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归因主要是指人们根据一定的信息和线索,对事物进行分析和推断行为产生的原因。归因理论是在归因的基础上,对行为原因进行解释和推论的理论。所以,归因理论可以将人们的心理活动与现实行为活动进行有效结合,判断人们的行为特点。在归因领域中逐渐衍生了推理归因、协变归因以及成败归因等理论,本文将对初中数学学习中教师归因与学生自我归因进行比较,促进初中数学教学过程顺利进行。一、初中数学学习中教师归因与学生自我归因研究  相似文献   

2.
初中英语学习困难是教学中的普遍现象,同时也是一直困扰着教育者的重大难题,受到了广泛的重视。学生的学习存在难题,主要是因为在学习中心理和认知等方面出现了障碍,只有对初中学生英语学习困难的归因进行分析和研究,才能找到解决的办法,帮助学生切实的提高英语学习质量和效率。  相似文献   

3.
英语作为一门外国语言,学习起来具有一定的挑战性。进入初中后,一些学生由于各个方面的原因,在学习英语的过程中出现了困难,成绩也受到了影响,因此,本文将针对这一问题,分析初中英语学困生的形成原因,并提出一些针对性的转化对策。  相似文献   

4.
初中是学生学习英语知识的关键时期,这一阶段的学生刚刚进入初中,在小学阶段所学习的英语知识都比较简单,进入初中以后英语学习难度明显提升,这一现象在学生们进入初中高年级后表现得更加明显。很多曾经英语学习成绩非常优异的学生都因为不能适应这种变化而出现成绩严重下滑的现象,这严重地影响了学生们对英语学习的信心和兴趣。初中学生正处于青春期,心理素质比较差,这种情况严重影响了他们的健康成长。英语教师需要在教学中对这种情况给予充分重视,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解决这一问题,改善学生学习现状,提升学生自信心。本文主要对初中学生英语学习两极分化现象产生的原因展开分析,并在此基础上寻找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5.
大学生英语学习成败归因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静姝 《运城学院学报》2005,23(6):71-72,89
以韦纳归因理论为依据,对大学生英语学习成败进行调查,予以分析与讨论,认为大学英语教学应当针对实际情况引导学生科学归因;注重学法指导,培养学习英语兴趣;把握考题难易,优化教师课堂教学。  相似文献   

6.
基于初中学生的英语学习的性别差异,从生理学、意志品质、学习策略、归因等层面进行成因分析,并探索缩小差异的对策。提出学生宜静心去读书、张嘴去实践、潜下心分析,建议教师从课堂教学和非教学因素角度反思教学实践。  相似文献   

7.
初中牛津英语教材的特点是词汇量、信息量大,学习难度增加,使得一些学生在进入初中后,英语成绩出现了较严重的两极分化现象,这给教师带来了很大的压力,也影响着学生学英语的积极性。因此,教师必须关注学生,采取有效的方法及措施,控制和改善两极分化现象。  相似文献   

8.
学生进入初中阶段后,出现英语学习适应困难的问题。为了让学生尽快从小学过渡到初中,教育者应面对压力,研究策略,注重学生的年龄特征及心理状况,使学生身心能够更自由、更具个性地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9.
文章对归因及归因理论进行了论述,并指出在运用归因理论教育学生、指导教学实践时,不仅要使学生学会积极的归因,还应注意防止教师对学生的行为进行归因时产生各种偏差,才有助于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提高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10.
归因理论认为学生对自己的学习成败进行寻求因果的解释会影响他们在以后的学习行为中情感和期望的变化。探讨英语教师在教学中应该如何运用归因理论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动机。  相似文献   

11.
进入高中阶段,英语学习由原来的只注重基本知识到注重基本知识的运用方面,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由于初中阶段英语基础没有打好,故而在英语运用的学习方面出现了一些困难,对英语学习失去了兴趣,英语学困生英语学习兴趣的培养就成了我们高中阶段亟待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12.
本文就归因理论的产生及主要研究内容进行了论述,并分析积极归因论在指导大学英语学困生在英语学习中的重要作用,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大学英语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13.
梁红 《教书育人》2013,(16):17-18
部分学生进入初中后,英语学习跟不上,进而产生厌学心理,出现了种种不良现象,例如,作业书写潦草,或根本不做作业,有的甚至对英语教师产生敌对情绪,上课违反纪律等。因此,上述学生自然而然成了教师和同学们心目中的后进生。如果忽视对这部分学生进行  相似文献   

14.
吴娟 《考试周刊》2009,(40):107-108
本文基于对天津工业大学97位非英语专业大学生的英语学习状况进行的随机问卷调查,采用了Weiner的归因理论和Dixon的有关性别差异的结论,对所得调查数据进行了分析总结。重点分析了一些出现在大学生英语学习中有关性别差异与归因倾向的新特征、新趋势。  相似文献   

15.
初中阶段是学习英语知识的关键节点,且初中阶段的学习具有承上启下的重要作用。在引导学生学习英语学科的环节,需要激发学生的英语学习自主意识,让学生可以自发自觉的学习英语,并从多元角度,通过强化引导的模式,确保学生能够产生对英语的探究意识,有效提高初中学生英语综合学习能力。对此,教师可就如何激发初中学生英语学习兴趣进行探究,并提出有效策略。  相似文献   

16.
马小红 《家长》2022,(3):76-78
进入初中后,由于学科增多以及学习内容难度大,很多学生会出现学习上的问题.英语作为一门有难度的语言学科,往往会成为学生最头疼的科目.部分学生只会通过死记硬背掌握基础语法知识,无法灵活运用英语知识.英语学科的难度让一些学生产生了畏难心理,从而导致他们难以积极主动地学习.利用翻转课堂的新教学模式,教师能够保障学生发挥自身的学...  相似文献   

17.
关于初中生英语学习归因心理特点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研究初中学生英语学习的归因心理特点,为提高学生的英语学习质量服务。方法:采取自编问卷研究方法。结论:①学生特别着重努力的价值;②不同社区、不同性别、不同年级的学生存在归因差异;③教师应对学生进行归因指导。  相似文献   

18.
现代外语教学理论普遍强调学习过程中学与教的双边因素,即强调学生的学习方法、努力因素以及教材、教学方法等因素时外语学习的影响.了解学生的学习心理问题是教好外语的前提.文章从心理学角度出发.结合英语教学实践,分析了大学生英语学习困难的主要心理问题以及英语学习困难学生的个性心理发展状况,提出教师在教学中解决英语学习困难因素的策略.  相似文献   

19.
归因理论是重要的外语学习动机理论之一,依据该理论,使用调查问卷及SPSS17.0对艺术类大学生的英语能力自我评价及英语学习归因进行分析并与成人学生及其他专业学生进行比较,发现与其他两类学生相比,艺术类学生的归因最不积极.  相似文献   

20.
到了初中阶段,学生经历了几年的学习英语,但由于缺乏英语交流应用环境,再加上教师教学方法和手段陈旧,一些老师简单归因,学生成绩落后,就将其烙上不认真的印记,学生英语成绩不容乐观。如何真正地实施有效教学,让英语课堂绽放璀璨的光辉,笔者对此略谈粗浅看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