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孩子离家出走的原因很多。家长溺爱孩子,家长过度严厉,家长与孩子缺乏沟通,关系紧张,家长的正面影响不抵社会的他人的不良影响等,都会导致孩子一时冲动离家出走。这表面上看是孩子的问题,实质上原因都在家长身上。也许有人认为这样说太片面太绝对,但如果仔细分析,就不难看出,孩子的离家出走的确都与家长有关。孩子离家出走,孩子肯定有问题。具体原因各种各样:犯了错误、学习考试成绩不好、要求得不到满足、承受不了家长老师的各种压力等。他们惧怕自己的所作所为受到  相似文献   

2.
问题即孩子     
我们有些做家长的,时常把怨自己的孩子"浑身上下都是毛病。"所谓毛病,是指孩子身上存在的问题,当然,这"问题"只是家长的认为。有一位年轻的母亲,带着孩子的"问题",去一家医院的临床心理科找心理冶疗师咨询,这位冶疗师是她的中学同学,很幽默,在纸上写了  相似文献   

3.
家长和教师在关于幼儿教育问题上的认识有着相当多的差异,家长有着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愿望,强加给孩子许多无形的压力,而教师在教育幼儿的时候是本着教导孩子学习日常生活习惯,开发孩子的潜力目的,本文分别从家长和教师两方面探讨对幼儿教育问题的认识,通过比较,对两方的差异进行分析,从而研究出最好的解决办法。  相似文献   

4.
正今天的家长对孩子教育关注的程度远远超过了前面几代家长,而且这一代家长也是最具自我批评精神的一代,我们最常听到的话是:"孩子的问题就是家长的问题"、"问题孩子的根本原因在家长"……所以,当幼儿园的孩子不肯上厕所,而拉在裤子里时,老师和专家常会让家长反思在教养孩子时是否有不当的行为;当孩子上了小学解决了在裤子里大小便的问题转而欺负班里同学时,周围人就会怀疑家长是不是给了孩子太大的压力。即便这样,孩子到了青春期,家长仍然没有成长为完美的家长。随着孩子的问题越来越多,  相似文献   

5.
教师与孩子、家长与孩子之间的“问”与“答”,是课堂信息交流、感情交流的一个重要形式,也是教师、家长了解孩子认识能力和发展孩子思维的必要途径。教师、家长在课堂上,在日常生活中,应该提出什么样的问题,是根据教育的目的来决定的。美国教育家富兰克尔把这方面的提问归纳为六种: 一是回忆性问题。它的特点有二:①具体;  相似文献   

6.
邻居的孩子乐乐,从小能说会道,聪明活泼,在幼儿园时,是一个人见人爱的孩子。可自打上小学后,这孩子却每况愈下。现在,这个五年级的小学生是课上不听讲,课后逃作业,还喜欢偷偷从家里拿钱请小朋友吃东西、打游戏机,成了一个令老师和家长都头疼的“问题”儿童。作为邻居,在和乐乐全家的交往中,我深深地感受到,孩子之所以变成今天这个样子,家长有一定的责任。 首先,家长“拔苗助长”,提前一年半给孩子上了小学,使孩子过早地承受了他这个年龄不应有的学习压力,挫伤了孩子的自信心。乐乐在  相似文献   

7.
如何正确对待学生的上网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计算机及网络的日益普及,信息化教育逐渐占据了重要的地位,许多家长给孩子购置了电脑,让孩子参加各类网络学习班。让孩子到网络上学习新知识,接受新信息。而另一方面,却又出现许多学生痴速上网,接受不良信息,导致一系列问题发生。因此,如何正确对待上网的问题,是家长和社会需要面临的实际问题。  相似文献   

8.
孩子的问题本质上是家长的问题——这是"真理",所以,孩子有"病"需家长吃"药"。家长改变了孩子就能改变——这是"硬道理",所以,想要孩子变,家长自己先要改变。但是家长改变远比改变孩子难得多。家长希望孩子优秀,希望解决孩子的问题,要做到的就是改变自己,改变自己的观念、态度、原则、  相似文献   

9.
严贤 《家教指南》2006,(7):27-29
孩子要上小学了,老师说他的主要问题是上课小动作多,不专心听讲。我们和孩子谈了几次,有时也严厉地批评,可是收效不大。家长该采取什么方法解决孩子的问题呢?  相似文献   

10.
教师与孩子、家长与孩子之间的“问”与“答”,是课堂信息交流、感情交流的一个重要形式,也是教师、家长了解孩子认识能力和发展孩子思维的必要途径。教师、家长在课堂上,在日常生活中,应该提出什么样的问题,是根据教育的目的来决定的。美国教育家富兰克尔把这方面的提问归纳为六种: 一是回忆性问题。它的特点有二:①具体;②基本上只有一个答案。比如,“猫有几条腿?”提出问题的目的,在于检查和巩固知识。二是描述性问题。这类问题已经不限于“回忆”,而要孩子按事情发生的顺序,具体地阐述。比如,“熊猫是怎样吃竹叶的?”提出问题的目的,在于训练孩子的思维顺序性和表达能力。  相似文献   

11.
于静宜 《班主任》2011,(1):32-34
在学生成长过程中,家长的教育至关重要,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孩子的性格特征、行为习惯和价值取向。在对家长的调查中,我们发现很多家长不停地反思"自己的孩子怎么了",却没有思考"自己的教育方式怎么了",即便知道"自己的教育方式出问题了",也没能理出一个思路并按这个思路去解决问题。几乎所有家长都明确表示"很难找到  相似文献   

12.
在小学生成长过程中,家长和教师处于并重地位,同样对学生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教师是学生在校学习的榜样,家长是孩子生活中的导师,所以想要促进小学生健康成长,教师和家长就应有效沟通。在沟通过程中,班主任是教师团队的代表,班主任通过和家长的沟通来共同解决孩子生活学习中的问题,但在实际沟通过程中还存在一些问题,因此,对小学班主任与家长沟通问题进行了探究。  相似文献   

13.
"问题孩子"是让家长和老师头疼的事情,如果没有及时恰当处理,势必影响孩子和家庭的未来,引起各界高度关注。就问题孩子心理问题的表现及产生的原因进行深入分析,站在学校和家庭的视角提出了教育对策和选择方案,为老师和家长针对问题孩子心理健康发展提供一定的指导和建议。  相似文献   

14.
家长0250年第6期孩子在成长过程中,接触时间最长的人是自己的父母,因此,父母的行为往往会对孩子产生巨大的影响。从这个意义上说,孩子的问题也是父母的问题,问题孩子来自问题父母。一、父母关注过多令他紧张【案例】小明是一个初中一年级男生,平时总给人一种精神紧张的感觉。老  相似文献   

15.
采访对象及方式:在网络上随机采访了6位家长和6名中学生采访时间:2007年2月25日很多家长为了孩子将来的发展,都力图遵循这样一项原则,即及早培养孩子的独立性与自主性。但在现实生活中,尤其是在有关孩子发展前途的事情上,家长们却依然要为孩子作主,而这一现象也经常会导致孩子与家长产生分歧。那么,家长该不该替孩子作主呢?前不久,记者就这个问题在网络论坛上随机采访了一些家长和中学生。  相似文献   

16.
当前,家长对子女的成长发展越来越重视,期望值也越来越高。不过,不少家长的教育观念和教育方式存在着问题。这些问题主要表现为以下四种类型:一是家长专制型。有的家长视孩子为私有财产,并且坚信孩子是"不打不成  相似文献   

17.
正"问题家长"必然存在。作为一名教师,遇到了问题家长,应该怎么做?有经验的老师告诉我们:"问题家长"不是"问题学生"的家长,而是"问题"在己身的家长。基于此,与这样的家长打交道,切记不要拿学生说事儿。与带有"问题"的家长沟通,在考虑对方家长身份的前提下,要仔细区分"问题",分别认真对待。若家长只是在教育孩子过程中产生了焦虑,或在与学校、教师互动中形成了误会而护子心切以致着急、冲动,进而出言不逊,大可冷静对待,绝不能"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有节制,就是讲理性。目的在于解决问题,而不是逞一时口舌之快!讲理就是讲感情,无论是家长还是教师,关心孩子就当为孩子创造和谐的成长环境!  相似文献   

18.
孙志昌 《家长》2009,(10):24-25
不可否认,任何父母都有一颗强烈的教育孩子的责任心,现在大多数的家长都将教育孩子作为自己的首要任务。这种认识是很好的,它体现了家长对子女教育问题的重视。但是笔者也发现,很多家长在教育孩子的问题上存在一些认识上的误区.而这些误区已经不同程度地影响到孩子的健康成长。  相似文献   

19.
钟柏贤 《教师》2008,(2):33-34
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教师首先自身要更新教育观念。教育专家比较了中西方家长对孩子学习的态度,提到了这样一种现象:学生放学回家的时候,中国家长总要问:“今天你答对了老师几个问题?”而西方的家长则问:“今天你给老师提出了几个问题?”这虽然只是几字之差,却反映了两种不同的教育观:中国家长只重视孩子学习的结果,而西方家长则重视孩子学习的过程;中国家长只重视孩子掌握了多少知识,西方家长则重视孩子是否进行了思考,有没有自己的创见。  相似文献   

20.
郝奇志 《家长》2010,(2):15-16
一般情况下,孩子快上小学时,家长都会考虑很多,最终送孩子去的学校,在家长的心目中都是最好的,如果不出意外情况,家长不会给孩子转学。但孩子上学需长达几年的时间,在此期间会出现一些意想不到的情况使孩子面临转学问题,在这种情况下,我认为家长自己首先要做好以下几方面的准备工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