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王柳全 《天津教育》2022,(2):111-113
<正>人类历史的发展进程中,劳动产生了语言与文字,因此,在素质教育发展要求下,劳动教育是不容忽视的重要环节。通过劳动教育,培养学生的劳动意识,让他们对劳动者予以尊重,从而树立责任意识,推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但是在如今的小学道德教育过程中,教师往往忽视劳动教育,使学生没有形成良好的劳动观念,也没有切身感受到劳动的艰辛。新时代背景下的小学生,要培育核心素养,提升综合素质,劳动教育无疑是不可或缺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2.
新时代学校劳动教育作为国民教育体系的重要内容之一,是学生健康成长的必要途径,具有树德、增智、强体、育美的综合育人价值,其根本目标是培养学生的劳动观念和劳动品质。新时代学校开展劳动教育首先要始终把握育人导向,厚植为民情怀;其次要遵循育人规律,增强育人实效;再次要体现时代特征,增强学生劳动意识;最后要因地制宜,让学生养成劳动习惯。新时代加强学校劳动教育既是现实需要又是发展需要,落实学校劳动教育有利于促进学生个人的全面发展、有助于学校落实立德树人的要求、有益于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相似文献   

3.
吕长世 《科幻画报》2023,(2):192-193
随着时代的发展,新时代的人才需求变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综合型人才。劳动,作为综合素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它既是能力的一种体现,更是品质的表现与反馈。从小学阶段开始,向学生渗透劳动教育,让学生从小就养成良好的劳动习惯、树立正确的劳动观念、形成自主的劳动意识,并具备独立自主的劳动能力,是小学教育中重要的一个组成部分。而在我国,农村与城市的教学有着一定的共性与差别,农村具有得天独厚且丰富的天然劳动教育资源。教育工作者应充分考虑与利用好农村的周围环境,通过一系列的教育设计,打造出适合学生参与的劳动场景,让学生在实践中提升劳动的能力,做好小学生的劳动启蒙教育工作。  相似文献   

4.
劳动素养不仅是新时代背景下党的立德树人育人方针的具体要求,也是学生核心素养框架体系中的关键成分,而明确劳动素养的科学内涵与结构,是有效促进劳动素养培育的首要问题。立足于我国劳动教育的现实要求,通过分析比较核心素养视角下国内外相关研究,劳动素养被认为是学生在长期劳动学习与实践过程中逐步形成的,适应个人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价值观、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的综合表现,具有育人性、时代性、具身性等关键特征。学生劳动素养的结构维度及主要指标具体包括了劳动观念、劳动能力、劳动习惯和品格三个不可或缺、相互联系的关键成分。构建我国大中小学生劳动素养培养体系,既要准确把握核心素养视域下新时代劳动素养的内涵,又要在此基础上全面确定学生劳动素养发展的表现水平,并通过建立完善监测和评价机制衡量学生劳动素养的培养成效。  相似文献   

5.
新时代劳动教育有了新的内涵。劳动素养是劳动教育的核心,包括劳动观念、劳动能力、劳动习惯和劳动精神,是学生全面发展的根本,是全球学生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提升学生劳动素养是全面深化劳动教育改革的一个关键。学校要提高新时代开展劳动教育的政治高度,开足劳动课时,做好劳动课程的开发与内容选择,建立家校社劳动教育协同机制,探索有效的劳动素养评价。  相似文献   

6.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立足新时代历史方位,多次对劳动和劳动教育作出重要论述。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要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体现了劳动教育的重要性。为充分发挥新时代劳动教育的综合育人价值,要明确新时代劳动教育的内涵,即新时代劳动教育的中心任务是助力中国式教育现代化,本质底色是强调教育与劳动相结合,实践诉求是解决劳动教育活动异化,核心目标是完善国民教育体系建设,价值追求是促进学生素质全面发展。新时代劳动教育旨在培养学生树立尊重劳动、热爱劳动的劳动观念,弘扬实干兴邦、砥砺奋进的劳动精神,掌握创新创造、与时俱进的劳动能力,具备身心参与、手脑并用的劳动习惯,养成勤俭节约、吃苦耐劳的劳动品质。因此,新时代劳动教育应从教育制度建设入手,围绕教育体系治理,优化劳动课程设置,建立系统化的劳动教育课程体系;广泛开展劳动实践,建立全面化的劳动教育协同体系;健全劳动素养评价,建立多元化的劳动教育评价体系;加强政策顶层设计,建立常态化的劳动教育保障体系。  相似文献   

7.
在新时代的教育改革发展中,对于大学生的劳动教育提出了培养要求,因此高校逐渐加强对学生劳动教育的重视,将劳动教育纳入立德教育的学习体系中.高校要跟紧社会发展进程,把握新时代高校劳动教育价值观,积极推动劳动教育与高校实践的合作,达成对学生的全方位培养.充分利用教育与教学资源,加强对劳动教育、文化的传承与发展,积极培养学生有关劳动的核心价值观,培养学生劳动的动手能力.文章对于新时代大学生劳动教育内涵作出分析,同时探究劳动教育的培育路径.  相似文献   

8.
随着新时代经济社会的高速发展,我国在社会主义教育事业上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同时,高等职业教育的发展也开始迈入新时代。高职院校中对于学生的劳动情怀培育是教育环节中非常重要的部分,培育劳动情怀,既是时代发展的要求,也是培养高素质综合人才的内在要求,对高职院校的发展和社会主义建设都具有深远意义和现实意义。基于此,分析新时代下高职院校学生劳动情怀培育的意义、现状,从而探索培育学生劳动情怀的实施路径。  相似文献   

9.
劳动教育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新时代背景下,班主任要深刻领会并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在观念上,树立协同渗透劳动教育的思想,成为班级劳动教育资源的整合者和建设者;在实践上,创造机会,从家庭、学校、社会三个途径,同时开展以劳动为主题的丰富多彩的教育活动,让学生养成良好的劳动习惯,提升学生的劳动观念和劳动技术水平;在评价上,突出劳动教育的价值导向作用,让学生成为一名热爱劳动、尊重劳动、崇尚劳动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相似文献   

10.
劳动教育是高校教育的重要内容,不仅符合我国的社会主义教育制度,同时也是我国教育体系的重要补充,可以培养学生正确的劳动意识与劳动观念,并深层次地提高学生的劳动技能,促进学生成长,为社会提供所需的综合人才.在此背景下,探究新时代高校劳动教育现状,并详细论述高校学生劳动教育的重要意义、开展原则以及实施路径.  相似文献   

11.
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了《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这一文件,对我国中小学劳动课教育提出了战略性指导和规划,针对现阶段的教育困境给出了有效的解决方案,这对整个义务教育来说,都是一次伟大的创新和改革,有利于培养新时代具有综合素质的人才。在小学教育中,教育工作者要注重劳动教育,加强对学生的劳动技能培养,促进教育意见的实施落地,使劳动在校园这片充满生机的土壤里生根发芽。基于此,本文以小学劳动学科为例,针对目前课堂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应的解决措施,以落实劳动与人才培养方案,加强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使学生综合素质得到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12.
让孩子有一双勤劳的手──青岛市四方区劳动教育成效显著刘铁英劳动教育是事关儿童能否健康成长和全面发展的大事。基于这种认识,我区教育体育委员会强化了对学生的劳动教育,使学生的劳动观念、劳动习惯、自我服务能力发生了深刻的变化。一、更新观急,将劳动教育摆上重...  相似文献   

13.
新时代物理教学渗透的劳动教育以“立德树人”为理念,以培育学生的劳动素养为核心方向.初中物理学业水平考试试题创设劳动情境,从劳动观念、劳动能力、劳动精神、劳动习惯和品质四个维度考查学生的劳动素养,并以此为方向,教师应在物理教学中落实劳动素养的培植,促进学生健康、全面的发展.  相似文献   

14.
<正>新教育形势下的劳动教育与传统劳动教育不同,不再是单一的体力劳动和生产劳动。而是要将生产劳动与教育进行充分融合,目的在培养学生正确的劳动观念、科学的劳动技巧,锻炼学生劳动意志,使学生可以掌握一些常见的、简单的劳动技术,掌握生活必备技能和知识。基于此认识,小学通过综合实践活动开展劳动教育的实践中,要从科学发展的角度出发,有效结合教育所具有的主体性与社会属性,充分调动学生在劳动教育中的主动性。使学生在活动中积极掌握基本劳动知识、提高劳动意识、形成劳动习惯,从而推动学生全面发展与身心健康发展。一、开发课程,丰富劳动教育内容  相似文献   

15.
劳动教育是新时代党对教育的新要求,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制度的重要内容。利用小农田种植活动开展劳动教育,有助于学生树立正确的劳动观念、具有必备的劳动能力、培育积极的劳动精神和养成良好的劳动习惯和品质。  相似文献   

16.
高等职业教育是我国教育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新世纪、新时代、新的生存和发展环境对人才的培养提出了新的要求。因而,高等职业教育要深化以素质为本位的高等职业教育改革。高职教育观念要向突出培养学生能力、以素质为本位职业教育观方向转变,要让高职学生具备适应时代创新要求,不断提升自我能力的综合素质。  相似文献   

17.
新时代大学劳动教育,旨在培养具有较强创新精神与创业能力、能够主动作为、乐于奉献、具有较强实践能力的高级专门人才。自我领导力与大学劳动教育目标具有内在一致性。大学生自我领导力的提升,是有效落实新时代大学劳动教育精神的重要保障。新时代大学劳动教育应将大学生自我领导力的培育作为重要内容,把社会责任感的培育作为劳动价值观教育的核心。着重激发学生尊重劳动、热爱劳动的内在动机,培养真挚的劳动情感;着重训练学生建设性的思维模式、努力创新的思维习惯与创造性劳动能力;着重培养学生行为聚焦力与共情力,使其形成良好的劳动技能与劳动习惯。  相似文献   

18.
高颖  杨叶芳 《江苏教育》2023,(12):14-17
劳动素养是指经过生活和教育活动形成的与劳动有关的人的素养,包括劳动观念、劳动能力、劳动习惯和品质、劳动精神等。新时代劳动素养评价应以劳动教育目标为基础,将过程性评价与结果性评价相结合,关注学生在劳动中的发展变化,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19.
劳动教育在新时代教育发展道路上具有奠基作用,是新时代劳动价值观在教育领域的具体体现,高校在完成立德树人这一根本任务的进程中,必须把加强大学生劳动教育作为一项基础性、重要性的任务。从高校大学生的主体地位、劳动教育的价值追求、劳动教育应遵循的理念和范式等三个维度阐述以学生为中心是高校劳动教育的价值落点,明确以学生为中心的高校劳动教育的内涵意蕴,并提出从全员、全程、全方位等三个方面实施劳动教育的原则和具体路径。  相似文献   

20.
<正>在国家高度重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战略性发展的大环境下,提倡要坚持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教育事业,培养德智体美劳综合素质全面发展的时代新人,并在学生群体中弘扬劳动精神,引导学生形成尊重劳动与崇尚劳动的思想意识,正确认知劳动光荣的道理,从而在未来辛勤劳动、创造性劳动及诚实劳动。这不仅丰富了新时代高校劳动教育核心内涵,还对各所高校劳动教育提出了新课题与新任务,并创造性地优化了党中央与国家的教育方针、人才培养体系,真正指明我国教育事业未来发展方向。正确理解新时代高校劳动教育科学内涵及时代价值,精准把握劳动教育和思想政治教育有机融合的契合点,借助劳动教育全面深化大学生对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解和认知,不仅是思想政治教育培育综合素质全面发展及担当民族复兴重任时代新人的现实要求,还是提高思想政治教育获得感、实践性、吸引力、时代性及实效性与促进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创新发展的迫切任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