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12 毫秒
1.
市场方面,国泰君安认为龙马扩散/切换迹象已现,当前市场风格将继续强化.近期深100R/上证380/沪深300已强于上证50,主题性机会也开始活跃.龙马扩散主要是从一线龙马向二线龙马扩散,龙马切换则是市场状态从以往不愿意对风险定价转向愿意承担风险,这是不同于市场风格切换的.前期创业板牛市”灵魂”已死,短期难以再现”成长盛景”.  相似文献   

2.
虽然本周内市场并未“势如破竹”地突破前期3301的高点,创造新高.市场在前高的附近“犹豫”,这使得部分投资者开始怀疑市场的走势,甚至还有不少投资者在做“神仙般”地预测市场头部.在此,笔者不得不提醒大家,目前市场的走势还是良好的,震荡上升格局未变,所以大家不要总是去试图预测市场的后市走势,或者神预测头部高点或低点,我们建议大家一切以技术趋势信号为准,尊重趋势,顺势而为.  相似文献   

3.
对于创业板和周期股,笔者建议投资者不要想的太好,也不要想的太坏.当前的市场很敏感,既受到外盘的影响;也受到国内板块风格反复切换的影响.目前创业板的超跌反弹非常明显;周期股从供给侧改革到涨价的逻辑,不断的兑现或证伪,周期股的高位震荡也非常明显.中国联通的混改进一步让市场关注,而军工板块也高潮迭起.由此,笔者认为实际操作中,做波段或是比较切实可行的方法.  相似文献   

4.
市场方面,国泰君安认为指数仍将维持区间波动格局.全球设备更新投资周期开启拉动中国设备出口,国内存量设备更新释放需求,经济韧劲较强.金融去杠杆和金融监管延续,央行中性偏紧基调预计将维持到明年二季度.这一基本格局之下,股市预计仍将大概率维持在前期形成的3000-3300大区间波动.经济强/金融紧,不确定趋于加大,风险偏好有限修复与适应性预期.市场风险将持续处于中高以下,投资者将更多的看重业绩支撑,市场风格偏价值.经济韧劲、监管审慎、适应性预期,这是后续市场超预期来源.经济改善到经济韧劲认识深化,再到稳增长预期,金融监管预期从悲观到过度乐观,再到理性认识回归.适应性预期叠加市场反身性效应,后续发生预期强化与修正反复,由此产生周期/消费五波交替表现,当前正处于周期第二波,消费第二波正在酝酿中.  相似文献   

5.
A股市场近期出现了一定的风格轮动.确切的说是真正的优质白马蓝筹股和真成长之间的风格反复.中国A股市场的制度性安排仍在完善过程中,有一定争议,但需要谨记的就是我们依然是社会主义市场初级阶段的市场经济.从股票供给平衡看,再融资规模被控制给IPO让出了资金池的资源;减持新政出炉有效的减缓了抛压.至于IPO加速与否,实际上就要看市场的赚钱效应,如果赚钱效应弱,IPO加速就是不合时宜的.任何事情都需要讲究一个匹配度,过犹不及,稳定投资者预期是金融稳定的关键.最终的检验标准就是A股生态是否良好.这一切都需要各方的努力,需要客观、有序、公平的去对待和考量.从当前的经济形势前高后低,流动性紧平衡看,A股的确需要一定的休养生息和相机抉择,如果过于激进,投融双方吃饭的锅就容易被砸坏.  相似文献   

6.
近期行情很是尴尬,一下子白马股大跌让市场鼓吹风格切换到中小创,一下子次新股暴跌让市场大呼白马王者归来.各路分析师相互打脸,这也让市场投资者对于后期行情极为迷茫.那么如何看待当前这样的行情呢?该采取什么样的策略来应对呢?  相似文献   

7.
本周的市场表现的相当不错,看着比较的弱势,但实际来看非常的强势.不仅顶住了很多人看的所谓“大会”后下跌的历史魔咒,更是创出了市场自3016点以来的上升新高,突破了前期的3410点的高点. 整体的市场表现来看,权重类个股的上升和题材类成长类超跌个股的反弹交替轮动出现,走的不紧不慢,看似犹豫不前却又新高不断.当前的上涨跟笔者前期的预期也是相同的,证明了前期预测的正确性.  相似文献   

8.
十一“黄金周”海外股市一片欢腾,港股创下10年来新高,美国股市更是延续着8年多的大牛市,这不禁使A股市场的投资者对于四季度多了几分期待. 事实上,随着宏观经济企稳,企业盈利增长前景向好,A股市场投资者的信心也受到提振.在华商基金投资管理部副总经理、华商双驱优选及华商领先企业混合型基金基金经理李双全看来,股市赚钱效应将吸引更多增量资金入市,对后市较为积极乐观.  相似文献   

9.
市场方面,中金比较看好中期A股的表现.考虑到目前A股市场的估值风险已经很大程度上释放,在短期风险过后,市场有望重拾升势,中金对于A股中长期表现不悲观.从风格来看,近期市场分化鲜明,大盘表现好于小盘,价值持续好于成长.预计随着短期中小成长股估值与大盘蓝筹的估值快速收敛,中期市场风格有望由目前的“大胜小”逐步切换至“大小相持”甚至“小略胜大”的格局,更多估值基本调整到位、有潜在发展空间的优质成长股将迎来配置时机.  相似文献   

10.
笔者作为市场多年的证券从业者,深知投资者教育工作的复杂性和严峻性.证监会一直强调“保护好中小投资者的利益是重中之重”,刘主席上任之后也一直是兢兢业业保护中小投资者的利益,但一部分投资者就像是“巨婴国”的居民,老是长不大,老是寄望于“央妈”(央行)和“证父”来安抚他们脆弱的心灵,在他们追涨杀跌出现大幅亏损的时候,总希望有人过来帮忙解套.  相似文献   

11.
1993年发表于《数学教育学报》的文章“淡化形式,注重实质”,提出了中学数学教育中的一个基本问题.它对于当前的中学数学教学改革,大面积提高数学教学质量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所谓“淡化形式,注重实质”,就是对数学的逻辑性、严密性、系统性等采取宽松一点,淡化一点的办法,把时间和精力更多地放到数学的实质上去.本文就高级中学课本《代数》上册(必修 P_(62))中“互为反函数的函数图象间的关系”一节内容的教学,进行“淡化形式,注重实质”的一些做法作一探讨.  相似文献   

12.
孙绍振先生的“还原法”为中学教学理论与实践的结合提供了一套文本解读的可操作性程序.所谓“还原法”,按孙先生的说法,就是“依靠抽象能力把构成艺术形象的原生状态想象出来,找出其间的差异,作为分析的起点”的方法.它包括六个方面:1.“艺术感觉的‘还原’,是指把作者省略了的、被感知和想象排除了的东西,用推理和想象还原出来;2.“情感逻辑的‘还原’”,指的是把经过主观情感或智能变异而形成的情感逻辑还原为客观、冷静的理性逻辑,并加以比较;3.“审美价值的‘还原’”,这就是要区别实用价值和情感的审美价值,寻求超越实用价值的审美价值;4.“历史的‘还原’”,指的是要把作品放到产生的时代背景中去,特别是还原到产生的艺术背景中去;5.“流派的‘还原’”,指的是必须分析作品所属流派的艺术特征;6.“风格的‘还原’”,即把同一流派的作品加以比较,分析出特殊风格.  相似文献   

13.
郁达夫曾受到西方表现主义的影响,并且在创作中极力推崇和模仿表现主义。《青烟》就是表现主义“分身”法的代表作。在《青烟》中郁达夫还突破了表现派无逻辑、支离破碎的表现风格,并在浪漫主义的基调上巧妙地运用了“青烟”这一意象,形成了自己的独特风格。  相似文献   

14.
正当前市场风格或将切换,主板市场沪指在2000点一带的机会大于风险。沪指在3月12日这个时间窗口下探至1974.38点,创7个月以来新低。两会闭幕,后期有很多政策值得投资者去深入研究。另外3月20日附近的时间窗口演化值得关注。当前的市场热点特征非常明显,那就是银行地产和酿酒食品等超跌反弹。创业板跌破60日均线后又恢复,短期反弹回抽颈线位或将是逃命的最后机会。上期文章提到的创业板三座大山(解禁规模、估值、扩容)仍客观的摆在投资者面前,  相似文献   

15.
不同的书法作品,都可能给人一定的美感,其美感的风格或类型又可能是各各不同的.或者“披坚执锐所向无前”、“崩山绝崖人见可畏”、或者“美女婵娟不胜罗绮”、“婉若芳树穆若清风”,或如“忠臣义士”,或如“谢家子弟”……”这些能够充分地体现书法艺术本质的、具有一定美学风格的书法审美类型,可以称之为书法的审美范畴.一般说来,任何一种审美范畴,都以其特有的品格、风貌、神采、韵调产生特有的审美效果,因而往往也是一种美学风格.但范畴比风格含义宽泛,一种范畴可以包含几种相近的风格,一种风格则不一定就是一种范畴.据此,可依书法作品所表现出来的近似形质或近似风格,将其归纳为“刚与柔”、“正与奇”、“巧与拙”、“雅与俗”四对审美范畴.  相似文献   

16.
上市之前业绩亮丽,上市之后迅速“变脸”,A股市场的这一“症状”一直被投资者所诟病,却一直没有得到彻底的改变.2015年IPO重启以来,监管层推出了不少“新玩法”,但新规之下,仍有超过两成的新股出现业绩“变脸”.  相似文献   

17.
市场方面,海通证券荀玉根比较看好下半年股市的表现.回顾历史,震荡市的年份一般有两波机会.如10年、1 2年、13年、16年,上半年一次,下半年一次,年中出现波折.今年4月以来金融监管加强、叠加盈利增速回落预期,市场确实遭遇了风雨洗礼.展望下半年,金融监管落地资金压力舒缓、盈利增速虽有所回落仍保持高增长,加上十九大前后国改有望加速提升风险偏好,市场经历二季度风雨后,有望见到彩虹.震荡市业绩为王,“抱团”本质上源于业绩更优.2016年1月底以来,市场抱团消费龙头与白马成长,核心源于相关个股业绩持续较好,且盈利与估值匹配度高.投资者结构变化助推市场风格偏价值,A股长期也会有龙头溢价.震荡市环境和投资者结构变化决定业绩为王风格不变,从一九向三七扩散,持有消费白马和金融等一线价值股,看好二线价值成长和国企改革.  相似文献   

18.
随着市场的反弹加速,一些过往持谨慎态度的分析师也开始提出“慢牛”行情,市场于是进入了正强化的循环. 但市场能否出现牛市,并不取决于投资者的预期.投资者预期的改变的确会影响市场短期走势,但并不是影响市场的长期走势.正如格雷厄姆说过,市场短期是投票机,投资者看多意味着积极投票,但最终企业业绩是否增长才是股市能否成为牛市的核心驱动力之一,牛市的另外一个驱动因素,其实是利率.如果未来利率继续下行,才有可能出现牛市行情.但现在的情况下是,随着美联储加息的开始,全球利率上行的概率偏大,期待货币政策进一步宽松的想法固然可爱,但并不现实.  相似文献   

19.
完善证券纠纷解决机制是中国资本市场制度建设中的一个紧迫任务.基于投资者权益维护的内在要求以及证券投资者保护基金公司的设立目的及其运作实践,将证券投资者保护基金公司的职能拓展与证券纠纷解决机制的完善相结合是一个值得尝试的政策方案.证券集团诉讼以动员个人的利益动机进而实现公益目的的机理需要进行重新审视,以此为演进逻辑,可以尝试拓展证券投资者保护基金公司的诉讼代表职能.典型国家和地区的纠纷调解制度为我们提供了有益的经验,在此基础上,结合前期的探索,可以逐步构建证券投资保护基金公司履行纠纷调解职能的相关制度.为了配合证券投资者保护基金公司的职能拓展,应完善其组织架构及激励机制.  相似文献   

20.
市场又跌了,很多人又开始找各种理由来解释为何下跌。在我看来,影响市场短期波动的因素实在太多,与其盲人摸象般的揣摩市场先生的心理,不如静下心来研究企业内在价值。但说归说,做归做。很多人仍然无法脱离当前市场,去谈单纯的公司价值。作为伪价值投资者,或许照旧要面临双重逻辑的选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