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西南民族大学民族研究院龚荫教授历50余年而完成的研究中国土司制度的综合性著作《中国土司制度史》一书,已于2012年7月由四川出版集团、四川人民出版社以精装硬封三巨册的装帧形式出版了。该书共200余万字,是国家社会科学基金资助项目、国家出版基金资助项目、四川省重点学科民族理  相似文献   

2.
明代乌蒙山区土司均为彝族土司,其地有一套最完备的土司制度,可视为明廷在西南地区推行土司制度的典型代表。本文以此为重点,探析了明代彝族地区土司制度的基本内容,包括土司授职与承袭制度、朝贡与纳赋制度、升降与赏罚制度、土兵征调制度、土流并治和土司教化制度。  相似文献   

3.
明清统治者出于国家权力向土司地区延伸的需要,要求各地土司必须在国家确定的土司制度(包括承袭制度、职衔制度、贡赋制度、奖惩制度等)框架内接受地方长官的约束,履行驻防、守御的职责,随时以备征调。明清时期中央政府治理土司的主要策略有五:第一是在制度设计上,彰显约束之策;第二是在承袭问题上,显示驾驭之权;第三是在执行过程中,实施监督之术;第四是在统治手段上,采取“恩威”之计;第五是在目标设定上,达成土流一体。明清时期西南地区各地土司促进国家权力延伸的举措主要是从政治、经济、军事、文化教育等方面控制辖区内的民众,这为国家权力在西南土司地区的延伸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4.
民国川西北民族地区土司承袭仍是事实上的存在。对此,民国学界既否定其合理性与合法性,又主张改土不急,办理从宜。民国中央政府虽不允土司承袭,但地方政府多行实用主义,授土司区乡保长之职。整个民国时期川西北民族地区土司承袭政策呈现出不系统、不规范,无序化的现象。旧制废除了,但改革土制的正确途径却没有找到。土司仍为世官,土民仍为世民,各屯土各行其是。  相似文献   

5.
明代中央政府对土司的儒化与利用——以土家族土司为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明代中央政府通过承袭、号召土司设立学校、参用流官等手段对土家族土司进行儒化,并在军事征调和贡赋上利用与控制土司。儒化和利用构成了明代中央政府控制土司的核心内容,也导致了土司制度在明代的兴盛。  相似文献   

6.
土司制度是土司研究中的核心,其在维护多民族大一统国家方面发挥了重要的历史作用,值得注意的是土司制度创立于元朝,不过关于元代土司,大多史书上的记载显得模糊和简略。通过梳理文献发现,学界关于元代土司的研究,趋势是开始反思以往研究的不足,回归原始的资料收集和整理。学者对于元代土司的研究,聚焦于土司制度与国家治理、元代土司的个案研究、“土司学”以及元代土司制度的指导思想和治理思想等方面。  相似文献   

7.
我国封建王朝对民族地区的治理,自秦迄宋是施行的“羁縻政策”,元、明、清是实行的“土司制度”。明代是土司制度最盛行的时期。本文就明代土司的授职与承袭、升迁与办法、惩处与宽贷三个问题,进行一些探讨。若有不当之处,请行家批评和指正。  相似文献   

8.
康熙四十二年(1703),无锡文人顾彩受邀访问容美土司,他惊奇地发现:清廷禁演的戏曲《桃花扇》竟然在土司衙署内隐蔽演出。该事件既与容美土司热爱戏剧的传统有关,也与容美土司与主体民族深度交往交流交融中形成的共同体意识有关。其共同体意识蕴含了容美土司对内地经典艺术文化崇拜的表层意识、拥护大一统正统国家的深层意识、与明王朝创造辉煌历史的共同记忆以及对已灭亡的明王朝国家的怀恋。戏曲《桃花扇》的“明喻”与容美土司共同体意识的“隐喻”双向奔赴,转化为土司对国家、中华民族认同的集体仪式。  相似文献   

9.
随着湖南永顺老司城、湖北咸丰唐崖土司城、贵州遵义海龙囤联合组成土司遗址申报世界文化遗产,中国土司制度与土司文化的研究掀起了新一轮的研究热潮。就2013年来看,中国土司制度与土司文化研究主要体现在:其一是"土司学"基本理论与方法研究;其二是中国土司制度与土司文化经典著作研究;其三是中国土司制度研究;其四是改土归流研究;其五是中国土司文化研究;其六是土司遗址申遗地研究;其七是中国土司制度与土司文化区域研究。这些研究不仅为构建"土司学"奠定了一定的学术基础,而且为土司文化的有效利用提供了可能;但在研究视角、话语体系、研究内容与方法、史料整理、学术专著、团队合作研究等方面还存在一些不足,有待在今后研究中予以改进。这里,主要评述前四方面的研究情况。  相似文献   

10.
土司制度是元明清时期中央王朝为管理少数民族地区而设立的一种政治制度,其推行客观上促进了少数民族地区的发展。从明代云南武定土官商胜、贵州水西宣慰奢香、四川石砫土司秦良玉入手,可以看到中央对女性土司设置、承袭及管理情况,亦可探讨这一时期女性土司的地位、贡献及其与中央的关系。  相似文献   

11.
随着湖南永顺老司城、湖北咸丰唐崖土司城、贵州遵义海龙囤3处土司遗址于2015年7月4日成功申报世界文化遗产,中国土司制度与土司文化的研究掀起了新一轮的研究高潮。就2015年来看,中国土司制度与土司文化研究主要体现在几个方面:其一是"土司学"基本理论与方法研究;其二是中国土司制度研究;其三是改土归流研究;其四是中国土司文化研究;其五是中国土司个案研究;其六是土司遗址申遗地研究;其七是土司人物研究。这些研究不仅为构建"土司学"奠定了一定实的学术基础,而且为土司文化的有效利用提供了可能;但在研究视角、话语体系、研究内容与方法、史料整理、学术专著、团队合作研究等方面还存在一些不足,有待在今后的研究中予以改进。这里主要评述后4个方面的研究情况,并对今后的学术研究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12.
始于元代的土司制度,经历七百余年的跌宕起伏后,在20世纪中叶退出历史舞台。《尘埃落定》和《水乳大地》两部作品,通过对西南地区土司的文学想象,从土司的生存环境、历史演变、形象塑造三个方面,书写20世纪最后几十年的土司演变,从而还原了一段神秘莫测却又离奇鲜活的土司历史。  相似文献   

13.
随着湖南永顺老司城、湖北咸丰唐崖土司城、贵州遵义海龙囤联合组成土司遗址将申报世界文化遗产,中国土司制度与土司文化的研究掀起了新一轮的研究高潮。就2013年来看,中国土司制度与土司文化研究主要体现在几个方面:一是"土司学"基本理论与方法研究,二是中国土司制度与土司文化经典著作研究,三是中国土司制度研究,四是改土归流研究,五是中国土司文化研究,六是土司遗址申遗地研究。七是中国土司制度与土司文化区域研究。这些研究不仅为构建"土司学"奠定一定实的学术基础,而且为土司文化的有效利用提供了可能。这里,主要评述后三方面的研究情况以及中国土司制度与土司文化研究存在的问题及其未来走向。  相似文献   

14.
明代西北推行土司制度原因刍议高士荣明朝沿袭元代的土官制度,据《明史》卷310《土司传》记载:“迨有明踵元故事,大为恢拓,分别司郡州县,额以赋役,听我驱调,而法始备矣。然其道在于羁縻”。朱元障在建立明朝的过程中,对元代所封的土官,采取“多授原官”的措施...  相似文献   

15.
《明史·龙州土司》记载龙州土司薛文胜于洪武六年(1373)归附,宣德七年(1432)龙州升宣抚司,时宣抚司副使为李仁广,宣抚司佥事为王祥。考现存《祐圣宫记碑》碑刻圣旨和《祐圣宫记》,以及明代《土官底簿》、《全蜀边域考》等传世文献,薛文胜归附时间应为洪武四年(1371),龙州升宣抚司时间为宣德九年(1434),时宣抚司副使为李爵,宣抚司佥事为王玺。  相似文献   

16.
有人定位藏族作家阿来的长篇小说《尘埃落定》,是一部展现了浓郁的民族风情和土司制度的浪漫神秘的诗化小说,是一部“以诗为史”的具有单纯性、传奇性和混沌性等特点的真正的史诗。小说以麦其土司的统治逐步走向崩溃瓦解——“尘埃落定”的过程,最终完成了对二十世纪上半叶川康高原土司家族统治生活画卷的描绘,这是这部小说所要表达的全部思想主旨。  相似文献   

17.
近年来,土司研究逐渐从一个不太受人关注的领域发展成学术研究热点,同时研究的碎片化问题也随之出现,主要表现为土司制度研究缺乏整体性、史料的碎片化运用以及土司文化的碎片化研究。碎片化的研究,除消解土司制度的整体性,阻滞人们对土司制度与土司文化总体的把握外,还带来了几个不良的后果,例如对一些基础和核心的问题长期争论,难以形成共识,影响了研究的深入,以及将土司和土司制度泛化、美化等。避免土司研究碎片化,除提高研究选题质量,注重理论、方法,占有更多史料外,当前最现实的途径,就是要做好学术研究的组织和引导。  相似文献   

18.
明代,滇东北地区为土司统治区,土司桀骜难治,给明统治者制造了不少的事端,为了达到统治目的,统治者在滇东北地区推行儒学教育,在土司区设立儒学教育机构,要求土司子弟必须入国子监学习方可承袭,教化土司区的各族人民,培养了大批人才,加强了统治者对土司区统治,形成了滇东北土司区色彩斑斓、多元一统的民族文化新格局。  相似文献   

19.
《田氏一家言》为容美土司田氏作家群的大型诗文集,它的出现在少数民族文学史上是一枝独秀,有着深厚的文化渊源。然而对其研究却很不够。文章从其对巴文化的继承角度,从容美土司与巴人及巴文化——文化传承之基础、《田氏一家言》对巴文化的隐性继承特征等方面展开研究,以期对《田氏一家言》的民族文化特性有更全面的认识。  相似文献   

20.
因土司制度研究中一些基本概念的共识缺失,导致了土司研究的泛化。土司制度的基本特征是以本地性"立蛮酋、领蛮地、治蛮民"的治理方式而体现出来的自治权;土司制度实施的主要地域是我国西南地区;土司制度与扎萨克制度、羁縻卫所制度、僧官制度、土屯制度有根本性的区别,不能归纳为同一种制度。对土司制度的基本概念予以规范并达成共识,是土司制度研究的基础工作之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