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礼部韵略》(以下简称《韵略》)是宋代一部专门为科举而设,作为考官、士子共同遵守的审音定韵标准的韵书。丁度等奉敕编纂,仁宗景祐四年(1037)六月丙申旨准颁行。从景祐四年至南宋灭亡(除去庆历新政、熙宁变法、绍圣时期、崇宁废科举的数十年),《韵略》一直是宋代场屋必备的权威工具书,熊忠《古今韵会举要·自序》称:"宋省监申明,儒绅论卞,《韵略》集注,殆且五十余家。"增修、增订之频,刊布流传之广,远非宋初其他官修韵书如《广韵》、《集韵》所可匹敌。  相似文献   

2.
《原本广韵》为《切韵》系韵书,其抄本收录于《四库全书》。《原本广韵》为略本《广韵》,成书晚于《重修广韵》。因其编刊来源于元代闽地建安私刻,校勘不精,错失讹误颇多。兹就其引书作一全面梳理,发现存在四类问题:书名用字讹误、书名用字简省、书名误引、误增引书。这些引书错漏当据相关内容对比,作相应订正。  相似文献   

3.
辽释希麟所撰《续一切经音义》(下简称《希麟音义》)中引用有数条《广韵》,大致保存了辽时所见《广韵》的原貌,本文拟就其所引《广韵》与唐传本《切韵》、《唐韵》及宋代所撰《广韵》的异同略作考探。  相似文献   

4.
孙愐所撰《唐韵》确有开元、天宝两本。历史文献记载的"孙愐"、"孙愐切韵"、"孙愐广韵"等资料,与孙愐《唐韵》同实异名,而"唐韵"也存在同名异实的现象。唐以后,《唐韵》所传版本很多。"唐韵"之名,是人们根据其成书年代而称说的,如《王仁昫刊谬补缺切韵》也有称"唐韵"。从《唐韵》到《广韵》之间,有《广唐韵》、《雍熙广韵》等韵书,但与《切韵》系统韵书关系不大。  相似文献   

5.
《永乐大典》(以下简作《大典》)"送"韵"宋"字下所录李焘《续资治通鉴长编》(以下简作《长编》),今存者计有:卷12306—12308太祖开宝四年二月丁卯朔至太宗太平兴国元年岁末(辑本《长编》编入卷12—17);卷12399—12400仁宗庆  相似文献   

6.
从引书看《广韵》的文献学价值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广韵》是一部重要的韵书,是隋陆法言《切韵》经过唐五代及宋初诸家增字加训而成。在加训的过程中,《广韵》增引了很多典籍。《广韵》有着非常丰富的引书,因而在目录、版本、校勘、辑佚等方面,无论是对已亡佚书还是现存典籍,都有不容忽视的价值。  相似文献   

7.
《草书礼部韵宝》五卷,宋高宗赵构书。日本延享四年(1747年,清乾隆十二年)东都书林刻本。卷首序后有墨笔题识四行,文录下:"右《草书韵宝》五卷,日本覆元刊本,彼国人岛田彦桢所赠也。彦桢名翰,覃思著述,东瀛甚重其人。此书不见收藏家著录,中国亡佚久矣,转赖海外翻刻以传,‘礼失求野’,不其信欤。光绪丙午(三十二年,1906年)闰四月廿八日东门菜慵识。"(下钤"丁"字圆印)  相似文献   

8.
《通志》是我国历史上有重要影响的一部史学巨著,它成书于南宋绍兴年间,全书二百卷,包括本纪二十卷、年谱四卷、略五十一卷、世家、列传、载记一百二十二卷,暨目录二卷。所收史事从三皇以至隋,“内容浩繁,该括甚大”。作者郑樵(1103—1162),宋兴化军莆田人,因其先住莆田西溪,自称西溪逸民;后居莆田西北夹(?)山讲学数十年,人称夹  相似文献   

9.
薛福成(1838—1894),字叔耘,号庸庵,江苏无锡人。同治间以副贡入曾国藩幕府,参与"剿捻"、查办天津教案等事宜,光绪元年以知州入李鸿章幕府,十年授浙江宁绍台道,十四年任湖南按察使,后出使英、法、意、比等国。薛福成纵览经史,好为经世之学,擅长办理外交。他一生著述丰富,《庸庵全集》收录了他所撰的《庸庵文编》四卷、《续编》二卷、《外编》四卷、《海外文编》四卷、《筹洋刍议》一卷、《浙东筹防录》四卷、《出使日记》六卷、《续刻》十卷、《出使奏疏》二卷、《出使公牍》十卷等十种书。  相似文献   

10.
适应时代的需要,一部大型的、历史性的汉语语文辞典--《汉语大词典》第一卷出版发行了,其余各卷也将陆续与读者见面。它不仅“义项完备,释义确切,层次清楚,文字简炼,符合辞书科学性、知识性、稳定性的要求。”(见《汉语大词典》前言);而且,在注音方面,也同样着重从语词的历史演变过程中,采用古今两时段注音法,审订和标出了历史的和现代的正确读音。现代音,根据汉语拼音方案,用拼音的字母标出普通话读者。古音,分中古音与近古音,以中古音为主。主要根据切韵音系的韵书,在《广韵》、《集韵》的反切后依次列声调、韵部与声类,如“广(guǎug《广  相似文献   

11.
《庐山记》作者陈舜俞,字令举,乌程(秀州嘉兴县)人,《宋史》有传.其本传(卷三三一)云:“舜俞字令举,湖州乌程人.博学强记,举进士,又举制科第一.”据宋杨潜《云间志》卷中《进士题名》、《至元嘉禾志》卷十五《宋登科题名》、《光绪嘉兴府志》卷四《选举·宋进士》所载,其于庆历六年(1046)中进士乙科.嘉祐四年(1059),于明州观察推官任上,应才识兼茂明于体用科,考入第四等.累官屯田员外郎、知山阴县①.神宗熙宁三年(1070),以不奉行青苗法,降监南康军盐酒税.熙宁八年(1075)卒.  相似文献   

12.
晚清文人鲁一同(1805-1863),字通甫,亦称通父,幼居安东(今江苏涟水),后迁山阳(今江苏淮安)。擅长诗文创作。其诗文集包括《通甫类稿》四卷、《通甫类稿续编》:二卷、《通甫诗存》四卷、《通甫诗存之馀》二卷及《通甫类稿补编》二卷等,本文即对各书的成书、流传及版本情况试作一些考察梳理。  相似文献   

13.
1 为什么要修《四库全书》 盛世修书,这是中国的传统。宋太宗命令大臣学士修《太平广记》500卷、《太平御览》1000卷、《文苑英华》1000卷。宋真宗进一步继承这个传统,修《册府元龟》1000卷。称为宋代四大书。明代永乐皇帝诏修《永乐大典》,成为中华民族文化遗产中非常值得骄傲的一部大书。清代康熙皇帝诏修《全唐诗》。《佩文韵府》、《康熙字典》等。康熙皇帝的第三个儿子成亲王胤祉让他的门客陈梦雷修了一部10000卷的大书《古今图书集成》,雍正四年用铜活字排印5020册。  相似文献   

14.
“湘学复兴之导师”邓显鹤是清代著名学者、诗人、文献编纂学家.《广韵》是宋代官修的韵书,也是我国第一部官修韵书.邓显鹤于道光三十年(1850年)始重刻张本《广韵》,讫于咸丰元年(1851年).此书现藏于首都师范大学(原北京师范学院)图书馆、上海图书馆、四川省图书馆、台湾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日本京都大学人文科学研究所等地.邓显鹤重刻本《广韵》不仅对于《广韵》版本的研究具有重要的意义,而且为邓显鹤学术观点、学术思想的研究等提供了重要的文献资料.  相似文献   

15.
《广韵》是在隋唐时代共同语的基础上吸收了南北方音和古音一些成分的一个音系,罗常培先生曾说过:"所以无论国内什么地方的方音都不能超越它的范围,同时也没有一个地方的方音能够跟它恰好相合。"《渡江书十五音》所反映的是闽南漳州方音系统。本文着重对《渡江书十五音》的韵字进行了穷尽式研究,以期比较它们与《广韵》韵母的源流关系,本文只节录了阳声韵比较部分。  相似文献   

16.
《全宋诗》册一二卷六六四页七七六九吕陶《范才元参议求酒于延平使君邀予同赋谨次其韵》诗,出《净德集》卷三二。此诗又见于《全宋诗》册三一卷一七八五页一九九○四张元干,题同,出《芦川归来集》卷二。考吕陶(1028—1104)为北宋人,张元干(1091—1131)为南宋人。查苏籀《双溪集》卷三有《次韵范才元中秋夜》,李处权《崧庵集》卷一有《送范才元》,吕本中《东莱诗集》卷一九有《送范才元》,且张元干诗中另有《次韵范才元中秋不见月》,此四人皆南宋人,范才元与他们同时。吕陶《净德集》乃四库馆臣据《永乐大典》所辑,故有误,此诗应为张元干作…  相似文献   

17.
高似孙,字续古,号疏寮,浙江余姚人。淳煦十一年进士,历官校书郎,守处州。高氏著述颇富,有《经略》、《子略》、《史略》、《集略》、《剡录》、《唐科名记》、《蟹略》、《砚笺》、《兰亭考》、《唐乐曲谱》、《纬略》、《疏寮小集》、《疏寮小集补遗》,《骚略》、《造诗句图》、《烟雨集》等。《史略》是我国现存最古的史部解题书目。成书于宋宝庆元年,清康熙以降,已不复见,直至光结年间,在日本发现,经杨守敬校后刊行,现有《古逸丛书》本、《四明丛书》本,《后知不足斋》本、《丛书集成初编》本。本书的内容为:卷一述《史记》,卷二述两  相似文献   

18.
韵书是六朝以后的一种新学科。唐代以诗赋取士,韵书的实用日广,故唐代韵书的派别亦极多。然而,在遗失的唐代韵书于敦煌被发现之前,学界误以为大宋重修《广韵》即全部袭用隋陆法言《切韵》上书,而不知它是博采了唐人的众家之说。故其音韵研究多所局限。自从罗振玉在清廷内府抄出唐人写本王仁昫《刊廖补缺切韵》以后,又经王国维等人的发轫研究,国人才知道《广韵》以外的韵书别有系统。最近由浙江古籍出版社出版的杭州大学古籍所博士生导师姜亮夫先生的《瀛涯敦煌韵书卷子考释》一书,对此进行了最全面最系统的研  相似文献   

19.
国家图书馆藏有黄丕烈过录的段玉裁校勘《广韵》,其中大字旁多有墨笔△等符号。这些符号尚未得到关注。通过穷尽考察,排除校勘、自注作用的符号外,我们确定其功用:说明《广韵》某韵某字的上古音归部不属于该韵所对应的上古音韵部,故因其功能称之为"异部符号"。根据这些符号可以知晓各字在段氏体系中的上古音归部情形,再将其与《六书音均表》和《说文解字注》中的归部进行比较,可以发现段氏标示这些符号的时期相较于《表》《注》要更早一些,《广韵》符号、《表》《注》中的归部大致代表了段氏早、中、晚期的归部观点。若对三者异同进行分析,并归纳改易之由,可以明显看出段氏对于"同谐声者必同部"的归部准则在不同时期有着不同的认识与运用:在早期时对该准则较为谨守,在中晚期时则相对不再那么严遵,而会根据反切或其他材料,或直接对原归部进行改易,或对所谐声符进行调整再改易原归部。  相似文献   

20.
建国二十八年来,在毛主席、党中央的亲切关怀和正确领导下,翻译出版马恩列斯著作取得了很大成绩。已经翻译出版了《马克思恩格斯全集》三十九卷、《列宁全集》三十九卷、《斯大林全集》十三卷,编印了四卷本的《马克思恩格斯选集》和四卷本的《列宁选集》,还出版了大量的马恩列斯重要著作单行本、专题言论摘录和文集。到目前为止,马恩列斯较重要的著作和书信绝大部分都已有了中译文,有的还有两种译本(如马克思的《资本论》、《剩余价值理论》,恩格斯的《反杜林论》等),基本上满足了广大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