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80 毫秒
1.
杨献珍同志关于“合二而一”的观点,是否认矛盾、调和矛盾的形而上学世界观,和“一分为二”是根本对立的。可是,姚伯茂同志继《浅评关于“一分为二与合二而一”的讨论》(七月十九日《人民日报》)后,又发表了《再评关于“一分为二和合二而一”的讨论》(八月二日《文汇报》,竭力为杨献珍同志的“合二而一”制造论据,歪曲“一分为二”,美化“合二而一”。在《浅评》中,姚伯茂同志通过虚构的矛盾分类,力图使“合二而一”和“一分为二”平分天下,而在《再评》中,已经不满足于独霸一方,把“合二而一”吹得非常美妙,认为“从本质上说”、“合二而一”也“是对立统一规律的通俗表达”,企图全部取而代之。姚伯茂同志的论点是错误的。论据是用诡辩、曲  相似文献   

2.
本文结合建国以来的经济建设实践,研究分析了杨献珍的经济辩证法思想,认为杨献珍不仅提出了“尊重唯物论”、“尊重辩证法”的哲学命题,而且把唯物论贯穿于他的经济辩证法始终;不仅提出了“合二而一”的命题,而且突出强调“矛盾对立面的统一”,要正确处理经济工作中的诸种矛盾关系.他针对经济工作中的“历史超越论”、“唯意志论”、“形而上学独断论”等错误观点展开了批判,丰富了马克思主义唯物辩证法思想和中华民族的思想宝库.  相似文献   

3.
8月15日《江淮学刊》(第4期)李凡夫:《坚持斗争的哲学反对矛盾融合论——评杨献珍同志的“合二而一”论》作者指出,杨献珍同志在理论工作上的错误不是偶然的、个别的,而是长期的、一系列的。例如,在基础与上层建筑的问题上,在思维与存在的同一性问题上,杨献珍同志都有过比较严重的错误。当然,问题不在于是不是有过错误,而是在于能不能改正错误。从当前的事实来看,杨献珍同志并没有从过去的错误中吸取教训,而是进一步发展了他的错误。问题的严重性就在这里。《江淮学刊》(第4期)马数鸣:《方以智的“合二而一”是辩证法吗?——与杨献珍同志商榷》《江淮学刊》(第4期)李双成:《在烦琐  相似文献   

4.
“一分为二”即对立统一规律,是唯物辩证法的实质和核心;“合二而一”,是形而上学的矛盾调和论。马克思主义者宣传“一分为二”;可是,杨献珍同志却大讲其“合二而一”。广大干部和群众,通过自己的工作,自己切身的实践斗争,通过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著作的学习,领会到“一分为二”的辩证法的重要性和正确性。“一分为二”日益深入人心。在这样的情况下,杨献珍同志要以“合二而一”来歪曲、代替、反对“一分为二”,并不那么轻而易举。所以,杨献珍同志就不能不制造种种论据,采取种种手法,来达到这个目的。杨献珍同志用一些什么手法来反对马克思主义革命辩证法呢?  相似文献   

5.
杨献珍当年讲“合二而一”的目的主要是为了阐明矛盾的同一性;“一分为二”与“合二而一,,是有机联系在一起而密不可分的,然而它们的倾向和侧重点有所不同;“合二而一”不仅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一种尝试,而且与当今和谐社会建设所需要的思维非常一致,具有极强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6.
不能以“合二而一”代替“一分为二”目前,我国哲学战线上,正在开展着一场新的激烈的论战,这就是关于“一分为二”和“合二而一”的论战。“一分为二”的革命辩证法,愈来愈为广大同志和人民群众所掌握,成为他们正确认识当前国际国内阶级斗争形势的有力思想武器。它帮助人们认清帝国主义同世界革命人民的矛盾和斗争是不可调和的,马克思列宁主义同现代修正主义的矛盾和斗争是不可调和的;它增强了人们同帝国主义和各国反动派以及现代修正主义进行斗争的勇气,增强了人们取得胜利的信心。可是,正在我们党加强宣传“一分为二”的革命辩证法的同时,杨献珍同志却大讲其所谓“合二而一”论,同党大唱对台戏。杨献珍同志反复地不厌其烦地宣传“任  相似文献   

7.
1964年5月29日《光明日报》艾恒武、林青山:《“一分为二”与“合二而一”——学习毛主席唯物辩证法思想的体会》该文章分为三部分:(一)事物是由对立的两个方面构成的,对立的两个方面是不可分割地联系在一起的。这种情况反映到人们的头脑中,中国古人是用“合二而一”(见〔明〕方以智著:《东西均》)来表达的。作者认为,从自然界的各种现象到人类社会、思维等等,没有一种事物不是“合二而一”的。“合二而一”正是表达了辩证法的最基本的规律——对立统一规律。(二)事物本来是“合二而一”的,这是不以人们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规律,我们就要按照事物的本来面貌来认识书物。用什么方法来分析、研究“合二  相似文献   

8.
目前哲学战线上正在展开关于“一分为二”和“合二而一”的论战。这场论战的实质是,唯物辩证法和反对唯物辩证法的斗争;马克思列宁主义阶级斗争的学说和资产阶级阶级调和论的斗争;无产阶级的世界观方法论和资产阶级的世界观方法论的斗争。“一分为二”是唯物辩证法的实质和核心,是无产阶级革命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合二而一”否定矛盾的斗争,坚持反对唯物辩证法,是反动的资产阶级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在这场论战中,杨献珍同志是“合二而一”论的代表。“合二而一”,并不是杨献珍同志的独创。它是  相似文献   

9.
最近正在进行着一场“一分为二”与“合二而一”的大辩论。这场大辩论是从艾恒武、林青山在《光明日报》发表的《“一分为二”与“合二而一”》一文开始的,接着杨献珍同志关于“合二而一”的思想之被揭露,这场大辩论的实质和意义就更为明朗化了。这决不是什么咬文咀字,而是直接关系到无产阶级世界观和资产阶级世界观的争论,唯物辩证法和形而上学的争论;是关系到用什么样的指导思想来观察和处理当前的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和我国社会主义革命与社会主义建设的争论,因此,它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本文打算就以下的问题,发表一些意见。  相似文献   

10.
一、不能把吕大临、方以智的思想充作马克思主义的对立统一规律在7月17日《人民日报》所载王中、郭佩衡同志的文章中,摘抄了一些杨献珍同志关于对立统一规律的见解。其中,杨献珍同志一再把马克思主义的对立统一规律说成就是古人吕大临的“合有无谓之玄”(注)与方以智的“合二而一”论。我以为,这种做法是反历史主义的。其结果,必将马克思主义降低到吕大临、方以智的水平,从根本上曲解马克思主义的这一重要原理。吕大临、方以智都是中国封建制末期的思想家。他们所处的时代以及他们自己的阶级地位、知识水平,都使他们没有、也不可能发现科学的对立统一规律。  相似文献   

11.
学习和把握“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核心内容,既要避免庸俗化,也要避免片面性和简单化;要坚持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把“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核心内容与中国共产党的性质、任务和宗旨相联系,始终把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作为党开展一切工作所必须坚持的基本立场。  相似文献   

12.
“速度”与“速率”是力学中的两个基本概念。它们之间既有区别,又有联系。但有的地方却把这两个概念搅在一起,混淆不清;也有人硬是把这两个概念对立起来,说成“风马牛互不相关”的绝对没有联系的两个概念。要正确理解这两个概念及其间的联系,就必须从这两个概念的提出来着手研究。如  相似文献   

13.
<正> 毛泽东同志在《在省市自治区党委书记会议上的讲话》中,在谈到“双百方针”问题时,曾对斯大林所说的辩证法的基本特征提出批评。毛泽东同志是这样说的:“他第一条讲事物的联系,好象无缘无故什么东西都是联系的。究竟是什么东西联系呢?就是对立的两个侧面的联系。各种事物都有对立的两个侧面。他第四条讲事物的内在矛盾,又只讲对立面的斗争,不讲对立面的统一。按照对立统一这个辩证法的根本规律,对立面是斗争的,又是统一的,是互相排斥的,又是互相联系的,在一定条件下互相转化的。”(《毛泽东选集》第五卷,第347页)应当怎样理解毛泽东同志的这个批评呢?斯大林第一条讲事物的联系,诚然,马克思主义从来不否认事物的联系,恰恰相反,按照恩格斯的说法,唯物辩证法是“和形而  相似文献   

14.
“矛盾对举”就是在作文的过程中把矛盾对立着的两个概念或互相排斥着的两个形象对举地组合在一起,以表达某种复杂的心理和思想情感。恰当运用这种方法,可以使文章平添许多亮点。一、深远基调的显现将看似矛盾而实际上并不矛盾的内容组合在一起,奠定全文感情基调,显现深刻的意义和久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15.
一对杨献珍同志“合二而一”的批判,从一九六四年到现在,已经十五年了。真理面前,人人平等。作为一个哲学工作者,对哲学原理作一些新的探索,理应受到人们的鼓励。有不同的看法,完全可以摆事实,讲道理,通过平等的讨论,逐步取得一致的意见。一九六四年,关于“合二而一”的讨论刚刚开始,陈伯达控制的《红旗》便以“报道员”的名义定了调子,作了政治结论,说什么“合二而一”“是系统的彻头彻尾的形而上学”,“同党唱对台戏”,是“有意识地适应现代修正主义的需  相似文献   

16.
“矛盾”是唯物辩证法的一个重要概念,是学习中的一个重点和难点,它之所以是重点,是因为矛盾是事物发展的源泉和动力,是唯物辩证法的核心。如不学好矛盾概念,就不可能学好唯物辩证法的其他原理,就不可能了解事物联系和发展的实质,就不可能理解辩证法和形而上学的对立。它之所以是难点,是因为有些同学往往将日常生活中的所谓矛盾概念混同于哲学中的矛盾概念,把一些不团结的现象,如争吵,冲突称之为矛盾,把团结友爱,协同一致视为不存在矛盾,把前言不对后语看作为矛盾等。显然,这是对唯物辩证法所讲的矛盾缺乏科学的理解。也只有学好矛盾概念,真正理解它,才能树立对立统一的观点,学会全面看问题,克服片面性,少犯形而上学的错误。因此,我们应当下力气学好矛盾概念。  相似文献   

17.
乒乓球运动员徐寅生同志,不久以前对我国女子乒乓球运动员作了一次讲话。这个讲话很好。贺龙同志已经把它介绍给我国的全体运动员阅读和学习。贺龙同志指出:徐寅生同志这篇讲话,提出了和正确地解决了几个很重要的问题。首先是我们国家的运动员应孩为谁打球?他说得好:要把祖国的荣誉放在第一位,坚决抛开个人得失;其次是要树立一个什么样的作风问题,他以自己的经验说明了怎样从战略上藐视困难,从战术上重视困难;第三,他提出运动员也要像解放军那样,思想上经常有杆枪,时时事事联系到怎样打好球,要胸怀雄心壮志,平时刻苦练球,比赛敢打敢拼。平时练球要和比赛、特别是和国际比赛的实际情况相结合,要从难、从严、从实战出发,要敢于破旧创新,打倒形式主义、教条主义,等等。徐寅生同志这篇讲话,充满了辩证唯物论,处处反对唯心主义和任何一种形而上学,是一篇活学活用毛浑东思想的好作品。毛泽东同志经常教导我们,一切共产党人和革命干部,都必须学习马克思列宁主义的辩证唯物论,都必须学会在实际工作中运用辩证唯物论,这是我国社会主义事业不断取得胜利的最重要的保证。我们如果不用辩证法和唯物论的观点,而是用形而上学和唯心论的观点,去看问题,做工作,就会产生片面性和主观主义,就不可能对于客观事物作恰当的分析,就会脱离实际、脱离群众,就会在政治上犯错误。徐寅生同志讲的是打球。可是,所有从事理论工作、政治工作、经济工作、文化工作、军事工作的同志们,都可以从中学到许多东西,学到辩证唯物论,学到毛泽东思想。我们希望,大家都来认真地读一读这个讲话。  相似文献   

18.
关于“一分为二”与“合二而一”的討論,是从艾恒武、林青山两同志在《光明日报》发表的《“一分为二”与“合二而一”》一文引起的。但是,从七月十七日《人民日报》刊登的王中、郭佩衡两同志所写的《就“合二而一”問題和楊献珍同志商榷》一文来看,早在艾、  相似文献   

19.
<正> 最近,省政府召开了农民教育电话会议,提出了一九八四年新的战斗任务。会议要求农民教育战线的同志,要认清形势,振奋精神,积极行动起来,为推动农民教育事业的健康发展奋勇前进。首要的问题是要努力提高我们的认识水平。自党的十二大以来,人们对农民教育在两个文明建设中的地位和作用的认识不断提高,但在实际工作中,由于左的思想影响和小生产思想的束缚,“无用论”、“对立论”的观点仍在一些同志的头脑中程度不同地存在着。他们  相似文献   

20.
谈做好新形势下的思想政治工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江泽民同志在中央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的讲话中指出:“要把做群众思想工作与帮助群众解决实际问题结合起来,既讲道理又办实事,既以理服人又以情感人。”这是我们党做群众思想政治工作的丰富经验的科学总结,是新形势下做好思想政治工作的最好方法,也是做好思想政治工作的基本原则。一、把做思想工作与解决实际问题结合起来做思想工作与解决实际问题,是一个有机联系的整体,二者相互制约、相互作用,不可偏废。在实际工作中,有些同志不能把二者统一起来,成为两张皮,产生不了相互促进的作用。有的同志只注意做思想工作,而不去解决实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