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诗的风趣美     
暨南大学中文系副教授艾治平同志所著《古典诗词艺术探幽》一书出版后,受到广大读者的热烈欢迎现作者正撰写“续编”,本刊从这一期起陆续在《自学辅导站》中选登,总题为《诗词艺术探幽》,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2.
艾治平同志著的《古典诗词艺术探幽》一书出版后,受到读者热烈欢迎。现湖南人民出版社正在重印中,预计不久即可在各地书店买到.艾治平同志喜爱古典诗词,学习、研究古典诗词三十年不辍,乐此不疲.四十年代在大学文学系读书时,他授师于当代著名的  相似文献   

3.
发凡:指陈述全书或某一学科的要旨。如《诗词创作发凡》。举隅:就某一方面的内容举例说明。如《关系型话题作文写作举隅》。探幽、探微:对某一事实或专题的深入思考和探索,从中挖掘出更新的东西。如《古典诗词艺术探幽》。  相似文献   

4.
《考试周刊》2019,(47):114-115
本文首先阐述了中国古典诗词的意象表达,然后以李煜著名的诗词《虞美人》为例,探讨了进行英语诗词英译的前提条件,并对《虞美人》一词中的写作背景、艺术特色等内容进行分析,最后列举了翻译实例,探讨了中国古典诗词意境的传达问题,希望能为相关翻译人员带来一定的启示,提高英语翻译水平,更好地传播中国文化。  相似文献   

5.
我国第一部系统研究中国古代诗词鉴赏中美学聚讼的专著《中国古代诗词鉴赏美学聚讼》一书最近已由河南大学出版社出版.该书将我国古代艺术家、美学家围绕一些诗词作品的不同理解和评价所引起的美学讼案逐—加以整理、研究,开辟了我国古典美学、古典文艺学研究的新领域.填补了我国古典美学研究中的一项空白.  相似文献   

6.
我国第一部系统研究中国古代诗词鉴赏中美学聚讼的专著《中国古代诗词鉴赏美学聚讼》一书最近已由河南大学出版社出版.该书将我国古代艺术家、美学家围绕一些诗词作品的不同理解和评价所引起的美学讼案逐一加以整理、研究,开辟了我国古典美学、古典文艺学研究的新领域.填补了我国古典美学研究中的一项空白.  相似文献   

7.
历史进入九十年代以后,伴随着文化领域出现的“毛泽东热”,对毛泽东诗词的学习与研究,呈现了新的热潮和态势,对人民文学出版社1986年出版的《毛泽东诗词选》中的50首诗词的研究,基本上克服了庸俗社会学的倾向,冲破了“路线斗争”模式的束缚,转向从作品实际描写出发进行实事求是的研究,重视了作品的艺术魅力和审美特征的研究,研究成果累累,出版专著多种,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与此同时,勾沉、辑录了几千幅对联,出版了《毛泽东评点圈阅的中国古典词》,发现了一批鲜为人知的毛泽东诗作,为毛译东诗词  相似文献   

8.
《砚池诗笺》是楚雄师范学院中文系曹晓宏教授在新世纪之初出版的一部古典诗词集。该书的出版具有三层意义:第一,它表明尽管古典诗词在当代很不景气,但仍有人在诗词的园地里孜孜不倦地耕耘着。第二,在古典诗词倍受冷落的今天,它凸现了一位年轻学者对中国传统诗学的关怀之情。第三,在理论与实践相脱离的当代语境里,它是将学者与诗人的角色相结合的一次有益的尝试。  相似文献   

9.
张若虚的一首《春江花月夜》因其非凡的艺术魅力,历来为文坛所激赏。笔者试图从其构思、章法、写景理趣传情、语言等方面进一步探幽烛微,以期抛砖引玉。  相似文献   

10.
<正>【专题解释】通过诵读和欣赏本单元所选的诗词名作,我们初步掌握了一些鉴赏古典诗词的重要方法。本专题从"情景交融"这一角度,重点赏析杜甫的《蜀相》,联读柳永的《雨霖铃》,发现作者独特的艺术创造,学习古典诗词鉴赏写作。【预习任务】1.巩固诗词鉴赏方法,建构鉴赏写作支架。(1)阅读周汝昌《怎样欣赏中国诗词(节选)》等名家关于诗词鉴赏的相关文章。  相似文献   

11.
《诗经》是我国古典诗歌的光辉起点,其高度的思想性和艺术成就对后世诗歌产生了广泛而深刻的影响。作为我国古典诗词高峰的唐宋诗词也不例外。这种影响是多方面的。本文仅就用典、化意与艺术手法三方面来举其大略。 一 唐宋诗词中大量运用了《诗经》的典故,一些词语自《诗经》之后便具有了固定的涵义,被后世诗歌广泛沿用,兹举数例: 1.《王风·黍离》:“彼黍离离,彼稷之苗。行迈靡靡,中心摇摇。”《毛诗序》:“《黍离》,闵宗周也。  相似文献   

12.
《语文教学与研究》1986年第十期载葛国光同志《略谈中学古典诗词教学中的引入和导出》一文,葛老师认为:“凡是好诗,都是有其美的意境的,给中学生讲授古典诗词,首要的任务莫过于按诗词不同的特点引领学生进入诗的意境,在美的意境中品味和思索,从而体会古人所表现的思想,学习古人诗词中非凡的艺术技巧。”凡是好诗,是  相似文献   

13.
中国古典诗词艺术歌曲在我国声乐艺术领域中历史悠久,创作者们在不断探索的过程中,融入了更加多元化的音乐元素,将西洋技法与古典诗词相结合进行创作,赋予古曲以新的生命,中国古典诗词已经成为传播和弘扬我国传统文化的载体。古典诗词的演唱具有它独到的特色,本文就将以赵季平老师创作的古典艺术歌曲《关雎》为例,来进行其演唱特点的分析和体会,并总结古典诗词艺术歌曲的教学方法。  相似文献   

14.
中国古典诗词具有厚重的文化积淀,而正是多元化的艺术文化发展使得古典诗词歌曲在历史的长河中繁衍生息。《菩萨蛮.小山重叠金明灭》是晚唐词人温庭筠的代表作,作曲家刘欢以极考究的编曲方式,给古诗词注入新鲜的血液,使之既饱含浓郁的古典韵味,又颇具现代气息。通过对其古典凄美的诗词意境、以及以韵补情的配器伴奏来探究《菩萨蛮》的词曲特色。  相似文献   

15.
《西厢记》被喻为我国古典戏曲中的“花间美人”,是高度融合了诗词意境美、语言美的“诗式戏曲”,其《长亭送别》更是由于特殊的艺术价值而被选为高中语文教材的精读课文。仔细研读这一选段会发现,这短短19曲其实运用了很多古典诗词惯用的方法来抒写人物性情,淋漓尽致地表达张生的钟情,莺莺的深情,达到了让人沉醉的充满诗情画意的境界。透过这一选段的分析,也大致可为我国古典诗词的抒情方法作一个梳理。从抒情类型来说,大致有两种:一种是直接抒情;一种是间接抒情。与西方艺术不同,由于中国文化中贯有的“含蓄”风格影响,直接抒情在我国古典…  相似文献   

16.
杨燕 《语文天地》2014,(1):39-40
在高中语文教材中,精美的具有极高的文学价值、艺术价值和鉴赏价值的中国古典诗词永远是一道亮丽的风景。而屈原的政治抒情长诗《离骚》尤其如此。为了让诸如《离骚》等意蕴深远、情致丰韵、情感美丽的古典诗词为高中生的文学修养和完美人格的形成等发挥巨大的作用,我们有必要在此探寻让高中语文古典诗词课堂“活”起来的途径。  相似文献   

17.
诗词是中国古典文学艺术中的瑰宝,意境美是中国古典诗词所追求的最高艺术标准,是决定一首诗好坏的关键.本文尝试用“意境”这一审美概念来分析一首经典唐诗《鸟鸣涧》,体会其中体现的意境的三个重要审美特征.  相似文献   

18.
中国古典诗词,特别是脚诗宋词,浸濡着“洚陛的智慧”和“生命的体验”,弥漫着“真”与“善”,给人最真切的美的体验,以持久、细腻、真挚之美倾城倾旧,感动人类。但我们的古典诗词的阅读教学很难指引着学生深入这座“宝山”,去探骊得珠,去寻美探幽,大多数学生对选修课《唐诗宋词》的感觉是“很敬畏”“很麻木”,甚至敬而远之,干脆不去选修。  相似文献   

19.
一梦红楼感纳兰──浅谈纳兰诗词对《红楼梦》的影响张一民大约在清乾隆五十年代中期,一百二十回刊印本《红楼梦》问世不久,就有人对其隐匿于书中的本事和原型进行抉微探索,率先提出《红楼梦》是写康熙朝大学士纳兰明珠家事。始作俑者当为乾隆皇帝。据赵烈文《能静居笔...  相似文献   

20.
《古典诗词技巧示例》是我院教师王强模、袁昌文和我省作者叶光大合写的一本专著,将由河北人民出版社出版,这里我们选登这本书的前言与其中的两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