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正>你了解中国进口博览会吗?你了解中国中学生眼中的进口博览会吗?走进呼市二中高一年级的政治课堂,你会发现这里有一群孩子,正在用他们的眼睛关注着世界,用他们的方式表达着对这个世界的看法。他们模仿国家领导人,致进口博览会的开幕词;他们化身中国记者和外国商人,感叹中国速度;  相似文献   

2.
《高中生》2007,(3)
凡是有恋爱经验的孩子都以为自己很成熟了,可以享有成人世界里的快乐。事实上,他们的成熟只是身体上,在心智上,他们还是很幼稚的。他们有几个具备生活自理能力?他们能独自克服突如其来的困难吗?他们会照顾别人吗?他们是家长的心肝宝贝,他们一直被呵护被照顾,甚至到上大学,他们还不会洗袜子,那所谓的成熟又体现在哪里?  相似文献   

3.
王凤 《甘肃教育》2003,(6):12-13
幼儿是渴望学习的。他们对世界有强烈的好奇心,他们对世界有太多的困惑,他们幻想着老师满足他们的一切求知欲和探索欲。而作为教师的我们,却在不经意间把幼儿想像、幻想和创作的翅膀束缚了起来:孩子们由一个个活泼、积极、好动的人变成了记忆的机器。这个时候,我们的孩子在这些教育活动中发展了吗?他们快乐吗?这是一个值得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4.
教育孩子的过程是两代人共同成长的过程,只有做到这一点,教育才真正是一种幸福的事业。熟悉教育的人会明白,儿童教育最重要的就是培养好习惯,而父母的习惯如何对孩子影响巨大。因此,《人民日报》曾发出“为孩子改造成年人的世界”的呼吁。由于工作的关系,我接触到大批青少年的父母与教师,并有机会听到他们许多心里话。我发现,中国的父母绝对是爱孩子的世界冠军,虽说“改造”一词难听,为了孩子的幸福,父母们也心甘情愿。但是,他们有一个普遍的担心——自己年龄大了,有一些积习颇深的坏习惯还改得了吗?需要的一些好习惯还能够建立起来吗?的确,…  相似文献   

5.
①你能在孩子需要你的时候,放下手头的事情来照顾孩子吗? ②你有事能与自己的孩子(不论他们的年龄大小)商量吗? ③孩子的行为使你恼火时,你能保持冷静吗? ④你能向孩子承认与他们有关的过错吗?  相似文献   

6.
没有坏孩子     
没有坏孩子?真的没有坏孩子吗?! 一个半夜拿石块打碎了人家玻璃窗的孩子也算好孩子?一个偷拿了父母的钱逃学去打游戏机的孩子不是坏孩子?一个后来成了杀人犯的孩子还不算坏孩子? 确实有这样一些孩子,他们让老师们头疼,使同学们生畏,令家长们担忧。或许他们就是人们所说的坏孩子,或许将来会成为坏孩子。但是如果我们再问一问,谁说他们就是坏孩子,谁能保证他将来一定就  相似文献   

7.
六十六道弯     
《广东第二课堂》2015,(Z1):74-75
纯真的友谊,总是最令人动容。在一个叫枫林口的山村里,有三个孩子——王树魁、金小尊和柳芽子,他们是形影不离的好朋友,他们乐此不疲地玩着简单的游戏。村前有一条废弃的公路。一天,这里来了一群城里的孩子,他们到这条公路上练习轮滑。三个孩子被轮滑这种游戏深深吸引了。于是,他们决定攒钱自己买一块滑板……他们怎么攒钱?能买到滑板吗?他们会一直一  相似文献   

8.
一书一世界     
书里有世界,家长们知道怎样让孩子来认识不同的世界吗?阅读能随时和孩子的心灵熨贴在一起,让他们探究自我的世界并打开孩子的视野。合理的阅读须为孩子量身定做,适合每一个孩子的性别和年龄特点。多年来我读了很多儿童书籍,并且利用一切机会接近孩子,研  相似文献   

9.
您的孩子能够表里如一吗?您的孩子在学校、在家里表现一致吗?父母不在家时,孩子能够自觉学习和生活自理吗?诸如此类的问题,有不少父母却是忧心忡忡地说:“唉,让人担心呐,我那孩子经常是言行不一,说一套、做一套。”为什么父母不在跟前孩子就要耍花招?甚至包括在学校表现较好、学习成绩较好的孩子,也常出现这样的问题?从家教咨询中的大量个案来分析,孩子出现两面行为,有以下主要原因:①对孩子要求过高,难于兑  相似文献   

10.
在孩子眼中,你究竟是个怎样的父亲或母亲呢?你知道孩子对你有哪些最基本的要求吗?曾经有一项调查,问及十万个孩子他们最希望父母做些什么事,以下是排名前十位的答案.请你逐项评估自己到底做到了多少.  相似文献   

11.
做班主任,绕不过去的是和家长打交道。总有班主任说:家长不配合老师的教育,怎么办?"家长应该配合老师的教育",这种说法在老师中很常见,一般家长也认同。从这句话联想开去,对于孩子的成长,对于孩子的未来,班主任和家长,学校和家庭,究竟该以谁为主,究竟该谁配合谁?再往深处探究一下,班主任和家长,与孩子接触最多的两个人,他们的关系到底如何?他们有过交往吗?他们怎样看待彼此?他们能够合作吗?《班主任之友》特别在1、2期合刊用比往期专题更多的页码推出"班主任与家长",是基于我们认为,班主任不能只说"家长不配合老师的工作",班主任要"跳出这个狭小的视野,放眼发  相似文献   

12.
你知道有这样的高中生父母么,每当儿女陷入困境,他们就去帮忙?他们还在把孩子忘记带的午餐或体操服送到学校吗?他们是不是还曾试图为孩子更换老师或换个更好的评分而与学校协商?  相似文献   

13.
父母可以偷看孩子的日记吗?我就这个话题和孩子们聊了起来,没有想到孩子们唧唧喳喳,反应很强烈。差不多有95%孩子都强烈反对父母偷看自己的日记。她们说尽管日记里面没有什么见不得人的东西,但是那毕竟是自己的感受、自己的真心话,怎么能够不经过自己的允许就让爸爸妈妈看到呢?现代的孩子都知道他们享有稳私权,所以他们坚决反对父母侵犯他们的这一权利。  相似文献   

14.
张炳生 《班主任》2004,(2):8-10
苏霍姆林斯基在<帕夫雷什中学>一书中说:"一个好教师意味着什么?首先意味着他热爱孩子,感到跟孩子交往是一种乐趣,相信每个孩子都能成为一个好人,善于跟他们交朋友,关心孩子的快乐和悲伤,了解学生的心灵,时刻都不忘记自己也曾是个孩子."①爱心是一种高级情感,与人的理智、道德、审美和人格有着密切的联系."爱心育人"不仅仅是一般的职业素养和职业要求,更是教育人道主义的体现.教育是培养生命的事业,世界上还有比生命更重要的吗?作为教师,最可贵的是能够保持高尚的人道主义精神,它是一个教师走向成熟和成功的事业"护照".  相似文献   

15.
由幼儿园往小学过渡,是每一个孩子一生中至关重要的一步。大班的孩子马上就要上小学了,想必家长们早已阅读了有关学前准备方面的书籍,咨询了专家或小学生的父母。但还有些准备您做了吗? 入学思想准备 让孩子知道为什么要上学、怎样对待上学、以“我要上学了”为荣。您不妨和孩子正式谈一次话。 激发孩子上学的兴趣,解决他们心中存在的疑虑,使他们及早就满怀兴奋与期盼,而不是焦虑和拒绝。您可以和孩子探讨以下问题,比如:孩子,你喜欢上学吗?为什么?你知道上小学与上幼儿园有什么一样,又有什么不一样吗?你还想知道小学的哪些事情?您可  相似文献   

16.
知识有所欠缺,才能给幸福留出地方。昨天,华裔高中生侯亮来访,进门就对我说:“你得写一篇文章告诉中国的孩子和家长,美国孩子并不是他们想象的那样幸福,他们压力很大,心里很苦。”见他眼角挂着泪痕,我就问他:“怎么了?天堂里的孩子怎么也有眼泪?”他说:“你知道吗?这一周之内,我有两个同学自杀了。一  相似文献   

17.
我园近两年经常开展的一项家园共育活动叫“嘉宾有约”——老师有计划、有目的地邀请本班幼儿家长做嘉宾,和老师共同组织教学游戏。这样做可以充分利用家长职业、阅历与专长等教育资源,丰富幼儿的生活经验。 有的老师会问:“家长工作都很忙,他们愿意来园参加这样的活动吗?”“家长不是老师,孩子听他们的话吗?他们会组织孩子吗?”这些问题我们是这样解决的  相似文献   

18.
三只小猫     
张钧凯 《小火炬》2008,(3):37-37
你知道我奶奶家为什么会养三只小猫吗?奶奶有三个孩子,但他们都不在奶奶身边。平时奶奶总感到很寂寞,于是三个孩子分别送给奶奶一只可爱的小猫咪,从此奶奶就有了三个小伙伴。  相似文献   

19.
你喜欢玩吗?你会玩吗?玩是孩子的天性,世界上有许多发明创造就是天真的儿童玩出来的。 16世纪末,荷兰的一位眼镜商,他有一个聪明好动的孩子,很顽皮,经常到磨镜房玩耍。一天他和磨镜片  相似文献   

20.
你的孩子是个小小"把家虎"吗?你的孩子有点霸道任性吗?你为孩子不能与家人或者小伙伴共同分享美好的事物而发愁吗?来自北京师范大学附属实验园的几位家长朋友带来了他们对孩子进行分享教育的一些看法和体会,或许你能从中有所借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