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很多学生认为体育课就是在室外进行体育锻炼,其实,体育课可以分为实践课和理论课,在天气不允许进行体育锻炼的情况下,教师应当安排室内体育课,以理论教学为主。虽然理论讲解比较枯燥,但是教师应当采用新颖有趣的方法进行教学,这样才能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欲望,才能收到较好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2.
运动兴趣是促进学生自主锻炼和坚持锻炼的前提,只有激发学生的运动兴趣,才能使学生自觉、主动地进行体育锻炼.因此,在体育教学中,重视学生的运动兴趣是实现体育课堂教学价值的有效延伸.教师在体育教学中要善于激发学生的运动激情,培养学生主动参与体育锻炼的良好习惯,最终使学生热爱体育课,喜欢体育课.  相似文献   

3.
在新课程理念的指导下,教学过程不再是教学的演示剧,而是把重点放在培养学生参与活动和主动、积极的学习态度上。运动兴趣是促进学生自主学习和终身坚持体育锻炼的前提。因此,无论是教学内容的选择还是教学方法的更新,培养学生的运动兴趣,才能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完成体育课的学习,并坚持日常的体育锻炼;才能保证体育教学目标的实现。  相似文献   

4.
初中体育是一门师生互动的学科,非常重视学生的主动参与意识。只有学生主动参与到教学中,才能真正学好体育技能,进而养成体育锻炼习惯。在传统体育教学中,教师不注重培养学生体育学习主动参与意识,使得很多学生只是在体育课上进行体育活动,导致体育教学效果的低下。为了改变初中体育教学的现状,本文分析问题原因,提出教学建议,以期提升初中体育教学水平。  相似文献   

5.
体育课像文化课教学是一样的,学生得有兴趣才能喜欢这门课程.激发和保持学生的运动兴趣,让学生更加积极主动地学习,自觉地进行体育锻炼,是我们体育教师共同努力和探讨的一个方向.  相似文献   

6.
对山西师范大学临汾学院600名学生进行体育课学习满意度调查,所得数据运用SPSS17.0软件进行探索性因子分析和多元回归验证性分析,用于研究大学生体育课学习满意度对体育锻炼行为的影响。结果表明,大学生体育课学习满意度对体育锻炼行为的影响存在显著正相关;按贡献得分大小,大学生体育课学习满意度的五个因子对其体育锻炼行为的影响各异,其中影响最大的是课堂氛围。针对分析结果,提出优化大学体育课程教学的建议。  相似文献   

7.
通过对体育教学的现状调查,我们发现,体育教育面临着"三大难":一难即学生重文化课学习轻体育课锻炼;二难即学生前怕"跑"后怕"跳",不愿意参加体育锻炼;三难即学生对体育课漠不关心,压根没兴趣.而要想提高体育课学生的参与性和积极性,要想让每个学生都自觉地参加体育锻炼,教师必须在教学上下功夫,必须"千方百计"激发学生兴趣,让学生快乐地享受体育.本文主要分析了体育教学中快乐体育理念的实施策略.  相似文献   

8.
兴趣是人的一种心理现象,是指一个人认识与掌握某种现象、事物或参与某项活动具有积极情绪的一种心理倾向。只有学得有趣,才会对学习产生求知的欲望,主动去学,也才能学得好。为了激发学生在课堂上的学习兴趣,体育教师都在尽量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以唤起学生对体育课的兴趣,期望他们能够爱上体育课,并养成自觉进行体育锻炼的习惯。  相似文献   

9.
孙中标 《华章》2007,(11):146
学校体育的任务主要通过体育课和课外体育活动来增强学生的体质.体育教学中,教师是主导,学生是主体.教师的一言一行,一举手、一投足都对学生有直接影响,都是引导学生学习和掌握体育锻炼的方法和知识的渠道.  相似文献   

10.
如何教给小学生体育锻炼的方法,使小学生能积极主动地进行体育锻炼与学习,从而提高小学生的综合素质,是每个小学体育教师义不容辞的责任和共同追求的目标。现结合新课标的理念以及自己的教学实践,总结出如何在小学体育课中培养学生积极主动参与的意识。具体的途径和方法有以下三点:一、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学习兴趣是指学生对学习活动具有爱好和追求的心理倾向,带有鲜明的感情色彩。浓厚的学习兴趣能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是促使学生主动参与学习的前提。那么,如何使学生对体育课产生兴趣呢?这就需要教师根据教材的内容和学生的实际情况,精心…  相似文献   

11.
《体育课程标准》指出:“运动习惯和兴趣是促进学生自主学习和终身锻炼的前提,只有激发和保持学生的运动兴趣,才能使学生自觉、自主、积极的进行体育锻炼,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的终身体育意识。”一个对体育课不感兴趣的学生,他会因为体育活动需要付出较多的体力而感到疲惫。同样,如果教师上课只求完成教学任务,机械的让学生反复练习,那么学生肯定无精打采,盼望下课。  相似文献   

12.
学习兴趣是推动学生学习的动力,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体育课教学中调动学生学习兴趣的因素有很多,要想更好地培养学生对体育学习的兴趣,教师应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一、明确学习目的、任务、动机,培养学习兴趣 在体育教学中,教师必须使学生明确体育锻炼的目的、任务和动机,明确掌握体育基本知识、技能.这样,学生才能用科学的方法锻炼身体的同时,把体育学习和热爱祖国、热爱集体、遵守纪律、团结合作相结合,从而在德、智、体、美等方面得到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13.
许新 《考试周刊》2011,(16):144-145
兴趣是动力,是影响学生学习自觉性和积极性的重要因素。因此,在日常体育教学中,教师通常都会注意对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体育课是学生参与性最强的一门学科,实践告诉我们,只有在学生的积极主动参与下,才能达到体育课教学的目标,完成教学任务。针对影响学生兴趣的主要因素,教师要在注意以下几方面。  相似文献   

14.
本文分析了目前我国中学体育课教学中存在的不足,提出应从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视角出发,改进中学体育课的教学理念,搭建起学生主体在体育课教学中的参与平台,培养教师和学生主体双方的参与意识与过程,提高体育课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15.
中学体育教学中,学校和教师往往只重视体育锻炼,而忽视了营养知识教育。这直接影响着学生健康水平的提高。体育课教学中,在对学生进行身体锻炼的同时,要加强对学生营养知识的教学。  相似文献   

16.
初中体育教学过程主要包括体育课与课外体育锻炼两个部分,其中体育课是进行体育知识、技能以及技术传授的一个基本途径,同时也是进行课外体育锻炼,使其发挥作用的一个基础与前提。通过这两个部分的学习要激发学生对体育的兴趣,使学生能够在这种学习过程中感受到快乐和乐趣,为学生的终身体育打好基础。要实现这些目标,必须要重视学生的主体性发展。  相似文献   

17.
在小学的体育教学中,主要的教学内容就是让学生进行体育锻炼,通过在校园学习中,上体育课的时间中,培养学生锻炼身体的意识,同时进行体育知识的讲解,让学生在正确的锻炼方法下进行,激发学生对体育知识学习的主动心态,更好地结合学生的学习特点,有效地开展体育教学,提升学生对于体育锻炼的兴趣。  相似文献   

18.
体育运动兴趣是促进学生自主学习和终身坚持锻炼的前提。因此,体育课堂无论是教学内容的选择还是教学方法的更新,都需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才能使学生自觉、积极地进行体育锻炼。本文从营造和谐课堂氛围、创设课堂教学情境、运用有趣教学语言、采用游戏教学形式和开展各种体育比赛五方面入手,探讨了小学体育课堂教学中激发学生兴趣的有效策略。  相似文献   

19.
李广梅 《考试周刊》2014,(95):100-100
本文以江苏省金湖县实验初级中学学生为对象,通过文献资料法、座谈访问、问卷调查等方法,调查研究了影响初中学生体育课学习兴趣的内外因素,认为学生内部的心理因素是影响体育课兴趣的主导因素,外部因素是制约因素。建议学校不断完善体育设施和器材,加强教师自身运动技能和理论知识的掌握培训,激发学生体育学习兴趣,培养学生主动学习能力和终身体育锻炼意识,为终身体育锻炼打下坚实基础。  相似文献   

20.
兴趣是学习的基础,如果能激发学生的体育兴趣,则学生的大脑皮层将处于比较兴奋的状态,对于体育的热情将大大提高,最终会以最佳的心理态度来正确对待体育课,并且积极参加体育活动,配合体育教师的各种提议来完成体育锻炼。因此,激发学生对体育课的兴趣是有效提高体育教学质量的保障。以下探讨激发初中学生体育兴趣的措施。1.教师要充分调动学生积极参与体育课的自主性教学过程是教师与学生共同合作的过程,体育课更是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