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在科学课教学实践中,我们已经认识到科学记录是学生理解科学知识的有效工具,是呈现学生亲历探究过程的有效载体。教师在教学中也普遍重视科学记录,要求学生在探究过程中进行科学记录。但在实际教学中,仍存在一些问题。  相似文献   

2.
在科学课教学中,要让学生养成根据具体情况使用文字、图表、画图、符号等方式进行科学记录的习惯。科学记录是孩子们科学探究的足迹,是孩子们科学探究的信息超市,是表达交流、推测、分析得出结论的事实依据,伴随着整个科学探究过程。良好的科学记录习惯,有利于学生养成实事求是、  相似文献   

3.
姚伟峰 《江苏教育》2012,(13):47-48
为了有效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增强学生的探究能力,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在教学中一定要落实"科学探究记录"这一环节。可以通过"人人都有科学探究记录、精心设计科学探究记录、丰富科学探究记录形式",走向学生的思维过程,从而有效地提高科学记录质量,以保证学生的科学探究是有"价值"的行为。  相似文献   

4.
科学探究与物理知识的建构是一个统一的过程。科学探究能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内在动机,使学生有效学习物理。因此,教师在教学中要利用探究式教学,培养学生正确的学习方法和自我汲取知识的内部能力。  相似文献   

5.
潘才杰 《快乐阅读》2013,(12):66-67
小学科学教学要以有效教学的理论为指导,根据学科的特点,在科学探究过程中,通过聚焦有效问题、引导有效预测、有效指导探究、开展有效研讨等有效教学的手段来提高科学探究效率,从而提升学生的科学素质。  相似文献   

6.
在科学课教学中,我们经常要求学生进行力所能及的、形式多样的科学记录。大家也形成了一个共识:科学记录是学生理解科学概念和过程的有效工具。但在实际教学中.有关科学记录仍存在:一些值得思考的问题:学生的科学记录应该记什么,怎样记?怎样结合科学课的特点和学生的生理、心理特点,对学生的科学记录进行有效指导?怎样使科学记录本发挥应有的功效?怎样利用学生的科学记录对自己的教学进行反思?等等。本期我们编发了一组有关科学记录的文章,以期引起老师们进一步探索和思考。[编者按]  相似文献   

7.
王传习 《考试周刊》2013,(45):152-152
科学探究是一种重要而有效的学习方式。增进学生对科学探究的理解,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是初中化学教学的重要内容。本文在分析科学探究对于化学学习重要意义的基础上,阐述了化学课堂教学中"科学探究"的实施过程。  相似文献   

8.
如何借助有效的探究活动促进学生形成并发展科学概念,是当前科学课堂教学研究的热点之一。笔者试图在教学中,让学生在活动中适时采用画图的方式来提高科学探究的有效性,从而帮助学生建构科学概念。当然,这里的画图指的是学生在科学探究学习过程中,用绘画或图示的方式记录表达自己观察、实验的过程和结果,是区别于语言、文字、表格、实物、  相似文献   

9.
1撰写探究报告的意义 探究报告是学生对探究活动过程的记录和探究结果的书面汇报。《义务教育物理课程标准》要求初中学生能够写出简单的探究报告。让学生撰写探究报告可以促使学生真正参与到科学探究中去,动手操作,动脑思考,记录并研究自己所经历的探究过程,不仅可以增强科学探究的实效性,还可以使学生体味科学探究的艰辛和乐趣,领悟科学的思想和精神,学会科学的探索方法。因此,撰写探究报告对于物理探究教学来说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0.
王锋 《考试周刊》2013,(93):135-136
探究教学是物理教学的必然要求,在中学物理教学中开展探究教学可以从创设激发好奇心的问题情境、提供有结构的材料、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三个方面入手。在物理课程实施过程中有效开展科学探究学习,需要教师正确理解科学探究的意义,转变教学观念,树立实施科学探究式教学的信心,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培养科学探究能力和提高适应现代生活能力为目标,发挥学科优势,把科学探究能力作为课程改革的突破口,从而使科学探究能力的培养成为物理教学的重要环节。  相似文献   

11.
张志伟 《考试周刊》2010,(16):181-182
探究性教学改变了单纯以教师传授知识为主的学习方法,构建了以学生为学习主体、重过程、重体验的学习方式,对有效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具有重要意义。那么,如何在教学中作好科学探究呢?是不是做做实验,搞些活动,就是探究学习了呢?在教学实践中,我深刻体会到:科学探究应该是扎扎实实、充满乐趣的过程,而不是热热闹闹,走走过场。那么在生物教学中,怎样才能将探究学习真正落实到位?下面我就在探究教学过程中的尝试来谈谈自己的体会。  相似文献   

12.
翁华福 《考试周刊》2011,(32):218-219
初中科学教学应该创造条件让学生贴近生活体验生活,充分暴露学生的探究过程,在体验探究中有效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本文作者结合科学新课程实践,从创设生活化情境,激发体验探究;提供生活化材料,实施体验式探究;鼓励动手操作,彰显探究过程;有效促进合作,交流互动体验;及时回归生活,应用体验知识等方面探讨了初中科学教学如何贴近学生生活体验,有效开展体验式探究学习的问题。  相似文献   

13.
所谓数据是指学生在科学探究活动中通过观察,实验等得到的相关实验数据。对于学生来说,数据是他们在科学探究过程中最真实的记录,是他们通过观察、测量、实验、记录等方式获得的,是科学探究的依据。对于科学教师来说,不懂得数据在科学教学中的重要性,就不能充分理解科学的本质是“严谨和证据”,就不能引领学生理解什么是证据,怎样获得可靠的证据去解释世界,就不可能在课堂上引领孩子们真正上好科学课。  相似文献   

14.
"科学探究"是小学科学课程标准中出现频率最多的关键词之一。在小学科学教学中,如何组织学生亲历一个又一个探究活动,使学生的探究活动真正成为"有效探究学习的活动过程"呢?  相似文献   

15.
初中科学是一门综合性很强的课程,让学生亲自参与到以科学探究为主的学习活动中,可以使他们进人一个全新的探索过程,在知识的海洋中去体会、去理解。以生为本是初中科学课堂有效教学的核心,联系生活是初中科学课堂有效教学的基础,实验是初中科学课堂有效教学的支点。  相似文献   

16.
刘学山  成际秋 《广西教育》2011,(35):41+44-41,44
当前的初中物理教学注重让学生经历科学探究的过程,学习科学探究的方法,培养学生科学探究的精神,这给教师的课堂教学提出了很高的要求。要使新课程理念在课堂教学中真正得到贯彻落实,教师必须摒弃低效的注入式教学,实施有效教学,努力打造高效的课堂教学模式。下面就《电热器》一课谈谈初中物理有效教学的一些做法。  相似文献   

17.
新课程标准明确提出要让学生有机会主动地体验探究过程。强调科学探究是一种重要而有效的学习方式,并将科学探究作为义务教育阶段化学课程重要学习内容。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应该从多方面考虑该如何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  相似文献   

18.
科学的核心是探究,探究是过程,也是目的。《科学课程标准》强调过程,强调学生探索新知的经历和获得新知的体验。因此,在科学教学中,加强对探究教学的研究显得尤为重要,根据学生身心发展的规律,我注重帮助、引导学生营造和维持学习过程中积极的心理氛围、设计恰当的学习活动,让学生在自主、合作学习中探究,在探究中自主、合作与交流,使学生在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探究学习中主动地、富有个性地学习,感悟地、体验地、自觉训练地学习,促进学生形成科学有效的学习方式。我的做法是:  相似文献   

19.
周志强 《考试周刊》2012,(19):123-124
有效教学的基本特征是学生自主学习,科学探究是课堂有效教学的一种体现方式,反思创新是有效教学的终极目标.为了实施有效教学必须关注教学过程中学生的情感体验。  相似文献   

20.
邱红 《物理教师》2013,(11):41-42
物理教学的基本理念之一是注重科学探究,让学生经历科学探究过程,学习到科学研究的方法,培养学生探索精神,实践能力以及创新意识.这就需要教师在探究式教学中,尊重学生学生的主体地位,引导学生大胆质疑、合理猜想、智慧设计、有效操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