常生活中的小事,不是重大事件;"大"是就文章的主题而言,反应的是具有深刻意义的主题,二者都是来源于生活,而表现生活的。通过多年的作文教学,我发现多数学生在作文中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