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家教指南》2005,(5):33-33
对于0岁至3岁的孩子来说,最关键的应该是“寓娱乐于教育”,此时的孩子应着开发技能和动作训练,而非写字,绘画等高级技能。如用玩球等游戏来训练孩子的平衡能力,全身协调功能以及一些精细动作等。在大脑发育上可以在玩乐中适当训练孩子的基本识别能力,辨色力和数数能力等。  相似文献   

2.
夏洁 《早期教育》2005,(7):28-28
当孩子五六岁时,爸爸、妈妈部希望他能够参加兴趣班,学习一项特长。这一时期孩子的神经系统发育迅速,能开始适应和接受一些技巧、技能的训练,性格也初具雏形.兴趣相对稳定,学习能力、理解能力逐步提高,并Ⅱ有一定的自控能力。所以,抓紧这个黄金时期.尤其是暑假期间,让孩子参加必趣班,学一些特长是完全可行的。  相似文献   

3.
王瑶 《家庭教育》2004,(2B):15-17
动作发展和运动能力的提高,对幼儿心理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一方面动作技能的学习和随意运动的发生,使幼儿开始摆脱对成人的过多依赖,学习用自己的感官探索世界,最终在行为和个性发展上走向独立;另一方面也为幼儿提供更广阔的交往空间,动作技能较强、善于运动的孩子总能赢得同伴的喜欢和羡慕。动作  相似文献   

4.
蒙台梭利认为:动作训练可以培养幼儿自我管理能力,培养其责任感和良好的生活习惯,代替、限制动作技能的发展不利于独立性和自我管理能力的培养。实践证明,在幼儿期适时开展一些自我服务的劳动锻炼.不但能促进幼儿肌肉、骨骼等发育和肢体动作的灵活性,而且还能将在动手、动脑的反复实践中所获得知识、成功体验等“迁移”到其它教育领域。从而使  相似文献   

5.
计算机动手能力是指学生根据一定的操作任务,在计算机理论知识的指导下,合乎逻辑地操作计算机,使具体的信息处理问题得以解决的能力。计算机动手能力的形成与发展具有综合性、层次性和实践性等特点。计算机教学应根据这些特点采取有效的教学策略来实现能力培养的教学目标。 一、针对“综合性”的教学策略 (一)发挥智力技能对动作技能的促进作用,加强智能训练 计算机动手能力是学生在学会操作计算机,掌握用计算机进行信息处理、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所形成的动作技能、技巧的基础上形成并发展起来的,但它离不开智力技能的支持。作为动作…  相似文献   

6.
家长应关注孩子的动作发展,通过开展适当的家庭训练策略,包括训练孩子的动作协调能力和正确的坐、站、走姿势,培养孩子锻炼身体的兴趣和习惯,以及在实践中的动手能力和运动中的自我保护能力等,促进其动作的发展。  相似文献   

7.
朱光潜先生认为:“节奏是一切艺术的灵魂”。技能动作训练要由人来完成,那么节奏也自然存在于技能动作训练之中。节奏在技能动作训练教学活动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它通过动静、张弛、收放、疏密等多种对比和转化,形成操作训练上的强烈节奏感,进而引起学生心理上的共鸣,产生美感,从而收到技能动作训练教学好的训练效果。  动与静在技能动作训练教学活动中,动与静的交替出现不仅使学生身心得到健康发展,而且还能获得技能动作训练的美感。所谓技能动作训练的“动”指的是训练活动过程中的一种活跃状态,主要表现是学生在训练活动过…  相似文献   

8.
尹君 《山东教育》2003,(23):87-87
当前早期教育中,有一种倾向认为“教育越超前越好”,早期家庭教育中出现了任意超越儿童年龄阶段的教育现象:“超早期”进行行为能力训练,“超早期”进行智力开发。比如,在孩子能力还很弱的时候就进行某些“高难度”动作的训练,刚出生几个月,就教孩子走路,孩子两三岁时,就教识字、算题,四五岁时就把小学的算术、语文课本拿来教孩子攻读,有的甚至提出“零岁识字,三岁扫盲”等。这样的教育超前是否合乎科学?是否有利于孩子的健康成长?我认为孩子的成长不能离开适宜的生理成熟度,我们成人应该遵循孩子的身心发展规律。  相似文献   

9.
儿童的智能在他们的手指尖上,许多科学家都证实,手和脑之间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训练动手就是训练大脑,孩子的手部动作越熟炼越灵活,他就越聪明,创造力就越强。还有话说:“j岁看大,七岁看老”。3—6岁的孩子各种行为尚未定型,加强对他们的能力培养、品德教育,使他们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是非常重要的,也是实施素质教育的关键一环,著名教育家叶圣陶先生说:“什么是教育?简单一句话,就是要养成良好习惯。”  相似文献   

10.
在对培智学校一名重度自闭症儿童进行的为期一年半的模仿能力训练中,以主题单元活动的方式开展了模仿玩玩具、模仿身体动作、模仿手部动作、模仿口型和模仿发声等五个层次的训练,强调先备基础技能、训练的阶段性、视觉支持策略以及直接与交互式教导技术的运用。训练后,个案模仿能力明显提高,注意力、沟通、社会适应能力均有所改善,刻板行为减少,兴趣范围得到扩展。  相似文献   

11.
《中国教育网络》2006,(1):48-49
布卢姆将人类的学习分为三个基本领域:认知、情感和动作技能。可见,动作技能的学习是人类学习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动作技能的一个显著特点就是;只有经过长时期的不断练习,才能日益精确和连贯。但是在传统的教学环境下,有些动作技能并不能得到足够有效的练习。如医学上手术技能的训练、航天员的训练、战士的战斗技能训练等。虚拟现实技术的出现,为这些技能的训练提供了技术上的支持。虚拟现实技术应用领域的不断扩展也必将推动技能训练课程迈上一个更高的台阶。  相似文献   

12.
电子类专业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可通过基本操作技能训练,专业技能训练,电子技术综合应用能力训练等方式实现。  相似文献   

13.
小肌肉动作,也叫精细动作。是由小肌肉群所组成的随意动作,一系列小肌肉动作就构成协调的小肌肉运动技能。2~3岁的孩子主要的小肌肉动作就是手的活动,包括眼手协调、指尖动作、手指曲伸等局部运动,如在日常生活和游戏中,穿鞋、穿脱衣服、吃饭、玩插片、画画等,常常使用一些小肌肉群。  相似文献   

14.
中国汉字本身是一种智慧的结晶,写汉字又是开发智能的良好途径。对于智障学生来说,写字可以训练学生的精细动作能力,为智障学生今后完成较为复杂的技能打下基础。同时,学会写字又是智障学生与他人沟通交往、适应社会生活的重要技能。因此,我在语文教学中注意通过各种途径,培养智障生的写字能力。  相似文献   

15.
提示:鼓励孩子创造肢体语言,以锻炼孩子的基本动作技能,培养孩子的平衡能力。小朋友,请你用小手做一做图中小朋友做的事情,相信你一定能做好。★训练基本动作技能★培养身体动作控制能力小朋友,你能做出这些动作吗?提示:提供多种材料让孩子玩一玩、做一做,以锻炼孩子身体动作的控制能力及手的灵活性。提示:每当遇到新的物体时,都要鼓励孩子除了用眼睛观察之外,还要动用其他多种感官,多方面认识物体的特性。手和鼻子能告诉我们什么?★感知物体小朋友,请你和爸爸一起玩图中的游戏,爸爸敲出什么节奏,你就用双手拍出同样的节奏,拍错了就跟爸爸互…  相似文献   

16.
体育单招学生具有运动水平高、动作技能单一、实践能力相对较弱等特点。通过分析体育单招学生的运动技能与实践能力的特点,结合社会就业需求,提出加强理论知识能力学习、加强综合技术能力训练、加强实践能力素质培养,提高就业的核心竞争力,以更好的综合能力来适应社会的就业形势。  相似文献   

17.
计算机动手能力是指学生根据一定目的 ,在计算机理论知识的指导下 ,合乎逻辑地操作计算机 ,使具体的信息处理问题得以解决的能力。计算机动手能力的形成与发展具有综合性、层次性和实践性等特点。计算机教学应根据这些特点采取有效的教学策略来保证教学目标———培养与发展学生计算机动手能力的实现。一、针对“综合性”的教学策略1 依据智力技能对动作技能的促进作用 ,进行智能训练的策略计算机动手能力是学生在学会操作计算机、掌握用计算机进行信息处理、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所形成的动作技能、技巧的基础上形成并发展起来的 ,但其形成和…  相似文献   

18.
体操动作的训练实际上就是动作技能的训练。通过对体操动作技能形成的神经生理基础及阶段性理论分析,提出在体操动作技能学习中要注意动作的精选,要依据动作技能形成规律,合理安排动作顺序,采用富有针对性的教法手段,促进技能的正迁移,使其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为体操训练中技能学习提供理论及实践指导。  相似文献   

19.
幼儿3岁进入小班后.我们要求对幼儿进行耐力跑训练.在征求家长的同意与配合下.我们便在空余时间坚持和孩子慢跑.利用早晚时间段家长和幼儿同样进行耐力跑的活动.慢跑是一种较为平稳和缓慢的跑步运动.比较适合3~4岁年龄段幼儿的生理特点。另一方面.这个年龄阶段的孩子肢体动作不太协调.肢体力量较弱。平衡能力较差,而跑时步幅小、步频大,  相似文献   

20.
电子琴演奏作为音乐教育中的一个项目,有着其独特的能力,它是一种眼、耳、手指、肢体、肌肉和相关的神经系统协调的活动,不仅使孩子得到技能的训练,促进手指小肌肉群发展,而且可以培养孩子的观察力、记忆力、注意力、想象力、毅力、思维能力及对环境的协调适应等综合能力,陶治孩子的情操、改善孩子的性格。心理学家研究表明,儿童早期的几年正是音乐成长的关键期。因此让小学生学琴,对学生以后的发展大有利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