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实时动态测量(GPS-RTK)技术是GPS测量技术与数据传输技术的结合,是建立在载波相位观测值基础上的实时动态定位技术,是GPS测量技术的一个新的突破.本文详细介绍了GPS-RTK测量技术在公路工程测量中的应用,并以甘肃省甘南藏族自治州某条公路的施测过程为例具体探讨了GPS-RTK测量技术在公路工程测量的带状地形图测量、中线敷设测量、横断面测量以及纵断面测量中的优点、施测的作业方法,说明了GPS-RTK技术是一种准确、快速和经济的实时动态测量定位技术.  相似文献   

2.
公路工程中,对高程的测量贯穿了公路设计及施工的各个阶段,在进行公路测量和设计时,需要沿线路布设四等或等外水准路线,以满足设计和施工的需求。本文主要介绍了公路高程控制测量的特点、基本要求,主要从GPS控制网的布设方面对公路高程控制测量技术做了分析和阐述。  相似文献   

3.
笔者根据自身多年的地形测量工作经验,基于GPS-RTK技术已将广泛运用于地形测量,主要分析了 GPS-RTK在地形测量中应用及优点与不足,并提出了有效的解决措施,希望能够对从事此项工作的工作人员具有重要的借鉴价值。  相似文献   

4.
在工程建设的设计、施工和管理各阶段中进行测量工作的理论、方法和技术,称之为“工程测量”。工程测量是测绘科学与技术在国民经济和国防建设中的直接应用,是综合性的应用测绘科学与技术。  相似文献   

5.
0 引言 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最初全球定位系统GPS的应用只涉及到控制测量和高精度的大地测量,后来它的应用遍及各种测量领域.GPS实时动态RTK模式,以实时、快速、操作简单及精度高而著称,这种技术的出现,使GPS的应用领域更加扩大、精度也越来越高.地形测图是为城市、矿区以及为各种工程提供不同比例尺的地形图,以满足城镇规划和经济建设的需要.常规方法是先布设高级控制点,然后再逐级加密控制点,以这些控制点为依据,测定对象在参考系的位置并按照一定的规定和符号绘制成图.而应用RTK新技术,甚至可以不布设各级控制点,仅依据一定数量的基准控制点,便可以高精度并快速地测定界址点、地形点、地物点的坐标,利用测图软件还可以在野外一次测绘成电子地图,然后通过计算机和绘图仪、打印机输出各种比例尺的图件.  相似文献   

6.
在公路工程的施工建设过程中,工程测量起到了极其重要的作用,这项工作从公路的勘测、设计、施工、验收等贯穿了整个工程的始终.本文主要结合了相关参考资料,对公路施工中的测量技术做了分析,并对测量的质量控制措施做了分析.  相似文献   

7.
当前的路桥建设中,GPS测量技术的应用广泛、高效,其测量精度和抗干扰性尤其突出,可以在环境极其恶劣的条件下完成稳定的测量工作。本文根据GPS的特点、以及GPS技术在公路桥梁施工测量中的优势等,对GPS在路桥工程测量中的应用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8.
目前,我国社会经济有着较快的发展速度,同时科学技术水平也在不断提高,在此背景下,工程测量技术也得到了相应的发展,工程测量在各个领域均有着广泛的使用,其作用是显著的。对工程测量在施工质量管理中的重要性展开了研究,旨在促进我国建筑行业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9.
本文通过实例分析了在没有重力勘测资料和地球重力场模型的情况下,利用GPS高程拟合解决山区工程测量的高程控制测量,从而满足山区工程测量中高程控制测量精度要求;满足四等水准测量要求,为提高GPS高程拟合精度,对GPS高程拟合的几种数学方法进行讨论和分析,给出了相应的数据模型,并针对贵州省乌江三桥测量的特殊性和困难性,利用该测区的一些 GPS测量数据,进行计算、分析,为山区的GPS高程测量优化方法,得出一些有益的结论,为山区工程勘测提供有益的参考。  相似文献   

10.
测量贯穿土地开发整理项目始末,支撑着土地开发整理工程各个阶段的准确性及实施过程,简述RTK技术在土地开发整理测量中的运用,通过对RTK技术的原理结合RTK在土地开发整理中点位定测、工程点放样及地形测绘工作,本文指出了RTK技术在土地开发整理测量中的优势以及其在实际应用中应注意的一些问题.  相似文献   

11.
GPS即全球定位系统,它是近些年才发展起来的测绘新技术,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GPS定位技术越来越成熟,并且逐步应用到测绘的很多领域,其在工程测绘中的应用也得到了很快地发展。这是因为GPS有着很多传统测绘技术没有的优势,其全天候、高精度、操作简便的优势在工程测绘当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以GPS测量技术为例,介绍了GPS测量技术的优点,论述了GPS测量技术的广泛应用,同时对GPS在工程测量中的问题及对策进行了重点阐述,以期提高测量效果。  相似文献   

12.
分析光伏电池的物理原理及其工程数学模型,同时在MATLAB仿真环境下建立太阳能电池的仿真模型.仿真中对模型本身的太阳辐射强度、环境温度这两个参数变化条件下的输出特性进行了研究,得出了太阳能电池输出特性一般规律曲线.搭建实验平台,对电池板的输出特性进行实际测量,给出了测量曲线和分析,结果与仿真曲线相吻合,最后将其特性曲线动态显示显示屏之上,便于实际工程中了解光伏电池的工作状态.  相似文献   

13.
市政道路工程软土路基施工技术软土路基的处理,直接关系到保持道路状况良好,同时也关系到行车安全以及行车速度.如果软土路基处理不好,就会给车辆及行人带来安全隐患.因此,针对市政道路工程中的软土路基,要想确保路基的施工质量,就必须采用适宜的处理方法,以提高整个市政道路工程的施工质量.本文结合笔者多年来的工作经验,对市政道路工程软土路基施工技术进行了研究,具有重要的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14.
膨胀土是在地质年代中形成的一种吸水膨胀、失水收缩的高塑性黏性土,对工程危害极大.随着现代交通建设的发展,为保证行车安全,必须要解决因膨胀土而造成的工程问题.本文通过分析膨胀土的概念与工程特点,针对其关键施工技术与施工工艺进行探讨,并提出质量控制方法.以期通过本文的阐述为规范膨胀土路基的施工技术,有效提升工程质量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15.
工程测量是整个施工工作的前提,是一项精密而细致的工作,既直接影响到路线的定线和高程系统的控制,又影响到施工过程中施工放样的可靠、便利贯穿工程施工始终.为了保证测量成果的正确性与可靠性,必须坚持做到有测量必须有记录、有运算步骤、有校核、层层有检查,对不符合技术规范的成果要返工重测,以保证有足够测量的精度.  相似文献   

16.
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发展,公路建设有了很大发展.沥青路面施工作为公路工程重要组成,其施工技术及质量控制是个系统的工程,可由于各地施工手段、气候条件及原材料不同,使得沥青路面施工质量存在一定差异性,要加强沥青路面施工技术提高及质量控制,需要对所需原材料、混合料及施工工艺等进行全面控制及管理,规范施工技术要求、方法及完善施工工艺,加强沥青路面施工质量控制,有效提高公路工程的经济效益及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17.
核磁共振测井技术是一门新兴技术,从其一推出就显示出其独有的特征.它能够直接测量地层中流体氢原子信息,直接反映地层中流体的相关特性,可直接获取地层孔隙度、渗透率、伪毛管压力、流体识别及扩散相应等相关重要信息.本文主要针对核磁共振测井中常用到的流体识别及扩散分析方法等进行简要说明.目前核磁共振测井技术已经作为一项必要的测井技术,在实际的勘探中得到越来越多的应用.  相似文献   

18.
系统回顾身体活动能耗测量技术的发展历程,剖析各类能耗测量方法,重点介绍计算机视觉估算人体能耗的新技术,探索人工智能时代能耗测量技术的发展方向。17世纪以来能耗测量技术以测热法为起点逐渐延伸出各种非测热法。17—18世纪测热理论的建立是能耗测量技术诞生的直接原因。19世纪,在代谢疾病日益严峻的背景下,人体代谢系统研究的进步驱动了人体测热系统的开发。20世纪后,第二次工业革命带来的技术飞跃以及对新陈代谢的深入研究助力能耗测量技术的革新,涌现出许多新方法。21世纪,在人工智能的赋能下能耗测量技术实现无接触式测量的新突破。能耗测量技术在科研需求、理论和技术发展的驱动下不断推陈出新,现有的能耗测量技术各具特色,但在测量精度、可操作性和经济性等方面仍存在局限。测热法成本高、操作复杂、实用性差,非测热法相对便捷但测量精度有待提高。智能化、无接触的测量技术可能成为重点发展趋势:在测热法方面应推进微型传感器的应用,实现远程数据传输,使设备更加便捷;在非测热法方面,应进一步探索更多运动相关生理指标,提高测量精度,完善理论框架。  相似文献   

19.
长春市女性参与体育的现状调查与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抽取727名长春市女性作为样本单位,采用文献法、问卷法、相关测量、统计控制与因果分析等方法进行了研究。结论:长春市女性参与体育的大众化程度很低;不同年龄和不同职业的女性在直接和间接参与体育的两个层次上存在显著差异;体育情感、体育价值观念和闲暇时间是影响女性直接和间接参与体育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20.
0 概述 1)测量依据:JJG119-2005《实验室pH(酸度)计检定规程》 2)环境条件:温度(23±10)℃,相对湿度≤85% 3)测量标准:pHC——1C型酸度计检定仪. 4)被测对象:酸度计 5)测量过程:采用直接比较法进行检定,即用规程规定的直流电位差计、pH计检定仪作为标准器,检定的环境温度为(23±10)℃.检定时用电位差计、pH计检定仪或标准溶液值向被检pH计(简称电计)输入一个标准信号,在电计上读取示值. 6)评定结果使用:在符合上述条件下的测量结果,可直接使用本不确定度的评定结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