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13 毫秒
1.
《孙子兵法》被称为“东方兵学鼻祖”、“兵学圣典”。《孙子兵法》现已广泛运用到政治、商业等领域,举一反三,同样应用于竞技体育之中。其中关于制定战略决策的英才考察和法制考察的辨证唯物思想,与现代竞技体育有十分密切的关系,对现代竞技体育发展具有一定的学术研究价值。  相似文献   

2.
《孙子兵法》是我国现存最早的古代军事名著,它问世后,对我国军事思想的发展产生了重大的影响,在世界军事史上也占有重要地位,享有"世界古代第一兵书"、"兵学圣典"的美誉。现在《孙子兵法》已广泛应用于军事、政治、外交,乃至经济等各个领域。而作为竞技体育一部分的网球运动无疑也是一个重要领域,中国古代兵法谋略思想对竞技网球运动肯定会有十分重要的启迪和借鉴作用。文章通过文献资料法、案例举证法、综合分析法阐述了《孙子兵法》谋略思想在现代竞技网球比赛中的实际应用。  相似文献   

3.
《孙子兵法》在竞技体育管理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孙子兵法》全书共计十三篇,所论述的军事思想广博精深、观点严谨,管理思想极为丰富。探索和借鉴《孙子兵法》中的一些管思想,并将其应用于竞技体育管理实践,从中寻找得胜之术,使我国悠久的历史文化遗产为现代竞技体育管理服务。本文着重就《孙子兵法  相似文献   

4.
从现代竞技体育角度来看,《孙子兵法》中的战略思想和策略思想对现代体育活动具有极为重要的实用价值和现实借鉴意义,本文结合三十六计中的打草惊蛇、反客为主、擒贼擒王和走为上着四个案例分析研究,探讨《孙子兵法》与竞技体育的价值,  相似文献   

5.
从现代竞技体育角度来看,《孙子兵法》中的战略思想和策略思想对现代体育活动具有极为重要的实用价值和现实借鉴意义,本文结合三十六计中的打草惊蛇、反客为主、擒贼擒王和走为上这四个案例分析研究,探讨《孙子兵法》与竞技体育的价值。  相似文献   

6.
《孙子兵法》虽为古代兵书,但其中蕴含的思想也适用于当今的竞技体育领域,尤其是我国足球改革方面。运用文献资料法、逻辑分析法阐述了《孙子兵法》的精髓与足球改革之间的关系,旨在为我国足球改革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7.
《孙子兵法》虽是一部军事名著 ,但已被广泛地应用于其他领域和学科。它的战略思想也极适用于当今竞技体育的技战术 ,并有普遍的指导意义。一、先发制人的战略战术思想《孙子兵法》中有一句名言 ,叫做“以佚(逸)待劳”。如何才能做到战场上以我的安逸来对待敌人的疲劳呢?这就必须掌握主动权。所以 ,孙子《虚实篇》中提出 :“凡先处战地而待敌者佚 ,后处战地而趋地者劳。”《军形篇》上说 :“是故胜兵先胜而后求战 ,败兵先战而后求胜。”在《九地篇》又提出 :“先夺其所爱 ,则听矣”。处处从先敌一着出发 ,牢牢掌握主动权。在竞技体育中 ,…  相似文献   

8.
《孙子兵法》是中国古典军事文化遗产中的璀璨瑰宝,是兵学理论的凝结和元典,其内容包罗万象,思想深邃博远,被誉为“武经之冠冕”。它的基本原则和思想对后世的影响,已经超越了军事的范畴而渗透到社会的各个领域。少林武术,作为中国传统武术的代表,在形成发展的过程中,其技术、战术无不受到《孙子兵法》思想的熏染与浸润。  相似文献   

9.
《孙子兵法》,亦称《孙吴子兵法》,《孙武兵法》,成书于公元前五世纪春秋末期,是我国也是世界上最古老的军事理论著作。它问世以来,对我国古代军事思想的发展,产生了重大影响,在世界军事史上也占有重要的地位,被誉为“东方兵学鼻祖”,“兵学圣典”。《孙子兵法》是讲究运筹定计,讲究对抗谋略的。而运动队组队及其承担任务、训练的过程,实际也是运筹帷幄、定计、谋划的过程。因此,笔者试图在把《孙子兵法》的思想引入运动队的组建上作一些尝试。  相似文献   

10.
《孙子兵法》虽为古代兵书,但其影响力已扩及到政治、经济、外交等各个领域。由于战争与现代竞技体育不仅在直接目的──而且在运用手段──都是直接相通的。故借鉴孙子之五德的思想精髓和孙子关于战争之“知”的理论,来探讨《孙子兵法》与现代竞技体育运动的共性.  相似文献   

11.
综合运用文献、文物双重互证法等考察两汉时期军队的体能、技能训练体系。从《汉书·艺文志》所载“兵技巧”类书目入手,探讨两汉时期军事体育与战争形态、武器装备及军队训练的关系,其中“兵技巧”主要包含“习手足——军队的体能训练”“便器械——使用兵器的技能训练”“积机关——军事工程学领域的方法”三方面内容。两汉时期的“兵技巧”在军队体能训练和技能训练方面的特点和价值体现为:①引入手搏、剑道、蹴鞠等一系列身体活动作为“习手足”的训练手段与方法;②形成从民间到军队以弓射、骑射、弩射以及刀、剑、戟、矛为核心的“便器械”技能训练体系。两汉是中国古代战争和军事训练的重大变革时期,以车战和步战为主的中原军队必须面对北方游牧民族以骑射为主的新型战争,其军事体育和军事训练体系为在汉匈战争中取得最后胜利提供了重要保障。  相似文献   

12.
采用文献资料法、逻辑推理法,对《孙子兵法》之势篇在篮球比赛中的指导作用进行分析,指出:“势”篇的论述,体现了朴素的辩证法思想在军事学术史上有重要价值,对指导篮球比赛亦有重要作用,建议:篮球比赛中要发挥自己的特长,打出自己的特色,并最大限度地抑制对方的发挥。  相似文献   

13.
文章采用文献资料法、逻辑分析等方法,通过对中国武术国际化进程以及中国武术的分类进行研究,进一步阐述了中国武术的"奥林匹克"出路,首先应积极发掘、创设、恢复和推动器械对抗、骑兵对抗、模拟仿古军事武术、武状元N项比赛、功夫竞技等新的武术竞技项目。重新审视中国武术运动的文化定位,跳出西方人的框架,逐步打造出一个中国武术的"奥林匹克",旨在为后奥运时代中国武术的发展提供一些思路。  相似文献   

14.
"教法格"出现于宋代,是军事人才选拔、军事兵器规定,军队训练规章,将领晋升等统一明确的制度,该制度规范、系统地促进了军事训练的完善和战士的武艺的提高,深刻影响了民间武艺的发展。《武经总要》、《武经七书》、《教法格并图像》、《武举条例》、《在京校试诸军技艺格》等武学书籍以及军事制度都可统称为教法格。文章运用文献资料法、逻辑分析法、案例分析法等研究方法,在介绍教法格形成背景的同时,分析出教法格对后世武术发展的巨大影响,从而对宋朝的武术发展有更为清晰的认识。  相似文献   

15.
武术作为一种“道”的载体,承载和体现了我国古代的思想政治、人文伦常、兵备武略等几乎所有传统文化因素,所以在运用它时要有好的价值定位。在中小学开设武术课,首要的是要与民族精神结合在一起,将其尚武精神通过教学中的“礼”、“仁”、“德”来体现。  相似文献   

16.
中世纪对肉体的诅咒的同时,却产生了吻合当时时代主流的封建"骑士"制度。骑士教育无疑就是封建制度下变相的军事教育,而军事训练是骑士教育的中心内容。文艺复兴才致使体育锻炼活动被重新视为人类自我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此时的体育锻炼转化成为健康促进和疾病预防、康复医疗等的方法手段。不同时期的体育锻炼理论与方法与同时期的科学背景息息相关,与西方医学科学的联姻是体育锻炼方法步入现代化进程的重要转折点。  相似文献   

17.
明末清初社会思潮以"经世致用"为价值核心,大力提倡经世致用、实事求是之学,把学术研究的范围从儒家经典扩大到自然、社会和思想文化等各个领域。黄宗羲作为明末清初特殊历史时期著名思想家留下了《明夷待访录》这样的经世著作,这不仅是对明王朝亡国之痛的深刻反思,更是以国家兴亡为己任的谏言。研究认为,《明夷待访录·兵制》篇是着重针对国家谈武论兵方面的建议谏言,其中"重武以兴国"、"壮健轻死善击刺"、"文武合为一途"、"亲上爱民"等武学思想,不仅是深刻总结故国覆亡惨痛教训的赤诚谏言,更是经世致用实学思想影响下黄宗羲武学思想的时代抉择。对黄宗羲武学思想的挖掘不仅是对黄宗羲思想的进一步丰富,更重要的是使先贤之"经世之学""致用"于现世武学,乃至社会发展。  相似文献   

18.
在习近平强军思想和体育强国重要论述的引领下,2018年2月,新《军事体育训练大纲》发布全军实施。军事传统项目器械体操(单双杠1-5练习、跳马1-3练习)时隔十余年再次被列为基础体能训练必修课目。在此背景下,本文就器械体操回归《军事体育训练大纲》的原因进行分析,并对当前器械体操教学与训练中的问题进行研究,提出解决办法,为器械体操的教学训练提供思路和方法借鉴,着力推进新《军事体育训练大纲》在全军的贯彻执行。  相似文献   

19.
Hess R 《国际体育史杂志》2011,28(10):1388-1408
The revelation that women first played Australian Rules football during the period of the Great War is an important element in overall understandings of how both masculine and feminine ideals were challenged and redefined by sporting practices in a time of general social flux. This paper reveals that the genesis of the women's code was in Western Australia, where contests occurred as early as 1915. Three years later, with the war nearing its conclusion, the template of women's involvement in charity matches with strong military and patriotic overtones was adopted in the state of Victoria, the code's heartland. Investigations such as this one, indicative of the complex relationships between sport and gender during the First World War, offer scope for deeper comprehension of a much-studied military conflict, and point the way forward for those that bemoan the static agenda of research into women's football.  相似文献   

20.
以海阳大秧歌中的民俗武术活动“斗秧歌”仪式为个案,运用田野调查等方法,从民俗学视角对“斗秧歌”的过程及民俗语境进行分析。认为:海阳大秧歌吸收了军事武术中的兵法谋略与民间武术技术动作,族群生存斗争与比武较技是“斗秧歌”吸收武术元素的重要动因,其逻辑形式表现为礼法约束下由“文斗”到“武斗”的递进,“文斗”体现兵法谋略智慧,武术是“武斗”的主要支撑力量。“斗秧歌”受到礼法约束,以强化乡间社会秩序的稳定,反映了中国传统社会治理中的礼法并施思想。剖析其民俗语境发现,“斗秧歌”是族群生存抗争的仪式手段、护卫生存环境的民间演习、展示个人魅力的艺术舞台,也是地域武术传播的民俗载体。武术与“斗秧歌”之间的融合互动关系,显示武术与民俗活动深厚的历史渊源及武术具有的多元价值属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