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计算社会科学自2009年正式提出,已经经过十一年的发展.本研究从数据科学的视角拓展科学环的理论框架,在此基础上对计算社会科学研究进行综述.计算社会科学应该从重要问题出发,借助于包括大数据在内的多种来源的数据、计算机科学的算法、物理学或数学模型,对人类行为和想法进行测量,捕捉到模式或法则,发掘背后的机制和普适性的原理.因果推断依然是计算社会科学的核心,计算社会科学的发展方向依然在于建构更加强大并有用的好理论.  相似文献   

2.
随着物联网和移动社会网络(MSN)的快速发展和应用以及普适计算环境的出现,人们的行为和交互模式以及社会结构也随着发生了极大的改变,孕育形成了所谓的"开放的网络社会"——它成为人类社会生活不可或缺的基础设施,既反映我们经济社会的基本特征,也促进着人们的社会交往,对网络技术的研究也向多学科交叉拓展,如经济、社会以及心理学等。对此,南京邮电大学王玉峰副教授近年来在物联网、移动社交网络、对等网络、无线自组织和传感器网络以及信任和名誉机制等方面进行了大量颇有价值的研究。  相似文献   

3.
势科学是研究系统论、信息论、创新论及其他社会科学的新兴理论之一。虚拟的网络空间具有"差别最大化,而联系最紧密"等特点,因而拥有最大的"信息势";以IT科技、电子商务、云智慧为代表的网络新兴产业集聚模式符合"势增"驱动机制;构建信息人社会环境下网络新兴产业集聚要素模型,凝练出吸引力、管理力、创新力、转化力、资本力及辐射力6项关键要素,并依托势科学的"成群"原理分析网络新兴产业向数字化、网络化、云智慧等逐步演进的"园区集聚"发展路径。  相似文献   

4.
现代社会物理学的内涵认知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社会物理学起源于久远的古代。到了上世纪90年代,由于互联网的普及,在网络社会中个体行为同粒子行为的极大相似性,催生了现代社会物理学的快速成长。现代社会物理学最显著的特点是"量子化的社会和社会的量子化"。现代社会物理学的科学地位表现在以下3个方面:其一,在各类学科当中,社会物理学是既联系着自然科学,又联系着社会科学的独特学科;其二,在现代社会物理学体系中,将每个个体及其空间占位比拟为离散的粒子运动,将人的整体行为与时间演化比拟为连续的波动行为,具有波粒二象的解释特征;其三,当个体所触及的知识边界接近于人类整体的知识边界时,由此引发的社会结构、社会心理、社会行为和社会功效,与传统社会相比必将出现可预料的跃迁。  相似文献   

5.
隐性知识转移中的社会网络因素研究综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利用社会网络理论研究隐性知识转移是一个新兴的研究领域,基于强弱联结理论、社会资本理论和结构洞理论三大社会网络核心理论,对影响个体、团队(群体)和组织层面隐性知识转移的因素进行评述,构建出较完整的要素框架,并进一步提出"情感距离"、"人情"因素在隐性知识转移中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6.
节水型社会评价研究   总被引:17,自引:0,他引:17  
陈莹  赵勇  刘昌明 《资源科学》2004,26(6):83-89
该文分别考虑了包括节水水平、生态环境建设、经济发展、社会保障等方面的指标,在构建了一个具有层次结构的节水型社会的评价指标体系的基础上,利用层次分析法确定了指标权重,通过对各个体指标的发展趋势和与国外的用水水平进行横向比较后确定了不同指标的标准值,并建立了"综合目标分层次评价模型"进行节水型社会发展水平的量化综合评价.该评价模型由节水型社会目标模型和节水型社会发展子模型(Dt)、节水型社会保障系统子模型(St)2个子模型构成.以水利部确定的节水型社会试点城市绵阳为例,进行节水型社会综合评价的实例研究,分别计算了绵阳市的节水型社会评价综合指数、以及节水型社会发展子系统和保障子系统的实现指数.研究结果表明,2000年节水型社会发展指数仅为10.2%,节水型社会建设需要进一步发展,各区域的节水型社会的发展程度存在明显差距,绵阳市节水型的社会经济发展模式还有待进一步的提高.  相似文献   

7.
当前,超级计算已成为继理论和实验之后科学研究的第三大研究方法,已经渗透到科学研究与工程设计的各个层面,成为促进重大科学发现和科技进步的重要手段。超级计算的核心是超级计算机,从1976年世界上首台商用巨型机Cray-1问世,超级计算机发展迅速,截止2013年底,性能提升超过100,000,000倍。其中,物理学研究成为超级计算发展的重要驱动力,在高能物理与核物理、天体物理、大气物理、流体力学、地球物理、材料物理等领域诸多前沿技术研究都需要超级计算的支撑,而同时由于这些需求的快速增长也对超级计算机计算性能、互联网络带宽、数据访存(I/O)和海量存储等能力提出了挑战。“天河一号”等异构体系架构超级计算机的研制成功,拓展了超级计算机发展的空间,也为物理学开展更大规模、更精确研究提供了更强有力的平台。  相似文献   

8.
[目的/意义]数字化数据激增要求建立新的以复杂性数据和方法为基础的研究范式,构建可计算的研究范式是适应数智化时代知识管理研究的新路径,通过系统性地数字表示和执行可计算知识对象,对于促进知识向实践的应用模式探索意义非凡。[方法/过程]借鉴计算社会科学的发展规律和研究成果,提出构建计算知识管理科学的概念和核心内容。对比计算社会科学研究范式的三大研究方法,提出计算知识管理科学可发展的三大研究方法。[结果/结论]计算知识管理科学是数智化时代知识管理发展的新路径,核心是融合计算机科学技术嫁接“数据—知识—实践—数据”间的桥梁。计算知识管理科学发展依赖数据、算法与算力三位一体驱动,构建可计算的知识管理体系和解释能力是适应未来复杂知识环境的必经之路。计算知识管理科学的研究方法具有融合性、自适性和时效性,动态演变和多维验证是可计算知识管理体系的核心要求。  相似文献   

9.
数字时代的国家治理现代化呼唤与之相匹配的理论和技术。为满足这一需求,本文提出一个交叉学科的新研究领域——“计算治理”。“计算治理”是针对数字社会中“信息—物理—社会”强耦合的关键特征,融合复杂性科学、控制论、社会科学、信息科学等学科,系统深入地研究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的相关基础理论与逻辑基础,构建数字时代社会治理体系,设计稳健和灵活相兼顾的治理机制;同时利用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一代信息技术方法工具,研发数字时代社会问题感知技术和新一代信息技术驱动的社会治理技术支撑体系。  相似文献   

10.
当历史的车轮驶进二十一世纪,科技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发展着,人类的生活也发生了重大的变革.随着嵌入式设备、无线传感网络、移动计算等快速发展,集成感知、计算和通信能力的普适智能系统被广泛部署,并逐步融入到人类的日常生活环境.人类生活在由通信网、互联网、传感网等相互融合所形成的混合网络环境中. 在这样的环境中,仅仅依靠传统的"感觉器官",已经无法满足人类对社会的感知需要.普适计算技术,特别是传感技术和情境感知(Context Aware)技术正以前所未有的方式增强着我们收集、分析和利用数据的广度和深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