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00 毫秒
1.
戴锋 《江苏教育》2012,(33):48-50
"促进专业与产业、企业、岗位对接,专业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对接,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对接,学历证书与职业资格证书对接,职业教育与终身学习对接"是职业教育改革的方向、学校专业建设的核心。就"五个对接"来说,"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对接"更是当前职业学  相似文献   

2.
《考试周刊》2015,(99):162-163
"五个对接"理念体现了现代职业教育特征和规律。文章以《外贸函电》课程改革为切入点,指出做好职业院校内涵建设的最重要工作——课程建设改革,以全面实现专业设置与产业及职业岗位、专业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学历证书与职业资格证书、职业教育与终身学习五个方面的有效对接。  相似文献   

3.
以教育部的文件精神为指导,通过分析高职应用化工技术专业核心课程资源库建设的步骤,提出课程资源库建设目标、建设思路、建设内容和建设途径要体现专业与产业对接、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对接、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对接、职业教育与终身学习对接的"五对接"思想。  相似文献   

4.
戴锋 《职教通讯》2012,(36):40-43
对当前关注的"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对接"问题进行了思考,提出"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对接"准确且行之有效的解读是:将"职业实践过程设计为学习过程,在职业实践情境中展开学习过程"作为教学过程的设计原则,贯彻以"行动导向"为教学方法的"项目化"教学,培养学生的综合职业能力。因此,具备准确的课改教改理念,制订培养学生综合职业能力的课程标准,建设与教学需要相配套的实训基地是成功实施"对接"的要点。  相似文献   

5.
正我校的国家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示范学校建设以中央财政重点支持的烹饪与管理、汽车运用与维修、会计5个专业为引擎,以校企合作为载体,进一步明确专业办学指导思想和人才培养定位,为专业可持续发展提供坚实基础。我校的校企合作内涵为"五个共同",共同制定人才培养方案,共同构筑一体化教学平台,共同建设"双师型"教师团队,共同开展岗位技能教学,共同营造职场氛围。我校的校企合作目标为"五个对接",实现专业与产业对接、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对接、教学过程与  相似文献   

6.
"五个对接"("专业与产业对接、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对接、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对接、学历证书与职业资格证书对接、职业教育与终身学习对接")日益成为职业教育改革创新的方向,其中的"职业教育与终身学习对接"指出了职业教育在构建学习型社会中的作用,本文作者对我国终身职业培训体系的功能、形式、实施主体、基本制度进行了深入探讨。  相似文献   

7.
教育部在《关于推进中等和高等职业教育协调发展的指导意见》中提出,现代职业教育要以经济社会发展需求为依据,要与经济社会实现“五个对接”,即“专业与产业对接、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对接、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对接、学历证书与职业资格证书对接、职业教育与终身学习对接”。这五句话比较好理解,但要做到还真不容易,尤其是“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对接”。最近,到职业学校观察课堂教学,就看到一则典型案例。  相似文献   

8.
通过对德国双元制职业教育培训条例的研究,文章探索了职业教育如何实现"五个对接":教育培训职业的设置、取消和更新应充分考虑经济与产业发展的需求,实现专业与产业、职业岗位对接;企业和学校充分利用各自的资源优势制定统一的人才培养方案,实现专业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对接;学校应以职业行动能力为导向,实现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对接;考试应着重考核学生能否把所学的知识和技术技能充分运用到实际项目和工作任务中去,实现学历证书和职业资格证书对接;提升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创新创业意识,实现职业教育与终身学习对接.  相似文献   

9.
以职业胜任能力为导向,以职业技能大赛和职业资格考证为切入点,以"项目导向、任务驱动"为核心,探索教材建设与职业标准对接、教学模式与教学方法对接、仿真操作与生产过程对接。将"化工总控工"仿真模块技能大赛标准、职业资格考证标准、化工生产典型案例及相关理论知识融入教材内容,创新"教、学、做、考"四位一体教学模式编写教材内容,建立凸显技能的考评体系,突出学生职业胜任能力。  相似文献   

10.
2010年12月,教育部副部长鲁昕在全国中等职业教育教学改革创新工作会议上讲到,要把实现"五个对接",即专业与产业、企业、岗位对接,专业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对接,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对接,学历证书与职业资格证书对接,职业教育与终身学习对接,作为教育教学改革创新的目标。  相似文献   

11.
项目教学应用在室内设计专业中,将理论教学融入工作过程、职业情境中,有利于发挥学生在学习中的主动性、创造性、独立性,突出教学与实践的紧密结合,反映室内设计专业教学与职业岗位要求的有机衔接。本文所述项目教学模式在突出了"五个合一"的同时,强调了市场性原则,即贴近就业市场,寻求与企业、行业衔接,以项目带就业,上岗"零适应期",使教学模式与就业市场全面对接,不仅推动学生就业与职业岗位的良性互动,而且有利于使教师转变成实干型、经验型的"双师型"教师。  相似文献   

12.
朱俊玫 《海外英语》2012,(8):88-89,95
中职基础英语教学应遵循"以实用为主,够用为度"的原则,突出中职英语教育中的职业特色,以就业为导向,提高学生的职业能力。文章从对接理念的提升、教学管理的改进、课程设置优化、教材内容完善、教师自身素质的提高,对基础英语与专业英语过渡的有效对接途径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3.
《中国职工教育》2014,(12):71-72
我校自2008年底始在实训基地规范化建设中引入7S管理。学校与7S结缘,缘于三方面需求:中职教育与现代企业管理对接需要,以期实现五个对接,即专业与职业岗位、教材与岗位技术标准、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学历证书与职业资格证书、职业教育与终身学习对接;学校实训基地规范化建设需要,响应省教育厅号召,"建立现代企业管理模式和标准化管理机制,让学生在学校就能感受到企业严格管理氛围,使实训基地成为中职学校培养人才、服务社会的重要平台";学校育人文化整体推进的需要,以实训基地引入7S管理为契机,延伸渗透到学校各个层面,加强学生"规范"、"养成"意识,渐成习惯,提高职业素养、就业能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本文将对以"行事"改变观念,以"形式"内化实效问题进行分析,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高等职业教育的课程标准应该与职业岗位要求对接。在将职业岗位要求向课程标准转化的过程中,应以国家职业标准为线索,从岗位典型工作任务分析中获取职业岗位要求。求出国家职业标准要求与职业岗位要求的交集和增量,将交集部分作为课程标准核心要求,对增量部分进行相关性分析,以确定增量部分的哪些要求应该纳入课程标准。对交集部分和强相关的增量部分进行归类求和,以此为依据形成课程体系,研制课程标准。提出课程标准与岗位要求对接的范式—"615"螺旋式课程标准开发模型。在行动导向的教学实施中,教学进程中的时空关系应符合"教学对角线"原则。  相似文献   

15.
以广西生态工程职业技术学院《森林营造技术》课程为例,阐述了在以工作过程为导向的职业教育课程改革背景下"产学一体、工学结合"教学模式的内涵:实现职业教育与产业对接,实现专业与职业岗位对接,实现教学与生产对接。介绍了课程实践教学中模拟实训、项目承包等经验及收到的良好效果。  相似文献   

16.
<正>当前校企合作大体上有如下几种:一是就业方面的合作,例如开展订单培养,疏通就业渠道,以各种名义进企业实习。二是硬件、实训场所、实训基地建设方面的合作,包括"拉赞助"。三是工学结合或岗前培训。四是科研领域的合作。五是课程领域的合作,例如合作开发工作过程系统化的项目课程。构建以工作任务为中心、以项目课程为主体的职校课程模式是职业学校的核心问题之一,依托课程开展教学是职业学校的基石,我们要实现专业与岗位对接、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对接、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对接更离不开课程  相似文献   

17.
陈志祥 《职教通讯》2012,(33):20-24
以高职数控技术专业为例,阐述了项目课程开发应遵循"以工程过程为导向,以行动职业标准为基础,以职业能力培养为主线"三个原则。根据项目课程的内涵,课程开发要达到"四对接"的目标,并在专业教师、企业专家和课程开发专家共同参与下实施,同时,应在总结经验的基础上做好项目课程开发的保障工作。  相似文献   

18.
<正>伴随科技和社会的发展,建筑工程的规模、功能和技术变得大型化、多样化和复杂化。工程项目所采用的新材料、新结构技术、新设备和施工技术越来越先进,节能技术、生态技术、信息控制技术等众多学科与建筑学的融合越来越紧密。为了有效落实教育部职业教育"五个对接"(即职业岗位、专业与产业的对接,职业标准与专业课程内容的对接,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的对接,职业资格证书与学历证书的对接,终身学习与职业教育的对  相似文献   

19.
文章从中职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教学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出发,以浙江省中职新课改精神为指导,研究人才培养模式、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教学方式、管理制度和评价机制等,探索构建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1611"人才培养模式,力图体现专业与产业、职业岗位对接.专业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对接,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对接,学历证书与职业资格证书对接,从而解决培养什么样的人才、如何培养人才、如何建设专业等问题.  相似文献   

20.
工作过程导向的应用电子技术专业课程体系设计与实施应对接专业职业岗位能力确定课程目标,针对专业职业岗位需求选取课程内容,基于电子产品开发工作过程序化课程内容,基于行动导向设计教学方法的原则构建工作过程导向的"电子设计与制作"课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