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也谈语文课中的审美教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贺孝成 《科教文汇》2009,(14):119-119
语文审美教育是素质教育的一部分,它贯穿于整个语文教学体系中,是一种潜移默化的熏陶过程。小学语文教师应引导帮助学生做到这样几点:观察发现生活中潜藏的美、在文学作品中领略感受美、在作文训练中创造表达美。  相似文献   

2.
钱惠芳 《科教文汇》2009,(17):106-107
生活中到处都是美,同样,生活中到处都有美的创造活动。在漫长的岁月里,人们除了在自然界、社会生活和艺术领域中进行着多种多样的创造之外,还要通过美育,实现自身的美化。在某种程度上说,审美活动本身就是对人的一种造就。在今天的技校语文教学中,美感教育是紧紧渗透在其中的,我们在教学实践中从美学的角度去引导学生观察这些美、欣赏这些美,对开拓学生的视野、陶冶他们的情操、提高他们的审美情趣,有很大的帮助。让学生在一定的美欣赏基础上展开联想,这样,学生在感受美的同时,也培养了自己联想的能力,并能更好地培养自己对真正的美的追求。  相似文献   

3.
陆丽丽 《科教文汇》2014,(1):118-119
对美的事物的体验,主要在于是否有一颗细腻而敏感的发现与感受美的心。如果心的状态是充盈而安宁的,那么不论外在条件怎样,它都不缺乏对美的发现。同时,在发现美的那一刹那的心灵,又会觉得生活是幸福的。从这一层面上来说,善于并乐于发现和体验美的生活,无疑是幸福而充盈的。本文笔者主要是粗略探讨审美与人的幸福感二者在某一特定层面上是可以或者应该融通的。  相似文献   

4.
“语文”是知识的载体、文化的载体,教师教学主要目标是传授语文知识和传播文化。同时,“语文”也是美学载体,语文教学几乎可以传达世界上美学家们所致力研究的一切美。语文的主要任务是让学生在审美感知中获得美,获取知识,在美的熏陶中发展语文能力。斯宾塞曾说:“我们所赋予审美教育及其赏心乐事的价值,并不少于其他的东西。倘使没有绘画、雕刻、音乐、诗歌和其他自然美所产生的情感,人生就会失去一半美好的意义。我们不得以这些爱好的培养和满足为不重要,而且相信今后这些爱好将占人类生活的更大部分。”一节语文课,自始至终都应该有审美的积极参与才能产生完美的效果,才能赋予语文课以生生不息的艺术活力与清新美感。也正因为如此,语文课堂教学艺术具有如下审美特征。  相似文献   

5.
语文学科就是一门具有浓郁的美育特色的课,语文课本上的那一篇篇具有情感震撼力量、飞扬着灵性的小说、散文,一首首或清雅、或激昂、或含蓄的诗歌,既有知识之美,也有情感之美,更有艺术之美。因此,我认为教师的主要任务是让学生在审美感知中获得这种美,在美的熏陶中发展语文能力。同时,语文课堂教学,也是指教者智慧、激情和技巧熔铸而成的艺术,而任何艺术品都在于突破因袭的模式,创造独特的美学风范。  相似文献   

6.
热爱美、追求美、创造美,是人的天性。人类的一切活动,无不体现着人的本质力量对象化;人类的一切文明成果,无不积淀着人类的审美心理。新闻活动也是人类的一种审美创造活动,新闻作品也是人类对自身历史的一种审美描述成果。作为研究人类审美实践的美学,也理应将新闻纳入自己的视野,研究新闻美,建构新闻美学理论。正是基于这样的学科背景,对中国传统美学在当代新闻实践中的具体影响和应用予以解释。  相似文献   

7.
语文学科就是一门具有浓郁的美育特色的课,语文课本上的那一篇篇具有情感震撼力量、飞扬着灵性的小说、散文,一首首或清雅、或激昂、或含蓄的诗歌,既有知识之美,也有情感之美,更有艺术之美.因此,我认为教师的主要任务是让学生在审美感知中获得这种美,在美的熏陶中发展语文能力.同时,语文课堂教学,也是指教者智慧、激情和技巧熔铸而成的艺术,而任何艺术品都在于突破因袭的模式,创造独特的美学风范.……  相似文献   

8.
啦啦操运动既是一项能够满足人们健身需求的运动,也是一项能够满足人们审美和娱乐需求的运动。对于啦啦操这项集体育、艺术于一体的项目来说,美在实践中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是人与人在啦啦操审美中互动沟通的基石。本文通过文献资料、观察法,对啦啦操的美学特征和及美学表现进行理论研究,分析得出啦啦操能够快速发展最大的优势在于啦啦操特有的美的文化与艺术;啦啦操的快速发展遵循着美的规律,包含着美的内容,体现着人类的审美追求;客观呈现啦啦操中蕴含的美学内涵,旨在为啦啦操美学研究提供一种新思路,为教练员的创编、训练、教学及参赛活动提供美学理论依据,同时指导观众正确认识啦啦操运动,提高大众对啦啦操的鉴赏能力,从而促进啦啦操运动健康、快速发展。  相似文献   

9.
张旭斌 《中国科技信息》2008,(4):238-238,242
在中专语言教材中,诗歌、散文、小说、寓言、童话等不同文体,占有很大的篇幅。这些文学作品语言生动、风格各异,有的娓娓道来,如数家珍;有的慷慨陈词,似江河横溢,它们无不蕴含着美的因素,无不闪烁着美的光芒。它们从不同的侧面、不同的角度反映了不同时代、不同民族、不同国度的审美情趣、审美要求和审美理念,凭借着这一巨大的美学资源优势,在语文教学中实施、渗透、强化审美教育,有目的地引导学生发现自然美、感情社会美、鉴赏艺术美,对促进语文教学改革,推动学校素质教育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0.
"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和健康的审美情趣,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积极的人生态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因而,小学语文教学应该是处处充满"美"的教学。那怎样才能把语文教学中的美发挥得淋漓尽致呢?重要的是要依靠学生自己的研究和探索,让他们以自主性、探究性学习为基础,通过个人或小组合作的方式,从学生生活和社会生活中收集大量的信息,通过自己的分析、判断、处理,从而真正去感受美:一、"探究"中感受"内容美",二、"探究"中体验"意境美",三、"探究"中领悟"思想美"。  相似文献   

11.
语文审美教育,就是教师充分挖掘语文教学诸因素中丰富的美学内容,在引导学生获得语文知识和技能的同时,对学生进行审美教育,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陶冶学生的道德情操,提升学生的精神境界,提高学生欣赏美、表现美、创造美的能力。  相似文献   

12.
杨红霞 《科技风》2013,(20):185
德国诗人席勒曾经说过从美的事物中找到美,这就是审美教育的任务。语文教学的目标,不仅要培养学生听说读写的能力,更要注意在语文教学过程中渗透美学教育,培养学生积极的人生态度和正确的价值观,提高文化品位和审美情趣。本文就是从现代诗歌教学的角度分析了语文课堂的美学教育。  相似文献   

13.
吴利娜 《内江科技》2011,32(7):196+182-196,182
我们生活的世界并不缺少美,真正缺少的是发现美的眼睛。语文是人类的精神家园,是人类诗意的栖居地,是人类审美的集中表现。本文主要从文章分析、写作训练两方面阐述了在语文教学中渗透审美教育的一些方法,指出了语文教育是对学生进行审美教育,陶冶学生情操、净化学生心灵,引领学生形成正确的审美观、人生观,从而帮助他们提高审美素质,创造美好生活的途径。  相似文献   

14.
小学语文教材中的许多课文是文质兼美的优秀作品,具有很高的审美价值。教学中发掘教材中的美学内容,对学生进行美感教育,正是新课标所倡导的。经过初步的探索我认为,小学语文审美教学可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实施。  相似文献   

15.
夏晓华 《科学大众》2013,(9):96+180
《新纲要》把学前儿童艺术教育定位在审美的范畴内,强调了对儿童审美感受的引导。审美心理结构的塑造,是使人从自然的人变为审美创造的人。这是全面发展教育重要组成部分。而丰富多彩的审美教育活动深深地吸引着每个孩子,孩子对生活中的色彩美、造型美、协调美、对称美等多种形式的美表现出由衷的喜爱,对美的敏感性得到了发展,使幼儿具备一双会发现美的眼睛,增强幼儿感受美、表现美、创造美的能力。  相似文献   

16.
武玉亭  刘传海 《科教文汇》2008,(14):164-164
在古典文学的园林中随处可以观赏到“美”的鲜花。如果我们能从美学的角度引导学生观察这些“美”,欣赏这些“美”,对开拓学生的视野,陶冶他们的情操,提高他们的审美情趣,有很大的帮助。  相似文献   

17.
在古典文学的园林中随处可以观赏到"美"的鲜花。如果我们能从美学的角度引导学生观察这些"美",欣赏这些"美",对开拓学生的视野,陶冶他们的情操,提高他们的审美情趣,有很大的帮助。  相似文献   

18.
新的语文课程标准提出:“注重语文应用、审美与探究能力的培养,促进学生均衡而有个性的发展.……审美教育有助于促进人的知、情、意全面发展.文学艺术的鉴赏和创作是重要的审美活动,科学技术的创造发明以及社会生活的很多方面也都贯串着审美追求.未来社会更崇尚对美的发现、追求和创造.语文具有重要的审美教育功能,……应关注学生情感的发展,让学生受到美的熏陶,培养自觉的审美意识和高尚的审美情趣,培养审美感知和审美创造的能力”.中学语文教材选编了大量的美文,给我们提供了一个进行美育的天地.新的课程标准的颁布,也为高中语文美育指明了方向.在高中语文教学中,要把知识教学与能力教学结合起来,又要在教学的各个环节里,渗透审美情趣和审美追求的教学,培养学生的正确审美观,提高他们鉴赏美、创造美的能力.  相似文献   

19.
美学的基本问题, 即美所涉及到的主客体的关系问题。这种关系在审美活动中形成, 美也就在审美活动中产生。美不美, 完全以事物、客体对象能否适应审美主体的审美观点, 能否引发受这种观点控制和支配的美感意识为转移。所以, 美的显现规律就表现、体现着 “审美——美感——美”这样一个关系序式上  相似文献   

20.
本文从语文审美教育感知美、认识美、发现和创造美三个方面入手,初步探讨了中学语文教学的审美教育,最大限度展示出语文教学的美育性。本文认为语文教学中的审美教育具有其自身的特点,表现为形象性、情感性和愉悦性。如何在中学语文教学中进行审美教育,本文认为一要关注自然社会,做美的发现者;二要培养学生鉴赏美的能力,即提高识别美丑的能力;三要诱发审美的情感,学会表达美,创造美的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