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徐克导演的《智取威虎山3D》,充分借助现代商业片、类型片叙事模式,融合高科技的影像呈现,将著名的红色经典打造成一部叫好又叫座的新主旋律电影,从而成功地实现了中国主旋律电影的又一次变奏。其创作立意和艺术创新之道,不仅拓展了中国主旋律电影创作题材和方法,而且对中国主旋律电影走向世界都具有积极的探索、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2.
文章以《风声》、《铁人》、《建党伟业》等主旋律电影为例,对近年来主旋律电影在创作手法上的特点进行分析,探讨近年来主旋律电影的成功在于融和大历史于人性最普通却又最闪耀的时刻、宏大叙述中融入新的题材元素、现代影像技术注入宏伟叙事的建构中。  相似文献   

3.
主旋律电影作为一种新的电影题材体系在1987年全国故事片会议上被首次提出,逐渐成为传播正能量、弘扬时代精神、讴歌人性人生的影片。文章运用二元对立理论,对主旋律电影《八佰》中的剧情、人物及色彩环境等元素进行详细分析,探讨不同元素间的矛盾对立对电影创作及主题表达的作用。  相似文献   

4.
主旋律电影以弘扬社会主义时代旋律为主旨,肩负着宣扬国家意识形态的责任。在电影市场化、商业化的今天,部分有所创新的主旋律电影抛弃了"高大全"的模式,在叙事策略上有了一定革新。本文从典型人物性格的平民呈现、时代精神的平民阐释、散文化的叙事手法这三个方面分析了农村题材主旋律影片《卒迹》在叙事策略方面的创新及其给中国主旋律电影创作提供的经验。  相似文献   

5.
从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主旋律电影创作呈现出多样化的趋势,特别是从2009年《建国大业》以来,到2019年国庆档《我和我的祖国》《中国机长》《攀登者》三部电影创下该档期票房历史新高,主旋律电影在坚持以重大题材、主流价值观为核心的同时,竭力探索以类型化叙事、以小见大的切入口、明星化主创阵容为主要特征的商业化运作。"主旋律电影"越来越好看,是影迷们的需要,也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艺创作对中国电影从业者提出的更高要求。  相似文献   

6.
主旋律电影一直是我国电影荧幕上的重要一员,透过它可以弘扬国家意识、民族意识,激发大众对国家热爱和赞美之情,对于弘扬社会真、善、美有积极的作用。但是一度的机械的创作手法使得主旋律电影往往叫好不叫座,而近年来创作上的突破使得主旋律电影越来越好看,及至今年国庆《建国大业》、《风声》等主旋律影片的上映,不仅获得了舆论好评,而且得到了大众的认可,票房成绩一路飘红.振奋人心。基于此,本文以《建国大业》为例,通过探讨主旋律电影创作手法上的改进,展示其越来越好看,越来越受大众欢迎的深层次原因。  相似文献   

7.
藏传佛教作为藏民族文化的核心,对藏族题材电影有着极深的影响。本文从藏族题材电影创作的精神主题、人物塑造和创作细节三个方面分别阐述了藏传佛教对于藏族题材电影的影响以及藏族题材电影作为传播媒介对藏传佛教文化的解读与传播。  相似文献   

8.
纸质媒介正面临视觉文化的巨大冲击。本文简述电影与文学联姻的历史,落脚于现实,关注文学与电影联姻的新动向以及由此带来的文学电影化趋势。本文从中国作家介入电影创作的四种基本方式入手,详细分析了作为媒介的文学在题材内容、创作手法、思想内涵、语言风格、文体衍变等方面发生的巨大变迁。  相似文献   

9.
罗马帝国的军事题材艺术是战争的产物。一方面,战争是其孕育产生的温床和摇篮,是军事题材艺术的创作源泉和动力;另一方面,军事题材艺术又以其特有的审美方式为军事服务,为帝王、将士歌功颂德,助长了罗马人的尚武精神,颂扬了战争,美化了野蛮的军事征服。军事题材艺术既起到了无形的军事教育作用,又具有极高的艺术审美价值。  相似文献   

10.
文章从主旋律派创作现象的形成基础、长篇小说题材的共性归纳,小说核心人物的歌颂式基调,审美上的崇高取向,创作形式注重故事的完整性,情节安排突出链状的对称追求等四个方面探讨主旋律派长篇小说的共性特点。  相似文献   

11.
产业与类型:主旋律电影的转型策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艺术本体的角度出发,对中国电影"三分法"提出质疑,肯定了近年来主旋律电影与商业电影、艺术电影相融合的转型道路,并对主旋律转型期的市场策略作出分析与建议,认为应当在转变电影功能、明确市场定位,改变创作思路、运用类型策略,拓展传播渠道、寻求国际接轨的道路上继续前进,主旋律电影才能获得更好的发展机会。  相似文献   

12.
1990年《渴望》的出现标志着大陆电视剧创作步入了成熟期。此后,大陆电视剧创作就呈现出了主旋律和通俗电视剧双峰并峙、异彩纷呈的共同繁荣的创作格局。这期间,主旋律电视剧共有改革、历史、军旅、反腐四大热门题材交相辉映,通俗电视剧则以古装、言情、公安、家庭和情景喜剧五大类型剧吸引着观众。  相似文献   

13.
变与不变--新世纪以来中法教育题材电影对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杨美秋 《文教资料》2014,(29):137-139
教育题材电影作为主旋律电影的一个分支,在中国电影的发展史有着重要的地位。进入新世纪以后,中国教育题材电影的发展更是呈现出一种蓬勃的姿态。法国作为电影艺术的殿堂,其教育题材影片以其独特的表现方式和影像内容展示了法国教育的现状。笔者通过分析两者的内容和题材的衍变,从整体上来观看中法教育题材电影在新世纪后的发展变化,并分析两者的变化呈现出一种变与不变的趋势。  相似文献   

14.
断想:欲求中国电影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必须从哲学层面上彻底摒 弃非此即彼,是此非彼的二元对立的单向思维方式,代之以全面辩证发展的多向思维方式。在电 影与政治、政策的关系上,电影不能简单地从属于临时的具体的直接的政治,以政治方式取代审 美方式把握世界,但也不能又走向从属于经济,附属于市场的另一极端;在处理电影的认识、教 育、娱乐、审美等社会功能的关系上,过去有片面重教育、轻娱乐的教训,但现在也不能又走向以 娱乐为电影创作“本体”的轻教育、重娱乐的另一极端;在主旋律和多样化的关系上,我们是题材 重点论和有差别论者,在弘扬主旋律的同时,提倡创作主题题材风格样式的多样化,而关键在于 创作主体,对题材有无独到的思想发现和审美发现。 反思:电影批评方法应坚持美学评析与历史评析的辩证统一,而将观赏性与思想性艺术性并 列的提法并不科学。 辨析:电影应尊重满足和服务群众,但目的是提高群众而不是媚俗,“观众是上帝”论应慎用; 电影应关注市场,赢得“票房价值”,但不应“票房至上”;电影应讲究宣传,无须炒作,“炒作”可赢 得利润,却提高不了审美价值。  相似文献   

15.
新时期背景下,主旋律电影在叙事水平、镜头语言、音乐渲染、人物刻画等方面不断提升创作质量,积极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输出,不断增强社会主义主流意识形态的凝聚力。电影《我和我的祖国》深度诠释了当今时代的价值观追求,探索了主旋律电影对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传播的现实路径。  相似文献   

16.
近年来,温暖现实主义题材电影不断涌现,优秀的温暖现实主义题材电影不仅能够反映社会现实,更能符合时代表达,带给观众以积极、光明的价值导向。本文以电影《奇迹笨小孩》为例,重点分析总结新时代温暖现实主义电影的创作原则:坚守艺术创作底线,从真善美的角度发扬正向能量;尊重电影创作规律,创作手法自然、紧抓现实核心;兼顾社会性和娱乐性,争取做到两者有机统一。旨在通过分析探讨,为影视艺术创作实践提供有益支撑。  相似文献   

17.
论军事题材电视剧发展状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军事题材电视剧红遍了大江南北,迅捷地记录了这三十余年来,我军的建设和发展历程,也全面地再现了我军建军以来所走过的烽火征程。大量优秀军事题材电视剧的出现将中国军事题材电视剧的创作推向了一个新的高度,那些精彩的剧情和人物也成为当今社会的热门话题。可以说,军事题材电视剧的兴旺发展既契合了新语境下的中国电视剧创作,同时也体现出广大受众以及多重社会体系的时代需要。通过对中国军事题材电视剧发展进程的梳理和研究,从其丰富的历史背景入手,以当下热播的军旅剧为例,分析其在发展道路上的优势与缺憾以及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18.
孙犁从一个全新的角度理解了战争和把握了战争,为我们创作了一篇非战争化的军事题材小说,为当代文学军事题材短篇小说创下了一座丰碑。对题材非战争化、非冲突化;对人物和情节的淡化构成了《白洋淀》别具一格的艺术风格。  相似文献   

19.
文章通过对甘肃省甘南藏族自治州藏区受众(在校学生和其他职业两个群体)随机抽样调查,分析了不同受众对于藏族题材电影是否促进藏区和谐文化建设所持有的看法,以及藏族题材电影对藏区和谐文化建设的影响。结果显示,藏族题材电影对构建藏族地区和谐文化建设具有较大的促进作用。因此,文章提出通过加强藏题材电影的多样化创作和藏族地区影视作品传播渠道的建设等途径,来促进藏区和谐文化的建设。  相似文献   

20.
在很长一段时间内,主旋律电影因为"无聊的说教"等印象并不卖座,直至近几年才有了与商业化结合的些许观念。文章对《湄公河行动》好莱坞"三段式"叙事模式进行了详细的分析的基础上,介绍其独特的动作电影类型特点,及立体化人物塑造过程的正反面角色分析,得出它在原有的题材基础上,赋予了叙事新的灵魂,再结合大量视听语言的巧妙运用,成为探索新型主旋律电影的良好标本。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