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以4-甲氧基苯甲醛和硝基甲烷为原料,经缩合和锌粉、盐酸还原合成4-甲氧基-β-苯乙胺,4-甲氧基-β-硝基苯乙烯合成收率达81.2%,4-甲氧基-β-苯乙胺合成收率达82.8%,两步反应总收率67%。  相似文献   

2.
研究了在无溶剂条件下羰基化合物、溴氟乙酸乙酯和三苯基膦三组分的“一锅法”反应,制备了一系列的β-氟-α,β-不饱和酯.本合成方法具有简便、原料价格便宜、反应快速、产率较高、对环境污染小等优点.  相似文献   

3.
β-环糊精与8-羟基喹啉包合物的制备与表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以β-环糊精为主体,8-羟基喹啉为客体的包合反应,用元素分析、红外光谱、紫外-可见吸收光谱、荧光等方法对包合物进行了表征,并对包合物的形成进行了初步讨论。实验结果表明:β—CD与8-羟基喹啉分子形成物质的量比为l:l的包合物。8-羟基喹啉的吡啶环嵌入β-环糊精分子的空腔内。氢键的形成,包含水的释放是形成包合物的驱动力。  相似文献   

4.
以磷钨酸为催化剂,对β-萘酚与甲醇的醚化反应进行了研究.考察了催化剂用量、酚醇配比和回流时间对醚化反应的影响,探讨其最佳反应条件为催化剂用量为反应物质量的4%,酚醇配比为140,反应时间10小时,β-萘甲醚收率达43%.  相似文献   

5.
以磷钨酸为催化剂,对β-萘酚与甲醇的醚化反应进行了研究.考察了催化剂用量、酚醇配比和回流时间对醚化反应的影响,探讨其最佳反应条件为:催化剂用量为反应物质量的4%,酚醇配比为1:40,反应时间10小时,β-萘甲醚收率达43%.  相似文献   

6.
研究了以对甲苯磺酸为催化剂,由β-萘酚和甲醇直接醚化合成β-萘甲醚,在最佳反应条件下醚收率达86%。  相似文献   

7.
荧光法分析测定β-环糊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β-环糊精(β-CD)对新合成的荧光试剂5,10,15-三苯基-20-[4-6-[4-(10,15,20-三苯基)-5-钴卟啉基]己氧基]苯基卟啉(TPP-CoTPP)有荧光增强作用,据此建立了测定β-CD的新方法,在最优条件下,该方法的线性范围为8.92×10  相似文献   

8.
研究了以β-环糊精为主体,溴甲酚绿为客体的包合反应,用紫外-可见吸收光度法,分子荧光光度法,X射线衍射法等方法对超分子配合物进行了表征,实验结果表明β-环糊精与溴甲酚绿分子形成物质的量为1:1的超分子包合物。  相似文献   

9.
研究了以β-环糊精为主体,结晶紫为客体的包合反应,用X-射线衍射法和热重-差热分析法对包合物进行了表征,实验结果表明β-环糊精与结晶紫投料摩尔比为1:1时包合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10.
报道了一种合成β-胺基乙基膦酸的新方法.以三乙胺为碘化氢的束缚剂,胺与β-碘代乙基膦酸酯作用,得到β-胺基乙基膦酸酯,然后水解得到标题产物β-胺基乙基膦酸.产物经红外光谱、质谱分析确认与文献完全一致.该制备方法,反应条件温和,产率高达83%,显著高于文献值.  相似文献   

11.
β-环糊精具有内亲脂的空腔和外亲水的表面,可广泛应用于分离、药物包结及分子催化等方面。然而,由于β-环糊精母体的溶解度较低,使其应用受到一定的限制。为了克服β-环糊精溶解度小的缺点,我们对其进行改性研究,利用β-环糊精合成其衍生物-甲基化β-环糊精,使其具有更优良的性质,提高其应用效果。  相似文献   

12.
通过静态吸附实验,研究了粉末活性炭对β-萘磺酸的吸附性能.结果表明,在298K时,粉末活性炭对β-萘磺酸具有较好的吸附性能,其静态饱和附容量可达到115.48 mg/g.粉末活性炭对β-萘磺酸的吸附等温线符合Langmuir模型,且属优惠型吸附.吸附过程的ΔG<0,ΔH<0,表明此反应过程是放热自发进行的,温度低于298 K时降低温度有利于吸附反应的发生.吸附动力学研究表明,粉末活性炭对β-萘磺酸的吸附过程遵循二级动力学方程.  相似文献   

13.
用β-环糊精(简称β-CD)、对甲苯磺酸、磺基水杨酸、对氨基苯磺酸、对苯二甲酸、α-萘乙酸和2,6-吡啶二羧酸为原料,采用固相反应,合成了新型的电流变材料———以β-环糊精为主体、磺基水杨酸等有机酸为客体的包合物.研究了材料的组成结构与材料电流变性能的关系.结果表明:包合对甲苯磺酸和磺基水杨酸可以明显的提高主体β-环糊精的电流变性能,β-环糊精与磺基水杨酸的包合物有最高的电流变活性.  相似文献   

14.
α,β-不饱和酮在生物医药、有机合成、材料制备方面具有广泛应用。格氏试剂和α,β-不饱和醛通常发生亲核加成生成醇。研究了碘介导格氏试剂和α,β-不饱和醛通过一锅反应生成α,β-不饱和酮。研究表明,碘既能引发格氏试剂的生成,又能将格氏试剂和α,β-不饱和醛进行1,2-加成反应生成的醇氧化为酮。对反应的条件进行了优化,并从溴代烃出发制备了8个酮类化合物。反应产物通过核磁共振氢谱进行了表征。  相似文献   

15.
β-淀粉酶广泛存在于植物和微生物中,植物β-淀粉酶性能优于微生物β-淀粉酶,其在酶制剂行业应用广泛.主要介绍植物β-淀粉酶对底物的作用机理、来源及在植物中的分布、在食品加工领域及发酵行业中的应用及从植物中分离纯化方法的研究新进展,并对今后该领域的研究进行展望.对植物β-淀粉酶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将对β-淀粉酶行业有重要的实践及理论意义.  相似文献   

16.
羟丙基-β-环糊精对甲砜霉素包合作用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羟丙基-β-环糊精在水溶液中对甲砜霉素的包合作用。方法:采用相溶解度法考察甲砜霉素与羟丙基-β-环糊精在水溶液中包合作用、包合比及包合过程中的热力学参数变化。结果:在不同温度(25℃、35℃、45℃)下,甲砜霉素的溶解度均随羟丙基-β-环糊精溶液浓度的增加而呈线性增加,相溶解度图为AL型。结论:在上述研究条件下,甲砜霉素与羟丙基-β-环糊精可自发地形成摩尔比1:1的包合物。  相似文献   

17.
为研究冰片与β-环糊精(β-CD)或羟丙基-β-环糊精(HP-β-CD)包结机理,并解释冰片与两者的相溶解度关系,利用Accelrys公司开发的Materials Studio 4.0进行分子动力学模拟实验。在Compass力场下建立晶胞模型并进行恒温恒容(NVT)和恒温恒压(NPT)模拟得出能量图。两个能量图均显示发生包结作用的范德华力远大于氢键与疏水作用力之和,这证明冰片与环糊精发生包结作用的主要驱动力是范德华力。能量图显示:冰片与β-环糊精包结物的结合能低,而冰片与羟丙基-β-环糊精包结物的结合能高;故冰片与β-环糊精形成不溶性包结物,冰片与羟丙基-β-环糊精形成可溶性包结物。  相似文献   

18.
β-淀粉酶广泛存在于植物和微生物中,植物β-淀粉酶性能优于微生物β-淀粉酶,其在酶制剂行业应用广泛.主要介绍植物β-淀粉酶对底物的作用机理、来源及在植物中的分布、在食品加工领域及发酵行业中的应用及从植物中分离纯化方法的研究新进展,并对今后该领域的研究进行展望.对植物β-淀粉酶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将对β-淀粉酶行业有重要的...  相似文献   

19.
利用比较原理,讨论了容量较小的污染环境中,体内毒素浓度相同且具有食物链影响的二维Volterra互惠系统的生存状况,给出了种群β-生存和β-灭绝的充分条件.  相似文献   

20.
在无水碳酸钾存在时,由苯甲醛和乙酸酐合成β-苯基丙烯酸,并对其反应条件和实验方法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反应温度、反应时间及催化剂的用量均对最后产率有一定的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