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文化全球化语境下,高职外语教育肩负着语言教学和人文教育双重任务。教育和引导学生在语言习得的基础上培养文化自觉、坚定文化自信是新时代赋予高职外语教育的使命。然而,当前高职外语教育却存在着教学体系设计功利化明显、外语教师文化底蕴不足、教材内容中华传统文化缺位、教学方法陈旧以及文化教学低效等问题,迫切需要实施“三教”改革,探索提升高职外语教育的思想高度和文化深度的新路径。  相似文献   

2.
杨明月 《新教师》2023,(1):50-51
文化意识充分体现了核心素养的育人价值导向。在小学英语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文化意识,有助于落实新课标,有助于提升学生的文化自信。基于此,教师应注重在英语教学中渗透文化意识,具体可以从以下几方面进行:梳理教材,明确系统教学目标;寻找融合点,自然融合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依托主题语篇,渗透文化内容和传统;创设情境,引导学生品味文化底蕴和内涵。  相似文献   

3.
传统的高职英语课程教学很少涉及具体的中国传统文化内容。英语作为一门外语,课程内容中涉及最多的是西方文化。中国传统文化的缺失导致很多学生缺少对中国传统文化的深刻认识。没有与中国传统文化的比较,在学习英语的过程中,容易被外来文化带偏,从而产生母语文化的失语现象。这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学生的发展和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因此,要将中国传统文化融入课程教学,提高学生的文化感知能力和文化自信。  相似文献   

4.
在国际经济文化不断交流与融合的全球化背景下,高校英美文学教育不仅要培养学生的英美文学知识和技能,更要培养学生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自觉性、自信心和跨文化交际能力。在英美文学课程教学中,要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重构英美文学课程内容体系;开展中西方文化比较互鉴,引入批判性思维,并基于现代信息技术,开展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实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英美文学课程的有机融合,培养学生在中西方文化有效沟通和平等对话中秉持的文化自信,彰显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英美文学课程思政教育中的价值,培养具有中国情怀和国际视野的高素质外语人才。  相似文献   

5.
冯军 《河南教育》2023,(7):84-85
传媒专业讲授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课程旨在提升学生文化底蕴,帮助学生增强文化自信。但在具体教育教学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教学地位尴尬,存在课程边缘化、教学理念匮乏、学生重视程度不够等问题。本研究从教学实际出发,尝试对传媒专业教育教学改革内容与路径进行探索,旨在促进教育教学质量提升。  相似文献   

6.
外语教育因其学科特殊性一直是不同文化与意识形态交流与交锋的前沿阵地,信息科技与全球化不仅为外语课堂提供了源源不断的交流素材,更让此间的冲突碰撞愈加频繁。对地方普通高校而言,其外语教育面临着不同于一流高校的文化安全困境,如矮化型与崇拜型并存的外语学习观、知识与技能教学任务压力下受阻的文化育人目标、师生参差不齐的文化自觉与自信水平、疏离当地文化的语种设置与教学内容等。对这些困境的解决不仅有助于推动高校外语教育改革与人才素质提升,更对维护国家与地方文化安全意义重大。因此,地方普通高校应着力转变学生及其家长偏颇的外语学习观,提高师生文化素养,重视课堂思政,多角度、多层次、多渠道培养学生的文化自觉与自信,编写融地方文化于内的校本外语教材,有条件时开设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亟需的外语语种等。  相似文献   

7.
毕玉欣 《英语广场》2023,(16):69-72
文化兴则国运兴,文化强则民族强。语言可以用来交流,它体现了人们的思维与认知,更是文化的载体。长期以来,中国文化教学在二外英语课堂中经常被忽视,导致了“中国文化失语”现象,因此高校教师有必要把语言教学和文化教学有效结合起来,实现学生语言技能和文化素养的双提升。本文讨论适用于二外英语课堂的中国文化内容,并从以英语为第二外语的学生的学习特点出发,阐述文化自信背景下二外英语课堂中国文化教学策略。  相似文献   

8.
目前中学英语教育中传统文化知识的输入有所欠缺,主要表现在教材中传统文化内容少,教师文化融入意识不足,教法单一,考核不全等方面。在新时代提振文化自信的背景下,本课题通过对中国传统文化知识融入初中英语教学的调查研究,找到基于传统文化的创新教育教学方法,丰富完善教学中的传统文化元素,增加初中生对传统文化的认知,提升他们的文化自信。  相似文献   

9.
阐述生物学教学中渗透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必要性,并提出具体的渗透策略:基于教材,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丰富课堂教学内容,认同优秀传统文化;创设多种传统文化教育途径。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导向,根据生物学知识与传统文化的结合点,让学生从诗词歌赋、古代科技成就和经典书籍等传统文化中汲取精神“营养”,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高文化自信,实现素质教育培养人才的目标。  相似文献   

10.
对于中学生来说,初中历史是比较重要的一门课程。在初中历史教学中,教师可以引入中华传统文化的相关内容,对学生开展文化传承教育,培养其创新精神。文章探讨了初中历史教学中开展文化自信教育的重要意义和教育方法,以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并形成文化自信。  相似文献   

11.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文化发展的母体,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的精神动力。因此,优秀传统文化教育能够培养学生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在文化强国战略决策背景下,思想政治课教学作为学生情感、道德、价值观培养的主要场所,理应担当起培养学生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的历史责任和光荣使命。  相似文献   

12.
李察 《英语广场》2023,(9):93-96
文化自信的内涵与课程思政教育理念、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时代需要以及高职英语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要求高度契合。在分析目前高职英语课程文化育人意识淡薄、课程内容中国文化缺失、课程实施者与学习主体中国文化根基薄弱等困境的基础上,提出高职英语课程在文化自信视域下的思政育人路径:建立以文化为导向的教学理念,提升中国文化素养;坚守课堂教学主阵地,隐性融入中国文化;增进学生的中国文化认同,提升中国文化传播力,充分利用第二课堂,强化文化育人实践。  相似文献   

13.
在当前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时代,高校加强外语专业研究生思政教育对于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巩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主导地位以及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都具有重要意义.然而当前,高校思政教育在培养外语专业研究生的文化自信方面还存在某些不足,尚未形成文化自信培育的合力、文化自信培养缺乏整体性、文化自信培育方式较为单一、社会主义文化认同面临冲击.为此,高校在外语专业思政教育过程中,要积极探索强化文化自信协同育人、深化思政教育内容贯通、丰富文化自信培养方式、培养社会主义文化自觉等路径.  相似文献   

14.
我国传统的基础英语阅读教育注重知识本位教学和信息加工为导向的阅读策略培养。如何在新时期培育具备中华文化国际传播能力和对外话语体系建构能力的各类人才成为亟需解决的问题。本文从政策、研究和实践三个层面探讨了在基础英语阅读教育中涵育中华文化自信的必要性和可行性,指出这是国家发展战略和外语教育政策演进的必然要求,也是学术研究使然,亦有地方实践创新案例作为借鉴。因此,我国基础英语阅读教育要在传统课堂阅读教育的基础上,充分融合具身活动类阅读课程,推进中外优秀文化互鉴,引导学生树立中华文化自信,进而涵育其中华文化国际传播能力和对外话语建构能力。这也是新时期我国基础英语教育包括阅读教育所必须回应和践行的新变化和新转向。  相似文献   

15.
传承中国传统文化,必须坚持文化自信,信任文化自我。中学历史教师在教育教学中应注重培养学生的文化信任,文化自信贯穿中国文化发展的历史,在道德建设和育人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在历史教学中,教师应该注重文化自信的渗透,中学历史教师应结合历史,了解课堂教学内容,建立学生的文化信任,认真分析传统文化,让学生学习历史知识的过程中建立文化自信。  相似文献   

16.
刘岚 《考试周刊》2014,(63):75-76
在全球化背景下,民族文化面临着许多现实的挑战和威胁.高校外语专业学生作为外国文化最直接和最有活力的接受者.在吸收外来文化上具有先进性和引领性,他们的文化自觉与自信,有着其他范畴文化自觉与文化自信不可替代的价值及作用。本文主要分析了目前我国外语专业学生的文化自觉与文化自信问题.并试探讨其培养途径。  相似文献   

17.
新时代全球化大背景下,中国对外交流日益频繁,对跨文化交际人才的需求也达到了前所未有的规模,今后,中国还会需要更多的跨文化交际人才。大学英语课程是培养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的重要课程,高校是培养文化自信的重要场所,跨文化交际培养和文化自信应是相辅相成、缺一不可的关系。文章着重探究大学英语跨文化交际教学中学生对中华民族文化自信的培养,以期能够更好地进行跨文化交流,弘扬中华文化,还可丰富外语教育理论内涵,揭示外语教育本质,实现外语教育的根本价值,对培养德、智、体、美、劳的新时代社会主义接班人和建设强国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8.
文化自信有其丰富内涵和当代价值。历史学科涵育文化自信的生成逻辑为:文化自信源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熔铸于革命文化,发展于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历史学科涵育文化自信应注重设定教学目标,明确涵育学生文化自信的“行动路向”;突出问题导向,激活涵育学生文化自信的“思辨探究”;创设情境教学,营造涵育学生文化自信的“学习场域”;注重科学评价,提升涵育学生文化自信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19.
文化自信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深厚力量。外语专业课程中思政元素的有机融入,是培养大学生文化自信、家国情怀的重要途径。本文基于外语课程思政与文化自信的内在联系,结合外语学科的特点,从教学目标、案例分析、教材设计、教学方法及教学内容等方面,通过中外文化和文学的比较,阐释外语专业课程思政视域下大学生文化自信培养路径,从而更好地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提高人文素养,实现高校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  相似文献   

20.
历史学科蕴含着丰富的传统文化资源,能提升学生的文化认同感和民族自豪感,在培育学生文化自信方面具有天然的优势。本文从感知传统文化细节、增强正向文化情感和直面传统文化内涵等方面探讨了基于文化自信的初中历史教学实践策略,对提升初中历史教学水平,培育学生文化自信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