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平时阅读中,我们常见到汉语中有不少动宾结构可表示“人”,如“种田”、“采矿”、“教书”、“唱戏”、“捕鱼”、“织布”、“开车”、“理发”、“摄影”、“绣花”、“卖国”、“牧羊”、“购货”、“伐木”、“讨饭”、“养猪”、“种茶”、“筑路”、“献技”及“卖狗皮膏药”等。如在英语阅读中稍注意一下,我们也会发现类似这样的表达形式,如kiss-ass(=flatterer)马屁精,  相似文献   

2.
汉语序数“第一”有多种表达方法,如直接用基数“一”、“元”、“首”、“头”、“正”、“初”、“始”、“大”、“长”、“高”、“孟”、“伯”、“上”、“甲、子”、“冠”、“最”、“金”等,但表达的具体内容和用法却又各不相同,本文分别加以区分。  相似文献   

3.
本文对郭锡良等编的《古代汉语》中册“文选” 注释中的“择”“太史公”“物”“戎马之地”“横”“仰”“身虽陷败,彼观其意”、“伍”、“引决自裁”、“鄙陋没世”、“负下”“以”“岂其”“投刃”“通习”“加”“导”“舍”“路”“烈””疾”“完”“行”“治、乱”、“物”,等条,提出了异议,并作了重新诠释.  相似文献   

4.
二、信函末尾礼貌用语 对父母、祖父母,用“敬请”、“敬叩”,低两格占一行。再另起一行顶格,用“金安”、“福安”现在不多见。 对一般长辈,用“敬请”、“敬候”而不用“叩”,后面用“崇安”、“尊安”、“教安”;或用“敬颂”、“敬祈”,后面用“道祺”、“福祉”。“请”“候”与“安”连用,“颂”与“祺”、“祉”连用。  相似文献   

5.
稍懂数学的人都知道,“+”、“-”、“〉”、“〈”、“=”、“∵”、“∴”一类记号,乃是约定俗成的运算符号,分别表示“加”、“减”、“大于”、“小于”、“等于”、“因为”、“所以”的意思。此外,似乎别无他用。  相似文献   

6.
现在,各行各业都在追求“绿色化”,如“绿色发展”、“绿色能源”、“绿色心态”、“绿色生活”、“绿色出行”、绿色GDP”、“绿色文化”、“绿色环保”等,教育行业也产生了“绿色教育”、“绿色学校”、“绿色课堂”、“绿色教学”、“绿色批评”、“绿色家访”等概念。  相似文献   

7.
《现代汉语规范词典》对“雅”的解释之一是“高尚的;不庸俗的”,对“俗”的解释之一为“平庸;不高雅”。现代汉语中用表示此种解释的“雅”构成的词语有“文雅”、“高雅”、“典雅”、“幽雅”、“雅观”、“雅致”、“雅静”、“雅驯”、“雅正”、“雅气”、“雅士”、“雅人”、“雅趣”、“雅兴”、“雅号”、“雅言”、“雅意”等;用表示此种解释的“俗”构成的词语有“粗俗”、“庸俗”、“低俗”、“恶俗”、“俗气”、“俗人”、“俗套”等。由上述解释和词语可以看出,雅与俗是相互对立的,它们之间有着明显的高与低、褒与贬的区别。  相似文献   

8.
汉语常用“如”、“如果”、“假如”、“假使”、“若”、“倘”、“倘使”、“要是”、“万一”、“只要”、“除非”、“就算”等词以及通过上下文来表示“条件”,而在英语中,“条件”的表现形式同样十分丰富,多种多样。本文拟就笔者平时所见,将英语“条件”的表示法进行归纳,分别举例予以介绍。  相似文献   

9.
同义成语的来源与辨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成语里,有些成语的基本涵义是彼此相同或相近的。如:“不可一世”、“目空一切”,“目中无人”、“旁若无人”、“自高自大”、“自命不凡”、“妄自尊大”、“夜郎自大”、“唯我独尊”、“恃才傲物”、“高视阔步”、“趾高气扬”、“盛气凌人”、“颐指气使”等,都含有“骄傲”之意。而像这样的具有同义关系的成语,便可以称之为“同义成语”。  相似文献   

10.
“还”字有两个读音,读二声huan(环)音时的主要义项有三:①返回原处或恢复原状,相当于回、归、来,如“还乡”、“还家”、“还俗”、“还阳”、“还原”、“还愿”、“借尸还魂”、“得胜而还”及毛泽东诗中“三十一年还旧国”等;②归还,如“偿还”、“还债”、“还愿”、“还本付息”、“好借好还”、“还我河山”及毛泽东词中“一截还东国”(此处喻造福亚洲各国);③回报、报复,如“还手”、“还嘴”、“还击”、“还礼”、“还席”、“以牙还牙”、“讨价还价”、“打不还手”、“血债要用血来还”等。  相似文献   

11.
我国农历月份的名称,除了按自然数顺序表示以外,还有许多有趣的别称。譬如:一月别称“正月”、“陬月”、“端月”、“孟春”;二月别称“如月”、“杏月”、“仲春”;三月别称“月”、“桃月”、“季春”;四月别称“余月”、“清和月”、“槐月”、“孟夏”;五月别称“皋月”、“榴月”、“蒲月”、“仲夏”;六月别称“且月”、“荷月”、“伏月”、“季夏”;七月别称“相月”、“巧月”、“霜月”、“孟秋”;八月别称“桂月”“壮月”、“仲秋”;九月别称“玄月”、“菊月”、“季秋”;十月别称“阳月”、“小阳春”、“孟冬”…  相似文献   

12.
军队是国家机器的重要部分,如何集兵应战,是所有国家统治者要解决的问题。本文略述汉代的兵和兵役问题。我们这里所说的兵,是指战士,然而在汉代,作为军队基本要素和基础构成的战士,主要不用“兵”来名之。“兵”字在当时主要的含义是指武器,当时多用的名称是“士”或“卒”,如:“战士”、“甲士”、“介士”、“卫士”、“骑士”、“楼船士”;“士卒”、“吏卒”、“甲卒”、“县卒”、“戍卒”、“卫卒”、“正卒”、“更卒”等。出现频率最高的是“士卒”和“吏卒”。以“兵”指称战士个体,则比较少,而且往往是与“士”或“卒”相连为一个…  相似文献   

13.
本文在用郭锡良等《古代汉语》教学的基础上.对“文选” 注释中“曾”、“从’、“问讯”、“以”、“贵游”“明诏大号”“全之”“以”“御”“戎”“公”“时时”“解”“为之”“以”、“共止”、“极”、“办、 决”,进行了重新诠释.  相似文献   

14.
文言文中有一种不失副词意义的假设连词——“向”、“今”、“诚”、“果”、“必”、“微”等,常用作复句的关联词语。“向”、“今”通常作时间副词。“向”表过去时,相当“过去”、“先前”;“今”表现在时,相当“现在”,而在文言复句中,它们又常常担负连词的任务,表假设义,分别相当“如果先前”、“如果现在”等。例如:  相似文献   

15.
《红楼梦》里写笑的地方多得不可胜数,除一般地写到“笑说”、“陪笑道”之外,还勾画了各种人的各种笑貌。诸如:“含笑”、“陪笑”、“冷笑”、“嘻嘻笑”、“坎坎笑”、“哈哈笑”、“呵呵笑”、“失声笑”、“伸舌头笑”、扎手笑”、“拍手笑”、“抿着嘴笑”、“摇着  相似文献   

16.
在文言虚词教学方面,存在着一种倾向,往往只着眼于“之”、“者”、“其”、“以”、“于”、“乃”、“为”、“而”、“则”、“也”、“矣”、“焉”、“耳”、“欤”、“耶”、“哉”等十多个常见虚词,而对于“甚”、“皆”、“欲”、“复”、“然”、“故”、“是”、“或”、“何”、“若”、“所”等不常见虚词的讲和练则做得不够。其实这类虚词使用频率较高,意义和用法也比较复杂,教学时,必须多加注意。例如“然”字,在十篇课文中共出现十七次,有如下几种不同含义和用法:  相似文献   

17.
一、何谓“跑”、“冒”“滴”“漏”“跑”、“冒”、“滴”、“漏”有多种不同的理解,目前看来,至少有三种理解:一是机械学的观点,这是它的原义;二是经济学的观点,这是它的原义的引申;三是管理学的观点,这是这一概念的泛化。1.“跑”、“冒”、“滴”、“漏”的原意。“跑”、“冒”、“滴”、“漏”这一概念如同机制这个概念一样都是从机械学里面产生的,机械学里的“跑”、“冒”、“滴”、“漏”是指发动机因材质和工艺不过关,在工作过程中出现的跑气、冒水、湖机油、漏柴油现象。由于“跑”、“冒”、“滴”、“漏”,致使…  相似文献   

18.
《老子》一书蕴含着丰富的伦理道德思想。“道”,“孔德”、“常德”,玄德”,是老子的最高道德标准;“朴”、“婴儿”,是老子的最高道德理想;“无为”,是老子道德思想的基本原则;“无知”、“无欲”、“无争”,“知足”、“守柔”、“慈”、“俭”、“不敢为天下先”,是老子的道德行为规范。  相似文献   

19.
“划”字是个多音字,读二声huá(滑)音时的义项不易误写,如“划船”、“划水”、“划桨”、“皮划艇”、“划根火柴”、“划玻璃”、“手上划了个口子”、“划算”、“划得来”、“不划算”,乃至“划拳行令”、“把身上的泥土划拉掉”等,均不易误写。“划”字读四声huà(化)音时却容易于与“画”字相混出  相似文献   

20.
一、教学目标 认识7个生字,会写14个字;正确读写“旅游”、“幼龟”、“沙滩”、“侦察”、“企图”、“情愿”、“蠢事”、“返回”、“海鸥”、“补救”、“争先恐后”、“欲出又止”、“若无其事”、“见死不救”、“鱼贯而出”、“愚不可及”、“气喘吁吁”、“响彻云霄”等词语:在具体语境中理解“愚不可及”、“欲出又止”、“若无其事”等词语的意思。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