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37 毫秒
1.
刘国兵 《科教文汇》2010,(12):127-128
针对应用型高校人才培养需求,以车辆工程专业汽车检测与故障诊断技术课程作为试点,从课程教学内容、教学方法、能力培养、考核方式等方面进行了有益的改革尝试,提出了多种思路与想法,以培养具备检测维修汽车总成能力的高级应用型专门汽车人才。经过教学实践,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2.
本文从汽车检测与诊断技术课程实施现状和存在问题出发,以培养应用型汽车人才为目的,探讨了以工作任务为导向的项目化教学法在该课程的运用方案及实施条件。  相似文献   

3.
针对汽车市场对专业人才的需求以及汽车营销学课程的特点,结合我院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模式,对汽车营销学课程教学中运用行为导向教学法进行了探讨。行为导向教学法实施的过程和在汽车营销学教学中的具体运用,对提高应用型本科教学质量,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4.
《科技风》2020,(16)
针对职业教育发展的要求和当前行业发展的需求,本文在学习OBE教学理念的基础上,对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专业的《实体造型技术(汽车)》课程进行改革,结合汽车行业对汽维专业的应用型人才需求,设计符合企业发展需求的课程目标、课程内容,培养学生实际的工程实践能力。  相似文献   

5.
林春景  黎建华  艾运阶 《大众科技》2012,14(4):226-227,217
《过程检测与控制》是自动化专业一门核心课程,对自动化专业人才培养非常重要,为了提高应用型人才培养质量,以CDIO教学理念对本课程的实践教学进行改革,对课程实践内容进行项目化教学,并在考试方式进行改革,培养学生工程应用能力。  相似文献   

6.
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我国对应用型人才的需求激增,培养实践能力过硬的应用型人才已成为国家中长期教育战略。该课题针对机电传动控制课程,以应用实践能力培养为导向开展教学改革研究,梳理机电传动控制课程教学内容,建立知识能力进阶矩阵,研究培养实践能力的教学内容与教学形式。通过课程教学改革的实施,激发了学生对机电传动控制课程的学习兴趣,增强了学生的学习动力,提高了学生的实践应用能力,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7.
分析了能力与应用型人才培养要点,构建了信息管理专业应用型人才的能力框架,以“扎实专业基础+广博专业领域+凸显专业特色”为设置课程的基本原则,指出应对各种能力特别是核心能力培养的支撑课程进行必要的改革和建设。  相似文献   

8.
《发动机电控系统的检测与修复》是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专业的专业核心课程。本课程主要针对汽车机电维修工的岗位能力要求,培养学生利用现代检测仪器和诊断设备进行发动机电控系统的故障诊断、零部件和分总成的检查及更换、故障分析等专业能力,同时注重培养学生的社会能力和方法能力。本文从“基于工作过程的职业教育”理论的核心出发,论述了基于工作过程的教学实施过程及教学方法,为该课程的改革指明了方向。  相似文献   

9.
检测技术与仪表是一门发展迅速、涉及面广且实践性很强的课程。本文从检测技术与仪表的课程性质和特点出发,注重学生实践能力和工程思维的培养,在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实践环节以及课程考核形式方面进行教学改革。不断提高教学水平与教学质量,培养具有较强实践能力和社会适应能力的较高素质应用型人才。  相似文献   

10.
詹长书  崔淑华  李冰 《黑龙江科技信息》2013,(11):285+292-285,292
本文探讨了汽车检测技术课程的特点,结合当前的教学内容、工程教育和汽车检测技术的发展,从教学体系、教学方法与课程考核方式等方面对该课程进行的改革。通过课程教学改革,在学到理论知识的同时,增强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自学能力与创新精神,培养学生的工程实践思想和能力。  相似文献   

11.
孙莉莉  雷永锋  杨明 《大众科技》2021,23(8):109-111
应用型高校是以培养适应生产实际需要的应用型人才为目标,要求被培养对象具有扎实的理论基础与实践能力.文章针对高等理工类院校《电气控制与PLC》课程特点以及教学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为了弥补理论与实践教学环节的不足,提高应用型、创新型人才的综合能力,提出了基于工程应用的课程改革与研究,实现高校人才培养与用人单位的无缝对接.课程改革具体措施包括整合课程体系、将工程实例与虚拟仿真结合、开展"教学做"一体化教学模式、丰富教学资源、改进课程考核内容与方法、培养学科竞赛苗子人才等.实践证明,以工程应用为目标的课程改革,提高了学生的工程应用能力,教学效果明显改善,用人单位满意度显著提高.  相似文献   

12.
应用型本科人才应具备本科基础、应用特征、专业特长和职业素养,区别与学术型、技能型人才,其培养模式必须具备培养应用型能力的特征.文中分析了汽车行业和地方经济发展与人才需求关系、社会需求与汽车人才的能力特征,总结了当前汽车类专业培养模式存在的不足,探讨以产品开发为主线的项目化教学人才培养模式,通过产品对象,牵引人才培养计划...  相似文献   

13.
曲力戈 《科教文汇》2011,(6):32-32,46
本文将制图课程与应用型高等院校的人才培养目标以及专业能力有机地结合,体现了应用型院校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这一主题。  相似文献   

14.
基于社会对工商管理专业人才素质与能力的要求,以"基础—素养—技能—特质—应用"为主线,从复合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目标出发,构建了能力培养视角下工商管理专业核心课程群,突出学生的专业素养培养、应用与实践能力培养、专业特质培养、创新能力培养和国际视野培养,并以"专业特质培养"子课程群为例,进行了建设内容的探讨。  相似文献   

15.
何时清 《科教文汇》2013,(19):75-76
为培养受用人单位欢迎的高素质汽车检测与维修人员,本文针对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专业课程教学中的理论与实践分离问题,提出了"三个转变"、创设"三种氛围"和培养"三项能力"的教学理念,开发出紧密贴近汽车维修实际的教改课程,采用"理论实践一体化"项目教学,教学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16.
为培养受用人单位欢迎的高素质汽车检测与维修人员,本文针对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专业课程教学中的理论与实践分离问题,提出了"三个转变"、创设"三种氛围"和培养"三项能力"的教学理念,开发出紧密贴近汽车维修实际的教改课程,采用"理论实践一体化"项目教学,教学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17.
《科技风》2021,(21)
面对市场对人才需求的不断变化,构建系统、有效、创新的毕业设计教学模式,提高学生对市场环境的把握和了解能力的培养,是高校培养创新型人才教育的必然趋势。我校汽车工程系所设置的专业是以培养应用型创新人才为目标的专业,紧紧围绕现代汽车行业的发展和市场需求的变化,研究相关领域的运行规律,培养适合市场需要的、汽车工程系专业应用型创新人才。本文在分析市场对人才需求以及我校人才培养目标的基础上,研究了毕业设计课程设置的合理性,创新教学模式引入的有效性,以及综合评价体系构建的完整性,及其对人才培养的影响。  相似文献   

18.
近年来,随着汽车产业的快速发展,与汽车相关的职业岗位越来越多,对汽车专业人才的需求也随之高涨。因此,在全国各地市中等职业学校和高等职业院校相继开设汽车检测与维修、汽车制造与装配、汽车营销等相关专业,以培养具有一定技术能力水平的汽车专业应用型人才十分必要。但是,职业教育面临着很多问题,比如学生入学成绩和知识基础差,学校资金不足,设备落后,甚至办学基本条件都达不到国家要求,尤其是在师资力量方面存在很大的问题。本文就"双师型"教师在汽车检测与维修专业教学中的现状做具体阐述分析。  相似文献   

19.
近年来,随着汽车产业的快速发展,与汽车相关的职业岗位越来越多,对汽车专业人才的需求也随之高涨。因此,在全国各地市中等职业学校和高等职业院校相继开设汽车检测与维修、汽车制造与装配、汽车营销等相关专业,以培养具有一定技术能力水平的汽车专业应用型人才十分必要。但是,职业教育面临着很多问题,比如学生入学成绩和知识基础差,学校资金不足,设备落后,甚至办学基本条件都达不到国家要求,尤其是在师资力量方面存在很大的问题。本文就“双师型”教师在汽车检测与维修专业教学中的现状做具体阐述分析。  相似文献   

20.
围绕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总目标,本文从应用能力培养、设计学校专业特色实验、参加创新竞赛等方面介绍了我们在移动嵌入式课程的实验教学改革中采取的创新模式。通过这些措施的实施,有效地促进了移动嵌入式课程实验教学的改革,达到了以实验教学改革促进课程建设的目的,实现了培养应用型人才的目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