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从数年前新闻传媒被时代大潮推进市场,到目前已有相当数量的传媒开始市场化运作,逐渐形成了传媒市场。新闻传媒以具有特殊性的产业的身份参与市场运作。它既有信息产业的属性,又有意识形态的属性,是这两种属性的统一体。对新闻传媒来说,它受到意识形态规律、新闻传播规律和传媒市场规律共同制约。在共同制约之中,诸规律相互之间表现出某些一致性:第一,诸规律都可以统一于满足受众的需求。新闻传播规律是一种使新闻传播的效果得以充分体现、使新闻传播的功能得以顺利实现的规律。它要求传媒和传媒工作者,以满足受众的新闻需求为出发…  相似文献   

2.
(一)打造传媒精品,经营特色品牌,以浓缩时代气息、具有长远价值的精品名牌扩张传媒影响力,确立自身生存力,增强市场竟争力,已经越来越成为今天新闻传媒发展的趋势和共识。与此同时,对于习惯了扎根一方水土、经营一方受众的地方性新闻传媒来说,危机意识与观望态度并存却是一个不容忽视的现实问题:一方面,WTO已经登陆,境外传媒的影响势必迅速彰显,吸引众多的眼球;而国家传媒以其人才、资源。资金、政策等优势呈级数扩张态势,也将不断挤压地方性新闻传媒的生存空间。另一方面,一些地方性新闻传媒则自以为拥有区域优势和本土…  相似文献   

3.
《新闻前哨》2006,(1):80-80
《传媒观察》杂志载论述中国新闻职场当前发展演变的六大趋势:中国新闻传媒在新世纪仍将高速发展,新闻从业的规模将继续增大;“得人才得天下”,人才和人力资源真正成为传媒市场争逐的决定性因素;未来新闻人才要具备现代化的新闻传播理念及全面的传播技能;新闻传媒将彻底打破用人行政权利中心制,制度创新带来人才潜力的大释放;自由职业新闻人是未来新闻职场的一支新主力,新闻人才将在更大范围有序、合理地流动;新闻传媒将普遍塑造一种适合和激励人才成长的组织化,发展舞台是根本,培训是最好的礼物。  相似文献   

4.
新闻传媒的公信力是指新闻传媒能够获得受众信赖的能力,它是新闻传媒以新闻报道为主体的信息产品被受众认可、信任,乃至赞美的程度的反应。  相似文献   

5.
现代传播研究表明,受众接触传媒因其关注或爱好主题不同,传媒也投其所好,为其量身定做主题内容的传媒产品,形成如娱乐传媒、新闻传媒、财经传媒、科技传媒、生活传媒等。其中,娱乐传媒产业与新闻传媒事业的差异主要是:1,内容主题:娱乐而非新闻娱乐传媒主要是以娱乐为传播的主要元素,新闻传媒主要以传播新闻为主。近来,传媒产业中的娱乐主题渐现强势,  相似文献   

6.
杨世友 《新闻窗》2010,(5):112-112
新闻策划有广义和狭义之分。 广义的新闻策划是指新闻传媒的形象策划,它包括传媒发展战略策划、传媒营销策划、内部管理机制策划、广告策划以及媒体的风格和定位策划等……  相似文献   

7.
唐弦 《声屏世界》2003,(4):50-51
中国加入世贸组织后,国外传媒逐渐进入,我国传媒市场的竞争也将进一步加剧。各新闻传媒都在积极应对入世后的挑战。规模化、产业化、集团化,把新闻传媒做大做强,以争夺受众,这是当今业内谋略家的最强音,也是一大良策,但是,解决问题的思路是多维多向的。如何把新闻传媒做巧做活,寻找自己的发展空间,以分享受众,这也是一种选择。新闻传媒做巧做活的办法有多种,本文所要探讨的重  相似文献   

8.
在如今的大众传媒从业人员中,“舆论监督”是一个耳熟能详的词汇。实行舆论监督不是我国的独有产物,而是中外传媒的共性。社会主义新闻传媒和资产阶级新闻传媒有许多不同,但在坚持真实报道、坚持批评揭露的传媒品质和传媒功能方面,却有着惊人相似之处。这主要是因为,真实报道是传媒的立身之本,批语揭露是作为社会公器的传媒的主要功能之一。当然,两种传媒由于所有制不同,其价值观念和运行机制不同,仍有许多重要的区别,就舆论监督功能而言,资产阶级新闻传媒以“社会第四权”自居,声称同立法、司法与行政三权分立,以站在纳税人一边,揭露权力的黑暗为其最大功能。而社会主义新闻传媒则把自己的职能建构在党的利益与人民利益一致的理念上,  相似文献   

9.
高春艳 《今传媒》2005,(6):25-25
《今传媒》是2004年初由《报刊之友》易名改版,由省人民出版社主办的新闻传播类专业期刊。定位于“报道传媒、服务传媒、研究传媒,评论传媒”,以“用真诚和真情展示真实的传媒”为办刊理念,致力于“为传媒人、准传媒人,传媒教育者、关注传媒的社会群体做一本传媒领域好看实用的通俗读物”。2005新年伊始,《今传媒》再度改版,逢单月出市场版,以关注传媒,  相似文献   

10.
《新闻记者》2006,(12):78-78
资本运营是所有传媒企业的核心议题,也是我国传媒业实施规模发展的必由之路,要让中国的媒体单位等待自身积累增长建立起像新闻集团,时代华纳,维亚康姆这样的国际传媒集团,几乎是天方夜谭。  相似文献   

11.
本文以西安市新闻传媒竞争力分析为例,探索西部地区省会城市的市级新闻传媒进一步提高竞争力、拓展市场空间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2.
曹鹏 《新闻记者》2003,(6):47-48
典”从南到北侵袭扫荡,是今年四五月份全国乃至国际头号新闻,也是关系到亿万人民健康安危的重大事件,围绕此事,关于新闻传媒在公众卫生危机紧急应对方面应当担负的传播功能,近来已有很多学者与业内人士予以评说分析。新闻传播的社会责任,传媒不可缺席,否则必酿成大祸,以及预警功能、舆论监督、信息透明与公开等等讨论与观点,自然成为题内应有之意,因此,本专栏就不再从这方面多加探析,笔者更愿意从传媒市场的角度来观察“非典”造成的影响。新闻消费与广告消费的反差今年以来,伊拉克战争、非典型肺炎等等重大事件连续发生,新闻传媒呈现空前热…  相似文献   

13.
李群  郭莹  王旭 《新闻传播》2007,(7):31-32
说到国际传媒巨头.一定得提到维亚康姆(Viacom Inc.)。这艘传媒娱乐航空母舰在创新、推进与传播娱乐、新闻、体育和音乐方面,一直走在世界的前列。2002年中期,维亚康姆的股票市值超过了美国在线时代华纳,一跃成为世界上第一大传媒集团,在国际媒体市场的每一个领域,它都占据着重要的地位。  相似文献   

14.
传媒操守刍议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我们今天所处的时代,是人们愈来愈离不开新闻传媒,受众对传媒的要求越来越高,各种高新技术更多地向传播渗透,传媒之间市场竞争愈演愈烈的时代,在这样一个时代,强调传媒坚持应有的操守、显得比过去任何时候都更为重要。  相似文献   

15.
王积龙 《出版参考》2007,(8S):30-30
美国出版传媒巨头2007年以来的并购已经脱离了早期初级目标的阶段,成为经过多次并购后的重新市场定位。现在,美国大的出版传媒巨头,从报纸、杂志一直到互联网、移动媒体,几乎已经覆盖所有的出版业,他们现在并购的目的为了获得信息产业中增值最陕部分的利润,同时也要在相同竞争领域获得全面优势,把对手市场压制住,成为龙头老大。[第一段]  相似文献   

16.
曹鹏 《新闻记者》2003,(4):41-42
关于新闻业的新闻,近来越来越多,充分说明传媒业已经成为国民经济与文化生活中日益活跃的重要组成部分。与此相对应,关于传媒的传媒,也不断增加。今年创刊的《中国广播影视报》(主办者为中国广播电影电视集团与中央人民广播电台),英文名字为CHINAME-DIANEWS,以彩色对开大报的面貌出现,虽然内容定位还在行业信息与影视节目娱乐之间摇摆,给人一种不伦不类的感觉,但是毕竟中国传媒又多了一个信息平台。近些年来,笔者始终不遗余力地倡导以新闻业新闻、传媒的传媒促进行业进步与繁荣,虽然按照专业标准要求,目前国内的新闻业…  相似文献   

17.
蔡骐 《当代传播》2003,(5):19-19
在市场经济形成之后,我们的传媒进入一个大市场,这个市场既包括新闻传播业也包括其他产业,如工业、农业、服务业等,传媒是其中的一部分。我们的传媒市场形成的标志有: 1.我国的新闻传媒被程度不等的推向市场,迄今为止无一没有进入市场。 2.在传媒市场中受众的重要地位得以确立,传媒已经认识到受众是传媒产品的消费者,新闻传媒最终是为了满足受众的需要。  相似文献   

18.
张红 《青年记者》2007,(14):172-172
当前,我国新闻传媒正从过去的行政事业式管理逐渐转向以市场为取向的公司化运作,传媒对人力资源的需求也呈逐年上升趋势,可以说已到了“求贤若渴”的程度,但是如果在引进人才时,盲目追求人力资源的“高配置”,不仅难以充分发挥其应有的效能,还会造成人力资源的浪费,引发人才的外流,给传媒本身带来巨大的损失。如何避免人力资源的高配置误区,对正在向公司化转型的新闻传媒来说,是一个十分重要的问题。  相似文献   

19.
论中国传媒的文化发展障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们从不否认中国传媒在市场化过程中取得的成绩,但我们更要重视残留的计划化取向政府管制对传媒发展带来的种种障碍。这些障碍表现为政府对中央和地方传媒机构的发展定位限制、对传媒集团实行的行政化管理、对不同地区实行的差异化新闻传播产业政策等。  相似文献   

20.
媒介融合背景下,传媒人的任务不仅仅是内容生产,而且包括内容的销售及服务。传媒人需要对新闻产品的生产、传播渠道、受众重新定位,重塑传媒生产理念,强化新闻产品导向价值,注重传媒品牌的培育,拓展传媒消费市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