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以下简称“思政课”)育人是推动思政课程改革的重要举措。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高校思政课育人的融合互补,既是当下树立文化自信,实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的现实需要,也是提升当代大学生品德素质,厚植其精神力量的主要渠道。文章论述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高校思政课育人的必要性,并提出了具体的融入路径,对提高思政课立德树人成效,以及在新时代实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文以载道”的育人使命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2.
在高校思政教育中融入优秀传统文化,可以提升学生的文化自信,同时还有助于传承和发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文章首先分析优秀传统文化融入高校思政教育的意义,然后阐述优秀传统文化融入高校思政教育的原则,指出优秀传统文化融入高校思政教育的路径:利用思政课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充分发挥榜样的力量,结合实践及传统节日等多种形式,将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大学生的校园文化建设中。  相似文献   

3.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与高校思政课教学二者在教育目标、教育内容和教育方式上具有辩证关联性。高校学生群体对新事物的追求、当前物质条件的跃升转变以及西方资本主义价值观的普遍传播,造成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融入高校思政课教学的代际困境。实现对这一代际困境的消解,提升高校思政课教师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素养与教学能力,是实现有效融入的师资保障和重要前提,在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上推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融入高校思政课堂的理论教学是实现二者有机融合的关键渠道,积极开展高校学生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实践教学是实现二者高效融合的有效路径。  相似文献   

4.
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思政课教学有机融合,是推进思政课教学改革创新的时代使然。要实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有效融入高校思政课教学,就要结合教学实际需要,提升教师综合素质;因时而异,考虑学生新特点;甄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构建新的教学内容体系;做到知行合一,选用适当方式方法。  相似文献   

5.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高校思政课教学,能够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为其成长成才打下坚实的基础。针对当前大学生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认同的现状,思政课教学要不断创新教学方法,彰显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大学生成长中的指导价值,激励大学生完成从“兴趣”到“信念”的过渡,实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提升大学生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认同。  相似文献   

6.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精神根基,理应成为高校思政课的重要内容。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思政课应以马克思主义为理论逻辑,彰显其铸魂育人的价值功能,不断解决融合过程中的实际问题。构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思政课的实践机制,应当围绕思政课教师、课堂主阵地、网络新渠道和实践教学推进改革创新,提升立德树人实效,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培养有志气、有骨气、有底气的时代新人。  相似文献   

7.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内涵广博精深,其蕴含着“以德为先”“家国情怀”“天下为公”等丰富的育人元素,是高校思政课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深入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育人价值,提高教师育人能力,实现与思政元素的有机融合,对提升思政课教学效果,增强大学生文化自信,实现高校铸魂育人,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文章阐述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高校思政教育的价值意蕴及现实困境,并提出对应策略。  相似文献   

8.
高校思政课是一门主要对大学生思想政治进行引导以及教学的学科,对于学生能力的培养不应该只重视学科知识,对于社会来说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学生才是真正需要的人才,思政课的教学目标便是培养社会主义合格的建设者和接班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属于中华民族的灵魂根基,在高校思政课堂融入中华传统文化可以引导大学生建立文化自信,了解中华文化精妙的同时也提高了学生对于祖国的热爱以及建设祖国的责任感。本文主要阐述了在高校思政课堂融入中华优秀传统的必要性,提出一些将两者有机融合的方法,期望为今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高校思政课堂提供科学的理论参考和支撑。  相似文献   

9.
坚持“两个结合”,是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人推进理论创新与实践创造的一项基本遵循,“更加注重以文化人”,促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高校思政课的融合,是党和国家关于思想政治工作的一项重点工作。从理论逻辑来说,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一条基本经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高校思政课在价值指向上具有耦合性,同时,也是高校思政课不可或缺的教育资源。从实践路径来说,要坚持价值引领,挖掘中华传统文化的优秀内容;要立足时代发展,创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表达形式;要适应科学规律,探索融合发展视角的教育方法。  相似文献   

10.
陈晓青 《教师》2023,(1):15-17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高职院校思政教育工作在育人目标和内容上存在耦合性,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高职院校思政教育有助于凸显高职特色、提升思政实效、传承优秀文化、营造文化环境。针对当前融入过程中存在的现实问题,文章提出推动高职思政课教学改革、深入推进课程思政建设、打造多种多样的活动支撑、提升高职教师队伍文化素养、多维度厚植文化氛围,充分打造媒体化环境等措施,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高职院校思政教育提供路径参考。  相似文献   

11.
作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地方传统文化蕴含着丰富的思政资源,是高校思政课教学的重要载体。以淮南地方传统文化为例,分析地方传统文化融入高校思政课程教学的意义、存在的问题及融入的路径,为高校思政课教师在教学中能将地方传统文化融入思政课程教学,发挥地方传统文化的育人功能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2.
本文论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高职思政课教学的时代价值,分析当前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高职思政课教学的现实问题,建议通过加强顶层设计、强化教学支撑、拓展教学渠道等举措,突显文化育人的系统性、提升思政课教学的实效性和针对性,着力探索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高职思政课教学的实践路径。  相似文献   

13.
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为思政课建设提供了丰厚的文化滋养。思政课教师要善于以文化人、以文育人,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走进课堂。广大思政课教师应善于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汲取营养、撷取精华,并适时运用到思政课教学中,不断增强学生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认同感、归属感、荣誉感,坚定学生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  相似文献   

14.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高校思政课教学的重要载体,并在思政课教学的基础上,进行现代化的转化和发展。在文化传承视域下,探索创造性地开发和继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有效途径,寻找一条切合实际的教育途径,是培养大学生人文情怀的重要途径。要将文化的时代性体现在教学语言上,将理论性体现在教学内容上,积极创新教学方式,启发教学实践,让思政课在优秀传统文化的基础上,也能得到相应的发展。  相似文献   

15.
秦瑛  秦鹏 《林区教学》2023,(5):24-27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精神命脉、立德树人教育观的思想源泉。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高校思政教育过程中,存在教师主体缺乏学术意识和创新思维、课程设置缺少系统性和持续性以及网络文化冲击等现实困境。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高校思政教育,应提升教师主体的传统文化素养,提升思政课程的吸引力,打造“互联网+传统文化+思政”模式。  相似文献   

16.
高校思政课有效运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资源,需要在正确历史观、文化观的指导下,明晰优秀传统文化的资源性时代定位,树立起客观、科学、礼敬地对待传统文化的正确态度。紧紧围绕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的课程任务把握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选取标准,从而确立选取内容。配合新时代教学要求,重点实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向思政课课程资源的创造性转化,继而多角度推进时代化的优秀传统文化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切实提升教学实效性。  相似文献   

17.
思政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中华民族几千年来形成的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优秀传统文化为思政课建设提供了丰富资源和深厚力量。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有机融入思政课是实现立德树人、以文化人的必由之路。廓清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思政课的时代定位,在探寻融入问题基础上深刻阐释融入的价值逻辑,是理解和把握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思政课论题的前提与因由。  相似文献   

18.
新时代大发展大变革,加剧了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育人的紧迫性。思政课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有效融合,成为当代教师不可推卸的历史使命。夯实文化根基、信仰之基是铸魂育人的首要基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有效融入高中思政课教材、课堂、学生头脑,要求在教学活动中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发挥文化育人作用,增强学生文化自信,厚植民族精神和爱国情怀,提升思政课立德树人效果。  相似文献   

19.
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中职思政课教学,有助于增强思政课的趣味性、有效性,增强中职学生的文化自信和爱国意识,使中职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就业观,更好地为新时代培养社会所需的高素质劳动者和技能型人才。通过调研分析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融入中职思政课存在的问题及融合的必要性、可行性,提出在理念上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思政课教学,坚持与德育有机结合;在实践做法上,通过融入式教学更好地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深度融入课程、教学和校园文化,为中职思政课有效教学探索了一条新路。  相似文献   

20.
本文主要通过分析将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基础的德育教育融入高校思政课堂建设中的重要意义,剖析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高校思政课堂建设中的发展现状,提出促进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基础的德育教育与高校思政课堂融合的应对策略,力求弘扬中华优秀的传统文化,为国家培育德才兼备的人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