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有一年夏天,我到一位朋友家去,我发现在他孩子活动的地方,贴着一些易贴便笺。比如,在孩子的书桌的台灯下,贴着一张“看一遍书,再做题”的便笺,在床头柜上贴着一张“别忘了上好闹钟”的便笺,在挂书包的地方贴着一张“书带齐了么”的便笺。  相似文献   

2.
好心情     
大二上学期的一天,我去礼品店给远方的好友先生日卡。在各式各样的卡片中我选中了一张印有黄玫瑰的生日卡,旁边有一张书签般大小的卡片,上面印着“好心情”三个字,好友曾经说过:黄玫瑰代表永远的友情。那段时间我心清很不好,于是买了两张,一张送给好友,另一张就留给了自己。我把这张“好心情”夹在常翻的书里当当书签使用,烦闷时便拿出来看看画面上的小溪、野花连同两行诗情画意的小字,足可以驱赶我心中的不快,营造一份久违的愉悦。这张“好心情”伴我渡过了那段忧郁的日子。一天上晚自习,我把那本夹着“好心情”卡片的书放在自…  相似文献   

3.
九岁那一年     
我9岁的那个夏日,是我人生路上的一个里程碑。那天午后,我正在街上闲逛,一家很特别的商店吸引了我。透过窗户,我看见许多人正安静地坐在那里,专心地读着什么。好奇心驱使我走了进去。嗬,这么多的书!一个又一个放满了书的架子紧挨在一起,占满了屋子的四壁。这里会有多少书?几千?几万? 我正惊疑着,一位坐在桌边的女士温和地问我:“我能帮你什么忙吗?” “我……哦,您这是什么商店?” “我这里可不是什么商店”,她微笑着告诉我,‘这里是一个公共图书馆。只需要一张借书卡就可以借阅,你也想要一张吗? “我?要的。” 于是…  相似文献   

4.
无题     
下午,Miss 张走进教室,在讲台上来回走动了几分钟,一脸怒气地质问班上的“油条”道:“你为什么看两眼书就和同桌说话?”“我没有!”“油条”理直气壮地回答。“还敢说没有,我分明看见了!”面对Miss 张的逼问,“油条”分辩道:“我看三  相似文献   

5.
季晨 《小火炬》2012,(6):25-26
“家长签名”是一项令我头疼的“苦差事”,你瞧,又来了。今天上午的第三节课,一张红单子发下来,一张要家长签名的告家长书。拿在手上.我忍不住叹气。可能有人会说,不就是签一张告家长书吗。有啥难的?大家有所不知哪。因为我是寄读在老师家,只有周末才回家,今天是周二。根本无法给老爸、老妈签名!  相似文献   

6.
妈妈在窗外张贴了一张纸——“出租空房”,这很快引来了海德先生。“房子不错。”海德先生评论说,“今晚我就将我的书和行李搬来。”我们从未见过这么多的书——足足堆了一马车!我纳闷,要读完这些书,可能一辈子也不够吧?相比之下,海德的行李倒十分简单:似乎只有一只破箱子和几件旧衣服,鞋子则除了脚上那双开了口子的旧鞋外,并无多余的。  相似文献   

7.
去岁读书     
刘敬 《教育文汇》2014,(2):41-41
又是严冬。2013年的日历翻到了最末一张。回头一想,我这个书虫在这一年还真的“咬”了不少书。  相似文献   

8.
全国许多地方的“三星GALAXY S4”手机广告牌或横幅,上面赫然写着:“辐射低百倍,保密更安全,高铁不掉线,上网更极速。”看到“低百倍”这几个字,脑海中一下子想起自己在语文课堂上针对有些同学分不清分数和倍数的用法,所讲过的一次亲身经历——有一回,我到书店里买书。看到一堆定价二十元的书前有张字条:降价一倍。于是我挑了一本。又看到一堆定价三十元的书前有张字条:降价两倍。于是我又挑了一本。  相似文献   

9.
我的表姐     
每当我见听到别人在表扬某个人“向雷锋叔叔学习”、“发扬雷锋精神”的声音时,我就会想起我的表姐来,她也是一个发扬雷锋精神的人。①寒假的一天,我和表姐到书店买书。书没买成就想回家②。我在我们回家的路上,表姐拾到一个钱包。打开一看,里面有一张一壹百元和①“见到”与“声音”不搭配,应改为“听到”。另外,“我就想起我的表姐来”话似乎没说完。②语意不明。改成“书没买成,我们就往回走。”意思就明晰了。一张拾元的人民币③。我高兴地说:“佳佳姐,你不是说要买一架钢琴吗?现在有钱了,我们就去买吧④!”佳佳姐严厉严肃地说:“不,这…  相似文献   

10.
我是那个在2006年2月8日,在天涯网站上发帖《大家来说说小时候父母对你做过最狠的事吧》这张帖子的那个“蜘蛛洞小仙”。事后我又自己顶自己的帖子,灌水说:“我爸说过的最狠的话是:‘猪啊猪!说你是头猪吧,猪还没你这么高的脚。’”今天,我爸爸用了我的电脑,在收藏夹里发现了我发的这个帖子,他并不知道“蜘蛛洞小仙”就是我,他指着电脑就破口大骂。“这些猪!难道我们做父母的养他们一场,打一下骂一句也不行?还要记这么久?”我爸爸这个人文化水平不高,脾气很不好,尤其是嘴巴特别坏,稍不顺心就要骂人。那年我中考没有考上重点,心情压抑,吃得很…  相似文献   

11.
张杰 《教育文汇》2013,(21):45-46
这天放学的时候,一位年轻的快递员给我送来网购的书。他看着我一直笑,而我却毫无反应。“张老师,你不认识我了吗?我是你的学生。”  相似文献   

12.
礼物     
又是除夕之夜。团圆饭吃过好久了,我看了老爸无数眼,心里默念:压岁钱!压岁钱! 去年是两张“工农兵”,崭新的,今年是三张?四张?……可期末考试……看来今年的压岁钱是泡汤了。“唉——”正当我暗自长吁短叹时,爸爸进来了,他提着一袋东西,沉甸甸的。是美味佳肴?是书?是文具? 爸爸仿佛看出了我的心思,说:“这是给你的压岁钱,也是我  相似文献   

13.
我十分喜欢捕捉昆虫,而且是个捉虫能手。但是,有一种虫子我却从来没有捉到过,它的名字叫“独角仙”。无论如何一定要捉住“独角仙”!今年夏天,我发现离我家不远的一个树林里有很多很多的“独角仙”。那个村子里长着许多枹树,我每天都要去看一看,可是  相似文献   

14.
1.人生是一张纸,调好色,拿起笔,你可以绘出多彩的图画。人生是一首歌,人世间的悲欢离合、喜怒哀乐,都可以谱出或壮美或凄婉的乐章。请以“人生”为话题写一篇文章,谈谈你对人生的体验和感悟。2.关于读书,你一定有许多话要说。请以“我与书”为话题写一篇文章,结合你的读书经历,谈谈你的想法、看法、体会和认识。如“书伴我成长”、“与书一起走过的日子”、“书教给我做人的道理”、“书给了我创作的灵感”等。3.大学扩招,一石激起千层浪,或褒或贬,众说纷纭。请你围绕大学扩招的利弊得失,自选角度,自拟文题,写一篇作文。4.中国“杂交水稻之…  相似文献   

15.
不老的故事     
我爱孩子 ,所以 ,我永远忘不了那些感人的故事。2月16日星期一阴今天正式开学了 ,还有一套幼儿用书未发 ,我骑车上新华书店取回来。返家途中 ,行至一十字路口 ,被一位骑“木兰”摩托车的中年妇女飞车撞倒。我爬起来 ,幸好没摔伤 ,可一看书 ,傻了眼 ,整捆书最底几本全被路面污水弄脏了。我生气地说 :“你看 ,书都坏了!”那位妇女却反驳道 :“书坏了找谁?活该!”“你骑车错了道 ,才将俺连人带车摔下 ,你怎么……”我愤怒了。“你咋呼什么?一个臭老师 ,能得上天?”她一下子摔过一张百元钞票 :“赔多少 ,拿吧!”看着她得意的神情 ,我浑…  相似文献   

16.
二、对话的形式要多样,多则新 学生作文例2: 张老师说:“这么说,这本书是你给他的啰?” 我说:“不,是他从我手里抢去的。” 张老师说:“这书到底是谁的?” 我说:“是我的。” 张老师又说道:“你为什么把这种书带到学校来?” 我将这段对白抄录在黑板上,结合同学们人物对话呆板、生硬的普遍现象,以批改作文的方法,讲述了作文对话写作中常用的四种基本形式。 1.人物在对话之前。如;张老师说;“这么说,这本书是你给他的啰?” 2.人物在对话之中。如:“不,”我分辩道,“是他从我手里抢去的。” 3.人物在对话之后。如…  相似文献   

17.
我爱书。我爱书中的意境,书中优美的旋律;我爱书,所以我读书;我读书,所以我快乐。我读书,使我乘上苏轼的轻舟,听着乘客和舟子们的歌“桂棹兮兰桨,击空明兮朔流光……”月光下,观赏沿岸的赤壁,回想当年刘备与曹操在此的赤壁之战——那壮观、那气势。观赏赤壁,享受着山间的明月和清风,亲身感受一下“微风徐来,水波不兴”的神化境界。我读书,使我和李白一起畅游天姥山。独览那“天姥连天向天横,势把五岳掩赤城”的壮丽,去那“訇然中开”的仙门前,听着“虎鼓瑟兮”,看着“鸾回车,仙之人兮列如麻”的神仙的世界。让我也坐上“鸾回车”风光一番,享…  相似文献   

18.
谁知我心     
望着眼前这一张张试卷,听着父母对我的“谆谆教诲”,我的眼泪不争气地流了下来。父母无奈地看着我说:“回房好好想想吧。”于是我只能拿着试卷回了房间。此时,已是深夜,除了秋虫的鸣叫,一切都是静悄悄的。我望着漆黑的窗外,想着他们失望的神色,鼻子一酸,尽管努力克制着,却还是泪流满面。我擦干眼泪,坚定地对自己说:“我不能认输,我也不会认输!”于是我坐直了身子,拿起书,可这时,疲倦却像虫子一样侵蚀着我的每一根神经。于是我撑起疲倦的身子,打开那泛黄的相册,看着那一张张熟悉的照片,我不禁回想起了很多。以前,我有一个幸福的家。虽然并不…  相似文献   

19.
都因痴迷笔仙15岁的金珊、贾弘、任陆是亲密朋友,她们痴迷一种“笔仙”游戏。在烛光下,俩玩家手掌相贴,手掌问夹根铅笔,闭眼念叨“请笔仙,请笔仙”,接着发问迫切求答的问题:如“我能否考上县城中学?”  相似文献   

20.
《珍贵的教科书》记叙了在战争年代,张指导员为保护教科书而光荣牺牲的事迹,赞颂了他为下一代勇于献身的崇高精神。在教学中,我把握住重点词语,启发学生想象,理解其内在联系,领会人物的精神品质。 如这一课的第三段,重点讲了张指导员用生命和鲜血保护教科书的事,其中有这样几句话:“书领到了,我们俩每人背上一捆高兴地往回走。”回来的路上遇到敌机轰炸,“我”被炸昏。“等我醒来,发现自己头部受伤,指导员趴在离我不远的地方,一动不动。那捆书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