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陕西延长义正-吴堡区块属于低孔、特低渗透岩性油藏。地层供液不足,自然产能低且下降很快,通过对研究区的水源评价及主要水质因素对储层岩心伤害因素的研究,确立了适合该区块的注水水源并提出该区块的注水水质处理控制指标,从而达到早注水、注好水来补充地层能量的目的。  相似文献   

2.
由于对油层的伤害程度无法从机理上充分认识,造成目前注入水的稳定性、注入水与地层水、储层的配伍性不清楚,使注水调整缺乏依据;入井液与地层水的配伍性认识不够,影响作业与措施的效果。因此,有必要对注水水质认真评价与研究、开展注水水源与油藏水质配伍性研究,筛选适于沙四段的注水水源和水质标准。  相似文献   

3.
本文针对南海M油田即将进行注水的三种水源进行了注水可行性分析评价,在室内开展了注入水与地层水、注水对储层伤害系列实验研究,研究结果表明:(1)通过对注入水水质分析、存在细菌浓度、地层条件下平均腐蚀速率以及结垢预测分析数据,选择作为注入水的优先顺序:水源井B水源井A海水,综合,水源井B适合作为M油田J层注入水;(2)通过注水速度、注水强度、注水量对储层岩心的伤害实验,确定了该岩心具有弱速敏,岩心临界注入流量为5mL/min,注入水的渗流速度不超过80m/d,因此,建议M油田J层实际地层的注入量134-156m~3/d,临界注入量为178m~3/d,为南海M油田注入水源的优选提供依据,为该油田注水方案提供理论和基础参数支持。  相似文献   

4.
杨景辉  冯茜  党娟华 《内江科技》2010,30(1):101-101,154
注水水质是影响低渗透油藏注水开发效果的重要因素.本文根据胜利油田商四区块注水开发需要,对指定水源的注入水进行了储层伤害评价,提出调节pH值控制水质,优选预处理液配方时地层进行防膨预处理两项措施,对该区注水开发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5.
张泉 《内江科技》2013,(2):146-147
本文对胜利油区注水水质引起的储层伤害进行了研究,统计了目前胜利油区注入水的水质概况,通过动态试验、储层伤害的敏感程度及注入水水质结垢等问题进行了研究,认为引起储层伤害的因素虽然多,但是占主导的往往是其中一项或者几项,并且存在一定的规律性。在对规律正确认识的基础上,预防储层伤害是可行的方法。  相似文献   

6.
针对陕北低渗透油田注水开发中注水井注入压力上升快,吸水能力差,采油井产量下降快,采收率低的突出问题,分析了产生这些问题的主要原因,研究表明:由于低渗透油藏自身性质,注入水水质问题,储层的敏感性,开采过程中储层有效应力的增加,以及低渗透油藏过度压裂造成注入水沿裂缝窜流等是造成低渗透油藏注水开发效果差的主要原因。在低渗透油藏的开发过程中,不仅要注重注水水质精细处理和注入水与地层水的配伍性,而且要注重保持地层能量,改变常规的注水模式,因此提出了超前注水和周期注水模式。  相似文献   

7.
营11断块沙三段为东辛油田高压低渗透油藏。开发初期大部分油井都实施了水力压裂投产,并取得了较好的生产效果,然而随着开发时间的延长,由于人工裂缝闭合,加上前期注入水质不合格,地层堵塞伤害严重,注水井欠注,注水效率低,地层能量下降大,导致油井产量低,区块“注不进,采不出”的生产矛盾突出,开发效果不理想。针对以上问题,近年来通过开展精细过滤深度处理水质、高压注水、酸化解堵增注、水力压裂增产、小泵深抽和井网加密等工艺技术的研究和集成应用,为油藏开发提供了强有力的技术支撑。将单元区块的采油速度由原来的0.56%提高到目前的1.53%以上,实现了低渗透油藏的高效开发。  相似文献   

8.
分析临南油田注入水水质不达标的原因以及所面临的困难,提出并实施了水质改性工程,改性后的水质成分和地层有较好的配伍性,注水状况好转,水驱能量增加,受注水影响的油井产量提高。  相似文献   

9.
油田开发后期由于各种原因产生的杂质堵塞地层近井地带孔缝,从而导致油水井产油量和注水量下降,而普通酸洗等措施只能解决井筒及井筒周围非常有限距离的污染问题,对上述问题不能得到根本解决,同时由于处于开发后期地层出现亏空的现象,使正常的洗井工艺无法进行。针对上述实际情况,研发了水力喷射工具,具有利用高压水作为动力液,通过水嘴对堵塞地带进行冲洗,实现解堵的功能和特点,现场应用工艺成功率和有效率均为100%。  相似文献   

10.
针对注水系效率低,注水单耗高,注水系统腐蚀、结垢、老化、欠注严重等一系列问题,以满足油田开发各油藏能“注够水、注好水”为原则,通过深入研究和引进,形成了一整套提高注水系统效率、降低注水单耗的工艺和技术,即:“高效往复泵+变频调速技术”对注水机泵进行机电一体化改造技术;注水站采用微机监控系统进行实时监控技术;运用清管器物理清洗技术对注水管网进行清洗除垢技术;新建注水站,降低原有注水站注水半径,并实现分区、分水质注水,满足不同特性油藏的注水水质要求。经过技术应用,油藏开发形势好转,提高了注水系统的自动化水平和管理水平。  相似文献   

11.
红山嘴注入水高含量的Ca2+、Mg2+导致聚合物成胶困难,通过开展了成垢离子的治理、净水与水质改善技术研究,合成了新型多功能注水水质改善剂和纳滤水体净化方法,现场应用试验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2.
张建华 《科技通报》2012,28(2):89-91
目前,我国大多数注水开发的油田已进入高含水开发阶段,堵水调剖技术得到了广泛应用。本文论述了通过物模试验,开展水膨体类调剖剂对孔隙的封堵能力、封堵强度等研究,探索水膨体类调剖剂在地层中的封堵机理,对高含水油田合理应用水膨体类调剖剂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本文通过对近年来胜坨油田坨123单元水驱效果的分析,并选择坨123单元的坨123-30井区进行先期注水试验,取得较好效果,认识到先期注水能较好保持低渗透油藏油井地层能量,减缓油井产量递减,有助于油田的合理开发。  相似文献   

14.
张晓枫 《内江科技》2013,34(5):158+110
乾安油田是典型的三低油田,依靠注水补充地层能量来保证油田稳产。目前有污水回注、清污混注和清水注入三种注水水源,其中最主要的是污水回注。由于污水含油、机杂处理不合格及注入水与地层水配伍性差,腐蚀结垢严重,再加上储层渗透率低,天然裂缝沟通差,泥质含量较高,导致注入压力持续上升,每年都有一定数量的水井发生欠注和注不进的情况,较为严重地影响了油田稳产开发。本文主要介绍改善注入水水质与改善储层吸水能力上下游相结合的注水增注技术研究及所取得的增注效果。  相似文献   

15.
针对锦150中生界油藏依靠天然能量开发,地层压力下降快,产量递减快,采收率低等特点,实施以注水开发通过物模研究、储层敏感性、井网井距适应性、矿场先导注水试验等一系列注水开发可行性研究,较好地指导了断块全面实现注水开发,断块开发效果得到较大的改善,水驱储量动用程度得到提高,地层压力得到恢复,采油速度得到提高。  相似文献   

16.
注水合格率是保证油田开发效果、衡量注水质量的指标。通过加强注水井的日常管理,是提高分层注水合格率,实现“注够水、注好水”目标的重要保障。本文从分析分层注水合格率影响因素入手,重点对分层异常注水井出现原因进行深入分析,认识到在现场管理过程中分层注水井受地层吸水能力发生变化、井下管柱故障、水嘴刺大、水嘴堵以及其它一些因素影响,并对解决办法进行了分杯同时对其它影响注水合格率的因素进行分析,并提出了几点改进的看法。  相似文献   

17.
陈新 《中国科技纵横》2011,(15):81-81,83
低渗透油藏,注水开发主要暴露以下两个方面的问题:一是见水具有明显的方向性,二是由于油层条件差,注水见效慢,油井地层压力恢复慢,低效井比例高。国内外大量的理论研究和矿场试验结果表明,周期注水是改善水驱开发效果的经济有效的调整方式。周期注水的最大优点是利用现有的井网和层系,通过压力场的调整,使常规水驱滞留的原油动起来,提高水驱采收率,操作简便,经济有效,易于大规模推广.  相似文献   

18.
由于注入污水水质处理问题,造成井下分注井中水嘴易被杂质堵塞的问题,研究开发了可反冲洗井口水质过滤器。该过滤器主要由进水口、过滤筛管、放空短节、出水口等组成,连接在井口注水管线上可以过滤直径0.5mm以上的杂质,避免杂质堵塞水嘴。该过滤器可以倒闸门反冲洗,将滤网前的杂质冲出,实现长期有效,提高了分注井注水执配率。  相似文献   

19.
胜利油田王家岗油田王14断块属于特低渗裂缝性油藏。为了深入研究水源水在注水过程对储层的伤害,采用静态水质分析与动态岩心流动实验相结合的手段,对注水过程中的储层伤害机理进行分析,并制定了相应的注水水质指标。结果表明,水源水中固相颗粒含量、粒径中值严重超标是储层渗透率下降的关键因素。不合格的现场水源水长期注入储层对储层岩心造成了较大的伤害,基块岩心渗透率损害率大于70%,裂缝岩心则超过90%。综合室内实验研究,王14块沙四段注水水源的机械杂质指标推荐为A2级。  相似文献   

20.
赵明华  许敏 《内江科技》2006,27(6):135-135
在油田注水开发中,注足水、注好水是保证提高注水开发效果的基础,要保证注足水、注好水必须根据注水层的物性和地层流体性质,控制好注入水各项指标,达到不伤害地层和不腐蚀注水设备。经在安徽采油厂铜庄清水注水站安装NLC型电杀菌器,开展紫外光杀菌技术应用,取得了很好的杀菌效果,经济和社会效益明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