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目前,幼儿园课程改革已取得了可喜的进展,但幼儿音乐教育还必须进一步改革,教师除了从根本上转变教育思想,明确音乐教育的本质和任务外,在幼儿音乐教育中还必须注重节奏感的培养。音乐是时间性、动态性很强的艺术,而它的时间性、动态性主要又是通过节奏反映出来的。节奏是构成音乐的第一要素,培养幼儿较强的节奏感很有必要。音乐家卡尔奥尔夫强调“兴趣第一,节奏第一”。  相似文献   

2.
音乐活动能塑造人的个性,能培养幼儿的创造性,能激发幼儿的情感、智力。我园的音乐教育是传统型的,偏重于音乐技能的传授,追求一味的灌输,忽略了让幼儿感受美、体验美和表现美,限制了幼儿想象力、创造力的发展。怎样才能有效地开展好音乐教育活动,促进幼儿的发展?一、必须树立现代教育观树立现代教育观念是提高教师素质的核心,是教师立教的根本与转变教育行为的先导。如过去是“以课堂为中心、以教材为中心、以教师为中心”,现在强调“以学生发展为本”。在过去的唱歌活动中,总是按“教师范唱——教念歌词——分句教唱——集体练唱——完整…  相似文献   

3.
幼儿音乐教育是在教授幼儿音乐的过程中进行的教育工作。婴幼儿音乐教育是人一生中最早的音乐教育。陈鹤琴先生很早就发现音乐教育、音乐活动对儿童的重要性,他说:“幼儿园应该有音乐的环境,培养他们对音乐的兴趣,发展他们的欣赏能力和音乐技能。需引导儿童在艺术的环境中,有兴趣地与环境发生互动,充分激发其主动性、积极性,才能更好的培养和提高儿童对音乐的感受、理解、体验和表现能力。”幼儿都喜欢美好的事物,几乎都热爱音乐,在教学中我们发现注重创设良好的音乐情境,激发幼儿对音乐的兴趣,让幼儿每天都接触音乐,生活在充满音乐的环境中,其音乐潜能得到发挥。  相似文献   

4.
张丹 《文教资料》2013,(17):92-93,99
音乐教育作为美育的一种实施方式,在幼儿园教育工作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因此,教师必须在"教"上下工夫,包括最初的精心选歌,激发幼儿对音乐的兴趣,充分发挥幼儿的主观能动性,处理好幼儿在歌唱中的细节问题,如:节奏、咬字吐字、力度、情感等,让幼儿感受音乐,热爱音乐,从音乐中体验到快乐,促进他们身心健康和谐地发展。  相似文献   

5.
音乐教育的目的是挖掘和发展人自身潜在的音乐素质和能力,培养幼儿对音乐的兴趣和爱好,萌发幼儿初步感受美、表现美的重要使命。幼儿音乐教育必须强调兴趣第一,把音乐同幼儿的生活玩耍融为一体  相似文献   

6.
柯婷 《陕西教育》2010,(5):61-61
幼儿音乐教育的重点不在于单纯地教给孩子多少音乐知识.而在于学习知识的过程。音乐教育的日的是使幼儿能够倾听音乐。理解音乐,演奏音乐,创造音乐。为此,音乐教育强调幼儿自身的参与和感受,即从幼儿的身心特点出发.让幼儿在亲身参与和感受中体会音乐的魅力,和内涵。这就要求教师“要认识到幼儿音乐活动的娱乐本质”,使音乐游戏成为一种“漫不经心的娱乐”,使幼儿参与音乐的活动“成为一种交互性、社会性、创造性和娱乐性的活动”,让幼儿“一边玩耍一边欣赏音乐”。  相似文献   

7.
奥尔夫音乐教育是来自德国的幼儿音乐教学法,把奥尔夫音乐教育理念运用到幼儿音乐教学中,能让幼儿在节奏明快的乐器演奏中增强音乐节奏感,体验音乐旋律的美。在音乐教学中,教师还要根据奥尔夫音乐教育方式,结合舞蹈动作进行音乐教学,让幼儿在舞蹈中增强音乐的感知力和表现力,激发他们学习音乐的兴趣,使课堂教学在幼儿的积极参与中高效进行。  相似文献   

8.
<正>一、幼儿园音乐教育的内容和任务(一)幼儿园音乐教育的任务在学前教育阶段,幼儿园音乐教育的任务主要有以下两点。1.培养幼儿对音乐的兴趣与热爱。培养幼儿对音乐的兴趣是幼儿园音乐教育的重点,而要激发幼儿对音乐的兴趣与喜爱,教师便要注意联结幼儿的生活经验。《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提出:“越是具体的、生动的、贴近幼儿生活的事物,越能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引起幼儿的关注与好奇。同时,越是贴近幼儿生活经验的事物,  相似文献   

9.
孙涛 《河北教育》2004,(5):35-35
小学音乐教育的目的是挖掘和发展人自身潜在的音乐素质和能力,负有培养学生对音乐的兴趣、爱好及萌发初步感受美、表现美的重要使命。因此,小学音乐教育必须强调兴趣第一,把音乐同学生的生活玩耍融为一体,让他们在唱唱、跳跳、动动、玩玩的游戏中直接体验音乐、感知音乐,获得相应的音乐知识和技能。教师要积极采取多种有效的方法让学生主动参与音乐活动,使他们  相似文献   

10.
音乐教育是幼儿园教育教学工作中的重要组成部分,音乐核心素养的培养对于幼儿综合素质的提升具有重要作用。为将幼儿音乐核心素养的培养落到实处,在日常的音乐教学活动中,教师应努力创设激发幼儿兴趣的情境,让幼儿主动参与到活动中,在富有情趣的活动中,感受音乐传达的审美情感,从而更深层次提升对音乐文化的理解能力。  相似文献   

11.
歌唱活动是幼儿园音乐教育的主要内容,在音乐教学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兴趣是幼儿最好的老师,让幼儿喜欢唱歌、愿意唱歌,是每位老师一直追求的目标。因此,教师要运用多元导入、亲身体验、自主创造等多种教学策略来激发幼儿参与歌唱活动的兴趣。  相似文献   

12.
幼儿教育必须成为快乐的教育。快乐的活动能够激发幼儿的兴趣和求知欲,也能够调动幼儿内在的创作潜力,因此幼儿园音乐教学必须将幼儿快乐的感受放在首位,让幼儿在快乐音乐中健康成长。  相似文献   

13.
正音乐是孩子表达和抒发情感的重要方式。在幼儿园教育中,有效的音乐教育可以促进幼儿情感的发展以及审美的形成;可以让幼儿在有趣的节奏游戏中展开无尽的想象,激活幼儿的各种思维;可以增强孩子们对喜、怒、哀、乐的各种体验,有效地调节幼儿的情绪。那么,如何在幼儿园音乐活动中使用有效的教育手段,更好地激发幼儿对音乐的兴趣就显得尤为重要了。信息技术的介入,以多媒体独特的功能效果给幼儿特殊的视听刺激,大大地提高了幼儿学习音乐的积极性和  相似文献   

14.
禹心悦 《早期教育》2006,(11):15-15
在日常的音乐教育活动中,教师示范、幼儿模仿的教学模式一直被我们一线的许多教师应用,而这一模式也确实是简单易行.且对幼儿音乐成长有益。但随着教育观念的不断进步,学习掌握某种音乐技能早已不是音乐活动的唯一目的了。在关注幼儿整体性发展,让幼儿成为学习主体理念的影响下.越来越多的老师开始关注在音乐活动中幼儿创造性的发展,并开始反思调整自己的教育活动环节。为了体现孩子的自主创造性,老师在设计活动中减少甚至完全没有了幼儿模仿环节,让幼儿在音乐活动中随便跳随便唱。  相似文献   

15.
随着现代教育的发展,幼儿音乐教育也要不断创新,满足幼儿学习与成长的需要,促进音乐教学不断完善。在音乐教学中运用游戏,可以激发幼儿的兴趣,提升幼儿的综合能力。音乐教学的游戏化,有利于幼儿感受音乐、理解音乐,让幼儿在情感上获得满足,促进幼儿自主学习,学会与人合作,提升游戏活动的实效性。  相似文献   

16.
在音乐活动中,该如何激发和培养幼儿对音乐的兴趣,用灵活多样的形式进行教学呢?再现生活场景,帮助幼儿理解音乐在开展音乐活动前,教师要将幼儿生活的真实场景引入到音乐活动中来,用再现生活场景的方式帮助幼儿理解音乐。如音乐活动"走路"中,教师可引导幼儿回家观察歌词中描述的小兔、小鸭、小乌龟、小花猫走路的样子,上课之前让幼儿模仿,引起幼儿活动的兴趣;在"小篱笆"中,课前教师可带幼儿到户外观察春天,寻找春天,让幼儿认识篱笆,在幼儿理解歌词的基础上,再学唱歌曲,通过领唱、伴唱、分组唱等多种形式增添孩子的活动兴趣,在不知不觉中便学会了歌曲。  相似文献   

17.
目前幼儿园的音乐教育活动较多的是注重单一音乐游戏形式,要么过于强调专业性训练,形式枯燥乏味;要么过于综合,对幼儿音乐能力提升没有实际意义。而通过幼儿音乐能力提升来促进幼儿身心健康的发展恰恰是幼儿园音乐教学活动中必须考虑的,这就对幼儿园教师在音乐教育方向选择与策略制定方面提出了较高要求。  相似文献   

18.
<正>音乐是儿童生活的灵魂,大凡健康的儿童生来就喜欢音乐,婴幼儿对音乐具有一种本能的反应。丰富的音响、鲜明的节奏、动听的音调会使他们情绪激动、表情愉快。但幼儿音乐教育不是音乐技能训练,不在于培养未来的专门音乐人才,而是为了让幼儿在音乐中感受到音乐的感染力,让幼儿全面健康、和谐快乐地成长。正如苏霍姆林斯基所说:"音乐教育并不是音乐家的教育,而首先是人的教育。"无疑,幼儿音乐教育必须以"人的教育"理念为核心,促进幼儿和谐发展。但是幼儿音  相似文献   

19.
<正>音乐是幼儿生活、学习和成长中不可缺少的领域。张雪门认为:"幼儿的艺术教育要真正回归儿童生活,要有民族性",而幼儿生活非常切实地根植于他所处的文化土壤,每一个地域所特有的民俗风情潜移默化地影响着一个人的人格,是不可多得的教育资源,音乐教育更是如此,音乐教育呼唤本土文化。而目前一些优秀的音乐文化资源还未被"深加工",有时候也不适合我们直接拿过来进行教学。所以我们借助课题研究,尝试以"合、探、创"为关键点,将乡土资源引入幼儿园音乐教育,让幼儿在参与多样化的乡土音乐活动中,体会乡土音乐艺术的魅力,激发对音乐的兴趣,培养幼儿的音乐欣赏能力。  相似文献   

20.
浅谈幼儿音乐素质教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幼儿音乐教育对促进幼儿的全面发展,提高幼儿的自身素质,有着不可估量的作用。幼儿音乐教育的目的,不是刻意地去培养幼儿的音乐才能,而是通过音乐教育使他们具有一定的音乐素养。因此,教师不仅要通过每次音乐活动让幼儿学到有关的音乐知识,而且要让幼儿学会一些做人的常识,并由此提高幼儿的综合素质。一、通过音乐活动培养乐感幼儿音乐素质培养最基本的方法就是培养乐感。首先,要让幼儿有一个良好的节奏感,能分辨出强音和弱音、长音和短音。在教学中教师可以让幼儿根据拍打身体部位的声音(如音的长、短、强、弱),来了解乐曲中的相应音阶,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