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34 毫秒
1.
肌肉痉挛俗称“抽筋”,体育运动中常见。“抽筋不是病,痛起来真要命。”一旦出现痉挛应立即采取措施进行处理,短时间内可使肌肉恢复正常状态,疼痛消失。一、肌肉痉挛的预防1“抽筋”在大运动量或大强度训练后易出现。因此,训练应循序渐进,区别对待,注意训练中让学生多做放松活动。2“抽筋”在身体过度疲劳或局部轻微伤病仍坚持训练时易出现。应适当减少运动量,积极进行物理或药物治疗,使伤病尽快痊愈。3“抽筋”在比赛中心理紧张或训练水平较低时易出现,常会在比赛的下半场,体力不支时出现“抽筋”。应及时进行心理调整,消除紧张状态,提…  相似文献   

2.
脚或踝关节出现伤病是排球运动员在训练和比赛中经常遇到的事情。那么,如何在训练和比赛中更好地呵护自己的脚和踝呢?译者在这里向大家推荐荷兰教练丹尼尔·埃克莱斯的一篇文章,不妨读来看看。  相似文献   

3.
肘关节内侧软组织损伤是标标运动员在训练和比赛中发生率较高的一种伤病。本文对标枪运动员“投掷肘”损伤的主要原因,并对其损伤发生的基本规律进行了研究,提出在投掷技术训练过程中纠正错误动作是防止和最大限度减少运动员“投掷肘”关节损伤的有效途径,以及做好预防工作,出现肘关节损伤及时治疗,并进行恢复性训练。本文提供的恢复手段,可针对性选用。  相似文献   

4.
中小学生和业余体校学生进行长远的、有计划的训练,既要运动员青少年时期出成绩,又要使运动员顺利过渡到成人训练,是少年运动员训练中必然面对的问题。如有些运动员在少年时期的成绩还比较可观,但进入成年就很不理想了,甚至还过早地退出了运动场。究其原因,有的是为了学校或某个基层比赛拿名次,过早地抓了专项技术的突破,而不注意基础训练,在训练中搞“拔苗助长”,“突击训练”,有螳偏重于某一类素质的训练而忽略了另一些素质的训练,如只抓力量,忽略速度;或只抓速度而忽略力量或专项技术的训练;还有些运动员虽然青少年时期专项成绩提高得很快,但是由于身体素质水平跟不上,以至于出现了许多伤病,经常停训甚至过早被淘汰。  相似文献   

5.
运动员在训练或比赛中出现伤病,将会影响运动员训练水平、技术水平的提高,对青少年的心理素质也有很大的影响。如何克服运动性损伤,有效地预防伤病,是教练员和体育工作者都关心的问题。  相似文献   

6.
髌骨劳损俗称“膝关节劳损”,这个问题在运动损伤中经常出现,它约占田径运动伤的10%,田径运动膝部伤的45%,除了少数因膝关节扭伤或直接受到撞伤而没有得到有效恢复外,决大多数是因训练安排不科学,全面训练不够。出现问题以后不是由于对其认识不够耽误治疗,使问题越来越严重而影响了运动寿命甚至落下伤病,就是草木皆兵而耽误了正常训练影响了成绩的提高。  相似文献   

7.
脚或踝关节出现伤病是运动员在训练和比赛中经常遇到的事情,那么,如何在训练和比赛中有效的保护好脚、踝关节呢?笔者根据一些专家的经验和自已的教学体会,向大家推荐十种保护脚、踝关节的练习方法。 一、脚尖站立向上伸展身体持续10秒,然后把重  相似文献   

8.
我国单板U型场地滑雪项目的发展与项群训练理论的应用   总被引:9,自引:8,他引:1  
李淑媛 《冰雪运动》2008,30(3):45-48
采用文献资料法、专家访谈法及对比分析等方法,就我国单板U型场地滑雪项目的综合实力进行分析,女子整体排名好于男子,处在单项世界排名前列,但中国队单板U型场地滑雪的单项世界排名仍很不理想。目前存在选材局限、运动员伤病困扰以及缺乏高难度技术创新能力等问题和不足。提出为备战冬奥会,运用项群训练理论为指导,扩大运动员的选材范围、强化基本技术学习及运用综合诊断方法降低伤病的出现等问题,使选材、训练、竞赛更加系统科学,并努力将此“潜优势”项目发展成为我国冬季雪上又一夺金的优势项目。  相似文献   

9.
陈剑 《精武》2006,(5):26-27
对于一名习武者来说,训练水平停滞不前比伤病更令人气馁,而任何一名习武者都会在训练过程中出现“天花板”现象(即功夫停滞不前,似乎像天花板一样难以逾越)。其实有一些方法可以打破停滞,挑战极限,提高训练效果。在提出具体方法前,有必要提一些现代体育理论。一、何谓运动素质运动素质就是指人体运动的能力,从事运动所进行的训练都是为了  相似文献   

10.
体育教学训练过程中,经常会遇到学生练习出现一些不尽如人意的事情,如练习质量的好坏等,究其原因,是多方面的:有身体的(身体各种素质、疲劳、伤病等);同时也有情绪方面的。身体上的原因一般采用两种方法处理:一是采用恢复体能;二是通过治疗解决伤病所出现的问题。而由于情绪原因所导致的训练质量问题是完全可以通过教师上课过程中语言的...  相似文献   

11.
伤病可以说是一名运动员职业生涯中遇到的最大敌人,近期体坛坏消息频频出现。继浙江体操运动员王燕颈椎骨折脱位后,上海排球国手汤淼也在训练中头部落地导致颈椎骨折。这两位很有发展前途的年轻人,体坛之路戛然而止,令人十分惋惜。  相似文献   

12.
在当今大负荷训练的过程中,恢复训练已经构成了大负荷训练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正如国际运动医学联合会主席普罗柯普所说:“当今的大负荷运动训练,实际上是一场恢复训练的角逐。”联邦德国训练学者葛欧瑟认为:“恢复在大负荷训练中占有相当重要的位置,它不但可以防止伤病和过度训练,而且能提高运动员负荷能力的5%—10%”。当前恢复训练中,  相似文献   

13.
宋丽在“九运会”速度滑冰女子全能比赛中获得了金牌,这一成绩在赛后出乎很多专家的预料。对于运动员在出现伤病、很难从事正常训练情况下,如何调整状态是非常重要的。根据运动员的特点,依据科研人员的测试数据,突破原来赛前靠调整的理论,是全能选手在特殊情况下取得好成绩的秘诀。  相似文献   

14.
运动员最大的敌人是伤病。积极做好防治伤病工作、保证运动员身体健康、体力充沛、愉快顺利地参加训练和比赛,是运动队医生、教练员、运动员、领队一项共同义不容辞,责无旁贷的职责。通过多年的工作实践,我们深刻体验到:“三结合”是积极做好防治伤病、减少非战斗“减员”、增强战  相似文献   

15.
大家知道,各项选手运动器官伤病的性质取决于该项运动的负荷特点、运动员的年龄和运动水平、以及教学训练过程的正确程度。我们这篇论文的目的,就是要揭示少年体操运动员在教学训练和比赛过程中支撑运动器官伤病的发病率和特点,确定各训练阶段运动负荷与发病率的相互关系。而这些在运动训练的早期阶段是十分重要的。  相似文献   

16.
目前腘绳肌伤病至少占足球伤病的20%,有时甚至会导致运动员结束运动生涯。著名球星迈克尔·欧文就长期受这种伤病困扰。然而挪威的一项研究表明,凭借合理的训练最多可以使腘绳肌受伤的风险降低80%。该项研究始于一年多前,在奥斯陆运动伤病中心工作的安德森和奥德纳松是项目负责人。挪威的14家俱乐部和冰岛的16家俱乐部同意根据奥斯陆中心提供的一项特殊计划调整训练,预防腘绳肌伤病。项目负责人表示:“该项研究是要弄清能否通过正确的、以增强腘绳肌力量和灵活性为基础的训练计划减少受伤的几率,降低受伤程度。”奥德纳松解释说:“如果运动…  相似文献   

17.
作为一名“高龄”运动员,面对艰苦的备战训练和高强度对抗的比赛就要付出更多的辛酸和努力。39岁的徐春梅克服了运动伤病多、年龄大、体能差、恢复慢等困难。在训练中与年轻队员一样一节训练不落,咬牙坚持。  相似文献   

18.
笔者在《贵州体育科技》1984年第二期上已经阐述了这方面四个问题。下面再就另外六个方面谈谈看法。一、系统训练与伤病的关系训练中教练员总希望运动员掌握动作越快越好,身体素质一练就长,而且不停地进展。这种愿望容易使某些教练员忽视伤病问题,这一现象应该说是危险的。  相似文献   

19.
《体育博览》2012,(6):82-85
“王一梅这种伤病是训练中不可控制的伤病。至于训练场上那些急性伤病,实在很难控制。”主教练俞觉敏意味深长的说。我们的大梅受伤了,作为北京奥运周期和伦敦奥运周期的第一得分手,王一梅的受伤,对于中国女排来说是不小的损失,造成的这些种种损失,谁来买单?  相似文献   

20.
徐群  徐政 《中华武术》2013,(7):23-24
撑竿跳高训练作为田径竞赛中最复杂的技术项目训练之一,对运动员的身体素质要求是比较高的,相对于其它项目训练来说,要求对身体及技术训练所花费的时间也是比较长且更全面,在此过程中,运动员难免会出现伤病等情况,其中肩腰部受伤的情况最为多见。据不完全统计,在我国撑竿跳高运动员中有近三成出现过不同程度的肩腰部受伤或损伤。因此,这一情况应该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从受伤机理和防护角度分析并提出相应的对策是很有必要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