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目的:了解学业倦怠对农村初中生学习效能与学业拖延的调节作用,探讨学业拖延的影响因素,为预防或缓解学业拖延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学习效能感、学业倦怠、学业拖延问卷对293名农村初中生进行测查。结果:不同性别、年级的农村初中生学业拖延得分存在显著差异(T=7.245,p<0.01;F=3.928,p<0.05),男生学业拖延得分显著高于女生,年级越高,学业拖延得分越高;学生自评学业成绩越差,拖延越明显(F=10.247,p<0.001)。学习效能感及其各因子与学业拖延显著负相关(p<0.001);学业倦怠及其各因子与学业拖延显著正相关(p<0.001);学业倦怠对学习效能与学业拖延有显著正向调节作用;结论:提升农村初中生的学习效能感将在一定程度上缓减学业倦怠与学业拖延。  相似文献   

2.
为了解中职生的学业自我效能感、学业倦怠和学习投入的情况及内在联系,研究采用问卷调查法调查了300名中职生。得出结论:(1)中职生的学业自我效能感和学业倦怠呈显著负相关,学业自我效能感对学习倦怠的预测作用十分明显;(2)学习投入在学业自我效能感与学业倦怠之间起部分中介作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大学生学业自我效能感、自尊与学习倦怠的现状及三者之间的关系,为减轻大学生的学习倦怠水平提供对策。方法:采用大学生学业自我效能感量表、自尊量表和大学生学习倦怠量表对184名在校大学生进行调查。结果:大学生自尊水平普遍比较高,学业自我效能感及学习倦怠总体处于中等水平;大学生自尊、学业自我效能感及学习倦怠存在在显著的性别及城乡间的差异;大学生自尊与学业自我效能感及其两个维度成显著正相关,与学习倦怠及其三个维度成显著负相关;学业自我效能感与学习倦怠总分及其行为不当、成就感低两个维度成显著负相关,但与情绪低落这一维度相关不显著;自尊与学业自我效能感对学习倦怠具有很好的预测作用。结论:自尊与学业自我效能感能很好地预测学习倦怠,可以通过提高学业自我效能感、培养高自尊的方式来降低大学生的学习倦怠水平。  相似文献   

4.
为研究初中生学业拖延与学业自我效能感之间的关系,以学业拖延问卷和学业自我效能感量表为研究工具,对随机整群抽取出的459名初中生进行了调查研究。结果发现:(1)初中生学业拖延处于中等水平以下;(2)学业行为自我效能感得分高于学业能力自我效能感得分;(3)学业拖延与学业自我效能感之间存在显著的负相关;(4)学业能力自我效能感在执行不足和计划缺乏主效应上差异显著;(5)学业行为自我效能感在学业拖延4个因子主效应上差异显著。结论:(1)初中生学业拖延总体情况较好;(2)学业行为自我效能感优于学业能力自我效能感;(3)学业拖延越高学业自我效能感越低;(4)学业能力自我效能感受执行不足和计划缺乏影响;(5)学业行为自我效能感受学业拖延4因子影响。  相似文献   

5.
选取山南中职学校586名学生作为调研对象,探讨中职生学校气氛感知、学业自我效能感与学习倦怠之间的关系。结果发现,中职生学校气氛感知、学业自我效能感对学习倦怠具有显著的负向预测作用,学业自我效能感在其中起着中介作用。在学习倦怠的预防方面,既要通过创设良好学习氛围进行有效的外部干预,更要通过增强学生的学业自我效能感进行积极的内部强化,促进其心理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6.
以贵州省391名中学生为有效被试,采用学习拖延问卷、学习倦怠量表和学业自我效能感问卷对其进行调查,探讨中学生学业自我效能感、学习拖延与学习倦怠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中学生的学业自我效能感与其学习拖延、学习倦怠存在显著负相关;学业自我效能感能显著负向预测中学生的学习拖延和学习倦怠;身心耗竭、学业疏离和学习倦怠总分在中学生学业自我效能感与学习拖延之间均起着部分中介作用。  相似文献   

7.
为探讨教师支持、学业自我概念、学业自我效能感和初中生学习投入之间的关系,研究采用教师支持量表、学业自我概念量表、学业自我效能感量表和学习投入量表对666名初中生进行调查。结果显示:(1)教师支持与学习投入显著正相关,教师支持显著正向预测初中生学习投入;(2)学业自我概念和学业自我效能感在教师支持与初中生学习投入之间不仅起单独中介作用,还起链式中介作用。  相似文献   

8.
本文通过探讨大学生学业自我效能感、应对方式及学习倦怠的关系,了解大学生学习倦怠现状,帮助大学生摆脱倦怠现状。采用了学业自我效能感问卷、大学生学习倦怠量表及应对方式问卷对山西大同大学420名学生进行调查,并对结果采用SPSS19.0进行T检验、F检验、相关分析以及回归分析。结果发现:(1)在学习倦怠方面,男女大学生在情绪低落因子差异比较显著,大学生是否健康在情绪低落、行为不当两因子差异显著;不同年级大学生在情绪低落、成就感低两因子差异比较显著;(2)学业自我效能感与学习倦怠呈显著负相关,应对方式与学习倦怠总体呈正相关;(3)大学生学业自我效能感、应对方式可以显著预测学习倦怠。因此,(1)男大学生比女大学生更易感到情绪低落;(2)学业自我效能感越高,学习倦怠程度越低;应对方式越积极,学习倦怠程度越低;(3)大学生学业自效能感对学习倦怠具有负向预测作用,大学生应对方式对学习倦怠具有正向预测作用。  相似文献   

9.
章鹏程 《考试周刊》2014,(69):184-185
文章研究探讨初中生学业自我效能感、求助态度与求助行为之间的关系。选取初中生作为被试,采用初中生学业自我效能感、学业求助态度和学业求助行为量表进行测量,分析学业自我效能感对学业求助路径的影响。结果发现在非工具性求助路径中,有3条显著路径;在对工具性求助-老师路径的分析中,有4条显著路径;在对工具性求助-同学路径中,有5条显著路径。可得结论,学业自我效能感通过学业求助态度影响学业求助行为,为了提高初中生学业求助行为频率,有必要干预自我效能感和学业求助态度。  相似文献   

10.
文章通过研究大学生学业自我效能感与学习倦怠的关系,了解大学生学业自我效能感现状,为提高大学生学业自我效能感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1.
本研究采用问卷法对636名大学生的社会支持、学业效能感与学习倦怠的关系进行了研究。结果发现:社会支持不仅直接导致学习倦怠,而且还通过学业效能感间接影响学习倦怠,学业效能感在社会支持与学习倦怠之间起着中介变量的作用。  相似文献   

12.
采用中学生学习压力量表、自尊量表、状态焦虑问卷以及青少年学业倦怠问卷对379名在校初中生进行测量,旨在探究初中生学业压力与学业倦怠二者间的关系以及自尊与焦虑在二者间所起的作用。结果表明:(1)初中生的学业压力和自尊显著负向相关,和焦虑、学业倦怠均显著正向相关,自尊和焦虑、学业倦怠均显著负向相关,焦虑和学业倦怠显著正向相关;(2)学业压力能有效控制和预测初中生学业倦怠,且其中一部分作用是通过自尊和焦虑的连续中介实现的。学校教育者和学生家长,在教育实践中适度减轻学生的学业压力能够有效保护学生的自尊,将学生从焦虑状态中解救出来,有效预防和解决其学业倦怠问题。  相似文献   

13.
本研究采用学业自我效能感量表、学业社会比较量表对726名中学生进行测查,探讨了中学生“学业社会比较”与“学业自我效能感”的现状以及两者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1)初中生的“学业自我效能感”在性别、年级和学校上有显著差异;(2)不同性别、年级和学校的学生在“贬低比较”、“平行比较”上存在显著差异,不同学校、年级的学生在“向上比较”、“向下比较”、“完善比较”上差异显著;(3)“学习能力自我效能感”与“学业社会比较”的各个维度之间相关极显著。  相似文献   

14.
本研究通过对西藏某高校230名在校研究生进行问卷调查,分析民族地区研究生学习倦怠情况,探讨学业自我效能感、时间管理倾向与学习倦怠的关系。结果显示,民族地区研究生在学习上存在一定程度的倦怠,且在性别、民族、年级上存在显著差异;时间监控观、时间效能感能负向预测学习倦怠;学业自我效能感能够通过时间管理倾向对学习倦怠起到一定的调节作用。因此,建议提升研究生学习能力和学习行为的效能感,增强时间管理能力,削弱和减少学习倦怠。  相似文献   

15.
采用学业自我效能感问卷和SCL-90症状自评量表对在江苏省学习的藏族初中生进行调查,探讨其学业自我效能感与心理健康的关系。结果表明:预科至初三学生的学习能力自我效能感无显著年级和性别差异,初三、初二学生的学习行为自我效能感存在显著年级差异,前者低于后者;初三与其他年级学生在自评症状各因子上存在极其显著差异;男、女学生在强迫和偏执两个因子上存在显著差异;高学业自我效能感者与低学业自我效能感者在人际敏感、抑郁两个因子上存在显著差异;学业自我效能感与心理健康存在较高正相关。  相似文献   

16.
以289名中学生为被试,采用问卷法探讨教师期望对学业效能感的影响,以及自尊在教师期望与学业自我效能感之间的作用。结果如下:(1)教师期望与初中生自尊成正相关,教师期望与初中生学业自我效能感成正相关;(2)教师期望对初中生学业自我效能感有非常显著的正向预测作用;(3)自尊在教师期望与学业自我效能感之间起中介效应。  相似文献   

17.
通过对四川省的605名初中生进行调查,研究结果表明:初中生的学业自我效能、学习能力自我效能和学习行为自我效能都偏低;男生和女生在学业自我效能、学习能力自我效能和学习行为自我效能上都存在显著差异,男生在各方面都高于女生;通过多重比较发现,初三年级与初一、初二年级在学业自我效能、学习能力自我效能上均存在显著差异。从总体分析,初中生的学业自我效能呈下降趋势。因此,要发展学生的概括性自我调节技能;引导学生正确归因,增加学生成功的体验;引导学生建立积极的学习情感,激发学生的内在学习动机;发挥学校培养学生学业自我效能的主体作用,建立良好的学习氛围。  相似文献   

18.
使用《成就目标问卷》《学业自我效能感问卷》和《正性负性情绪量表》对960名高职学生施测,结果发现:成就目标定向、学业情绪、学业自我效能感影响高职学生学习倦怠。学习倦怠总分与成就目标定向、自我效能感、学业正情绪呈负相关,与学业负情绪呈正相关。  相似文献   

19.
蔡恒 《天津教育》2021,(4):58-59
学业自我效能感是指学生在学业情境中对能否顺利完成学业任务的主观判断和自我感知,是自我效能感在学习领域的表现。学业自我效能感决定学生的学习努力程度、面对困难的持久程度以及学习中焦虑或平静的程度,是影响学生学习动机、促进学习成绩提高和取得学业成就的关键因素。  相似文献   

20.
英语学业自我效能感是指学生对自己是否能顺利完成英语学业任务的自信程度,而农村初中生普遍表现出较低的英语学业自我效能感,因此,在教学实践中,教师要采取合理的措施培养学生的英语学业自我效能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