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03 毫秒
1.
两次世界大赛中国男篮后卫线得分能力的比较与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郑勇 《内江科技》2010,31(3):145-145,179
本文运用文献资料法、数理统计法等对中国男篮后卫线在第28届奥运会和第15届世锦赛上临场比赛数据进行比较发现:中国男篮后卫线在得分能力上有较大的提升;而同与赛队对手比较发现:两者在得分能力上的差距在缩小,但存在显著性差异;对体现得分能力的各指标进行了比较研究,并作出了客观分析,旨在反映我国男篮后卫线在世界大赛上实际得分能力状况,为教练员对中国男篮后卫队员作出针对性地训练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林华 《内江科技》2010,31(2):150-151
本文通过对29届北京奥运会男子篮球赛的排名及中国男篮与对手6场比赛的防守技术统计数据进行全面分析,并对参加本届奥运会篮球比赛的中国男篮防守能力进行了客观的定位。研究发现中国男篮防守战术运用的针对性、实效性不强,以篮下为核心的集体协同防守体系的伸缩性、及时性、应变性不够,球员的防守理念与世界强队之间有差距。  相似文献   

3.
王庆 《内江科技》2009,30(6):129-129
中国男篮拥有世界顶级的内线队员,并且拥有多名外线3分投手,然而,中国队在15届男篮世锦赛上的成绩却并不理想,引发了我们对这支国家队更深层次的思考。本文通过观察比赛录像对这一状况进行分析,试图找到制约中国男篮内、外线进攻配合的因素,并为增强中国男篮的的进攻能力提出一些建设性的意见。  相似文献   

4.
陈满平 《科教文汇》2009,(28):288-288
运用文献资料、数理统计、比较分析等方法,对第29届奥运会上中国、西班牙男篮比赛的有关技术统计资料进行对比分析研究,找出中国和西班牙男篮攻防能力的差异,探讨中国男篮失败的原因以及取得进步和存在问题,为中国男篮的发展提供建议和改进措施。  相似文献   

5.
胡建峰 《科教文汇》2009,(32):282-282
通过对2009年亚洲男篮锦标赛的排名及中国男篮的全部比赛,根据数据分析和中国男篮的现场表现,对参加亚洲男篮锦标赛的中国男篮进行了较为客观的定位,指出了中国男篮与世界强队的主要差距,为中国男篮备战明年世锦赛和2012年伦敦奥运会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6.
通过文献资料、录像观察等方法,对中国队后卫队员与对手后卫队员的进攻和防守指标进行统计与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在身体形态指标上,中国男篮后卫年龄最小,在体重和克莱托指数上与对手后卫存在着明显的差距;中国队后卫队员的得分能力是中国男篮比赛能否获胜的晴雨表,在中国男篮获胜的比赛里,中国队后卫的得分能力均优于对方,而在中国队输掉的3场比赛里,中国队后卫在得分能力上的差距是全方位的;中国队后卫在拼抢防守篮板球和盖帽上与对手后卫均存在着明显的差距,但是在抢断球上强于对手。  相似文献   

7.
朱俊民 《内江科技》2009,30(12):138-139
采用文献资料法、录像统计法、对比分析法等研究方法,通过对中国男篮在第25届亚锦赛上的参赛表现以及对手的表现进行研究,客观分析中国男篮目前的现状及对策,对中国男篮在本届锦标赛上的得与失进行理性思考,以为中国篮球运动的发展、地位的提升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8.
刘扬 《金秋科苑》2010,(24):128-128,130
中国男篮在2009年亚锦赛和东亚会上先后失利,针对中国男篮的现状,总结出失利的原因,提出未来的中国男篮的发展思路。  相似文献   

9.
中国男篮在第27届亚锦赛上表现低迷,仅获得第五名,失去了直接参加明年世界杯的资格,这是自1975年以来男篮一队参加亚锦赛的最差战绩。通过第27届男篮亚锦赛中国男篮失败的所有比赛,结合国际篮联提供的比赛数据进行分析,对参加此次比赛的中国男篮进行客观评价,发现问题所在,为今后的训练和比赛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10.
陈晓波 《内江科技》2008,29(3):12-13
本文采用文献资料、录像观察、对比分析等方法对中国男篮及比赛对手在第15届亚运会上外线队员的技术统计进行分析研究,发现中国男篮外线队员在整体防守上略有进步外,进攻上则存在着3分球命中率不稳定、篮板球保护不够、组织进攻乏力、防突破能力差等问题,提出中国队在提高个人防守能力的同时,制定以内线为核心、提高外线3分投篮命中率、组织灵活多变的进攻战术等合理化建议。  相似文献   

11.
在奥运会的历史上,中国男篮最好的成绩是获得第八名,在北京奥运会和悉尼奥运会上都未能实现历史性突破。但是中国男篮在这两届奥运会上,却展现出了自己的水平和实力,也打出了中国男篮的气势,相信在不久的将来,中国男篮必将在世界舞台上占有一席之地,并与世界同步接轨。  相似文献   

12.
文章通过运用文献资料法、数理统计法、录像观察法对2005—2006赛季中国男篮甲A联赛各项技术统计进行统计整理,对我国男篮甲A联赛攻防能力进行深入分析,提出今后提高我国篮球联赛经济水平的建议和对策。  相似文献   

13.
通过分析研究第30届奥运会中国男篮与对手篮板球争抢的具体表现,指出了中国男篮与对手存在的差距,找出形成这些差距的原因有助于提高中国男篮的篮板球竞争能力,使其早日跻身世界强队之列。  相似文献   

14.
常超 《内江科技》2013,(2):180+182
通过文献资料法、观察法、数理统计法等方法对第26届亚洲篮球锦标赛中国男篮淘汰赛阶段三场比赛技术统计数据与对手进行对比研究。结果显示:中国男篮在得分、投篮命中率、篮板球等方面稍有优势,但战术单调缺乏变化,比赛中失误较多,整体实力与世界强队还有一定的差距。  相似文献   

15.
李隆  王瑞 《内江科技》2012,(5):175-176
本文运用比赛现场录像、文献资料法、数理统计法和逻辑分析法,对中国男篮在第五届东亚运动会比赛中接连负于韩国和日本的原因进行了统计分析。研究结果表明:中国男篮后备力量匮乏,年轻内线球员无法担当重任,后卫线的薄弱依然没有得到改观,并且教练员水平落后。  相似文献   

16.
从第25届亚洲男子篮球锦标赛探寻中国男篮发展之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司庆洛 《内江科技》2010,30(1):148-148,190
本文采用文献资料法、录像观察法、数理统计法等,对参加第25届亚洲男子篮球锦标赛的中国男篮与其对手的各项技术统计进行对比分析,探寻中国男篮在本届亚锦赛中暴露出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发展对策,以求为相关的训练和比赛提供参考建议。  相似文献   

17.
吴迪  冀宁 《内江科技》2011,32(1):162-162
对第十六届男篮世锦赛中国队参加的6场比赛与塞尔维亚所参加的9场比赛的录像进行反复观看研究。统计分析抢攻战术运用指标,对比分析抢攻战术的重要性及所具备的优势,归纳总结中国男篮本届杯赛战术运用的优缺点,为更合理的发展中国男篮抢攻战术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18.
谢茜  王开银 《黑龙江科技信息》2010,(10):169-169,202
通过对第25届亚洲男篮锦标赛的赛事分析,探讨了亚洲男子篮球的新格局,并通过借鉴伊朗篮球成功的经验,结合中国男篮自身的实际,为"后姚明时代"中国男篮的发展提出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19.
卢善斌 《科教文汇》2009,(7):286-287
文章采用文献资料调研、观察法、访问法对少年男子篮球后卫应具备的基本能力、身材形态进行了调查分析.收集了少年男子篮球后卫队员的选材与培养的一些方法、手段及措施,通过实践调查和理论分析。把先天条件优越、适合从事篮球运动的人才从小选拔出来进行系统的培养,为中国男篮的振兴选送更多的优秀后卫提供理论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20.
我国男子篮球队多年称霸亚洲篮坛,已具备向历史上更好名次冲击的实力,但在防守技、战术上与世界强队相比仍有明显差距,防守能力已成为制约中国男篮成为世界强队的瓶颈,提高防守战术的整体水平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