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00 毫秒
1.
《内江科技》2020,(1):128-129
针对建筑院校专业基础课理论性强,学生学起来枯燥乏味的特点,本文在《绿色建筑概论》课程中采用节约型校园可视化图表直观明了地展示抽象的理论知识,并结合宿舍和教室用电能耗数据,引导学生直面能源浪费的行为,提高了学生低碳节能的意识,培养学生将低碳节约型校园建设的理念融入学习和生活。  相似文献   

2.
近年来,随着科技、社会、经济的发展,校园建设不断扩展.如何把握文化的脉络,历史的延续,以及二者在校园建筑中的体现,已成为校园建设的一个新课题.文章通过分析内蒙古工业大学校园的远期规划,以期探求历史、文化与建筑的融合的最佳.  相似文献   

3.
正如今,人们对住宅的需求已从经济和社会两个层面向环境这个维度延伸,绿色建筑进入人们的视野。"太阳能建筑一体化、绿色建筑与智慧能源、人居城市与低碳生活"成为重要议题。太阳能建筑一体化是趋势建筑承载着城市文明和科技进步。如今,人们对绿色城市充满渴望,但现实与愿景仍有差距,有数据显示,2014年我国建筑能耗占社会总能耗的41%,在即有的近500亿平方米建筑中,高耗能建筑占了绝大比重,与交通、工业能耗并行为社会三大主要能耗。  相似文献   

4.
随着国内经济的飞速发展,绿色建筑正在全球悄然升起,其节能措施的最重要目的就是减少建筑物与外界的热传递。本文针对绿色建筑中热传递优化最为显著的屋面及墙体,提出了一种基于计算机辅助分析的屋面及墙体能耗分析方法。首先构建绿色建筑屋面及墙体的隔热指标体系,然后在不同的材料、方法等情况下分别分析屋面及墙体的能耗性能。根据某地的实际仿真结果,提出了绿化隔热的屋面设计方案和墙体保温隔热性能优化方案。  相似文献   

5.
为减缓建筑对环境所造成的能源负载与破坏,"绿色建筑"因其实现了建筑业的可持续发展而倍受关注。本文指出,在绿色建筑建造过程中应用节能施工技术,一定会降低能耗,实现绿色施工中降低能耗,节约能源,高效使用强源的目标。  相似文献   

6.
在社会经济蓬勃发展的推动下,我国建筑产业迅速兴起,城市化进程日益加快,但随之而来的资源短缺及环境污染及恶化问题也日益凸显,引起了社会各界及国家的关注及重视。绿色建筑环保材料的应用及绿色节能发展是当前建筑业提高市场竞争力及转型的必经之路,更是新时期建筑业发展的必然趋势。将绿色环保材料应用到建筑中来,不仅能改善人们居住及生活环境,还能降低建筑能耗,提高建筑质量及市场竞争力。目前不少建筑企业为了在建筑市场名列前茅,在严格管理建筑质量的基础上,不断引进新材料新技术,将环保型材料应用到工程建筑中。本文围绕现代建筑环保材料进行了详细阐述,分析了现代建筑环保材料应用的重要性,并通过阐述环保保温隔热材料在现代建筑中的应用、环保墙体在现代建筑中的应用、环保涂料在建筑中的应用、新型防水材料在现代建筑中的应用及门窗环保材料在现代建筑中的应用,分析了其可行性。  相似文献   

7.
颜春宁 《科技风》2013,(11):172-173
早在八十年代,世界环境与发展委员会就提出了可持续发展和构建绿色建筑理念的理念。十六大召开之后,在党中央的领导下我们国家也在不断地深化可持续发展和构建绿色建筑的理念。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地发展,对教育的重视程度也在不断地加大,良好的教育离不开美丽和谐的校园环境。和谐的校园环境依赖于智能化的校园建筑,本文着眼于智能化构建绿色校园,从如何智能化推进校园建筑以及智能化推进校园建筑的重要意义两个两面展开了论述。  相似文献   

8.
基于BIM技术的建筑热工性能初步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环境污染及能源的减少,人们开始对各行各业都提出了绿色发展的要求,绿色建筑也显得极为必要。在设计阶段依据全新的技术手段BIM,减少目前单一地使用CAD作为设计工具,将建筑的信息模型提供给其他行业和专业。利用Ecotect软件对建筑的热工性能进行能耗分析,得到建筑的最佳朝向以及全年中自然环境对建筑物的热量辐射及吸收水平,结合得到的辐射量,通过仿真得到建筑的年度中每月的能耗消耗量,为其他专业的设计提供数据支持,并为全生命周期中实现绿色建筑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9.
通过了解我国建筑业发展对能耗和环境的影响,从绿色建筑节能设计出发,结合绿色建筑和BIM技术的概念及优势,分别从设计阶段、施工阶段和运营维护阶段探讨了BIM技术在绿色建筑全寿命周期管理中的应用的相关内容,总结得出BIM技术在绿色建筑全寿命周期管理中的应用是必然的趋势,在绿色建筑中将会得到越来越广泛的应用。  相似文献   

10.
全球人口不断增长、加速的城市化进程,能源的过渡开采和使用带来的环境问题越来越严重。在我国已经建成的400多亿的平方米的建筑中高达95%的高耗能建筑,而按照该统计未来每年新建的建筑中高耗能建筑仍将占到80%以上的比例。对比发达国家我国单位建筑面积的能耗在其2~3倍以上,低效率难循环、能耗高、污染大时我国建筑业的现状。建筑全过程对能源的的消耗和环境的影响是巨大的。为使我国建筑业走上绿色、可持续的发展道路,笔者对建筑进行全寿命周期成本调查研究。  相似文献   

11.
大学智慧消防管理系统以物联网为基础,采用校园以太网、GPRS以及3G和4G移动数据网络等多种联网方式,将分散在高校校园内各个建筑内部的火灾自动报警系统、消防联动控制系统、气体灭火系统、室内、外消火栓系统、消防可视化视频监控系统、建筑消防控制室值班监控、消防生命疏散通道(防火门、防火通道)监控、重点部位及危险区位消防监控、消防巡查系统、消防器材RFID管理系统等连成网络,从而实现对大学校园各校区各建筑的消防设施全面、远程、集中监控管理,确保校园的消防安全。  相似文献   

12.
传统方法中对建筑的造价控制模型采用静态层次融合方法进行数学建模,随着建筑规模的扩大和用料成本的市场变动,导致对建筑工程造价的预估性能不好。提出一种基于博弈平衡控制的绿色保温建筑造价预测算法,实现对工程造价的成本控制。分析了绿色保温建筑的材料结构模型,对绿色保温建筑的混凝土墙面进行柔性造价与热应力梯度边界数值模拟,得到成本造价与绿色保温建筑生产效率约束关系函数。采用博弈平衡控制算法实现造价准确预测和评估。仿真结果表明,采用该模型能有效实现对建筑工程造价的预测和控制,精度较高,性能较好。  相似文献   

13.
现代大学校园景观规划设计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现代大学校园景观规划设计对于提高高校整体形象,丰富校园文化及促进学生德智体全面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针对校园景观规划设计的特点,并结合实例阐述了大学校园景观规划设计的概念及目标。讨论了校园环境规划中如何体现整体性、功能性、以人为本、特色文化、延续性和生态性等设计原则。以现代大学校园景观设计实例探讨建设综合性、研究型、国际化世界一流大学的生态型校园规划设计的思路。  相似文献   

14.
建筑增长使之在我国GDP中的比重居高不下,在建筑业发展的同时,建筑能耗也以惊人的速度增长,建筑能耗约占社会总能耗的30%,由于基数大、增长的净值也很大.尤其是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追求居住条件的改善,建筑能耗还在快速增长.住宅建筑节能迫在眉睫.而住宅建筑节能,又是一个大的系统工程,将住宅建筑节能方法举要:建筑围护系统、包括外墙、外窗、及屋面;供热采暖与制冷空调和通风系统;太阳能及其他可再生能源系统;绿色照明及家电系统;检验检测及节能认定标识系统;技术咨询服务系统等;各子系统齐头并进,共同运作,才能收到预期效果,否则产生"短板溢水"效应.  相似文献   

15.
构建和谐大学校园与校园体育文化互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文献资料与调查发,阐述了构建和谐大学校园与校园体育文化互动的基础、效果和对策。提出了通过优化校园体育文化环境、全面繁荣校园体育文化和体育文化紧扣"和谐"主题来保障和谐大学校园与校园体育文化的互动。  相似文献   

16.
通过分析我校沈阳建筑大学校园环境景观的优缺点,以及校园景观对于人的心理暗示,提出重视精神功能,坚持生态原则,创造宜人的交往空间,营造复合型景观,丰富文化内涵,建设园林式大学。  相似文献   

17.
随着经济迅猛发展、人口急剧增加,人类能耗呈逐渐增加态势,而其中建筑能耗占人类社会总能耗的近半。面对当今传统能源的日渐枯竭,如何降低建筑能耗、寻求绿色能源代替传统的常规能源就成为目前能源、建筑、环境等领域的研究热点。生态建筑是当前最具有前途和魅力的建筑形式之一,而太阳能技术是最有发展前景的能源技术之一。本文介绍了生态建筑提出背景、评价标准,论述了太阳能技术及其国内外应用现状、问题与展望。  相似文献   

18.
采用文献资料与调查发,阐述了构建和谐大学校园与校园体育文化互动的基础、效果和对策.提出了通过优化校园体育文化环境、全面繁荣校园体育文化和体育文化紧扣"和谐"主题来保障和谐大学校园与校园体育文化的互动.  相似文献   

19.
郭文明 《中国科技纵横》2011,(13):148-148,142
以最少的能耗,创造健康、舒适的室内环境,并保护大气环境,这也正是绿色建筑对暖通专业的要求。本文就暖通空调艘术在绿色建筑中的应用进行深入的探试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20.
建筑增长使之在我国GDP中的比重居高不下,在建筑业发展的同时,建筑能耗也以惊人的速度增长,建筑能耗约占社会总能耗的30%,由于基数大、增长的净值也很大。尤其是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追求居住条件的改善,建筑能耗还在快速增长。住宅建筑节能迫在眉睫。而住宅建筑节能,又是一个大的系统工程,将住宅建筑节能方法举要:建筑围护系统、包括外墙、外窗、及屋面;供热采暖与制冷空调和通风系统;太阳能及其他可再生能源系统;绿色照明及家电系统;检验检测及节能认定标识系统;技术咨询服务系统等;各子系统齐头并进,共同运作,才能收到预期效果.否则产生“短板溢水”效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