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风落之果     
①在某便利店门口,看到一女士掉了一元硬币,刚好滚到不远处的一个乞丐面前,他当时盘腿而坐,因为下肢残疾,所以他捡起那枚硬币,极吃力地高高举起来,要还给那女士,那女士微笑着,摆摆手,把一元钱给了那乞丐。我看到这一切,会心一笑。这是都市里的一幅即兴画卷,很美,还有淡淡的温暖  相似文献   

2.
风落之果     
在某便利店门口,一位女士掉了一元硬币,刚好滚到不远处的一个乞丐面前,他当时盘腿而坐,因为下肢残疾,所以他捡起那硬币,极吃力地高高举起,要还给那位女士。女士微笑着,摆摆手,顺水推舟,就把一元钱给了乞丐。  相似文献   

3.
对于一个依门乞讨的乞丐,如果你给他一元钱,他的满足程度很可能就是100个单位(假设心理满足程度可以这样量化);而对于一个亿万富翁,你给他一元钱,他的满足程度只会有1个单位,也许还不到。也就是说,同样的一元钱因为给了穷人,社会总福利增加了100,而如果给了富人,社会福利仅仅增加了1个单位。  相似文献   

4.
风落之果     
罗西 《中学教育》2005,(11):61-62
在某便利店门口,看到一女士掉了一元硬币,刚好滚到不远处的一个乞丐面前,他当时盘腿而坐,因为下肢残疾,所以他捡起那硬币,极吃力地高高举起来,要还给那女士。那女士微笑着,摆摆手,顺水推舟,就把一元钱给了那乞丐。我看到这一切,会心一笑,这是都市里的一幅即兴画卷,很美,还有淡淡的喜乐色彩,泛着些许的温暖。  相似文献   

5.
乞丐     
王蕊是一名小学生,每日放学,她都会忐忑不安——原来校门口有不少乞丐,衣衫褴褛、蓬头垢面,有的甚至缺肢残腿,从开口破布中钻出。一有人经过,他们便恸声哀嚎、挤出泪水。多么可怜的人哪!我怎么忍心头也不回地冷漠对之?我怎么能心安理得的用着零用钱而一分不给他们施舍?把我仅有的一元钱给他?那我不就身无分文了?我怎么能这么想?谁更需要钱?当然是他们!于是,每每,王蕊掏出一元钱,走近乞丐,"当"  相似文献   

6.
播种爱心     
星期天,我带女儿上街,看到一个肢体残疾的乞讨男孩,便从口袋里摸出2元硬币让她送去,她竟不情愿地说:“现在骗人的乞丐多的是,给他钱还不如给我买冷饮吃。”我说:“乞丐有骗人的,也有真困难的,他畸形的残腿可是装不出来的!”女儿这才把钱送过去,边走嘴里边嘟嚷个不停。  相似文献   

7.
对唐飞来说,那个秘密当然是值得炫耀的,只是他从没有想过,要把这个秘密与夏林果分享,他只想把这个秘密告诉一个人,这个人是杜真子,这个女生不是他们班的同学,而是马小跳的表妹。因为她长着  相似文献   

8.
女儿今年六岁,我经常带她去散步,看到乞丐我会给她一元硬币让她去施舍。 有一天在天桥上我们又见到了一个老乞丐。我照旧掏出一元硬币给女儿,没想到女儿竟然拒收,她一本正经地对我说:“爸爸,奶奶说了,他有手有脚,可以去工作,一点也不可怜,是懒。”  相似文献   

9.
一元钱能干什么?很多人认为一元钱只能买杯水喝。可是“他”,一元钱能打造出一条街来。这是一个奇迹,实在让人难以置信的奇迹。如果你不是仅仅只看重结果,而且还想了解过程,认真读完《一元钱》的故事,你就不得不相信:这是真的!哦,你不需要着急地知道“他”是谁?他是谁并不重要,重要的是这个一元钱的故事留给我们的启示:世  相似文献   

10.
幸福的定位     
沈善增 《师道》2004,(7):50-50
我最高兴的是儿子告诉他妈妈的一件事。有一次,他在中学校门口看到一位在乞讨的老婆婆,他看到她很可怜,就想给她一元钱。但转念一想,我如果给她钱,她也许舍不得去买东西吃,还要饿肚子的。所以,他跑到学校小卖部,买了一元多钱的一只面包。他想,给她面包,她总得要把它吃掉。这一顿就不会饿了。这位老婆婆拿到面包,对他连连拱手作揖,他觉得很高兴。尽管他把这事告诉妈妈,而不对我说,说明在感情上与我还有些距离,但我真的非常高兴,比听到他高中顺利考进数学尖子班还高兴。他不对我说,我对他说。我说,你这样做很好,我很高兴。我高兴,是因为他在知…  相似文献   

11.
前几天看了一个短片:一个电视台让主角在身无分文且要乘车的情况下,到车上想办法“借”来这乘车需要的一元钱。电视台跟踪实录下全过程。这个人先是走到一个大伯面前,以钱包丢了为由,想借一元钱。没想到大伯把他当成了职业乞丐———一个到处要小钱积少成多以谋生的人,还受了一通“教育”。这个人无奈地走到了一个大妈的身边,又是用同一个理由,想借钱乘车,可是又是一顿指责:应该学好,不应该整天光动歪脑筋,否则以后会后悔……连续受挫的他受到了一点启发:自己可以以一个学生为由借钱。于是他又走到一个打扮时髦的小姐那里继续“完成任务”,…  相似文献   

12.
爱人与爱己     
阅读下面的文字,然后根据要求作文: 有个小女孩拿着母亲给她的一元钱下楼去买零食,碰到一个老态龙钟的乞丐。她犹豫了好半天,最后对老乞丐说:"婆婆,我给你一元钱,你找我五毛钱,好吗?"老乞丐愉快地答应了。小女孩用那五毛钱买了一串糖葫芦,吃得很甜。这是一个真实的故事,小女孩无疑有一颗纯真的心,她关爱他人,同时又不委屈自己,一举两得。这个世界上可能有"毫不利己, 专门利人"的人,但在今天这个提倡以人为本的社会里,难道我们不能像小女孩那样,既关爱他人,又不亏待自己吗? 请以"关爱他人,善待自己"为话题,自定立意,自选文体, 自拟标题,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文章。所写内容必须在话题范围之内。擂台题  相似文献   

13.
呼唤良知     
阅读下面的文字,然后根据要求作文: 有个小女孩拿着母亲给她的一元钱下楼去买零食,碰到一个老态龙钟的乞丐。她犹豫了好半天,最后对老乞丐说:“婆婆,我给你一元钱,你找我五毛钱,好吗?”老乞丐愉快地答应了。小女孩用那五毛钱买了一串糖葫芦,吃得很甜。这是一个真实的故事,小女孩无疑有一颗纯真的心,她关爱他人,同时又不委屈自己,一举两得。这个世界上可能有“毫不利己, 专门利人”的人,但在今天这个提倡以人为本的社会里,难道我们不能像小女孩那样,既关爱他人,又不亏待自己吗? 请以“关爱他人,善待自己”为话题,自定立意,自选文体, 自拟标题,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文章。所写内容必须在话题范围之内。擂台题  相似文献   

14.
角色     
班里要排一台话剧,让一个女生客串乞丐。坦白地说,我听到这个消息时,很为她鸣不平:比起一台长达17分钟的多幕剧来,她的角色太小太小,只是在第一幕里有一个过场,没有一句台词。如果她走得慢一些,可以走45秒,走得快了,只有30秒的时间,但她似乎并不在意。因为时间比较紧,没多少排练的时间,很快就到了正式  相似文献   

15.
在一个寒冷的冬天 ,一位美国诗人在大街上看到了一个双目失明的老年乞丐正在乞讨。他脖子上挂着的木牌上写着“自幼失明”四个大字 ,可是讨来的钱却少得可怜。面对乞丐的乞讨 ,诗人说 :“我也是一个穷人 ,没有钱给你 ,但我可以给你点别的东西。”说完 ,他在乞丐的牌子上写了一首饱含深情的小诗 :“春天就要来了 ,可我却看不见她 !”人们从乞丐身旁走过时 ,莫不被这首诗深深打动 ,推己及人 ,同情之心使他们纷纷解囊相助 ,这个可怜的老乞丐得到了比过去多得多的施舍。宋朝时 ,福建读书人韩南直到老年才过了乡试 ,但在殿试中却又一次名落孙山。…  相似文献   

16.
一、边际效应边际效应是经济学上的一个名词,它是指每增加一个单位的某种物品消费,给人们带来的主观心理满足程度。但对于同一单位的某种物品消费,不同的人获得的满足程度是不同的。如同样一元钱,给衣衫褴褛的托钵乞丐,他的满足程度可能是一百个单位;而对于一个腰缠万贯的富翁而言,他的满足程度就只是一个单位,甚至更低。也就是说,同样一元钱因为给了穷人,社会总福利就增加了一百;而给了富人,社会总福利仅增加了一。于是经济学家们认为,社会收入分配应该偏向于穷人而不是富人。同样,要想提高我们教育的成效,就要将更多的爱、更多的关注倾注…  相似文献   

17.
乞丐     
我看见一个乞丐,他衣衫褴褛、蓬头垢面。是一个符合所有人想象的乞丐。他没有健全的四肢,原本应该是双腿的部分只是一对畸形的圆球。他匍匐着,用双手进行着费力地爬行,在地铁的车厢内乞讨,手里握着零星的几枚硬币,不知是一元钱还是一角钱。  相似文献   

18.
<正>引关于本文的人物我之所以叫阿童木为阿童木,是因为据说他的臂力是我们班最大的。而我恰好记得有部日本动画片叫《铁臂阿童木》。至于格格巫,不知她从哪里抄来的这个名字。但我知道是童话里的人物。能把自己叫成巫师的女孩子一般是很有个性的。我叫辛巴达,不是因为有个女生写了《我爱船长辛巴达》。我可没那么孔雀。而是因为他是一个我想成为的人。  相似文献   

19.
美丽的遗憾     
因为我们都喜欢大海,我答应你如果我可以回来,我会带着你沿着海边走,一直走到世界的尽头。在一所中学里有一个叫博的男孩,他开朗、活泼,充满了阳光气息,还有一张清秀的脸,是个很优秀的男孩。学校里的女生都对博有好感,博爱上网,在网上博认识了一个女孩,一个有时会让博心动的女孩。博从来没有见过这个女孩,也不知道她叫什么,但是博对这个女孩有种说不出的感觉,博想这可能就是喜欢的感觉吧!这个女孩是个很神秘的人,她没有朋友不爱笑,在网上也只是个匆匆的过客,没有人在乎过这个女孩,也没有人想靠近她,而博却很想靠近她关心她。博像疯了似的四…  相似文献   

20.
<正>有一个农村小伙子来到大城市找工作,所带的盘缠都用完了,工作依然没有着落,于是不得不露宿街头。一天晚上,他蜷缩在人行道上打盹(dǔn)儿。这时,一个过路的女子以为他是乞丐,就扔给他一元钱。就在他即将捡起那张纸币的时候,他身边一个擦皮鞋的老婆婆却抢先一步拾起了它。"这钱是我的,是那名女子给我的!"小伙子气坏了,站起来与她争执起来。"那名女子为什么要给你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