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随着新媒体的发展和普及,电视媒体利用手机扫描二维码借力移动互联网、打破传统媒体固有的局限,延伸其传播时空,充分调动了受众对电视节目的参与粘性;同时为用户提供了电视直播中的跨屏互动体验,拓宽了受众群,将年轻的受众重新拉回到电视节目中来。这是传统媒体与新媒体融合,实现台网联动,达到传播效果的最大化的创新尝试。  相似文献   

2.
媒体融合发展战略、信息技术革命和传媒生态变化共同推动我国学术期刊走上了全媒体融合发展道路。学术期刊的全媒体融合发展至今还没有取得里程碑式的成就,存在融合方向不明、融合层次较低、融合动力不足等问题。只有顺应人们新的阅读习惯,立足新媒体传播特点进行数字化改造,走网络化、移动化、视频化全媒体传播道路,才能真正实现学术期刊的融合发展。  相似文献   

3.
数字移动电视是数字电视的产业之一,它通过无线数字信号发射、地面接收的方法进行电视节目的播放,具有清晰、移动接收、强迫收看等特点。本文通过对长沙移动电视概况、公交受众分析、节目设置介绍等,分析数字移动电视的传播特征。  相似文献   

4.
研究传媒形态要理解传煤的外在表现、内部结构及其发展态势。一定传媒形态的出现是一系列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以电视为例,从大陆电视的发展可以观察到受众心理空间的改变对电视传播的重要影响。中国电视形态与受众心理空间的差异度大于契合度。电视媒体注重对受众的引导与教育可厚非,但随着整个社会的开放程度提高,受众的心理预期更高,主体意识更强,而媒体对受众的重塑则 方式上更加契合受从的心理。  相似文献   

5.
随着互联网的普及,数字技术与新兴媒体迅猛发展,传媒的生态环境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全媒体成为当今传媒发展的一大趋势。传统新闻传播人才培养的种种弊端日益显现,难以适应社会发展的需求。为了培养适应全媒体环境下的新闻传播人才,需积极探索新闻传播人才培养的新思路。本文尝试通过安徽大学新闻传播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在人才培养方面的创新实践,提出基于全媒体环境下的新闻传播实验教学的新路径。  相似文献   

6.
信息时代电视传播的嬗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信息时代电视传媒面对多媒体和网络技术的挑战。本文阐述了数字电视、网络电视、手机电视和移动电视的发展状况,探讨了信息时代电视传播在体制、受众、媒介、内容等方面的嬗变。  相似文献   

7.
正2014移动互联发展大会12日在京举行,全新的人民日报客户端正式上线。会上还发布了《中国媒体移动传播指数报告》,对今年1月至4月我国报纸、杂志、广播、电视四大传统媒体在微博、微信、聚合客户端、媒体自有手机应用(APP)等各移动传播平台的影响力进行评估,呈现我国媒体在移动传播平台上的传播水平及发展变化。报告评出"报纸移动传播百强榜"、"杂志移动传播百强榜"、"电视频道移动传播三十强"、"电视节目移动传播百强榜"和"广播频道移动传播三十强"5个榜单。其中,人民日报、中国新闻周刊、中央电视台新闻频道、新闻联播、中国之声分别位列各榜单首位。报告由人民网研究院编制出品,相关数据采集和统计  相似文献   

8.
受众收视行为的变化对电视节目营销提出了新要求。为适应新要求,除推出更加符合受众需要的电视节目外,还可以借助新媒体准确进行受众目标市场定位,构筑全媒体生态圈提高受众粘性,开展形式多样的社会化营销。  相似文献   

9.
当前国内报业纷纷进行"全媒体"改革,由此我们进入了一个"全媒体时代.""全媒体时代"的到来使得受众的一些需求发生了改变."全媒体时代"的受众参与意识更强,更喜欢分享,更有个性,媒体需要针对这些特点进行媒介产品的重组与再分发,重构媒体与受众的关系以及进行社会化媒体营销,从而确保媒体产品的内容和形式能够适应受众的变化.  相似文献   

10.
电视传媒是当前最引人关注的文化载体,“益智类电视节目”一词也以越来越高的频率出现,成为电视传媒领域非常流行的话题。本文从益智类电视节目的概念界定谈起,进而从社会文化语境、媒介改革和受众的“使用与满足”角度对益智类电视节目的兴起原因进行剖析,从而印证益智类电视节目确实发挥了电视的优势,满足了受众的需求,它的存在是适时的、合理的这样一个必然。  相似文献   

11.
新媒体的迅猛发展,深刻改变了传媒格局,教育电视作为国家公共教育资源信息传播平台,必须积极探索教育新媒体,整合各类资源,推动传统教育电视媒体与新兴媒体的融合发展,寻求新的发展突破,走出一条"多媒体融合,全媒体发展"之路。  相似文献   

12.
在第四媒体网络的冲击下,电视媒介的生存受到了挑战。时代发展、技术进步和受众的需要迫使电视走互动之路。互动尝试使电视节目丰富多彩。  相似文献   

13.
在三网融合的背景下,广电媒体的传播方式日趋多样化。通过多次机构整合,许多地方传统媒体拥有相对独立的广播、电视、报纸、网络等资源,引入“全媒体”元素来优化资源配置,能有效提升传播影响力。整合各媒介资源,改造传统组织架构;设计全媒体下的管理、运行、考核体系,打造一支全能型采编队伍;对一个新闻主题进行全方位、多层次、多角度的“层级开发”,能满足不同媒介,不同受众的需求,实现多媒体信息共享。壮大地方媒体的经济实力,从而更好地服务大众。  相似文献   

14.
李梅  肖颜 《成才之路》2023,(32):25-28
融媒体时代,传媒产业与智能技术高度融合,媒体形式多样化,传播渠道细分化,生产流程智能化,这对传媒工作者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移动化、场景化、垂直化的媒体发展趋势,以及在播音主持领域出现的虚拟偶像、AI主播等技术产物,对传媒工作的内容生产、传播渠道、传播形态、媒介格局等都产生了深刻影响,传统播音主持人才培养面临巨大的挑战。为紧跟互联网技术迭代更新的步伐,培养适应时代发展的播音主持人才,高校播音主持专业需要与时俱进,加强课程教学改革,提高教学质量。高校播音主持专业应结合融媒体时代特征,从重塑教学理念和教学目标、重构课程体系和教学模式等方面入手进行教学改革,以培养全媒体复合型人才为目标,更好地服务于社会。  相似文献   

15.
《嘉应学院学报》2016,(12):92-95
近年来,中国各大电视台、传媒公司和视频网站先后推出了多档新型的综艺节目,这些节目最大的创新之处在于与数字媒体技术实现了深度融合,电视节目有了新的制作理念和方法。结合近几年几档比较具有代表性和创新性的综艺节目,如《hi歌》《奇葩说》等,我们可以从视听语言、传播话语权、文化内涵三个方面透析当下数字媒体技术下中国电视综艺节目的特点。  相似文献   

16.
城市台电视媒体已经到了网络化生存的关键节点,如何在融媒体生态中重构优势发展的电视节目迫在眼前。民生节目和网络化民生服务是城市台着力的核心产品,通过有效的民生服务,发展用户占领舆论阵地,抛开传统电视中心逻辑打造有实力的网络平台,提升全媒体传播力、影响力和公信力是当前城市电视媒体面对的转型发展机遇。城市台通过制播电视民生节目和互联网民生服务平台,开展线上线下贴近、贴切、贴心的服务活动,一定能黏住用户再获发展。  相似文献   

17.
科技带动了新媒体的迅猛发展,尤其在近几年,传媒生态已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单一媒介依靠自身资源单打独斗的时代已经成为过去时,引入新媒介数字化、互动性、个性化、主动性等特点为传统媒介所用,已成为电视媒体不得不思考的问题。在"三网融合"的背景下,探索传统媒体与新媒体的融合发展之路,已成为业界的共识。为此,对新媒体传播规律、电视媒体在媒介融合时代如何与新媒体相融合进行简要分析。  相似文献   

18.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全媒体传播取代了单一媒体传播,成为媒体传播的基本形态。在多样化的信息服务与差异化的信息需求的双重推动下,受众分化现象应运而生。全媒体时代受众分化的基本类型包括技术性分化、内容性分化和交互性分化,其社会影响主要表现为:一是使社会分层进一步加剧;二是使社会凝聚力面临挑战;三是使个体话语权得以提升。  相似文献   

19.
互联网技术带来媒体的不断变革,数字信息技术的网络媒体、手机媒体、户外新传媒、移动电视等以互动性为旗帜的新型媒体大量涌现,为服装企业的品牌传播提供了新的手段和方式,让企业在激烈竞争中迅速而准确地定位受众群体。但在传播中也存在着诸如营销理念、品牌价值、诚信、人才等问题,需从如下方面完善营销传播策略:服装品牌定位应趋向差异化,整合服装品牌传播内容、渠道,利用网络口碑提升品牌知名度,利用网络公关提升品牌美誉度。  相似文献   

20.
当代社会,电视作为最具有舆论引导力的大众传媒,在人们的现实生活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作为连接电视传媒和受众纽带的电视节目主持人,不论是出于提高节目收视率的考虑,还是出于节目本身迎合受众审美要求提高的需要,他们与广大电视受众的交流尤为重要。然而囿于传统传播方式的局限,主持人无法做到完全、公开、及时地与受众交流,因此,在现有条件下,主持人如何与受众交流是一个亟待探讨和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