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蝈蝈     
蝈蝈是我最喜欢的昆虫。它的身价虽然不高,可是在我家的地位却一点也不低。每逢夏天来临之际,我总是要缠着爸爸给我买上一两只饲养,让它陪伴我过上一个暑今年暑期,为了买到一只良种蝈蝈,爸爸带着我在花鸟市场里转悠了好久。别人早就带着叫声清脆的蝈蝈回家了,而我和爸爸却依然在那里寻觅。总算等到人潮退尽,一声清脆而悦耳的叫声吸引了爸爸和我,走近去看,只见三只蝈蝈隔着笼子面面相觑。左边一只身材魁梧、四肢粗壮,可能是蝈蝈爸爸吧;右边一只身材娇小、色彩鲜艳,也许是蝈蝈妈妈吧;中间一只个子小小的,色泽光亮,它肯定是蝈蝈…  相似文献   

2.
我喜欢夏天,因为夏天可以和虫虫们一起玩。这不,我已经用麦秆为蝈蝈编织了一个“家”。傍晚,蝈蝈们的“歌声”可欢快了,顺着“歌声”寻找过去,瞧,草叶上有一只碧绿的大蝈蝈正在“唱歌”。我屏住呼吸,轻轻地一伸手就将蝈蝈扣入掌心把它送进了笼子里。回到家后,我把蝈蝈笼挂在了屋檐下。听着蝈蝈的叫声,心里别提有多舒畅了!蝈蝈是怎样唱歌的呢?为什么要唱歌呢?这对我来说真是个谜,通过长时间仔细观察,我发现了蝈蝈会唱歌的秘密。原来蝈蝈的“歌声”不是从嘴里发出来的,而是翅膀摩擦发出的声音。它的发音器官位于翅膀基部,结构比较简单。雄性蝈…  相似文献   

3.
蝈蝈声声     
佟希仁 《少年月刊》2013,(10):33-34
小时候家住农村,我最爱玩的游戏要算是捉蝈蝈了。每到盛夏,走进绿色的山谷,就会听到满山谷里都是蝈蝈的叫声。那叫声清脆响亮,就像孩子们新敲起的小铜鼓,声声人耳;又像虫儿们山谷里召开的热闹演唱会,真是令人兴奋极了。  相似文献   

4.
捉蝈蝈     
中午,艳阳高照,暴热无风,这是捉蝈蝈的好时候。我牺牲了午睡时间,去门前的草丛里捉蝈。我来到草丛旁,蝈蝈的叫声不绝于耳,一  相似文献   

5.
捉蝈蝈     
星期六上午,我写完作业,和妈妈一起去捉蝈蝈。我们走到院子后面的草丛边,听到许多蝈蝈的叫声。走进草丛里,我们仔细地寻找着蝈蝈。找了一会儿,没有发现蝈蝈的影子,我有点  相似文献   

6.
奇遇     
1982年秋天,我从保定府回高密东北乡探亲。因为火车晚点,车抵高密站时,已是晚上九点多钟。通乡镇的汽车每天只开一班,要到早晨六点。举头看天,见半块月亮高悬,天清气爽,我便决定不在县城住宿,乘着明月早还家,一可早见父母,二可呼吸些田野里的新鲜空气。这次探家我只提一个小包,所以走得很快。路两边全是庄稼地,有高粱地、玉米地、红薯地等,月光照在庄稼的枝叶上,闪烁着微弱的银光。几乎没有风,所有的叶子都纹丝不动,草蝈蝈的叫声从庄稼地里传来,非常响亮,好像这叫声渗进了我的肉里、骨头里。蝈蝈的叫声使月夜显得特别沉寂。路越往前延伸庄稼…  相似文献   

7.
蝈蝈     
为了观察蝈蝈的生活习性,我提来一只蝈蝈,养在小竹笼子里。这只蝈蝈很大,有一寸多长。它的腹部是嫩绿色的,头上的硬壳上,长着两  相似文献   

8.
看蝈蝈     
今天是星期天,我们做完了功课,趴在窗前眺望远处。突然,耳边传来挂在窗上的那只蝈蝈的叫声,这声音引起了我很大的兴趣。这蝈蝈是昨天妈妈给我买的,我跟它相处仅一天,还不知道它的庐山真面目。  相似文献   

9.
蝈蝈情     
你听!我家蝈蝈那斗志昂扬的叫声又响起来了!每年买蝈蝈已经成了我家一个不成文的规定。在深秋干燥的季节里,我总是觉得家里少了点什么——哦!该买蝈蝈了。别看我们家每年都养蝈蝈,可技巧却实在不怎么样。刚买回几天的蝈蝈从葫芦里倒  相似文献   

10.
秋天到了.蝈蝈在大山里的草丛上一边晒太阳,一边唱歌,可快活了! 蝈蝈全身翠绿,棕色的触角细长细长的,不停地摆动着,如飘逸的长发一样。三角形的头上长着一双米粒大小的复眼,乌黑、发亮。蝈蝈的嘴巴也很独特.嘴的前面有一个圆彤的小顶板.  相似文献   

11.
我的小蝈蝈     
今天,爸爸下班回家后,给我带回来一只绿色的蝈蝈。我可高兴了,急忙上下打量它。蝈蝈全身嫩绿,脑袋呈椭圆形,脑袋顶部的左右两侧各有一只米黄色的眼睛,嘴的上、下部位和嘴角两边还各有两根“须”。它的头上还有一个非常重要的东西——触角,触角有5厘米那么长呢!耍来耍去的,好威风呀!蝈蝈的腹部有4条小腿,两条大腿,腿的顶端,还有几个小圆片,可能是蝈蝈的脚趾吧。蝈蝈的肚子上还有环形的花纹呢!蝈蝈的背部有两片嫩绿色的翅膀,细嫩、短小,可以看出是一只刚刚出生不久的小蝈蝈。这只可爱而且逗人的小蝈蝈将在我家度过美好的时光。看它在新家里活…  相似文献   

12.
小蝈蝈     
暑假里,妈妈在集市上给我买了一只小蝈蝈,还给它买了个“家”——一个精致的用麦秸编成的小笼子。这只小蝈蝈浑身绿得像碧玉,肚子上有绿、白、黑相间的花纹。它有六条腿,两条后腿长而有力,支撑着身体。椭圆形的头上长着圆鼓鼓的小眼睛,一对细长的触须不停地摆动。小蝈蝈有一个特点,吃东西的时候总是用像钳子似的牙齿竖着啃。它喜欢吃卷心菜和玉米粒,吃饱了就在笼子里高兴地唱歌。  相似文献   

13.
刊首语     
昨天在回家的路上,妈妈给我买了一只蝈蝈。 这只蝈蝈全身翠绿,头上有两条细细的触角,嘴上长有大顎用来吃东西。它身上有三对脚,前两对短而粗,后一对长而粗。它们和尾巴一起支撑着蝈蝈的身体。这只蝈蝈喜欢吃丝瓜花和白菜叶,妈妈还喂它葱叶和苹果。可能葱叶太辣了,所以它晚上叫个不停。  相似文献   

14.
我是我们家里唯一的小孩。不过我还有个妹妹,叫蒲露伊儿(我起的名字,好听吧)。她是我的娃娃。我眼睛大,她也眼睛大。我短头发,她也短头发没办法,她在一切事情上都学我。蒲露伊儿很乖,就是太小了什么事儿都不懂,我一天到晚照顾她,有时真够累人的。(所以我决定了,我长大了,也只生一个小孩,除非一下子生了双胞胎。)我们家还有一只蝈蝈,住在小竹笼子里。说实话,我们有点不太喜欢他因为他整天叫啊叫,叫得人头疼。妈妈说,仔细听,他的叫声真会让人发疯,那是一种金属一样的声音。蝈蝈是个地地道道的“人来疯”,越是屋里有人,他越叫。我们只好这样:爸…  相似文献   

15.
有个不愿改掉自己的毛病而想换个环境的人找到刘向。刘向给他讲了这样一则寓言故事。猫头鹰准备搬家,斑鸠问:“你搬到哪儿去?”猫头鹰说:“我打算迁移到东边去,因为这里的人都讨厌我的叫声。”斑鸠说:“你改变你的叫声就可以了,何必搬迁呢?如果你不改变你的叫声,...  相似文献   

16.
蝈蝈     
姨夫从街上买回了一只蝈蝈,惹得我好几天一直围着它转。蝈蝈的头是扁圆的,长着两根细长细长像丝线一样的触角。咦,蝈蝈额头上怎么还有两个凸出来的黑色小圆点呢?那黑色小圆点还不时地转来转去。仔细一看,原来是它的两只眼睛。它的嘴分成三瓣,有点像兔子嘴。嘴下面有几根像短胡子一样的小须。姨夫说这几条小须会把要吃的东西送到嘴边。我一试,果真如此。当我往它的笼子里放进一片菜叶时,蝈蝈便用它那像小胡须一样的爪子将菜叶抱到嘴边,嚓嚓地吃起来,那样子好玩极了。蝈蝈背上有两只无色短翅。因为翅短,所以不能长距离飞行。蝈蝈肚…  相似文献   

17.
蝈蝈     
一天,我和表妹来到外婆家,发现在阳台上挂着一只竹笼子,笼子里有只蝈蝈,我俩争先恐后地去看。这只蝈蝈很大,足有一寸多长。它的腹部鼓鼓的呈嫩绿色,长着两条大腿,四条小腿。背部四片翅膀呈青褐色。头上有硬壳,长着一对又细又长的触角。下额向前凸出,长着两颗弯弯的褐色大牙。  相似文献   

18.
不眠之夜昨天晚上,巨大的叫声又一次惊醒了斯科特。叫声冷酷、凄惨、尖锐,沿着绿油油的山丘在山谷中回荡。一个月以来,每天晚上都是如此,今晚也不例外。斯科特起床,双手撑在卧室窗户的窗台上,向外面看。弟弟问他:“你想上哪儿去啊?”“哪儿也不去。回去睡觉吧,现在天还没亮。”  相似文献   

19.
在中国,饲养昆虫为宠物是有历史的,其中养得最多的是蝈蝈和蛐蛐。蛐蛐好斗,养蛐蛐的人多半目的是为了看蛐蛐之间相斗,甚至借此赌博。养蝈蝈的人则是为了听它清脆的叫声,主要是老  相似文献   

20.
我在教人教版教材《语》七年级上册第18课《绿色蝈蝈》前,正好读了《中学语教学》(2004.11)尹子彬的一篇章《“绿色蝈蝈”到底为何物?》。该对课中的蝈蝈进行了大胆的质疑.指出它与人们日常见到那种会鸣叫的蝈蝈不同,而更像是螳螂。我仔细地阅读了课、教参,也有同感,只是基于教材编写人员给尹子彬的回信“译难断正误,专家也说不清是非,只有等待日后进一步考证了”.我便将错就错地来教这一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