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8 毫秒
1.
一、一波三折,找准学生思维发展的基色【案例1】只是多了一个括号吗?1.苏教版国标本一年级上册第61页“试一试”:(1)看图表述图意。(2)交流:已知什么(两部分苹果的总数10个和其中一部分3个),求什么(篮子里有几个)?(3)列式:10-3=7(4)解释:为什么用减法计算?(生:从总数10个里面去  相似文献   

2.
一、活动场景 (一)教师示范编题 (标题为看图编题,5以内的减法应用题) 教师边演示教具边编题:篮子里原来有5个苹果,小明吃掉1个,问现在篮子里还剩几个苹果?(教具为多媒体制作动画.图①:篮子里原来放着5个苹果,其中1个苹果消失了.  相似文献   

3.
一、活动场景(一)教师示范编题(标题为看图编题,5以内的减法应用题)教师边演示教具边编题:篮子里原来有5个苹果,小明吃掉1个,问现在篮子里还剩几个苹果?(教具为多媒体制作动画。图①:篮子里原来放着5个苹果,其中1个苹果消失了。  相似文献   

4.
意外的收获     
出示题目《篮子里的苹果》(包括图、括线和问号)。师:在这题目里括线表示什么意思?生:"一共"的意思。师:括线下面的"10个"表示什么?生:一共有10个苹果。  相似文献   

5.
名人与钱     
《课外阅读》2014,(10):64
<正>致富的首要原则许多人向富翁阿卡德询问致富的方法。阿卡德问他们:"假如你拿出一个篮子,每天早晨在篮子里放进10个鸡蛋,每天晚上再从篮子里拿出9个鸡蛋,最后将会出现什么情况?""总有一天,篮子会满起来。"有人回答。"因为我每天放进篮子里的鸡蛋比拿出来的多一个。"  相似文献   

6.
老鼠偷蛋     
目的:巩固10以内各数的减法。准备:母鸡、老鼠头饰各一件;乒乓取10个(当鸡蛋,放在浅边的塑料篮子里,以便让每个幼儿都能看见篮里的“鸡蛋”)。玩法:幼儿围坐成圆圈,将装有10个“鸡蛋”的篮子放在圆圈中央。请一幼儿当母鸡,一个幼儿当老鼠。全体幼儿边拍手边唱《母鸡下蛋》歌。此时,当母鸡的幼儿到篮子旁做下蛋、看蛋、数蛋的动作,待歌唱完后,做捉虫的动作走至圈外。“母鸡”走后,“老鼠”赶紧到篮中偷“鸡蛋”(任取几个,此次假定为4  相似文献   

7.
<正>兔兔看到应用题不慌不忙,狗狗看到应用题就要冒汗--你瞧瞧,这是什么题目嘛! 3个篮子里共有27只桃子。如果从第一个篮子里拿出3只放到第二个篮子里,再从第二个篮子里拿出1只放到第三个篮子里,那么3个篮子里桃子同样多。3个篮子里原来各有几只桃子?  相似文献   

8.
20 0 3年济南市中考数学第 2 3题是这样叙述的 :“星期天 ,数学张老师提着篮子 (篮子重 0 .5斤 )去集市买 1 0斤鸡蛋 ,当张老师往篮子里拾称好的鸡蛋时 ,发觉比过去买 1 0斤鸡蛋时个数少很多 ,于是她将鸡蛋装进篮子再让摊主一起称 ,共称得 1 0 .55斤 ,即刻她要求摊主退一斤鸡蛋的钱 ,她是怎样知道摊主少称了大约一斤鸡蛋呢 ?(精确到一斤 )请你将分析过程写出来 .由此你受到什么启发 ?(请用一至两句话 ,简要叙述出来 ) .”此题一出 ,立即引起了师生们的强烈反响 !这是一道什么题 !应该用什么原理去解释、什么模型去表达呢 ?对这一问题 ,部分…  相似文献   

9.
一、活动场景(一)教师示范编题(标题为看图编题,5以内的减法应用题)教师边演示教具边编题:篮子里原来有5个苹果,小明吃掉1个,问现在篮子里还剩几个苹果?(教具为多媒体制作动画。图①:篮子里原来放着5个苹果,其中1个苹果消失了。苹果类似于真实,消失的苹果留有痕迹,用虚线表示。以下所有消失的物体均用虚线表示,有助于幼儿对减法意义的理解)  相似文献   

10.
[教学内容]人教版六年级下册第1-6页。[教学过程]一、交流:关于负数,你已经知道了什么1.谈话:今天学习《认识负数》。关于负数,大家都知道什么?生:负数比零小。(板书:负数<0)生:温度计上有负数,电梯里有负数,海拔里也有负.....生:3-5=-2。师:看来减法算式也能产生负数。(板书:温度、楼层、海拔.存款、减法...  相似文献   

11.
脑筋急转弯     
1.打什么东西毫不费力?2.船边挂着软梯,离海面2米,海水每小时上涨半米,几个小时海水能淹没软梯?3.往一个篮子里放鸡蛋,假定篮子里的鸡蛋数目每分钟增加1倍,这样,12分钟后,篮子满了。那么,请问在什么时候篮子里有半篮子鸡蛋?4.汽车在右转弯时,哪一个轮胎不转?5.有半瓶酒,瓶口用软木塞堵住,在不敲碎瓶子,不准拔去木塞,不准在塞子上钻孔的情况下,怎样喝到瓶子里的酒?6.什么话是世界上通用的呢?7.小明只用一只手就让小车停下来,为什么?8.小波比一举一动都离不开绳子,为什么?9.军军是个跳水运动员,可他站在跳台上却不敢往下跳,为什么?10.彤彤看文…  相似文献   

12.
教学设计(一) 教学内容:第九册第42页例3。基本方法:引导学生自己探究。一、准备和引入 1.(口答)求下列各平均数必须知道什么条件?(1)一块地的粮食平均亩产量。(2)从甲地到乙地,一辆汽车行驶的平均速度。(3)求某学生一次期末考试中语文、数学、英语三科的平均分数。 2.解应用题(挂出小黑板) 育红小学五·一班45人去工厂糊纸盒,一共糊了720个,平均每人糊几个? 学生解答后提问:这是什么应用题?它的基本数量关系是怎样的?从而引出求平均数问题的基本数量关系:“总数 总份数=平均”(教师板  相似文献   

13.
2003年济南市中考数学第23题是这样叙述的: "星期天,数学张老师提着篮子(篮子重0.5斤)去集市买10斤鸡蛋,当张老师往篮子里拾称好的鸡蛋时,发觉比过去买10斤鸡蛋时个数少很多,于是她将鸡蛋装进篮子再让摊主一起称,共称得10.55斤,即刻她要求摊主退一斤鸡蛋的钱,她是怎样知道摊主少称了大约一斤鸡蛋呢?(精确到一斤)请你将分析过程写出来.由此你受到什么启发?(请用一至两句话,简要叙述出来)."  相似文献   

14.
教学内容:教科书第57页例题及“想想做做”习题。教学目标:1.巩固10以内的加法与相应的减法。2.初步理解未知数,能求算式里的未知加数。3.初步体会生活里有很多的计算问题,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培养学习数学的兴趣和数学意识。4.培养自主学习的能力和互助学习的习惯。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师:小朋友们,你们喜欢做游戏吗?现在老师和小朋友们做拍拍手的游戏,老师拍手的次数和小朋友拍手的次数合起来是10,老师先拍手,然后小朋友拍手。师:小朋友们真棒,老师奖给你们两件礼物,现在请小朋友们猜一猜。1.先猜这是什么?(两个盒子)2.再猜…  相似文献   

15.
醉心草     
正天黑了,一个货郎走进一家乡村小酒店。货郎把盛着商品的篮子放在屋角里,就要女主人做晚饭。女主人到灶间去做蛋烧肉。一边烧,一边想:不知这个旅客的篮子里有些什么?看来,这个篮里装满了各种东西,因为货郎把篮子放在屋角里时,地板都震动了一下。女主人把锅子端给货郎,眼睛却斜视着篮子。货郎吃完了蛋烧肉,马上就在凳子上打起瞌睡来了。女主人跑到丈夫那里,低声说:"哎,那个货郎的篮子里什么都有!足够你做件衣服和裤子。  相似文献   

16.
近日学校举行了"同课异构"优秀课竞赛活动,笔者听了两位教师教学"比例的意义"一课,两种不同的设计理念,给人以截然不同的感觉. 教学设计一: 1.复习旧知,导入新课 (1)什么是比,比的比值?求比值的方法是什么? (2)求比值:①14:21;②3/4:8/9;③1.8:2.7;④2.5平方米:375平方分米.  相似文献   

17.
求平均数问题是小学数学中最常见的题型之一,下面介绍这种题型的几种形式。一、简单的平均数问题例1.一个班分成3个小组去果园采摘桃子,第一个小组有8人,共摘了350个,第二小组有7人,共摘了250个,第三小组有10人,共摘了420个。问这三个小组平均每人摘了多少个?解析:桃子总数350+250+450=1050(个)总人数8+7+10=25(人)平均采摘数1050÷25=42(个)答:平均每人采摘了42个桃子。总结:对上面这种简单的求平均数应用题,其总数不难求得,解题时就是求出总量,然后除以份数,即得平均数:平均数=总数÷总份数。二、加权平均数问题例2.五年级3个班期末数学考…  相似文献   

18.
教材分析 20以内的进位加法和退位减法是指一位数加一位数得数超过10的加法和相应的减法,共计72道计算题(其中进位加法36道,退位减法36道)。教材是按得数是11、12、13……18的加法的顺序排列的,减法穿插在加法之中,如教完得数是11的加法,接着讲11减几。教材在12减几的内容后面,安排了求总数和求剩余的加减法简单应用题。  相似文献   

19.
23-8=15的教学过程由如下三个环节组成.1.师生各拿出23根小棒(10根一捆,即两捆另3根),完成以下操作和对话.师:23根小棒里有几个"十"根和几个"一"根?生:(摆开并考察小棒后)23根小棒里有2个"十"根和3个"一"根.师:从23根小棒里拿出8根,怎么拿最适合?生:(积极思考着).师:(边演示小棒,边指导学生看课本中的插图)要从23根小棒里拿出8根,零星的3根不够拿,可先从两捆中拿出一捆,即10个"一"根,与零星的3根合在一起组成(10+3)13根;从这13根里拿去8根,剩下5根;把剩下的捆,即10个"一"根与这5根  相似文献   

20.
本单元教材是在学生掌握了20以内数的读写和十以内加、减法计数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主要讲一位数加一位数得数超过10的进位加法以及相应的退位减法。教学要求是: 1.使学生正确、迅速地计算20以内的进位加法和退位减法; 2.使学生初步认识简单应用题的结构,会解答求总数和求剩余数的加、减法应用题。 这一部分内容是多位数四则计算的基础,也是进一步学习数学必须练好的基本功之一。 教材中还出现少量的十几加几的不进位加法和十几减几的不退位减法的练习题,这是为了进一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