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1 毫秒
1.
论唐五代小说的叙事艺术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唐五代小说在中国小说史上具有突出的地位,它的出现表明中国古典小说创作已摆脱子、史的束缚,逐步走向成熟。鲁迅《中国小说史略》指出唐人“有意为小说”,叙事艺术的增强是唐五代小说创作走向成熟的重要标志。唐五代小说的叙事艺术有三个方面的特点:一是勾勒唐五代小说叙事视角的多样化以及各种叙事视角自身的特点;二是在叙事时间上,标注年号、有意识“扭曲时间”,顺叙、倒叙、插叙、补叙、预叙等叙事笔法的运用构成唐五代小说独特的叙事时序;三是叙事结构上,呈现出程式化、板块状的特点,作还通过设置“小说之眼”,使叙事结构趋于谨严、完整。  相似文献   

2.
新时期以来安徽乡土小说与城市小说的叙事地位不断变迁,乡土小说与城市小说出现了各自的叙事困境,乡土叙事与城市叙事的融合成为提升叙事品质的重要选择。文章阐释了安徽乡土叙事与城市叙事地位的变迁、叙事的困境,并从叙事视角、叙事艺术、叙事结构和叙事题旨等方面,论述乡土叙事与城市叙事融合的实践与思考。  相似文献   

3.
探讨该小说最重要的三个叙事技巧 ,即 ,哥特式小说的叙事方法、独特的叙事视角和鲜明的对照手法 ,指出小说题材与叙事技巧的统一性 ,并从叙事技巧的分析揭示小说的深刻意蕴。  相似文献   

4.
小说文体以叙事见长,从叙事学角度进行小说阅读教学,在关注小说写什么的同时,更关注小说是怎么写的,就显得尤为必要。本文尝试从叙事节奏、叙事视角和风雪意象的意象叙事等层面对《林教头风雪山神庙》进行教学解读,以引导学生深度理解林冲的心理、命运和小说主题,提升解读文本的能力。  相似文献   

5.
现代作家深层心理结构中的“围城意识”进入家族文本空间,形成现代家族小说的“围城叙事”。“围城叙事”是现代家族小说的叙事总模式,这种叙事模式决定了家族小说的深层结构和叙事主链的同构性。历史寓言叙事模式、全息影像叙事模式和个人心史叙事模式是“围城叙事”的三种基本模式。  相似文献   

6.
《海上花列传》这部处于传统小说向现代小说过渡时期的作品结束了古典的传统而另辟蹊径,在题材内容、人物设置、艺术技巧及发行渠道等方面都带有鲜明的转型期的特点。本文从小说的叙事方式入手,从叙事时间、叙事空间、叙事角度三方面探寻这一作品的现代化特质,揭示小说断代性价值。  相似文献   

7.
本文运用巴赫金的复调理论来探讨和研究池莉小说的叙事艺术,分析池莉小说中叙事声音、叙事视角、叙事时间的复调手法,并努力探讨促使池莉运用复调叙事手法的原因,以此来透视池莉小说作品的艺术独特性及作家通过小说传达出来的生存困惑与思考。  相似文献   

8.
汪曾祺小说具有散漫、舒朗的叙事结构、平静淡泊的叙事心态、流畅平实的叙事语言,形成独特的叙事个性。  相似文献   

9.
论文言小说叙事角度的特征及演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古代文言小说的叙事角度与白话小说有着明显的区别,这主要表现在前者更多地使用“中立型叙事视角”和“第一人称叙事视角”进行叙事。本文以魏晋南北朝志怪及志人小说、唐传奇小说、《聊斋志异》为研究对象,分析论述了上述叙事角度的特征及其发展变化的过程。  相似文献   

10.
崛起于20世纪20年代末30年代初的新感觉派小说,以新、奇、怪的特点给新学带来了新鲜的感觉。探讨新感觉派的叙事艺术,对正确认识新感觉派小说的艺术价值、风格、特点具有较大的作用。本从叙事入手,分别从叙事角度、叙事时空、叙事结构三方面进入小说的阅读空间,来捕捉并体味这种“新感觉”,从而把握此小说流派的主要艺术特征。  相似文献   

11.
肖锋 《成都师专学报》2009,(2):69-71,77
日本作家村上春树的作品《挪威的森林》是在一种倒叙的叙事时间模式下来进行叙述的,本文试从叙事时间的角度来对其进行解析,以阐释其独特的叙事时间魅力。  相似文献   

12.
60名土耳其大学的学生的恐怖叙事被分析;30份个人口头叙述被收集。另外30份叙述在一项书写任务中被引出。这项研究旨在于发现土耳其大学生个人经验叙事在口语和书面语叙事中运用叙事结构和评价性语言方面的不同。  相似文献   

13.
20世纪60年代以来,一批重要的非裔作家新奴隶叙述的文本问世,也不断引起评论界的关注,非裔美国作家欧内斯特·盖恩斯的《简·皮特曼小姐自传》正是一部用新奴隶叙述这一文类重写奴隶历史的力作。对该小说的新奴隶叙述形式和主题梳理和探讨,以期挖掘其新奴隶叙述的文本体征。  相似文献   

14.
陈红  成祖堰 《成都教育学院学报》2006,20(11):102-103,111
美国犹太作家辛西娅.奥齐克的优秀短篇小说《大披巾》以精湛的叙事艺术控诉了法西斯的暴行。文章从叙事模式、描写停顿、叙述频率、叙述视角和叙事声音等方面探讨《大披巾》的叙事艺术。  相似文献   

15.
《送你一朵苦楝花》小说以书信的方式,“记录”了从农村走向城市的“哥哥”写给离家出走的“妹妹”的一封并未发出的忏悔信。信没有接收者,即意味着叙述者始终没有面向一个明晰的叙述接受者。通过梳理作家的三层叙事矛盾,可以挖掘出隐含在作家叙事矛盾背后的矛盾叙事主题,即:既不承认回归土地的正确性,又不否认土地的包容性;既不承认城市的符号化,又不否认城市生存的合理性。作家所要追寻的生存之道,正是小说看似简单书写背后的深层意味。  相似文献   

16.
20世纪90年代,中国小说创作中出现影像化潮流,主要体现在小说的叙事中,本文通过分析扬争光的小说《越活越明白》在叙事结构,语言展示及叙事情境等方面的特点来揭示当代影像化小说的叙事策略。  相似文献   

17.
著名旅美作家严歌苓的小说《补玉山居》是一部独具匠心的长篇小说,它的魅力不仅仅体现在主题上,更归功于整体作品表现出来的叙事艺术。《补玉山居》以第三人称和隐含的第一人称为叙事视角,凭借补玉山居这一舞台来勾勒各色人物、反映时代变迁的叙事方式,通过多元化的叙事语言,生活化的叙事结构,形成了作品冲淡而隽永的艺术风貌。作品深刻地折射出了人类的人性、生活的哲思以及对社会的批判意识等内蕴意义丰富的本质内容,描绘出在时间的车轮下滚滚向前发展的时代面貌。  相似文献   

18.
《最后一幕》是美国当代著名的后现代主义作家约瑟夫·海勒继后现代主义经典《第二十二条军规》之后的续集。如果说《第二十二条军规》以黑色幽默的形式揭露了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美国资本主义统治集团的腐败与荒谬,那么作为续集的《最后一幕》更以幽默诙谐的后现代主义叙事艺术形式,揭示了荒诞病态的美国现实世界,并且直接表现出"第二十二条军规"在90年代的美国社会更加肆无忌惮,疯狂肆虐,最终会使人类走向灭亡。从叙事视角、叙事结构、叙事语言和黑色幽默等方面探讨《最后一幕》独特的后现代主义叙事策略以及作品蕴涵的对当代美国"混乱""荒诞"病态现实的嘲讽,有着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9.
《所以》运用第一人称回顾性视角来讲述故事。作者零距离的叙事情感,使小说的语言呈现出直白而张扬的特色。《所以》叙事视角与叙事语言的完美契合表现在:第一人称回顾性叙事视角的运用使叙事语言脱离了冷静客观而带上了鲜明的个人情绪,而且口语化的短句较多。  相似文献   

20.
薇拉·凯瑟的短篇小说《瓦格纳日场》中充满了时间和空间的变化。文章从叙述人称和叙述视角的转换来分析该小说的叙述策略。这种叙述策略的运用为小说制造悬念和增强小说的艺术感染力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