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不可能”发生、“必然”发生、“可能”发生是“可能还是确定”一节的主要内容.分清三者的区别和不同用法的关键在于同学们心中有没有实例.现结合实例,辨析如下: 1.“不可能”发生是指每次都完全没有机会发生,  相似文献   

2.
在传统数学教学中,不少课堂上几乎全都是清一色的“标准答案”。“确定性”“科学性”和“非质疑性”成为这种答案的显著特点,“没有问题”成了最好的教学。于是,学生不需要发现,也没有机会和可能去发现问题,这种教学效应对学生个性发展的伤害是可想而知的。如何在数学课堂教学中引导学生发现  相似文献   

3.
以“在机会面前”为题写一偏作文。大作文题“在机会面前”不限文体,也无任何提示性语言,放开了对学生思维的束缚,一考生叙述自己在得奖的“机会”面前,没有出卖自尊接受别人善意传来的纸条,拒绝亏心的荣誉。这样的主题不仅健康深刻,而且对许多中学生具有一定的教育意义。但也有不少考生对“机会”一词的理解很肤浅,如有考生将“借雨伞给同学”、“为生病同学补课”都当成是“机会”。这些理所当然地影响作文的得分。在机会面前(一类卷)机会可能是一次物理实验时偶然出现却转瞬即逝的物理现象;也可能是足球比赛中后卫传给前锋的一…  相似文献   

4.
本文根据职工中专班的特点,从端正教学思想、合理使用教材——进行系列化教学及教学方法的改革三方面,谈谈自己的认识与尝试.一、端正教学思想,正确处理师生在教学中的关系我国旧的教育思想,都是“以教师为中心”.在教学方法上主要使用注入式;老师讲、学生记,把学生仅看作知识的容器.有的表面上也在“启发”学生,课堂上有问有答,但实际上,让学生必须答出老师设计好的答案,学生自己的思想并没有真正地活跃起来.另外,课堂上,不让学生看书自学,不给学生质疑的机会,也不组织学生间讨论问题,更不许学生提出与教材、教师不同的看法.总之,它们认为教师是主宰,把教师看做“主道”(教师一味地“道”——讲,不给学生“地盘”)或“主倒”(把知识“倒”给学生,忽视智能培养).有的虽是“主导”,却是导演的“导”,把学生完全纳入教师的轨道,导出给人看.这种只把学生看作消极被动的客体的教学思想,这种封闭式的教学方法,只能培养“守住祖宗家业”的继承型人才,绝不可能培养出具有创造精神的开拓型人才来.  相似文献   

5.
中学数学中的不少问题都有多种解法,涉及到多种技巧,我们不可能也没必要一一向学生传授这些技巧,因为那样只会剥夺学生独立地、创造性地思考的机会.记得有人说过,“好的解法”与所涉及的知识的深度和技巧的多少成反比,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引导学生解题时追求“浅”(知识)和“少”(技巧),并逐渐由浅入深、积少成多,从求知中学会求知,会使他们终身受益.本文是笔者基于以上想法而进行的一些尝试,现就教于同行.  相似文献   

6.
在传统数学教学中,不少课堂上几乎全都是清一色的“标准答案”。“确定性”“科学性”和“非质疑性”成为这种答案的显著特点, “没有问题”成了最好的教学。于是,学生不需要发现,也没有机会和可能去发现问题,这种教学效应对学生个性发展的伤害是可想而知的。如何在数学课堂教学中引导学生发现问题,并更好地解决问题,是广大教师近几年一直在探索的课题。以下是笔者一节初二几何“三角形中位线”的教改观摩课。  相似文献   

7.
袁学凯 《山东教育》2009,(11):64-64
近段时间,各地招生学校的宣传攻势已经展开,不少学校在宣传中都声称自己是“名校”。其实,这些所谓的名校都不是真正的名校,但是却引起了笔者对“名校”是怎样“名”起来的思考。对这个话题,如果从正面说,笔者可能说不出个所以然,要从侧面甚至从反面说,倒可以说点什么。  相似文献   

8.
“教、倒、肖”这三个字在教学中使用频率高,但读错声调的人却不少。如“教材教法”中的第一个“教”读jiào,四声;第二个“教”则应读jiāo,一声。不少人把第二个“教”也读成四声。又如“倒叙”“倒装”的“倒”应读作dào,不少人却读成dǎo。在讲人物描写的“肖像”时,不少人把“肖”读成xiāo,正确的读音应该是xiào。这三个字是多音字,字典中讲得很清楚,为什么还会读错?大概是习非成是吧。  相似文献   

9.
(一)理想的翅膀断了,但不能为此而放弃飞翔的梦;无数次的失败,并不意味着失去成功的可能。只要站起来比倒下去多一次,就是成功!请以“站起来”为话题,写一篇文章。要求:1.题目自拟。2.除诗歌外,文体不限。3.不少于600字。(二)题目:感谢童年1.文体不限,诗歌不少于30行。2.要有真  相似文献   

10.
人 在日常生活中对上、下、左、右 ,前、后 ,东、南、西、北等空间概念形成了较为固定的模式 ,当人身体倒立、体位改变时 ,对周围空间上、下、左、右 ,前、后等概念会发生错误 ,这就是空间感的错乱。空间感的错乱会造成动作上的错误而带来严重的后果。如一架高速战斗机在大海上空倒飞时 ,海天一色 ,空间观念错乱 ,可能使飞行员做“爬升”动作而冲向大海。克服空间观念错乱要经过长期反复的训练。儿童体育课不少项目中会出现空间感错乱 ,这是训练学生空间感的好机会。那么怎样帮助学生克服空间感错乱呢?介绍三个小窍门。技巧课的“靠墙手倒…  相似文献   

11.
陈武 《师道》2008,(12):41-41
师道漫长,三尺教坛,耗去我们太多的时间与精力。教研的时候遇见同行,总会习惯性地问一句:“最近忙吗?”对方的回答几乎千篇一律:“忙啊,太忙了。”即使是同校好友,平时也是各顾各班,大家忙得连见面的机会都似乎难以找到,偶有开会,便将一周之烦事,倾吐为快。至于周未读几页书,约二三好友谈谈家常的雅兴就更加不可能了。  相似文献   

12.
一、考试作弊产生的根源1.客观存在的“马太效应”容易导致不正当竞争。在考试成绩往往作为选拔人才的关键因素甚至是唯一条件面前,考试成绩的好坏,可以影响升学、就业、地位、权利、分配、收入、荣誉等方面,影响一个人的生存状态和生存质量。考试成绩好的可以赢得更多更好的机会,而不少只在伯仲之间的人,却可能只因考试成绩的微小差异而从此默默无闻,无用武之地。这种“马太效应”的存在,不能不激起有些人为得到更多机会而想拥有较好的成绩的欲望,最终就可能导致考试作弊行为。2 .社会的某些失范行为影响了学生学习的心态。社会上假冒伪劣…  相似文献   

13.
【情景】 今天的作文课上,老师提出了一个问题:’“爱读课外书并且读了不少的同学请举手。”只见举起了一片“小树林”。老师又问:“读了不少书作文又写得好的同学请举手。”“小树林”顿时倒了一大半。波波就是倒下去的一个。这也一直是波波的一个困惑:为什么读了那么多的书,作文还是没有话说呢?  相似文献   

14.
心灵的打磨     
做什么事总要有个开端,一个“第一次”。在我的人生旅途中,有无数的“第一次”:第一次学步,第一次挨打,第一次画画,第一次写字,这回,是第一次学写影评——那是一个很偶然的机会,参加了一次为期一周的影评活动。活动的内容就是每天看一部电影,没有太多的指导,回家作业是写一篇影评。看的又是些老片子,偶有新片,却少有惊险片。这倒很适合我。我不喜欢惊险片,不喜欢那种高保真的轰鸣与血淋淋的打斗。我更倾心于观看经典影  相似文献   

15.
刘亚芹 《小读者》2012,(3):37-38
【情景】今天的作文课上.老师提出了一个问题:“爱读课外书并且读了不少的同学请举手。”只见举起了一片“小树林”。老师又问:“读了不少书作文又写得好的同学请举手。”“小树林”顿时倒了一大半。嘎嘎就是倒下去的一个。这也一直是嘎嘎的一个困惑:为什么读了那么多的书.作文还是没有话说呢?  相似文献   

16.
虚掩着的门     
“不放弃任何一个哪怕只有万分之一可能的机会。”这是著名企业家甘布士的经验之谈。  相似文献   

17.
孕期问与答     
《父母必读》2014,(11):98-99
孕期胃胀气,如何缓解? 我怀孕23周了,一吃饭就开始胃不舒服,胃胀气、想吐。这是怎么回事?在饮食上需要注意什么? A你提到的症状,是进食后“胃胀气”“胃不舒服”,应该是上腹部的问题,估计与胃肠动力下降有一定关系,不妨这样来对付:1.少食多餐,每天进餐不少于6次;2.吃饭时细嚼慢咽,愉快而专注,每餐进食的时间不少于15分钟;  相似文献   

18.
《小石潭记》中,“伐竹取道”之“伐”不少同志释为“砍伐”,从情理上讲,似有不当。柳宗元出游,事先未估计到有“篁竹”挡道,因而不可能带有砍伐用的工具,而小石潭周围又“寂寥无人”,也无从借到砍伐器具.同游者均是文人,并非武夫,随身也不佩戴刀具,无工具,要砍,要伐,也就不可能。再者,在封建社会象柳宗元这样的有一定地  相似文献   

19.
多年来,语文教学一直在“少”“慢”“差”“费”的怪圈里徘徊,语文考试的分数是所有科目中最低的,语文教改喊得最响,语文教师遭受的指责也最多,受了不少冤屈,心中有倒不完的苦水。素质教育与应试教育能否和谐共振?语文教学的“瓶颈”在哪里?语文教学高效的秘诀在哪里?  相似文献   

20.
海弘同学:“酷”成为一种时尚,所以当下有不少明星精心包装、刻意经营“酷”。作家群中有没有人扮“酷”?难说。装出来的“酷”,不免做作、矫情,“酷”得使人不舒服。比如有一阵子,影视中的男一号个个是面孔铁板的硬派小生,好像仿造的“高仓健”在中国批量出品。领教了这类“酷”(cool),我倒宁愿看葛优的嘻皮笑险。当然你也可以说,葛优这样的是另一种“酷”。我个人不喜欢(注意:不是如今常见的“不太喜欢”这种委婉句式)做出来的“硬派”作家,尽管他们往往“酷”得使不少人投以青睐,甚至加以崇拜。如果要我投票选“酷”的作家,我的首选是:王小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