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左巧云 《新作文》2022,(2):65-67
[教学目标] 1.明确侧面描写的含义,感知侧面描写的作用. 2.学习侧面描写的方法及运用原则. 3.引导学生合理运用侧面描写来构思行文. [教学重难点] 引导学生运用侧面描写进行构思写作.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艺术天子"宋徽宗组织了一场绘画比赛,画题为"踏花归来马蹄香",众画师八仙过海,各显神通.结...  相似文献   

2.
伍大福 《湘南学院学报》2003,24(6):42-45,55
梦境描写在我国古代文学创作中有着悠久的传统,由于多数梦境描写偏离现实,充满荒诞迷信的色彩,过去人们对它的评价通常不高."三言"、"两拍"中写到梦的故事多达六七十篇,占全部篇数的三分之一强,但少有人对其梦境描写作直接研究.虽然这些梦境描写大多只是散落在许多故事之中,通篇描写梦境的故事不多,但它们的文化价值和叙事功能不容忽视.  相似文献   

3.
"太虚幻境"是<红楼梦>里很有代表性的一段描写,也是全书的大纲领,蕴含着十分丰富的信息.它反映了贾府生活的堕落和宝玉性格的发展,是小说中人物、环境、情节描写的缩影,集中表现了作者的思想感情.  相似文献   

4.
刘亚兰 《初中生》2006,(29):86-87
汉语的"吃饭"、"吃药"、"吃香"、"吃惊"、"吃力"等,都含有"吃"字,但在英语中,却不能见什么"吃"什么,不能都用一个eat来表示.要真正理解"吃"字的含义,应选用恰当的词语和正确的句式-- 1.瞧,他和家人们在吃午饭. Look,he and his family__lunch. 2.孩子们,别吃得那么快.  相似文献   

5.
在英语中有许多表示"食物"的名词.有时这些词已失去它们本身的含义.遇到这种情况,你可要当心:下面的"食物"不可吃.  相似文献   

6.
马琪 《今日中学生》2005,(20):42-43
在英语中有许多表示"食物"的名词,有时这些词已失去它们本身的含义.遇到这种情况,你可要当心,这些"食物"不可吃.  相似文献   

7.
"春秋三传"中都有关于战争描写的内容,其中<左传>描写战争的成就最高.以往的学者多从文章学的角度讨论战争描写,文章则从叙事学角度,以<教之战>为例,通过对结构、内容和人物、视角、主旨的分析,来窥探"三传"的叙事艺术.  相似文献   

8.
明代拟话本"三言"在艺术上取得了较高的成就,作者突破了宋元话本以故事取胜的构思模式,把描写重心放在了人物形象塑造上,并采用了心理描写、细节描写、情节设置等艺术手段,使人物塑造生动丰满,实现了描写重心从故事到人物的转移.  相似文献   

9.
[教学片段] 师:文中有四处语气描写的句子.老师认为,这四处语言描写最能体现人物的思想情感、个性特点.而我们发现,其中有一处"曰"字前用了一个修饰语"大惊",表现了什么?  相似文献   

10.
"红楼"佛语     
张威 《华章》2010,(22)
<红楼梦>描写了两个宗教世界:一个是以"大观园"为代表的理想世界;一个是"大观园"以外的世俗世界.作者在追求人的无限性这一理想时,对理想世界表示了赞美和向往,对现实世界表现了嘲笑与贬低.  相似文献   

11.
<失街亭>一文在塑造人物形象方面的一个突出特点就是运用生动的细节描写表现人物的心理和性格,比如对马谡的"三笑"和孔明的"三哭"的描写."三笑"的原因很明显,不管笑谁,都是马谡自视甚高的表现;"三哭"则不同,分别反映了孔明不同的心理.……  相似文献   

12.
本文描写了阳高方言中"去"和"往"两个词的读音、语法功能以及两者之间的联系等复杂情况.通过对比它与普通话中"去"和"往"的读音及语法功能,并立足于阳高方言存有内部差异性的基础之上,归纳了"去"和"往"两个词在阳高方言中的读音及语法功能特点.  相似文献   

13.
闺怨诗是以闺中思妇的忧愁哀怨为主要描写内容的诗歌,在古代诗歌作品中具有独特的价值.尤其是征人之妇的痛苦,受到了诗人们的广泛关注.作者重点分析了以"征妇怨"为描写对象的闺怨诗的特点及其意义.  相似文献   

14.
作为诗文中常用的表现手法,"渲染"与"烘托"、"抑扬"与"对比"极易混淆,现做如下区别. 一、"渲染"与"烘托"的区别 渲染,本来是国画的一种画法,指在需要强调的地方,用水墨或浓或淡的色彩涂抹画面,显出物象阴阳向背,以加强艺术效果.这种表现手法,用在诗文创作中,也叫渲染.诗文中的渲染手法,是指对环境、景物等做多方面的正面描写、形容,以突出形象.  相似文献   

15.
教学重点: 感悟文中描写明明"笑"的语句及她感动人心的"话语". 教学过程: 一、复习生词,讲述故事,把握"番茄太阳"的本质特征 1.通过上一节课的学习,同学们对课文中的一些词语一定都掌握了.  相似文献   

16.
周颖 《现代语文》2008,(3):45-46
本文对副词"都"的前指和后指的情况分别进行描写,试图找出"都"的语义指向和"都"的歧义之间的联系,并提出消除"都"的歧义的各种手段.  相似文献   

17.
"造"与"诣"都可做位移动词,其词义特征与句法表现类似,在历时的语义变化中也呈现出相同的轨迹;到明清时期,表位移意义的"造"与"诣"在口语中消失.本文通过语料调查描写了它们的词义演变,并从认知语言学的角度对其演变轨迹作出了解释.  相似文献   

18.
20世纪50年代法国崛起的"新小说",以反传统为旗帜.它对传统的反叛和否定主要体现在反对传统小说编织和虚构故事,以故事性吸引读者;否定传统小说以人物为中心,把对"物"的描写作为创作的主要任务;反对文学承担社会职责,推崇形式技巧.新小说的主要创作特征是注重对物的描绘;独特的"内心描写";时空交错;绘画法;迷宫式结构;追求文字的结构变化,甚至以文字游戏吸引读者.  相似文献   

19.
李惠  曲维光 《文教资料》2009,(18):197-201
动词"吃"是一个高频性的常用词,表示动物尤其是人类的基本生理功能.本文以动词"吃"组成的短语为隐喻考察对象,通过隐喻现象的形式化描写,探求语义规律,并基于隐喻性词义生成和演变的仙人掌发展模型,尝试构建动词"吃"的隐喻体系.  相似文献   

20.
"吃"类动词不能与"下来"组合的说法缺乏条件的限定.事实上"下来"能用在"吃"类动词后表示行为的结束,而"下去"在"吃"类动词后表示行为继续进行,两者正好在"结束·继续"的语义对立对称模式中形成对称分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