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比较我院实习医师用Word文档编辑功能的电子病历与手写病历在不同病因发热住院患者临床应用中的规范性差别。方法:选择收住我科的不同病因发热住院患者电子病历112份,手写病历82份,对发热症状的特征如热度、热型、热程及其伴随症状等进行统计,分析两者病案规范性差别。结果在对呼吸道症状描述的全面性,规范性上明显优于手写病历(P<0.05),其他的伴随症状的描述包括发热症状的特征描述两者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把电子病历的功能模块和Word文档有机地结合起来,既能加强电子病历书写的全面性和规范性,又不失去其个性化。  相似文献   

2.
针对中小医院实施电子病历系统存在的困难,提出基于Word编辑器的电子病历系统,利用XML技术来描述电子病历的结构模板,并对电子病历系统实现过程的关键问题给出解决方案。经用户使用,该系统避免了专门使用培训,便于实施应用,提高了病历书写的效率和规范。  相似文献   

3.
电子病历是医院综合信息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加强医生与患者间的交流,提高医疗质量和健康信息效益.在国家政策的大力推广下,电子病历的应用已成为一种趋势.本文就电子病历的概念、应用状况、与HIS的关系、相较传统病历的优势及发展趋势作了简要论述.  相似文献   

4.
随着卫生系统的信息化进程的加快,电子病历及其安全性问题成为制约医院数字化的重要因素之一。基于签密和盲签名技术的安全电子病历方案在医生生成原始病历后由患者验证并签密,并由权威时间戳机构进行盲签名,最终送病历保管员保存。在该方案中,虽然医生、患者、权威时间戳机构和病历保管员都可以接触到电子病历,但只有医生和患者才可以查阅到原始电子病历,并且只有医生在得到患者同意后才可以更新电子病历;权威时间戳机构和病历保管员只能接触到签密后的电子病历并不能得知原始的电子病历。这种电子病历方案所具有的高安全性可以更好地保护患者的隐私,并在一定程度上缓解医患纠纷。  相似文献   

5.
电子病历的主要作用是记录个人一生的身体健康状况,其功能应用建立在信息技术医疗体系基础上.我国在电子病历研发使用方面已经取得重大突破,包括临床医疗电子信息系统、数据库应用、病历程序编辑、床旁移动应用和电子病历集成应用等.但是,由于电子病历理论研究不全面,没有开发出相应的示范项目,加上医疗法律制度不健全,使得我国电子病历发展困难重重.所以,本文从这些方面出发,深入探究电子病历集成应用问题,对电子病历进行具体分析,同时根据当前实际提出一些建议措施,帮助我国电子病历建设更好发展.  相似文献   

6.
汪丽君  王勇  龚成 《教育技术导刊》2018,17(10):141-143
为使医院信息系统更好地服务于病患者,基于HL7 CDA设计了移动电子病历。遵循HL7 CDA国际标准对移动电子病历信息的结构与语义进行定义,根据HL7中国委员会发布的5个CDA规范,在内容上对移动电子病历进行规范;在信息编码方面使用国际通用或已发布的标准或编码系统,使用XSL技术对CDA文档样式进行定义,完成移动电子病历可视化。以智能手机作为移动病历可视化和管理的载体,实现真正意义上个人病历文件的移动存储和管理。  相似文献   

7.
我院于今年4月电子病历上线,在实施前期先建立专科模板,同时对临床医生进行从点到面的操作培训,建立了覆盖全院的电子病历系统,基本达到预期目的.深刻体会到通过流程再优化和软件开发,完全可以建立合适的电子病历系统.从而提高病历质量和临床医生的工作效率.  相似文献   

8.
电子病历档案管理作为医院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它具有降低了差错率,存储量大,共享性强,有效提高病历的回收及时率与检索率等诸多优点的同时,在实际的操作方面,也存在着一定的问题,本文在充分肯定电子病历档案管理模式的同时,针对目前管理中存在的电子病历拷贝现象严重以及诊断选择错误等相关问题,提出了相应的解决策略,从而提高医院的医疗质量.  相似文献   

9.
电子病历中同一医疗概念的提及形式具有多样性,阻碍了医疗数据的分析和利用,研究电子病历实体标准化具有现实意义。设计并实现了基于深度学习的电子病历实体标准化算法,使用Siamese网络架构和LSTM网络搭建模型,采用Pairwise方法训练模型,在测试集上与传统基于编辑距离的方法进行比较。对手术实体标准化的实验结果显示,深度学习算法正确率达到79.71%,比传统方法提高了17.4个百分点,表明深度学习算法在电子病历实体标准化方面具有有效性。  相似文献   

10.
本文将模糊逻辑推理的思想运用在肾脏电子病历系统的智能推理和知识表达中,并对一些模糊逻辑推理算法进行改进,使得在处方诊断时,可以根据患者输入的各项化验指标进行模糊推理,排定治疗的手段和治疗的剂量,供医生参考,并用模糊逻辑推理方法在肾脏电子病历系统中进行血液透析和腹膜透析综合运用的自动检测实验,结果表明该算法有效可行,可进一步实现电子病历的智能化。  相似文献   

11.
病历档案承载着患者诸多的个人隐私信息,在利用病历档案处理医疗纠纷,进行医学科研、学术传播时都有可能发生侵犯患者隐私权的行为,如何在有效保障患者隐私权不受侵犯的前提下,顺利开展病历档案利用工作,是医疗卫生界和档案界共同关注的重要问题.  相似文献   

12.
本文对远程医疗课程设计进行了探讨,提出了使用LABVIEW搭建远程医疗课程设计系统客户端,在服务端将一次远程医疗中异构的患者数据集标准化,并作为一个整体,成为电子病历的一部分。这不仅能够节省资金,还能快速地搭建多种客户端,使学生熟悉远程医疗实现过程及与电子病历对接的过程。  相似文献   

13.
中文电子病历命名实体识别对于医学知识库的构建和临床决策作用关键。针对中文电子病历结构化实体识别困难的问题,提出一种多特征融合的中文电子病历命名实体识别方法。该方法基于条件随机场,通过逐一融合语言符号、词性、关键词、词典、词聚类等多种特征,采用递增式学习策略验证其有效性,在最优特征组合下识别出疾病、症状、检查和治疗4类实体。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识别准确率达到90.99%,有效满足了应用需求。  相似文献   

14.
病历档案是医务人员给患者进行诊断和治疗的记录,是患者就医期间身体和心理情况的真实反映,是医院临床、教学、研究工作的宝贵资料,是人们向疾病作斗争的原始文献.从一定意义上讲它也是临床医学的法定文件.因此,加强病历档案管理,有效保护和利用病历档案,为医疗工作服务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15.
李敏  罗阳 《考试周刊》2008,23(19):233-234
本文依据最新的电子病历系统,提出了用数据挖掘的方法,以电子病历做为数据源建立重大疾病预警机制,描述了基于数据仓库的疾病预警系统的框架,并讨论了其中的关键技术.  相似文献   

16.
病历档案作为医院档案的一个门类,是国家档案的组成部分.是各种医疗真实的历史记录,不仅如实地记述和反映了患者发病过程、诊疗经过和效果,而且是反映各类疾病发生和发展过程的第一手原始材料,具有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17.
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是医学生毕业后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口腔临床医学是一门理论性和实践性并重的学科,不仅要求掌握全面的口腔医学专业知识,其对医师的实践操作性要求也很高。同时,口腔疾病的治疗也是一个以门诊为主要医疗系统的医学体系,结构化的电子病历系统能有效记录患者治疗的规范化流程并进行完整留存,给口腔临床医学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的临床和带教工作提供了许多帮助。  相似文献   

18.
目的 观察骨化三醇对尿毒症维持性血透(MHD)患者继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症(SHPT)的远期疗效。方法 血透的26例尿毒症合并SHPT患者随机分成冲击治疗组和常规治疗组,各13例。常规治疗组给予骨化三醇0.25~0.50μg治疗;冲击治疗组根据i PTH水平给予不同剂量的骨化三醇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甲状旁腺激素、血钙、血磷及钙磷乘积和患者临床症状的变化。结果 两组总有效率无明显差别(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i PTH均明显下降(P<0.05);常规治疗组Ca、P及Ca×P水平与治疗前比较无明显差别(P>0.05);冲击治疗组Ca、Ca×P水平与治疗前比较升高(P<0.05),血P水平无明显变化(P>0.05);冲击治疗组患者i PTH、P与常规治疗组比较无明显差别(P>0.05),而血Ca、Ca×P水平比常规治疗组明显升高(P<0.05)。结论 维持性血透伴继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症的尿毒症患者应用骨化三醇治疗,无论应用常规剂量持续给药或是冲击治疗方案,36个月后少数患者无效,大部分患者效果明显,两种治疗方法长期疗效无明显区别,但冲击治疗组患者血钙及钙磷乘积高于常规剂量治疗组。  相似文献   

19.
发热是机体的一种保护机制,指体温升高超过了正常范围,作为许多疾病常见的伴随症状。其病因复杂多变,常牵扯全身系统病变。发热不仅在传染病的监测预警中起着重要作用,而且在口腔诊疗中也是常见症状。本文通过对口腔感染途径及口腔相关发热疾病进行分类和总结,明确各种口腔发热疾病(包括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发热特点和临床表现,增加“黏膜相关性感染”以及“黏膜相关性发热”作为感染途径及发热种类的补充,提出“六步一体”口腔发热疾病辨析策略,并归纳口腔发热诊断流程图,从而对明确发热疾病的诊断,保护医患双方,以及为患者提供优质安全的口腔诊疗服务提供保障。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妇科腹腔镜术后留置尿管拔除最佳时机..方法:选择我院妇科2006年7~12月份90例妇科腹腔镜手术随机分为3组.实验组1,术后30分种拔除尿管;实验组2,术后6小时后拔除尿管;对照组,24小时拔除尿管.结果:实验组和对照组膀胱刺激症状发生率比较,实验组1和对照组比较,P<0.01;实验组2和对照组比较P>0.05.实验组和对照组尿路感染发生率比较,实验组成1、实验组2和对照组比较均 P>0.05.结论:对妇科腹腔镜手术患者在麻醉诱导10分种后行导尿术,至术后30分种拔除尿管为最佳拔管时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